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如何为公司创造高增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中国企业面临的全球化挑战

上述两种价值观的矛盾与较量,造成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大变局与大冲突。这种冲突传递到中国企业,也给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带来挑战。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产业竞争上的“双挤压效应”。从产业格局上看,美国已提出“再工业化”战略,通过降息等手段吸引资本回流美国本土。与此同时,通过高关税遏制“中国制造2025”产业发展战略,阻止中国高科技产品进入美国市场,让投资中国高科技的资本无利可图,迫使资本逃离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另外,由于中国国内房价高企,企业经营成本、用工成本剧增,低端制造已经失去成本优势,跨国公司正在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到以越南为代表的一批东南亚国家,企图分流中国制造能力。

②人才竞争上的“双缺失困境”。由于高端制造业回流欧美、低端产业向东南亚转移的产业挤压效应,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企业的人才问题面临着“双缺失困境”,即中国高端人才的技术积累缺失,低端人才的成本优势缺失。

高端人才方面,由于受高房价等生活压力的影响,中国高校最优秀的一批毕业生大部分选择了挣快钱的金融、证券、房地产等行业,沉下心做技术、做科研的人才往往收入微薄,因不堪生活压力而选择离职跳槽,这样的高压力生活环境显然不适合对高端科技人才的培养。反观美国,不仅国内物价低廉、生活压力较小,对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早在2006年,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情咨文中公布一项重要项目,即《美国竞争力计划》,提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STEM)素养的人才,并称其为全球竞争力的关键。由此,美国在STEM教育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包括移民、教育等多方面政策倾斜),鼓励学生主修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培养其理工科素养。

③网络舆论的“黑蝴蝶效应”和“黑洞效应”。混沌学里有个著名的原理“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在社会生活诸多方面都存在。在社交媒体、网络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微小的事件(经常是负面事件和不实报道)通过网络的放大作用,将给原有的系统造成极大破坏和信任危机,这种效应我们称为“黑蝴蝶效应”。“黑洞效应”,是指司机开车驶近隧道时,因隧道内外明暗度差异,使得隧道看起来像一个吸收了所有可见光的黑洞,什么也看不到。而网络舆论上的“黑洞效应”,源于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和选择性沉默,以至于大众无法看到另一些事实。

这两种效应经常在中国网络上发生,给不少中国企业和产业造成冲击。以中国奶业为例,“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网络媒体大肆渲染报道,中国消费者陷入恐慌,视国产奶粉为毒物,唯恐避之不及,根本看不到中国官方机构公布的牛奶事件已经得到控制的事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示,牛奶事件已得到控制,2008年9月14日以后新生产的酸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主要品种的液态奶样本的“三聚氰胺”抽样检测中均未检出“三聚氰胺”)。他们咬紧牙关,哪怕付出更高昂的代价,也要通过海淘代购等方式给孩子喝洋奶粉。与此同时,迫于网络舆论压力,中国开放乳业市场,各大洋奶粉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黑蝴蝶效应”让洋奶粉顺利打开中国市场,国产奶粉举步维艰,连带上游牧业和养殖业连年亏损,养殖户损失惨重。

故事并未终结。近年来,洋奶粉品牌也被爆出问题。2013年,奶业巨头新西兰恒天然被检测出肉毒杆菌。2017年底,外媒爆出法国奶制品巨头Lactalis丑闻,旗下包括诺优能(Nutrilon)奶粉在内的多个品牌产品涉及沙门氏菌污染,更为严重的是,该公司连续12年未对婴幼儿奶粉进行沙门氏菌检验。2018年,海淘直邮的多个品牌洋奶粉被爆出造假,涉及爱他美(Aptamil)、诺优能、美素等多个品牌。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洋品牌的奶业丑闻在中国网络上很少被报道,即使有报道,也会很快蒸发、烟消云散,像黑洞一样不再为公众所知,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

除奶业外,对于中国的其他产业和企业,网络舆论的“黑蝴蝶效应”“黑洞效应”也屡见不鲜。比如2017年华为P10手机因为使用不同内存这一并不严重的事件,被媒体迅速放大,网络水军大加鞭挞吐槽,持续了近一年时间也未平息;反观三星、苹果手机的电池爆炸事件,产品事故要严重得多,却很快平息,网络上迅速归于平静。网络上一说虚拟经济冲击实体经济,就归罪于马云和阿里巴巴。事实上,房地产泡沫对实体经济冲击最大,房租成本及其引发的用工成本高企成了企业最大的负担。何况百度、阿里巴巴、腾讯(BAT)三家互联网巨头中,阿里巴巴与实体经济企业关系最为密切。腾讯主营业务是社交和游戏,百度主业是信息搜索,阿里巴巴为实体企业提供了与最终用户沟通交流展示的平台,方便了实体产品的展示、购买及消费者沟通。另外,天猫、淘宝平台每年也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打击假货。网络媒体对这些视而不见,简单地将虚拟经济冲击实体经济归罪于马云和阿里巴巴,显然有失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