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河川径流的形成
流域内的降水,一部分形成地面径流,一部分渗入地表土壤,在含水层内形成地下径流,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汇集到河槽中形成河川径流。暴雨洪水主要来源于地面径流,而地下径流仅对大河枯水期的水量补给具有重要意义。
2.3.1 径流形成过程
流域内自降水开始到水量流过出口断面为止的整个物理过程,称为径流形成过程。它是大气降水和流域自然地理条件综合作用的过程,十分复杂。为了便于研究,可将径流形成的物理模型概括为4个阶段,图2.12为径流形成过程的示意图。
图2.12 径流形成过程示意图
1.降雨过程
降雨是形成地面径流的主要因素,降雨的多少决定径流量的大小。降雨量以降雨厚度(mm)表示,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称为降雨强度(mm/min或mm/h)。每次降雨,降雨量及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都各不相同。降雨可能笼罩全流域,也可能只降落在流域的局部地区;流域内的降雨强度也有时均匀,有时不均匀,有时还在局部地区形成暴雨中心,并向某一方向移动。降雨的变化过程直接决定径流过程的趋势,降雨过程是径流形成过程的重要环节。
2.流域蓄渗过程
降雨开始时并不立即形成径流。首先,雨水被流域内的树木、杂草,以及农作物的茎叶截留一部分,不能落到地面上,称为植物截留。然后,落到地面上的雨水,部分渗入土壤,称为入渗;单位时间内的入渗量(mm),称为入渗强度(mm/min或mm/h)。降雨开始时入渗较快,随着降雨量的不断增加,土壤中水分逐渐趋于饱和,入渗强度减缓,达到一个稳定值,称为稳定入渗。另外,还有一部分雨水被蓄留在坡面的坑洼里,称为填洼。植物截留、入渗和填洼的整个过程,称为流域的蓄渗过程;这部分雨水不产生地面径流,对降雨径流而言,称为损失,扣除损失后剩余的雨量,称为净雨。
3.坡面漫流过程
流域蓄渗过程完成以后,剩余雨水沿着坡面流动,称为坡面漫流。流域内各处坡面漫流开始的时间是不一致的,某些区域可能最先完成蓄渗过程而出现坡面漫流,也只是局部区域的坡面漫流;然后,完成蓄渗过程的区域逐渐增多,出现坡面漫流的范围也随之扩大,最后才能形成全流域的坡面漫流。
4.河槽集流过程
坡面漫流的雨水汇入河槽后,顺着河道由小沟到支流,由支流到干流,最后到达流域出口断面,这个过程称为河槽集流。汇入河槽的水流,一方面继续沿河槽迅速向下游流动;另一方面也使河槽内的水量增大,水位随之上升。河槽容蓄的这部分水量,在降雨结束后才缓慢地流向下游,最后通过流域出口,使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增长过程变得平缓,历时延长,从而起到河槽对洪水的调蓄作用。
总之,地面径流的形成过程,就其水体的运动性质来看,可分为产流过程和汇流过程;就其发生的区域来看,则可分为流域面上进行的过程和河槽内进行的过程。
降雨、蓄渗、坡面漫流和河槽集流,是从降雨开始到出口断面产生径流所经历的全过程,它们在时间上并无截然的分界,而是同时交错进行的。
河川径流的大小和变化,通常用流量和水位来表示。河流的流量和水位都是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的,流量和水位随时间而变化的关系曲线,分别称为流量过程线和水位过程线(图2.13)。
过程线中曲线的上升部分为涨水段,下降部分为退水段,曲线最高峰处的流量和水位,分别称洪峰流量和洪峰水位;一涨一落,形成一次洪水过程。由于洪水波的影响,在河流的同一断面上,同一次洪峰的最高水位往往稍迟于最大流量,二者并非同时出现。一年内的最大洪峰流量称为年最大流量。一次洪水过程可用历时、峰值(流量、水位)和径流量三个水文因素反映其特征。
图2.13 过程线示意图
2.3.2 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
从径流形成过程来看,影响径流变化的自然因素,可分为气候因素和下垫面因素两类。
1.气候因素
(1)降雨。空气中的水汽随气流上升时,因冷却而凝结成水滴降落到地面上,形成降雨。降雨是径流形成的主要因素,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和降雨面积对径流量及其变化过程都有很大影响。降雨强度大,雨水来不及入渗而流走,使径流量增大;降雨强度小,则雨水大部分渗入土壤而使径流量减小。降雨历时长,降雨面积又大,产生的径流量必然也大,反之则小。大流域内的降雨,在地区上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流域内一次降雨强度最大的地方,称为暴雨中心。暴雨中心在流域下游时,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就大些;暴雨中心在流域上游时,则洪峰流量就小些。一次降雨的暴雨中心是不断移动的,当暴雨中心从流域上游向下游移动时,出口的洪峰流量就大些,反之则小些。
(2)蒸发。流域内的蒸发是指水面蒸发、陆面蒸发、植物散发等各种蒸发的总和。在一次降雨过程中,蒸发对径流影响不大,但它对降雨前期的流域蓄水量却影响很大;如蒸发强度大,则雨前土壤合水率就小,降雨的入渗损失量就增大,而径流量减小。因此,蒸发也是影响径流变化的重要因素。
降雨和蒸发在地区分布上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因而径流变化也具有一定的地区性规律。
2.下垫面因素
流域的地形、土壤、地质、植被、湖泊等自然地理因素,相对于气候因素而言,称为下垫面因素。流域的地理位置直接影响降雨量的多少,流域的地形对降雨、蒸发、蓄渗和汇流过程都有影响,流域面积的大小、形状又与径流量有直接关系。土壤和地质因素决定着入渗和地下径流的状况。植物茎叶截留部分降雨,植物根系又能贮藏大量水分,可改造土壤和气候。湖泊也有贮存水量、调节径流的作用。
3.人类活动因素
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也有重要影响。封山育林和水土保持将增加降雨的截留和入渗,减少汛期水量和洪峰流量;同时增大地下径流,能补充枯水期的水量。修建水库对河流起蓄洪调节作用,并使流域内的蒸发面积增大,从而加大蒸发量。
黄河与闽江水量的比较,可清楚地说明上述各种因素对河川径流的影响。黄河的流域面积仅次于长江而居我国第二位,但流域的大部分处于我国西北部干燥、半干燥地带,降雨量小(年平均降水量约400mm),地表蒸发量大,又有将近一半地区为渗水性很强的黄土层。因而,黄河流域产生的径流量极为贫乏,年径流量仅为长江的1/20,还不及流域面积小得多的闽江。闽江的流域面积仅为黄河的1/13,但流域位于武夷山脉迎风面一侧的福建省,为亚热带气候,降雨量大(年降雨量达1000~2300mm),尤其夏秋季节台风频繁,降雨强度极大;而且湿度又大,蒸发不强烈,地形多山,坡度大,入渗小,汇流快。闽江流域的气候因素和下垫面因素恰好与黄河相反,因而闽江成为我国水量最充沛的河流之一。
2.3.3 我国河流的水量补给
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之中的河流称为内流河。我国河流除西北地区的内流河靠高山积雪为水源以外,其他地区的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水量补给的来源基本可分为雨源、雨雪源和冰雪源三类。
1.雨源类
秦岭、淮河以南直到台湾、海南岛、云南广大地区的河流,都属于雨源类。其特点是,一年内径流量的变化与降雨变化完全一致,夏天雨季来临,河水开始上涨,入秋以后,雨季结束,河水开始退落,汛期较长,水量丰沛。西部和北部地区的河流以秋汛为主,东南沿海地区常因台风影响而发生大洪水,多出现夏汛,年流量过程线呈双峰或多峰形。图2.14是长江中游汉口站年流量过程线,图中两条流量过程线是多峰肥胖型的曲线,表明汛期长,水量大,但水情变化平缓,这是由于该水文站上游的长江流域面积十分广阔,对水情变化有很大的调节作用而形成的。
图2.14 江汉口水文站1954年和1955年流量过程线
图2.15 黄河花园口水文站流量过程线
2.雨雪源类
华北、东北地区的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年流量过程线呈双峰形。图2.15是黄河花园口站年流量过程线,3、4月间由于融雪形成春汛,水量虽然不大,但下游常出现冰塞,对沿河桥梁和水工建筑物威胁很大。春汛以后有一段枯水期,入夏以后随着降雨的增多,在6~9月间形成夏汛或秋汛。
3.冰雪源类
西北地区新疆、青海等地的河流,水量补给以融雪和冰川融水为主。每年4、5月间气温上升,河水开始上涨,6、7月间达到最高峰,以后气温下降,河水也随着退落。年流量过程线呈单峰形,如图2.16所示。此外,有的地区如天山北部,夏季降雨可达50~350mm,也能补给一部分水量,但仍以融冰雪为主。
图2.16 额尔齐斯河某水文站年流量过程线
我国幅员辽阔,江河众多,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相差很大,因而各地区的河流也具有不同的特性。秦岭以北的河流水量适中,但年内分布不均匀,随季节的变化很大,夏季水量充沛,冬季水量较少,有冰期,输沙量较大,上游冲刷严重,下游经常淤积。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水量充沛,支流众多,常年不冻,表土冲刷较轻,泥沙较少。西南横断山脉地区的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奔流于山岭峡谷之间,水量大、水流急,经冬不冻。北部和西北部的内流河,一般在高山融冰雪季节水量较大,而平时往往干涸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