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俗史(国学基本文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义侠

昔太史公之传游侠也,谓其言必信,其行必果,专以身趋人之急,或借交报仇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实有足多。且引季次、原宪以为标准。盖有慨乎其言之也。游侠之风,倡自春秋,盛于战国。春秋之时,晋有公孙杵臼、程婴(《史记·赵世家》:晋屠岸贾杀赵朔,灭其族。朔之妻为晋成公姊,匿于公宫,有遗腹子名武,屠岸贾百计欲索而杀之。朔之客公孙杵臼,与朔之友程婴合谋,以死保赵氏孤儿。杵臼乃抱他人婴儿为赵孤,诱屠岸贾杀死,赵氏真孤得以保全。后赵武卒族灭屠岸贾)、毕阳(《晋语》:晋伯宗索士庇州犁得毕阳。及栾弗忌之难,诸大夫害伯宗,毕阳实送州犁于荆);秦有偃息、仲行、针虎(秦穆公卒,三良殉葬,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历代史家对于此事,未免怀疑。惟东坡咏秦穆公墓,本郑笺自杀之说,谓穆公生不诛孟明,岂死之日而忍用其良。乃知三良殉公,意亦如齐之二子从田横云云。则三良亦义侠之士矣);吴有专诸,皆可谓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者。战国时代,强力轻死之风尤甚,故任侠刺客如豫让、要离、墨子、孟胜、徐弱、聂政、蔺相如、信陵君、朱亥、毛遂、鲁仲连、王蠋、虞卿、平原君、唐雎、缩高、荆轲、高渐离、田光、樊於期辈,皆先人后己,勇悍坚卓,其轻死重义之风操,若能尽轨于正,固可使社会上无不平之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