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忠镕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漫谈工人同志的歌曲创作

《战斗成长在武钢》(《长江歌声》五月号)的作者金圆钦同志在一篇谈他怎样写这首歌的文章中写道:“用歌曲来反映武钢工人忘我的劳动,用歌曲来鼓舞工人的劳动热情,是再需要不过了。我是武钢工人,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有了心事放不下,不写支歌曲不行,于是我写成了《战斗成长在武钢》。”这段话充分说明了许多并非专业音乐工作者之所以能写出那么多激动人心的歌曲的原因。他们之所以要写,是因为他们在火一样的建设热潮中,亲眼目睹着自己亲手创造的事业飞跃发展,亲眼目睹着祖国日新月异的面貌。处处都充满着轰轰烈烈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热情。在这沸腾的生活中,他们激动得非唱不可了,于是他们唱出了这些激动人心的歌。因此这些歌曲首先就已具备了成为一件真正的艺术品所应具备的最必要的因素了。也就是说这些作品已具备了深刻的内容和饱满的情绪。其他一切只不过是如何把它表现得更好而已。这是我们专业作曲者在创作上应该努力学习的。

我先从《战斗成长在武钢》这首歌谈起吧。作者是一位武钢的技工。从这首歌的创作过程就足以说明其之所以具有那么大的感染力的原因。只要我们一唱它,就觉得有一种激动人心的生活洪流在冲激着我们。歌曲以一个号召性的音调开始,曲调的进行明朗而有力。首先就给人以一种振奋的力量,鼓舞大家投入生产战斗。这也正是一件艺术品最积极的一面。我们知道,革命的艺术不但表现现实,同时也推动现实前进。当然,并非是一个作者只要他一采用了某种音调就能给人以某种深刻的印象的。更重要的还是这些东西如何同整个曲子的各种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表现心中沸腾着的感情。否则,那就会成为故意造作,决不能给人以深刻的感受。正因为作者心中饱和着生产战斗的热情,所以才体现出这种音调来。而且我想这一切更可能是由于作者内心感情的驱使,无意间脱口而出的。

接下去在第二段的开始,作者又用深厚的感情写出了:

figure_0014_0002

这种富于感情而又充满力量的音调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对于武钢的热爱。

第三段是对于生活的描写。歌曲由二拍子变为三拍子。拍子的变换,增强了歌曲生动的气氛,使节奏和旋律都更加活跃了。这种转换仿佛使我们从想象中一下转入了真实的生活;又像从歌颂中一下转入了歌舞的场面。而且这生活是那样的生动而富于魅力;歌舞的场面又是那样的丰富多彩,使我们的心情不自禁地随着它而雀跃起来。同时,这段旋律向上的趋势又更加强了这种效果。这是作者在艺术表现上的成功之处。

作者在这里无论在节奏或旋律上都使用了较大的,甚至出人意料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还是这一类歌曲比较少见的处理手法。但我们却一点也不感到生硬。虽然我们很难说这是前面发展出来的必然结果,而且也没有必要像这样勉强去分析它。但是可以肯定地说这完全是由于内容的需要,作者想象力的驱使,因而采取了这样一种变化的手法。从曲式看,我们虽不一定能说明它的联系所在,但是内容的一贯性却在其中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这也是一般对比并置的曲式最应注意的地方。

在这里,同时还可以说明另一个问题。即在任何一首曲子中,变化固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脱离了内容的需要,脱离了乐曲发展的逻辑性,单纯为求得变化而变化,结果不但不能加强一首曲子的艺术效果,反而会使它支离破碎。这种例子并不少见。《战斗成长在武钢》这首歌,虽然使用了较大的变化手法,但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首歌的结构很完整,而且也很新颖。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倒装再现的三部曲式。但是说第二段起了一种“副歌”的作用也许更为恰当。(这种看法当然还值得讨论。)最后第一段的出现则构成全曲有力的结尾。这也正是我认为新颖独特的地方。如果肯定这种看法的话,在和声的配置上还可以更为加强这种效果。比如在第二段如果用二部和声,最后一段(第一段的再现)则可以用更为丰满的四部和声。这样一来,这首歌也可以达到更大的高潮以构成更有力量、更壮大的结尾。

最后我想再提出一点处理上的意见供作者参考,在结尾处(“我们战斗,我们成长”一句的反复)如果单靠节奏的紧缩,似乎还不足以造成更大的高潮或气势。因此我建议作者把figure_0014_0003改为figure_0014_0004,也许这样更能振奋人心;原来那样的和声进行也不够有力,如改为figure_0014_0005配以第六级和弦(前面的和声进行不变),这样就更为有力了。当然这只是细节,仅供作者参考而已。

另外我想再举两首工人同志创作的歌曲:《青年突击队员之歌》(梅果词、钟震鸣曲,发表在成都的《园林好》1958年5月号上),《誓做时代的促进派》(王景惠词、郑桐高曲,发表在天津的《群众歌声》1958年5月号上)。这两首歌在结构上都比《战斗成长在武钢》单纯一些。这也是两首很好的歌曲,全曲简洁而有力,都能充分表现出工人同志那种豪迈而坚决的精神。如果说《战斗成长在武钢》更适合一般业余音乐团体或专业音乐团体演唱之用的话,那么这两首就是群众性更广的歌曲了。因为其都具有情绪高昂,节奏明快的特点,而且容易上口,是非常适合于群众唱的。

如《誓做时代的促进派》一开始就很能抓住人:

figure_0015_0006

全曲无论在音调上或节奏上都能给人以坚决有力、气势豪壮的感觉,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充分传达出工人同志那种誓做时代促进派的坚决而豪迈的语调和感情。

又如《青年突击队员之歌》,全曲明朗,流畅。尤其到了这句:

figure_0015_0007

这是全曲的高潮,也是感情的焦点。作者在这里唱出了主题的中心思想。这种安排,是作者在艺术刻画上非常成功的地方。任何创作,如果表现手法不百分之百地服从于主题思想,是决不可能把主题表现好的,当然更不可能突出主题,这样也就不可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品来。因此,当我们创作一首歌曲的时候,首先就要深刻地理解歌词的内容,正确地把握歌词的中心思想,然后才谈得上用各种适合的手法去表现它。如果脱离歌词本身的要求,只在某些表现手法上下功夫,或只在曲调上下功夫的话,那么即使每个字都对得很准,也还是难免表达不出歌词的中心思想来,只能给人以模糊的印象。高潮固然是一首歌所不能缺少的表现手法,但是如果脱离歌词去寻求高潮,其结果就是不但使词意得不到正确的表达,甚至还会损害词意。《青年突击队员之歌》的高潮就处理得很好,因为它不但突出了主题的中心思想,而且对全曲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设想,要是缺少这一句的话,恐怕全曲就很难给人以生动而鲜明的印象了。这也是作者的成功之处。

除这三首歌而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很好的工人同志创作的歌曲。这些歌曲都从各个角度歌唱了祖国各方面尤其是工业战线方面轰轰烈烈的战斗生活和工人阶级的劳动热情。在这里我还要强调一句:他们之所以能写出这样一些激动人心的歌曲来,就是因为他所歌唱的都是和他们的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感情分不开的。

他们虽然不是专业的创作者,其中绝大部分都没有学习过专业的创作技巧。但如果一个作者能把他所欲表现的一切表现得非常好,就不能说他没有技巧,当然也就更不能说这个作品本身缺乏技巧了。更可贵的是工人同志所掌握的这些创作技巧,都是从生活中来的,都是从创作的实践中来的,这绝不是刻意雕琢的结果。而这个毛病却又常常是一些专业作曲者所容易犯的,所以这也是最值得专业作曲者学习的。但另一方面,工人同志毕竟不是专业的创作者,有许多创作上的问题,还是需要专业作曲者热心的帮助。应该帮助他们在创作上更能做到得心应手,使他们的刻画更能准确突出。这一点,在《战斗成长在武钢》一歌的创作过程中就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在本文开头提到的那篇文章中,金圆钦同志写道:“歌曲写成后,得到群众艺术馆的同志热情的帮助与修改,并请专家提意见。他们的努力,是这首曲子完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互助的确是非常可贵的。我觉得所有的专业作曲家不但应大力向工人同志们学习,同时也应在创作上大力帮助他们。

最后,我想再提出一点来。我感到在工人同志们创作的歌曲中,有许多似乎在民族化上还体现得不够。虽然不能说这些曲子大都缺乏民族风格,但是无论如何,这些歌曲与我们丰富多彩的民歌比起来,在民族风格上肯定是不如后者的。当然完全用民歌那样的调子来写我们今天工人的劳动生活,也不一定是适当的。如果工人作曲家们能更多地向这一极其宝贵的遗产学习的话,对于他们的创作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当然我并不是希望大家去模仿民歌,而是希望我们每一个创作者都能通过不断的实践,将民歌的音调和我们新的生活内容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写出更多、更好的既表现今天社会主义生活同时又是非常民族化的作品来。

(原载于《人民音乐》1958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