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水环境治理体系建设
一、水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的思路
为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满足“河长制”对新时期水环境治理的要求,应加强水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从而保障流域水环境质量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1.坚持系统治理,形成水环境治理合力
水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命共同体,应统筹自然界中各个要素,预防为主,自然恢复,切实维护水生态系统原有结构和功能,加强生态脆弱河流水生态修复,扭转水生态系统恶化趋势,并根据流域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特征,统筹考虑上游、下游协同治理与保护,协调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合力参与水环境治理的格局。
2.坚持依法治理,提升水环境治理法治化水平
构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统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为基础,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制度机制为依托,以综合规划、专业规划、专项规划为支撑的水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体系。同时,健全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监督考核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员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3.坚持综合治理,努力破解重点难点问题
注重资源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合理采取自然措施与人工措施相结合的治理路径,努力提高水资源质量和保障能力。坚持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并重,坚持治标与治本并举,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防治水污染、修复水生态之间的关系,管当前、顾长远,集中解决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突出问题。
4.坚持源头治理,夯实水环境治理基础
根据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以保持水系连通性、水体流动性、水质良好性、水生物多样性为目标,合理制定水量保障、水质保护、水生态修复的空间格局,划定水环境保护责任红线。以提高水资源监控、水生态预警和水污染风险管理能力为目的,建设水环境监测网络,构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联防联控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机制。以提高水环境保护监管水平为目的,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水环境保护议事协调机制,实施联合监测、联合执法、应急联动、信息共享。加大水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强化源头治理,同时培育社会公众的水环境保护理念,发挥社会公众的水环境保护监督功能。
二、水环境治理的技术路线
水环境治理技术种类繁多,再加上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不同河流自身的水文水质、污染情况各异,使得各种技术的治理效果、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也不尽相同,现阶段的水环境治理技术单纯注重于某一区域的某一种问题,缺乏完善的技术体系。因此,需要建立系统的水环境治理的技术体系,进而指导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技术路线如图2-1所示。
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水环境现状调查
首先需要开展水文、水质、水利的全面调查,识别水环境特征,鉴别水环境的重点污染物;同时需要识别出各种类型污染物排放和处理现状,确定重点污染源及其排放特征,有针对性地确定治理目标。对污染源及其类型的准确识别和排放状况的分析是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关键,污染源的调查包括排污口调查、生活污水污染调查、工业废水污染调查、固体废物污染调查和底泥污染调查等。
2.水环境问题分析
根据水环境现状调查结果,结合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对流域水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分析水利、闸坝等设施的运行和调度情况,掌握河流水文水动力条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水环境质量的监测,得出水环境污染的具体原因,分析污染来源并预测入河量;结合流域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对河道生态功能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3.水环境治理技术的选择
水环境治理和水污染控制的技术种类繁多,不同技术和措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治理效果和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不仅取决于技术本身的原理和特性,也受实际应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河流自身水文、水质、污染情况的影响。在确定水环境治理实施方案之前,需要根据水环境治理目标,结合环境、经济、社会等具体情况,通过污染负荷预测和水环境容量计算等,做出因地制宜的技术方案选择。
图2-1 水环境治理技术路线
4.整治方案的确定
污染源控制是水环境治理的根本措施,包括污染物的源头减排、污水集中和分散处理、沿河截污工程以及降雨径流污染控制等。其核心是尽可能多地将污染物削减于进入水体之前。在污染源控制的基础上,要开展水环境质量的修复与改善工作。通过活水循环、水动力调控等物理手段,生态浮床、微生物强化等生物手段,絮凝技术等化学手段对污染水体进行治理和修复。污染水体的水质得到大幅度改善、水体自净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后,应开展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通过一系列的生态工程保护流域的生物完整性和生态健康。
5.效益及目标可达性分析
最后,要完成水环境治理方案的工程量及成本分析,并分析方案实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通过投资预算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同时需根据近期和远期目标,进行目标可达性分析。最终给出使得流域水环境质量长效保持和工程持续运行管理的方案。
三、水环境治理实施的阶段
水环境治理工作包括规划方案编制、项目设计、工程实施、运行维护管理以及效果后评估等阶段。技术人员根据管理部门对水环境治理工作的要求和目标,编制相适应的水环境治理方案,并按照管理程序经过评审。随后开始项目的工程设计,准备工程实施。在工程实施阶段,治理方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有较大变动,需对原治理方案进行变更和重新评估。工程实施完成后的运行维护管理阶段,要开展工程效果的评估,检验工程是否已达到设定的预期目标,若未达到预期目标,需要及时总结原因,调整或补充其他相应的治理措施。
1.规划方案编制
在规划方案编制阶段,首先确定水环境治理的目标和范围,然后进行社会经济背景、污染源、水环境及生态状况调查和评价分析。最后要基于治理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水环境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理技术,并提出适宜技术的集成和优化方案,完成技术方案的成本效益评估和长效维持方案。
2.项目设计
在项目设计阶段,对拟建治理工程的实施在技术和经济上所进行的全面而详细的安排,是项目建设计划的具体化,也是组织施工的依据。一般项目进行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是项目设计中劳动量最大,也是完成成果的最后一步,要绘制满足施工要求的施工图纸,确定全部工程尺寸、用料、造型等。对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设计经验的项目,在初步设计后需增加技术设计。
3.工程实施
工程实施前,需要开展一些必要的评价,如治理区域的污染状况评价等。为避免建设中常见错误的发生,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应该由充分理解治理目标的人员进行监测和跟踪。每个区域水环境特征、主要污染问题、治理技术等方面都不同,治理过程也不可能与计划(规划)完全相同,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治理工程,以达到治理目标。治理工程建设之前和建设中期的监测工作可确定目标的可达性,若目标较难实现需要进行必要的工作调整。工程建设之后的监测有助于确定是否需要开展进一步的工作和调整。
4.运行维护管理
运行管理包括治理过程中设施的正常运行、维护检修并有相应记录档案以及一定频率的水质监测等。监测工作对于评价治理工程成功与否、确定影响治理目标实现的因素和问题至关重要。当监测提供的信息与预测的生态系统发展轨迹偏离,就应对治理工程进行调整,采用适用性管理模式。
5.效果后评估
对治理工程进行效果评价,根据方案制定的规划目标,结合水质监测指标的变化进行效果评估,评价监测指标是否达到了规划目标所定的数值。对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记录和分析治理工程各个阶段所遇到的技术问题,以便及时了解治理过程并对问题进行及时反馈。这些信息有助于治理工程成本最小化和成功概率最大化。另外,治理工程成果的宣传,也为未来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