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海而立:水电十一局国际业务实施三十周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攻关

水电十一局人走出国门,最不怕的就是主动适应、攻克难题。雅迪鲁霍大坝修复工程,包含大量水下施工技术难点,这是十一局人之前没有遇到过的。

前期进场的技术人员,还未来得及休整身体和心态,就火速投入到课题攻关中。

王伟任上游工区主任,负责大坝上游施工,主要任务就是带领工人做好水下清淤、边坡石料填筑、表面大石填筑、混凝土块预制和堆砌工作。

第一个工序水下清淤,需要对上游水下及以上坝坡进行淤泥清理,为填筑石料和摆放混凝土块提供粗糙的基础面,以保证其稳定性。但此次清淤面积大,足有4500m3,而且水下地形复杂,水域平均深度达到40m。

经过专家组反复讨论,项目部最终提出采用气升式吸泥法施工方案。演示试验后,方案得到业主工程师和咨询工程师的一致批准。

1995年12月21日,水下清淤工作正式开始,因方案合理,效果明显,加上项目部人员夜以继日工作,原6个月的工期仅用了不到2个月就全部完成。经国内运来的美国产SJT-5型水下电视监视系统检查,工程质量高标准通过验收。此方案后来还被伙伴公司大量推广应用。

水下混凝土块填筑是大坝修复工程的重点施工内容,摆砌高度23m,水下摆放工程量6439m3

此时正好赶上水库水位上涨,而参与的人员都没有水下施工经验。问题和施工方案没解决之前,面对如此情况,很多人都有担心和恐惧。

项目部在没有任何经验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制定施工方案,逐项解决了水下照明、水下监控系统和水上浮吊问题。但是水下混凝土块要由潜水员一块块摆放,必须依靠潜水作业,当务之急,需要最快时间组建一支潜水队伍。

国内团队习水性的人不多,而潜水作业任务又十分艰险。印尼当地的潜水技术相对发达,伙伴公司协助为中方提供了15名印尼潜水员。

这时职工白家新自告奋勇,带领另外2名中方潜水员宋相利、崔正瑞和印尼15名潜水员联合组成了潜水队伍,立即投入了水下作业。

潜水作业比想象中更加危险。每套潜水装备三十多斤,潜水员每次在三四十米的水下工作半个多小时,就必须停止作业。由于是深潜,潜水员上来时,隔两三米就要停留,上来后必须要进到氧舱里加氧。有一次因为监控系统信号的原因,造成出水有些快,白家新直接进了两次高压氧舱。

中方的3名潜水员,都曾服役于南海舰队,很有经验,但是在那种情况下,谁也不能保证每次执行任务都是万无一失。

img

雅迪鲁霍项目管理人员通过水下监控系统监测水下施工

“我们的工作是往水下放置混凝土块,最深潜水四十多米,当时一块工作的只有3名中方潜水员,我全部都还记得名字。”宋相利后来回忆起来也是感触颇深:“每次换上潜水鞋的时候心里也会不安,毕竟对于我们来说,每次下水还能不能安全上来谁也说不准,但是当时公司在海外的根基还不稳定,我们都想全力以赴地把这个项目做好。”

身在异国他乡,即使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的付出,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在与自然的搏击中书写自己的人格力量,在与身体极限的抗争中实践着伟大的壮举。他们是平凡的,但是精神却是伟大的。

在完善的施工程序、科学的技术方案及良好的组织实施下,水下施工团队创造了连续作业2260次无人身、设备事故的记录。1997年6月,历经11个月,水下施工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