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海而立:水电十一局国际业务实施三十周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家书传递乡音

1989年11月,有一位青年坐上了一架飞往尼泊尔的航班。

当时的他,三十岁出头,风华正茂。在那个出国并不容易的年代,得知自己被领导选中去海外工作,他既激动,又自豪,更是在心里对这座神秘国度产生了成百上千种设想。当他走出加德满都机场简陋的航站楼,一股湿润的暖意扑面而来。此时的三门峡已然寒意袭人,而这里竟还是“人间四月天”。

“尼泊尔山水风光好,离中国很近,但经济、公共设施落后,比较贫穷。”这就是他对尼泊尔的最初印象。

他的名字叫武富光。

飞机一着陆,他来不及稍事休整,就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往巴格曼迪灌溉项目工地。

在工地待了没多久,初到异国的新鲜感就被艰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取代了。他只能通过全身心投入工作,来打发烦闷的情绪。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他仍旧唏嘘不已:

“当时通信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有网络,有微信。手机只有大款才有,就是那种大哥大。就算是有手机,尼泊尔也没信号,根本用不了。没有电话怎么办呢?只能通信。通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寄国际长途邮件,一种是我们把信写好,贴上从国内带来的邮票,谁去加德满都,就把信带到大使馆经参处。那里有一个办公室,专门负责把这些信集中起来。哪个项目有人回国,就把这些信捎到国内。信捎到国内之后,带信的人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信放到信筒里。等信放到信筒里,那就很快了,但最快也得十几二十天。虽然这种通信方式是最快的途径,但得有人经常回国才行。如果信到了经参处,没人回国,那就只能放在那里。要是从尼泊尔邮寄国际长途邮件,时间会更长。等家人反馈回来,快则20天,多则一个月甚至40天。要是有急事,也可能就被耽误了。我们当时就是这样的通信方式,没有别的办法。”

img

尼泊尔巴格曼迪灌溉项目职工

尽管条件艰苦,但项目职工吃苦耐劳、互相支持、团结协作的精神传统却丝毫没有因此而减弱。前期土建施工阶段,经常伴随闸门埋件安装作业,也就是安装作业和土建作业经常交替、穿插进行。武富光当时除了负责土建施工技术,还负责土建组的作业组织安排。安装组由赵坤祥负责,他是安装分局的技术精英,为人耿直。两个作业组经常因工作面赶在一起而纠结,但经过沟通,大家都能顾全大局,协调安排,相互理解,合作融洽,结下了深厚的工作情谊。

由于工作需要,武富光在项目上一呆就是30个月,这期间写了多少信,收到多少信,他自己都记不清了。到了后期,他脑子里想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早点回家。30个月后,他圆满完成任务,带着对尼泊尔刻骨铭心的回忆,终于坐上了飞往祖国的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