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计篇

《孙子兵法》

兵法导读

计,是预计、计算的意思,这里指战前的预测与战略谋划。

本篇是《孙子兵法》的首篇,在全书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孙子的战争观、战略观及战术思想在本篇中都有十分精彩的阐述。

首先,慎战与备战。“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明确地表明了慎战与备战的观点。

其次,认真权衡考察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通过对敌我双方“五事七计”的考察比较,来对战争的胜负趋势做出合乎实际的预测,并据此制定战略决策。“五事”是指“道(政治)”“天(天时)”“地(地利)”“将(将领)”“法(法制)”五个方面。“七计”是指考察敌我双方哪一方君主的政治开明、哪一方将帅的指挥高明、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一方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七个方面。

再次,树立“诡道”的战术思想。战争是一种诡诈行为,孙子主张在作战中贯彻执行以“利”为宗旨的“诡道十二法”,“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掌握战争中的主动权,克敌制胜,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最后,孙子提出了著名论断:“多算胜,少算不胜。”就是说,筹划周密、条件充分就能取胜,筹划疏漏、条件不足就会失败。

[原文]

孙子曰:兵[1]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2]也。

故经之以五事[3],校之以计而索其情[4]。一曰道[5],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6]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7]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8],乃为之势[9],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注释]

[1]兵:本义为兵械。后逐渐引申为兵士、军队、战争等,此处作战争、军事解。[2]察:考察、研究。[3]经之以五事:经,度量、衡量的意思。五事,指下面谈到的“道、天、地、将、法”。此句意为要从五个方面分析、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4]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校,比较。计,指下文所言的“七计”。索,考究。情,情势、实情,也可理解为规律。此句意为要通过对双方各种条件的比较分析,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况和规律。[5]道:本义是道路,后引申为事理、规律、方法等。此处是指社会政治条件。[6]曲制、官道、主用:曲制,有关军队的组织编制、通信联络等具体的制度。官道,指各级将吏的管理制度。主用,指各类军需物资的后勤保障制度。[7]将:一说作名词解,即将领。另一说作助词解,表示假设,意为假如、如果。此为孙子激吴王阖闾而求用之语,故采用第二种说法,意为“(吴王)如果听从我的计谋”。[8]计利以听:计利,计算、衡量敌我双方的有利或不利条件。以,通“已”,已然、业已的意思。听,听从、采纳。[9]乃为之势:乃,于是、就。为,创造、造就。之,语气助词,无义。势,态势。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可以不认真考察研究的。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分析,通过对双方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五个方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制。

政治,就是让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因此可以叫他们为君主死,为君主生,而不存二心。天时,就是指昼夜、晴雨、寒冬、酷暑等四时气候的变化。地利,就是指路途的远或近、地势的险要或平坦、战地的广阔或狭窄、地形的有利或不利等地形条件。将领,就是要有智谋、诚信、仁慈、勇敢、严明。法制,就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的管理、军需的掌管。

凡属这五方面的情况,将帅都不能不知道。充分了解这些情况就能打胜仗,不了解这些情况就不能打胜仗。

所以,要对敌我双方的七种情况做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七种情况)是:哪一方君主的政治开明?哪一方将帅的指挥高明?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一方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我们根据这些比较,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败了。

如果能够听从我的计谋,用兵作战一定会胜利,我就留下;如果不听从我的计谋,用兵作战一定会失败,我就离去。

筹谋有利的方略已被采纳,于是就造成一种态势,作为外在的条件。所谓态势,就是凭借有利于己的条件,灵活应变,掌握作战的主动权。

[原文]

兵者,诡道也[1]。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2],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3],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4]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5]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注释]

[1]兵者,诡道也:兵,用兵打仗。诡道,诡诈、谲变的行为和方式。[2]利而诱之:利,此处作动词,贪利的意思。诱,引诱、诱使。[3]佚而劳之:佚,同“逸”,安逸、自在。劳,疲劳,用作动词。[4]庙算:庙,古代祭祀祖先与商议国事的场所。算,计算、筹算。古代兴师作战之前,通常要在庙堂上商议谋划,分析战争利害得失,制定作战方略。这一作战准备程序,就叫作“庙算”。[5]而况:何况,更不必说。于,至于。

[译文]

用兵打仗就是以诡道为原则。因此要做到:能打,装作不能打;要打,装作不想打;要向近处,装作要向远处;要向远处,装作要向近处;给敌人以小利,去引诱他;迫使敌人混乱,然后趁机攻取他;敌人力量充实,就注意防备他;敌人兵强力大,就要暂时避开他;敌人易怒,就要挑逗他;敌人谦卑,就要使他骄傲;敌人休整得好,就要使之疲劳;敌人内部和睦,就要设法离间。攻击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采取敌人意想不到的行动。这是军事家指挥的奥妙,是不可预先讲明的。

凡是未开战之前就预计能够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胜利的条件充分;未开战之前就预计不能打胜的,是因为筹划不周,胜利的条件不足。筹划周密、条件充分就能取胜;筹划疏漏、条件不足就会失败,更何况不做筹划、毫无取胜条件呢!我们根据这些来观察,谁胜谁负就可预见了。

兵战经典

止戈为武,楚庄王称霸诸侯

慎战与备战,是孙子战争观的主要表现。慎战,即慎重地对待战争;备战,即要做好战争的准备。孙子认为,战争是国家的大事,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国家的存亡。因此,对待可能遭到的侵略,务必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如果要发动战争,更是需要慎重考虑。

孙子的战争观在以后的篇章中也有所体现。如在《火攻篇》中,孙子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其后又告诫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可见,孙子对待战争的慎重。

孙子的这一战争观,早已为古今战争实践所证明。楚庄王因为“慎战”而称霸诸侯,便是最好的例证。

春秋时期,列国征战不断,大国国君争当霸主。其中,有一位曾经威震诸侯列国、饮马黄河的著名国君,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楚庄王。

楚庄王继承王位之后,励精图治,让楚国变得极为强盛,具备了称霸中原的实力。因此,楚庄王开始推行自己的霸业,把进攻的矛头指向了地处中原大地的郑国。

公元前597年,楚国开始讨伐郑国。晋国为了救援郑国,派大将荀林父前往救郑,但是,还没有等晋军渡过黄河,郑国就已经投降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晋军渡河的话,晋、楚两国的军队就直接交锋了,因此晋军内部出现了分歧。主帅荀林父认为当前楚军锋芒正盛,晋军没有多少胜算,应该撤军回国;但是副统帅先毅却认为这一仗关系到晋国的霸主地位,必须与楚国交战。

在晋军意见还没有统一的时候,刚愎自用的先毅就单独率一支军队渡过了黄河,准备与楚军决战,荀林父无奈,也只得引兵渡河。

楚庄王听说晋军已渡黄河,急忙商量对策。大臣孙叔敖提议与晋军讲和,楚庄王感觉直接与晋军作战,也无绝对胜算,于是就同意了。

可是,当楚国的议和使者来到晋军大营说明来意时,晋军主战的将领却一个个跳出来大骂楚国使者,并威胁要楚国使者的项上人头,吓得楚国使者逃窜而回。

楚庄王听完使者的回报,认识到与晋国这一战无法避免,于是马上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大臣伍参认为,与晋军交战,一定会取胜。他说:“晋军统帅荀林父担任三军统帅时间不长,还没有确立自己的威信。尤其是中军副帅先毅,自恃数世战功,根本不听荀林父的号令。晋军内部政令不统一,先毅又刚愎自用,容易急躁冒进,我们可以以计取胜。”

楚庄王采纳了伍参的建议,马上出击,准备给还没有立稳脚跟的晋军以沉重打击。楚军一方面派军诱使急躁的先毅主动出击,分散晋军的兵力。一方面派兵偷袭晋军大营。结果,大营里的晋军,猛然面对来势凶猛的楚军,惊慌失措,很快就在楚军的进攻下变得混乱不堪。

荀林父见大势已去,下令赶紧渡过黄河,企图以天险抵挡楚军,但是楚军已经杀到眼前,晋军根本无法有效地组织撤退。混乱中,为了抢船渡河,晋军内部自相残杀。此战,晋军大败,损失惨重。

战后,有大臣建议楚庄王,说:“大王,我们获得这次胜利,意义非常重大,从此我们扬威中原了。因此,我们应该在这里建立一个纪念物,来记载您的武功,留到以后给楚国的子孙们看看,让他们不要忘记了先人的武功。”

楚庄王却说:“我们不能这样做,我们要知道战争不只是为了宣扬我们的武,武功应该具备七种德行:禁止强暴、消除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基业、安定百姓、团结民众、增加财富。现在晋、楚两国交兵,士卒皆有死伤,百姓生活不能安宁,这七种德行,我一种也没有,用什么留给子孙!你看这‘武’字,它是由‘止’和‘戈’两个字组成的,它分明就是告诉我们‘止戈’才是‘武’!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

于是,楚庄王只在黄河边上祭祀了河神,就率军回国了。

止戈为武,是楚庄王对待战争的态度。在之后对其他诸侯国的战争中,楚庄王采用“德”“刑”并用的政策,使得各诸侯国心悦诚服,最终成就了自己的春秋霸业。

邓艾偷渡阴平灭西蜀

孙子认为战争是一种智慧谋略的角逐,提出了“兵者,诡道也”的论断。孙子在详尽地阐述了实施“诡道”的十二种方法,即“诡道十二法”后,紧接着便提出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八字作战方针,作为对“诡道十二法”的总结。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即采用各种“诡道”的方法,隐蔽自己的意图,给对方造成错觉,从而使对方在没有戒备的特定时间、地点等情况下,突然实施攻击,从而创造有利的战机,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夺取战争的胜利。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战例,如三国时期邓艾偷渡阴平灭西蜀等,都是成功运用“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之术的典范。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在三国时期,却有一个著名的将领因成功攻入这“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而名扬一时。他就是魏国名将邓艾。

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中,魏国地广人多,实力最强。263年,魏国权臣司马昭派钟会进攻蜀国。蜀帅姜维坚守剑门关,依凭险要的地势,顽强地抵挡住了钟会大军的进攻。

钟会兵力虽强,却奈何姜维不得,加上军粮供应跟不上,就想退兵回去。这时,大将邓艾对钟会说:“将军何不派遣一支队伍,偷渡阴平小路,奇袭成都呢?这样的话,姜维必定回兵救援,将军则可趁机攻取剑门关。”

钟会知道,阴平小路四面都是崇山峻岭,地势极其险要。如果从阴平偷渡,蜀军只需用少量兵力扼住险要,再派兵阻断进犯者的退路,进犯者就只能被困死在山里了。他本来就瞧不起邓艾,又听他讲出这种异想天开的计策,更是嗤之以鼻。但他很想看邓艾出丑,于是便对邓艾说:“妙计!妙计!”并派邓艾兵出阴平小道。

邓艾则坚信从阴平小路能够奇袭西蜀,于是他马上率人赶到阴平,然后派儿子邓忠率5000名精兵,手执斧头、铁凿,做开路先锋。他则带领大军,备足了干粮、绳索,紧随其后。大军每前进100多里,就留下3000人安营扎寨,保证前进的军队能与后方保持联系,以防万一。

邓艾率大军在荒无人烟的深山中披荆斩棘,行军20多天,行程700里。当他们来到摩天岭时,摩天岭如天险一般挡去了前行的道路。邓忠对他父亲说:“摩天岭西侧是悬崖峭壁,无法开凿,我们前功尽弃了。”有些士兵胆怵了,心里直打退堂鼓,说:“白费了这么多功夫,撤回去算了!”

邓艾坚定地说:“我们已经克服了那么多困难,现在胜利在望,我们一定要坚持住,再难也一定要设法通过。”说到这儿,他忽然计上心来。他让人用藤条编成一些绳索,系在悬崖的树上,又让大家先把行装、兵器扔下悬崖,然后对士兵说:“大家照我的样子,滑下悬崖!”话音未落,他就抓住绳索带头滑了下去。将士们深受感动,于是都像邓艾那样,一个个沿着绳索滑了下去。邓艾重新集合队伍,竟无一兵一卒的伤亡。

邓艾率领魏军犹如天兵降临,突然出现在江油城下时,守将马邈吓得魂不附体,不战而降。邓艾拿下了江油城后,又经过一番苦战,占领了绵竹。这时,邓艾大军已迫近成都。蜀国皇帝刘禅接到战报,想调回剑门关姜维的人马,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只得出城投降。

邓艾一举灭亡了蜀国。此时的钟会,还在剑阁城外攻城呢!

此役,邓艾率偏师出奇兵,进行纵深迂回穿插,绕过蜀军的正面防御,直捣蜀都成都,从而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奇袭战例。

汉高祖未战先算取英布

庙算,指的是古代用兵打仗前在庙堂举行一定的仪式,讨论决定作战的方针、策略和计谋,同今天的战前军事会议类似。

孙子重视战前的“庙算”,认为凡是未开战之前就预计能够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胜利的条件充分;未开战之前就预计不能打胜的,是因为筹划不周,胜利的条件不足。还提出了如何“算”,他认为可以通过对“五事”“七计”的考察来对战争的胜负趋势做出合乎实际的预测。总之,一定要打有准备之仗。汉高祖未战先算取英布,便是胜在“庙算”。

汉初,汉高祖在平息了梁王彭越的叛乱和杀死韩信后不久,淮南王英布又起兵谋反。

汉高祖得知消息之后,便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汝阴侯滕公说:“我有一个门客薛公,是原楚国的令尹,他有对付英布的办法,可以请来问一下。”

起初,滕公向薛公问计,薛公说:“英布应该谋反。”

滕公不解地问:“皇上分割土地给他,赏赐给他官爵,封他为王,使他在南面成为万乘之主,他为什么还要谋反呢?”

薛公说:“皇上往年杀彭越,前年又杀韩信,英布怀疑灾祸将殃及自身,所以会谋反。”

高祖于是召见了薛公并向其征求意见。薛公说:“英布谋反不足为奇。如果英布使用上计,我大汉就将失去崤山以东的地区;使用中计,则胜败不定;若使用下计,我们便可以高枕无忧了。”

高祖说:“这上、中、下计如何解释?”

薛公说:“东取吴,西取楚,并齐取鲁,号令燕赵,然后固守自己的封地以待陛下,这样崤山以东将归他所有。联合山东诸侯,是保证长久的办法,这是上计。”

“什么是中计呢?”高祖急忙问。

“东取吴,西取楚,吞并韩地,取得魏地,控制住廒仓的粮食,堵住成皋这一要塞,如果这样,结果如何便不可预料了。这是中计。”

“那什么是下计呢?”

“东取吴,西取蔡,把重兵置于越地,固守长沙。如果这样,陛下可高枕无忧了,汉朝便相安无事。”

高祖说:“他会选择哪一计呢?”

薛公回答说:“用下计。”

高祖问:“为什么他单选下计呢?”

薛公说:“英布本是骊山的一名刑徒,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他目光短浅,只会为一时的利害谋划,根本不做长远打算,因此说他必定使用下计。”

高祖连连称道:“好!非常好!英布的为人朕也知道,先生的话可谓一语中的。朕封你为千户侯。”

薛公连忙拜谢。

此后的结果确如薛公预料的那样。

英布兴兵叛乱以后,首先击败了受封于吴地的荆王刘贾,接着又打败了楚王刘交,然后把军队布置在越地一带。汉军与英布的军队在蕲西(今安徽宿县境内)相遇,面对气势很盛的英布军队,汉高祖采取了坚壁不出的策略。待英布的军队疲惫之后,乘势出击,一举挫败了英布。英布逃到江南后,被长沙王吴芮的儿子设计杀死,英布的叛乱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战前的“庙算”直接关系到战争的成败。高祖召众将讨论对付反臣英布的过程即是一个“庙算”的过程。令尹薛公审时度势,站在对方的角度先为对方拟订种种方案,然后再从“将”的角度(英布有勇无谋)推测英布必然会选择下计,从而为打败英布早日做好了准备。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福特精心“庙算”取胜

战争讲究“庙算”,商战也要讲究精心策划。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企业产品与项目的竞争,所以企业的每个新产品的面市与销售都要事先精心策划,以达到领先对手的目的。

1906年,福特经过长期的调查分析,下定决心,生产一种标准化、统一规格、价格低廉、能为大众接受的新车型。他认为生产这样一个新车型的时机和条件均已成熟,于是拿出了自己的策划方案。

他把公司的开发方向定位为生产一种普通公民都买得起的通用、万能型汽车。它不仅仅价格低廉,而且用途广泛,能够适应多种人群的不同需求。比如它的引擎是活动的,可拆下来临时当作锯木、汲水、带动农机和搅拌牛奶的动力源。

在研制T型车时,福特在汽车性能上刻意求新,一切从实用出发。T型车浑身上下找不到一丝装饰和可有可无的东西,百分之百的质朴实用。福特T型车无论外形、颜色都完全一致,故容易保养;产品统一标准化,产品价格也大为降低。设计者在价格和性能上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结合点。

福特还充分考虑到当时美国路况不好的情况,因此T型车的底盘都被设计得很高,可以像踩高跷那样顺利通过乱石累累或沼泽密布的路面,越野性能极好,让驾驶者不用担心T型车会在美国复杂的路况中抛锚。

设计者还充分考虑到T型车是面向大众的,因此设计时注意驾驶操作上的简单化。它的机械原理很简单,普通人只要稍加学习训练,就会很快地驾驶着它在公路上享受飞驰的感觉。

福特不仅是制造和开发汽车的大师,同时也深谙销售策划之道,T型车不仅性能优良,其销售战略更是十分精彩。

福特让广告师为T型车设计了十分浪漫的广告。一位长发飘飘的娇艳时髦女郎坐在一辆疾驰中的T型车中,车轮飞转,动感强烈,可以让人对驾驶这款新车产生一种狂想。在福特策划的T型车销售战略中,除了印发了T型车的商品目录和T型车的照片外,还在目录上附有详细的说明书和价格表,在里面充分地解释T型车的显著特点。福特的这些奇妙做法大受经销商和消费者的欢迎。

福特于1908年10月1日正式拉开T型车广告销售攻势。各大报纸、杂志大篇幅的广告对公众轮番轰炸,还在全美展开空前浩大的邮寄广告方式,并且利用最快捷的电话和电报方式向消费者推销。福特这种宣传的力度堪称史无前例。结果T型车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欢迎,特别是受到小镇和农村人士的欢迎。各地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T型车自1908年问世以来,到1927年停止生产为止,整整19年,总共生产1500万辆,创下前所未有的惊人纪录。

福特T型车的大获成功,在于对消费对象的准确把握、自身产品的清晰定位以及营销方式的成功施行上。这一切正是由福特公司精心的“庙算”所致,这正如《孙子兵法》中提到的“多算胜,少算不胜”。只有在各个方面各个渠道都做好准备,才能让自己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增加获胜的筹码。

谈判谋略:班超多算交鄯善

在瞬息万变的谈判桌上,应对复杂多变的交际事务,更需要交涉双方依据全面准确的分析和预测,随时做出应对新情况、新变化的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班超出使西域便是其中的著名事例之一。

公元前73年,东汉政府派遣班超出使西域,沟通鄯善国(今新疆若羌),意图切断匈奴与鄯善的来往,进一步巩固东汉与鄯善国的关系。班超刚刚来到鄯善国的时候,鄯善国王对东汉使者礼遇有加,关怀备至。但是,没过几天,事情就起了变化,鄯善国王忽然对东汉使者疏远怠慢起来。

针对鄯善国王态度的变化,班超仔细分析之后认为,东汉交往鄯善和鄯善交往东汉的目的并不一致。东汉的目的是切断匈奴与鄯善的来往,而鄯善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在与匈奴和东汉的回旋中有一个平衡的砝码,因此鄯善不会轻易割断与任何一个国家的来往,只能是哪个国家施加的压力大,在交往中便倾向于哪个国家。

思路敏捷的班超敏感地意识到,鄯善国王对东汉态度的变化,可能是匈奴给鄯善国王施加外交压力的结果。而此时,很有可能匈奴也派使臣抵达了鄯善国。鄯善国王怕得罪匈奴,引起匈奴的怨恨,这才疏远汉使的。

于是,班超把接待他们的鄯善侍者找来,出其不意地问他:“匈奴使者都来好几天了,现在还在吗?”这一问让鄯善侍者出乎意料,仓促间就把匈奴使者已经抵达鄯善的实情透露了出来。

班超马上让人把侍者扣押,并意识到鄯善国很有可能在匈奴使者的压力下对自己采取不利行动。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班超果断而冷静地采取了应对措施。

他立即召集部下36人喝酒聚会。当喝到高潮的时候,班超故意用言辞激怒众人,说:“你们跟我都身处西域,本来是想要建功立业,享受荣华富贵的。可是匈奴使者一到,鄯善国王马上就把我们冷落了,一旦鄯善国王将我们交送给匈奴的话,我们恐怕就要喂那些豺狼虎豹了!大家说说,我们该怎么办呢?”

众人听后,火冒三丈,纷纷嚷道:“今天我们都身处危难之中,愿意追随司马大人(班超),为国效命。”班超听后大为振奋,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匈奴使团有200余人,而我们只有30余人,情势对我们十分不利,我们只有趁着夜晚,火烧匈奴营房,趁他们恐慌之时,将他们一举杀尽。杀掉匈奴使臣之后,鄯善国王怕匈奴加害于他,肯定就会臣服我国,寻求庇护了。”众人纷纷赞同班超的提议。

这天天刚黑,班超便率领将士直奔匈奴使者驻地。趁着夜晚的大风,班超命令10个人拿着鼓藏在敌人驻地之后。班超顺风放火,他的部下则猛敲战鼓,大声呐喊。一时之间,火光四起,战鼓喧天,匈奴人乱作一团。班超亲手杀掉了3个匈奴人,他的部下也射杀了30多人,而其余的匈奴人大都葬身火海。

当班超提着匈奴使者首级来告诫鄯善国王不得再与匈奴来往的时候,鄯善国王大为震惊。匈奴使者既然死在鄯善国,那鄯善国也便得罪了匈奴,鄯善国王已经被逼上了一条绝路,因此只有彻底断绝了与匈奴的联系,归附东汉,依靠东汉的保护来防止匈奴的报复打击。

这样,班超达到了出使西域的目的,精彩地完成了使命。

班超的成功在于他对当时情势的准确判断,以及由此采取的及时、正确的应对措施,这样才既化解了危机,又完成了出使西域的使命。

处世谋略:谨慎交往,卫国智挫晋国阴谋

谨慎行事,是大到国家、中到企业、小到个人都必须要遵从的一个原则。每个人在行为处事的时候,都必须要充分研究他人的用意,不能凭着在交往中的一时之快,一时之利,中了他人的圈套。战国初期的卫国,就是因为有了南文子的谨慎行事才未中晋国的圈套,从而挫败了晋国的阴谋。

战国初期,晋国国君大权旁落,智伯掌握了全国的兵马。智伯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和扩大实力,不断地对外发动战争,邻近的小国纷纷遭殃,不断遭到讨伐。

很快,智伯就把目光投向了弱小的卫国。为了顺利地灭掉卫国,智伯心生一计,他让晋国的太子颜故意在晋国犯罪,造成了颜在晋国待不下去的假象。这样,颜为了自保,便顺理成章地逃到邻国卫国去避难。智伯派自己的精兵混在出逃的队伍中,想等颜进入卫国后让这些人做内应,自己再兴兵伐卫,来个里应外合,一举灭掉卫国。

太子颜带领一队人马“逃”到卫国边境,告诉了卫国守将自己“逃离”晋国的原因,希望能见到卫国国君。卫国守将急忙把情况报告给卫王。

卫国国君觉得太子颜的话可信,就准备去边境迎接太子颜。卫国大臣南文子则极力反对国君如此草率行事。他对卫王说:“当前国家间的形势复杂,在不能确定对方意图的情况下,怎么能仅凭几句话就让他国人进入我国呢?并且我听说太子颜是个安分守己的人,怎么会突然犯罪?如果他没有犯罪,这样来到我国,是什么用意呢?”

卫王听后猛然醒悟,但是一想,太子颜来投奔自己,不让其入国也不合适啊!于是他马上下令道:“告诉守关将军,太子颜来我国要欢迎,但太子的随从不能太多,车辆不得超过五乘。”

这样,太子颜只能带寥寥几人进入卫国,智伯的阴谋破灭了。

智伯不甘心自己的失败。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派人给卫国国君送去了数匹骏马和无瑕的白璧,以示晋国对卫国的“友好”。

一直担心着战争的卫王看着晋国送来的骏马和白璧,笑得合不拢嘴,心里就像落下了一大块石头一样,顿时感到战争好像离卫国而去了。诸位大臣也连连称是,只有南文子一言不发。卫王感到奇怪,便问南文子:“你有什么心事?”

南文子回答道:“晋国是个大国,而我们是个小国,天下哪有大国无缘无故送东西给小国的道理啊!大王不担心这里面有什么其他缘故吗?晋国有如此行为,必有所图啊!”

卫王听完此话,笑意全无,顿了一会儿说:“你说得对,我们应该提防晋国,加强防备才是。”于是下令,所有守边将士,不得松懈,并通报全国做好迎战准备。

形势果然不出南文子所料。智伯派人把骏马和白璧献给卫国国君,就是要麻痹卫国,趁卫国失去警惕之时乘虚而入。在送给卫国骏马和白璧之后不久,他就率领晋军抵达晋、卫边境,但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卫国不但没有放松戒备,反而严阵以待。

智伯只好悻悻地对身边的将领说:“卫国有能人在,我们不能再打它的主意了!”于是,失意的智伯只有班师回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