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俗史(国学基本文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节 冠婚

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表其有成人之资格也。冠礼为礼之始,不可不恭敬行之。故先卜日之吉凶,而请人举行加冠式。至期,冠者之父著礼服,迎加冠之人,而使加其冠于子,又命冠者之字。成人后自称以名,称人以字。加冠式既终,有谒亲属之长者,及乡大夫乡先生等之礼。婚礼必有媒氏以交通二家,依彼介绍而举行其礼节者也。其举行之次第如下:凡娶女先由夫家托贽物于媒氏,纳于女之父,谓之纳采。女父既承诺,则问女之名,谓之问名。媒氏归于夫家而卜其吉凶。若吉,则更遣使告之于女父,谓之纳吉。纳吉之式既终,则纳元十端,兽皮(即太古时之俪皮)二枚于女父,为纳婚之约信,谓之纳征。由是自夫家请求婚礼之期日,谓之请期。至期为婿者著礼服,乘黑车,往女家亲迎其妇,谓之亲迎。其时嫡妾之分甚严,王之嫡妻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内子,士曰妇人,庶人曰妻,皆与其夫齐位,群妾莫敢与为匹。

周更夏、商之制,称女以姓。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嫁娶不能太早,且不可施于同姓。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恐其同也。此其理由,暗与今日生理学家忌早婚及血属结婚之理相符合。(东西统计家言,愈文明之国,其民之结婚愈迟,野蛮国反是。故印度人十五而生子者,率以为常。欧人二十而结婚者甚少,且结婚太早,男女身体、神经未发达,生子必痿弱。且早婚不但害于传种,而亦害于教育,以其身无为人父母之资格,必不能任家庭之教育也。)汉王吉所谓未知为人父母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民多夭(《汉书》本传),史伯所谓气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叔詹所谓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春秋》僖十二年传),是也。且中国之始立国也,群后列据四方,不相混和。王者虽能以德与力尽服九州,然异姓之于王家,既非宗藩之亲附者可比,究难泯其竞争,而求其协和,故利用嫁娶以联合异姓,在当时为切要之事,从此因仍成俗,遂为不易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