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仁宗传
苏瑾,原名苏长乐,小名多福儿。生于天佑四年,他是辰孝宗苏礼第六子,其母为孝宗皇后高氏。
苏长乐天性仁孝,对人温柔敦厚。
天佑十二年,受封左千牛上将军,唐国公。天佑十六年,调任特进,天武军节度使,检校中书侍郎领苏州牧,进封临安郡王,同时以太师司马文言悉心教导。
天佑十四年,太子苏玣薨,长女苏卿落又为女娘,遂苏礼将苏长乐从苏州调回。
天佑十五年,升寄禄为开府仪同三司,加授中书令,进封肃王。同年七月,受封中辰皇太子,更名苏瑾。
圣元二年,苏礼薨,苏瑾继位,改元乾圣,太后千氏垂帘听政。
中辰乾圣二年,九弟吴王苏修染在建康离世,苏瑾疾首痛心,乘其夜色宫禁,与其内侍张语安策马出城,想要前去探望。半路被太后党顾修追回。
中辰乾圣三年,百官为苏瑾上尊号为“仁和圣武钦文哲明神宪定功顺德显孝皇帝”
中辰乾圣三年,夏国使臣来访,言语粗鄙,讽刺辰之国政混乱,人口不足等问题。苏瑾大怒,将其驱逐出境。
昭文元年,苏瑾意识到帝国的政治制度以及人口数量在极速下降,另外伴随着国内的农民起义以及夏国的入侵,立志改革创新,革除弊端。
昭文二年,苏瑾发兵十五万攻天泽,东辰,取之,设立安东都护府,林柒任大都护。
昭文三年,司马文言向苏瑾请辞,和州安抚使,叶子彧上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保守派上台。
昭文四年,在改革派简子才、叶青君的主张下,苏瑾对中辰利来的国朝制度进行大张旗鼓的改革。对其混乱不堪的官制进行整合,罢黜了当时的江州团练使尚书令领礼部尚书齐徽明。经过简子才,新科进士侯俊彦等人的指出,最终采用旧唐官制(长乐元年更为旧宋官制),并逐步实施,很快便发布至全国各地。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革新掉了中辰官制的弊端,一定程度上对冗官,重赋,徭役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大幅度改进。
昭文七年,在经过新政的布施之后,中辰国内呈现经济繁荣,官制等方面趋于正规化。御史中丞简子才上书弹劾尚书令叶子彧不务政事,贪污受贿,私建宅邸等罪行,而却被苏瑾以叶相年老的理由忽视了。
昭文九年,北辽南下攻陷幽州,辰辽战争爆发,中辰军收复的燕山府路,云中府路,再次落入北辽之手,北辽借势南下直逼大名府,开封府等多个中辰重镇,后经河北行营兵马都监顾修的整顿出击,才击退契丹军攻势,虽然北辽在与中辰的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但是连年的征战已使得契丹内部经济出现危机,且北辽在中辰秦王苏政的咸阳军攻势下使得北辽军后期作战屡屡失利。长乐元年,咸阳军以三万弱势军力在代州大破辽军十万,迫使北辽提出停战请求。最终,中辰与北辽签订百年合约,辰为兄,辽为弟。辽向辰称臣,中辰每年给北辽三万两辰银作为岁赐。
【宣政之变】
长乐二年,简子才升任左相,同年,中辰迎来“宣政之变”。以伊阳郡王苏宸洋,右相宋灼,唐国公辛弃疾,进奏院徐希文为首的激进派共同上书弹劾礼部尚书文智谞。未经官家许,便有激进派兵士将其文智谞斩首,其党首得知大错已驻,领其卫军二万余人,与其蜀王苏轼亲军一万,共同叛辰。虽苏瑾下令各路禁军集结围剿逆贼,仍然让少数人逃至契丹构建其反辰势力君德盛同。此事造成改革党简子才罢相,保守党花脂珠等人的上台,人才稀缺,赋税增加,各地方矛盾加剧等问题。
【长乐政变】
长乐四年,礼部尚书花脂珠利用自身之便,勾结新科进士为自身所用,其恶劣影响程度很快便传入苏瑾耳中,秘密令皇城司使夏涿等人进行调查取证,很快便掌握住花脂珠与知相州事司徒无一等人的结党证据。很快,花脂珠密谋的“狸猫换太子”计策败露,仓皇起事,最终此事被晋王苏未央等人平定。
长乐五年,废皇后慕氏,改立鲁国公女谢氏为后。同年,秦王政交付咸阳军权,咸阳军更名为陕州军,律属京师禁军。
【庚午维新】
长乐六年,苏瑾再次立志改革,意图改变三省办事拖沓,处政懒散等情况。旧党林柒被召回京师任命尚书右仆射,改革派再次上台,林柒本人也是个主和派,上任后对兵部,枢密院等军事将领进行打压,使得中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军事实力并不强悍,并且,林柒的改革引起主战派的不满,使得其本人在下台后被赐白绫。虽然此次改革造成中辰重文轻武,冗官现象更为严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面提高了中辰朝政效率。
长乐六年冬,苏瑾对人口下降,土地兼并,官员空缺等问题,任用赵王苏澜为行都进奏院领永宁团练使开展“速升”计划,结果以失败告终。
【三路伐夏】
长乐八年,任命赵玄为秦凤路经略安抚使陆轩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领元稹,高欢,乐昭,元肃,赵霆等人分三路共计四十万人西征讨伐西夏,势要斩元昊之首。在辰军的强烈攻势下很快连克数城,赏移口,清远城均被辰军拿下,兵锋直指西夏国都。然而由于战线的拉长,辰军的后勤补给也已出现间断。苏瑾于长安下令总攻,皇后谢氏劝诫苏瑾粮道可能被截。但苏瑾面对大胜的喜悦,已然认为夏军不过强弩之末,不仅没有听进劝告仍然下令继续深入,反而还责备了皇后不该干预前朝政事。
长乐九年,西夏军利用自身骑兵机动性以及本土作战的优势,截断了辰军的数个粮道,这让本身缺乏战马的辰军只得用人力运粮。然而,前方的士兵由于数月进食粒米,士气低落。最终在灵州之战大败,数万辰军战死沙场,最终不得不放弃灭亡西夏的想法。此战耗费了中辰巨大的财力人力,使得中辰在之后数十年无力发起西征北伐,也使得民怨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