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我国水力资源丰富,据2000—2004年全国水力资源复查,初步统计全国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6.89亿kW,年发电量6.04万亿kWh,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5.40亿kW,占世界水力资源可开发装机容量24.23亿kW的22.29%,技术可开发年发电量2.48万亿kWh;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3.95亿kW,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1.74万亿kWh。全国水力资源总量,包括理论蕴藏量、技术可开发量和经济可开发量均居世界首位。资料显示,我国的西部地区水电资源可开发量就占到全国的82%,目前已开发量还不足16%。而这些地区都位于西部青藏高原和川西南高山峡谷区,具有复杂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背景,岩体卸荷强烈、地应力高、地震烈度高,这些地区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发生的滑坡规模大、防治难度大、对水电工程的危害大。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大型滑坡灾害极为发育的国家,其中灾难性滑坡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中国的西部地区,这些滑坡更是以其规模大、机理复杂、危害大等特点著称于世,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如1920年的宁夏海原地震滑坡、1933年的四川岷江叠溪滑坡、1965年云南禄劝滑坡、1967年的四川唐古栋滑坡等。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型滑坡的发生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期,相继发生了1982年7月的长江鸡趴子滑坡、1983年3月的甘肃洒勒山滑坡、1989年7月的四川华蓥溪口滑坡、1991年9月的云南昭通头寨沟滑坡、1996年6月的云南元阳老金山滑坡、2000年4月的西藏波密易贡滑坡、2004年7月的四川宣汉滑坡、2005年2月的四川丹巴滑坡等20余处大型和特大型滑坡,给人民生命和社会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更为惊心的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触发了不同规模的崩塌和滑坡数万起,具有危害的6000余起,形成近百个堰塞湖,致使家园尽毁,灾害惨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和对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大量需求,我国在西部地区水电开发事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然而,在西部进行大规模的水电开发,势必会进一步地改变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并引发一些不良的地质灾害后果。例如,西南地区水电工程高陡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控制已成为水电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影响并制约着水力资源开发和水电工程建设。所以,如何处理好西部水电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保证我国西部水电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所以,研究西部复杂地质背景条件下水电工程重大滑坡灾变演化过程及控制关键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此研究成果也将对西部地质环境复杂地区的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