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保护与修复的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 典型案例分析与模式探讨

随着湖泊保护被纳入全省发展战略体系,近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湖北省把湖泊治理作为建设美丽湖北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也都在积极探索治湖方略,因湖施策,综合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2.1 大东湖模式——生态水网构建工程:水系连通

大东湖生态水网以全国最大的城中湖武汉东湖为中心,由东沙湖水系和北湖水系的江、湖、港、渠构成,包括东湖、沙湖、杨春湖、严西湖、严东湖、北湖6个主要湖泊(水面面积62.6km2)以及青潭湖、竹子湖等湖泊,通过“三大工程(污染控制、水网连通、生态修复)、一个平台(监测与评估研究平台)”建设,实现江湖相通,构建生态水网湿地群。项目实施后,大东湖区域将形成一个436km2的湖泊生态湿地群,在国内绝无仅有。工程总投资158.78亿元,实施期12年,其中近期(2008—2012年)投资匡算89.03亿元,远期(2012—2020年)投资匡算69.75亿元。东沙湖连通渠工程是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项目的启动工程,该工程自2010年4月30号开工,2011年9月30日楚河竣工通水,2013年12月初期雨水截流箱涵全线连通,并投入运行。该工程的建设打通了东湖和沙湖的水力连通通道,增强了茶港地区的区域排渍能力,完善了区域内配套的雨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有助于控制水果湖面源污染,改善东湖、沙湖和水果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区域城市功能和城市环境景观,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江湖连通、引水治湖。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湖泊水系通畅、水体自净能力强,是保持水质良好的重要因素。大东湖水网工程的核心是“引江济湖”,即在对污水进行截污处理的基础上,将东湖、沙湖等6个主要湖泊与长江连通,使大东湖水系重现自然生态,对排洪减涝、雨洪资源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较为正面的影响。此模式适用于水系发达地区、地理位置靠近大江大河的城中湖治理,对湖泊地理所处和水系现状要求较高。

2.2 内沙湖模式——水体生态修复工程:水体修复

内沙湖和鲩子湖生态修复工程以调整和优化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为中心,结合城市景观湖泊的生态功能,开展湖泊水生态修复,实施包括水位调控、水体透明度改善、湖泊底质改善、沉积物-水层交换控制、健康食物网构建、水生植被和底栖动物群落恢复、清水态生态系统优化与稳定等措施,在短时间内实现湖泊由“浊水态”向“清水态”的转换。项目实施前,2个湖泊水质常年为Ⅴ~劣Ⅴ类,水体混黄,各种藻类疯长,食物链断裂,生态系统结构简单。项目实施短短3个月后湖泊整体水质提升到Ⅳ类,部分湖区达到了Ⅲ类水水质,现在多达十几种不同种类的水草构成的水下“森林”密布,水体清澈见底,浮游植物丰度大幅降低,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湖泊自净能力显著恢复,生态系统已实现良性循环。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还提升了湖周土地使用效益与环境景观,有效推动了武汉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此外,2个典型城中湖的治理成功,也证明了对城中湖进行生态修复是可行的,生态修复技术应用于城中湖治理是成熟可靠的,是适用于湖北省气候和地理状况的,可为全省城中湖的治理和保护提供新的思路、技术支撑和样板,值得借鉴和推广。

对湖泊水体本身的治理是“内沙湖”模式着眼的关键。湖泊无论大小,都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系统内各组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各自发挥着不同的生态功能。当环境改变使得这些组件缺失后,必然引起生态系统的恶化。通过水体修复维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性、多元性和可持续性,加强水生植被构建并通过恢复生物群落多样性,创造生态系统的物种流、能量流、营养物质循环以及生物竞争的条件,维持水生态平衡。用生态方法调动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是水生态治理中事半功倍的治本之策,这类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不需耗能或低耗能、运行成本低廉等优点;同时不向水体投放药剂,不会形成二次污染,还可以与绿化环境及景观改善相结合,应当成为未来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治理的主要发展方向。此模式适用于中、小型且截污工作较为彻底、对水体景观要求较高的城中湖治理。

2.3 后官湖模式——绿道环绕:郊野休闲

后官湖绿道位于蔡甸区后官湖畔,是武汉市首条郊野绿道,将生态资源保护和知音文化传承相结合,以“山水相融、田园相映、林城相依、知音文化”为指导思想,打造韵律田园风光、雅乐知音故事、静谧莲花水乡三大主题,具备湖泊修复、生态保护、休闲游憩、旅游经济四大功能。后官湖绿道的建成还原了湖泊的自然生态功能,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绿道分为四条线路(环后官湖线、环知音湖线、环白莲湖线、环高湖线),总长度110km,占地总面积约550hm2,总投资7亿元。绿道依湖而建,道宽4m,由石板路、水上木质栈道交联而成。道路两旁,一面湖光山色,一面树木葱郁,鸟语花香,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骑行、采摘。由于绿道的绝美风景,后官湖畔也将被打造为武汉休闲运动的中心。据不完全统计,周末绿道每天的接待量都在万人次以上,人气的升高,使得这里的“绿肺”效应显现的同时,也开始释放出可观的生态红利,在蔡甸区的生态创建中,可谓一个最亮眼的“样本”。

现代都市车水马龙,城市的发展掠夺了自然和绿色,使得人们亲近自然的热情无处释放。“后官湖”模式契合了当代的湖泊资源利用理念,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在保护中开发,既综合考虑了武汉市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又迎合了现代都市人群的运动休闲需求,利用湖泊的优美环境,加以完善运动休闲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郊野休闲型的生活与运动平台,拉近自然与人们的距离,使老百姓不再与湖隔绝,从而聚集人气。在人气的拉动下释放出可观的生态红利,为周边的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此模式适用于湖泊生态环境较好、人口较为稀疏且交通便利的城中湖治理,对配套设施的完善和维护要求较高。

2.4 磁湖模式——风景区营造:园林文化

磁湖历史文化悠久,远在古代就是名胜风景区,因史闻名:苏轼“乌台诗案”谪居黄州,苏辙乘船溯江去黄州看望,突遇风阻,入湖避风,苏轼闻讯赶来,兄弟二人在磁湖泛舟游览,即景抒怀。在此背景下,以“打造矿冶文化名城,建设生态园林黄石”思想重新打造磁湖名片。一是在湖中心按古籍记载,仿建了“鲶鱼墩”。为了纪念苏氏兄弟泛舟磁湖的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在鲶鱼墩上建有“系舟亭”,立有“苏公石”,并在碑石上刻有苏公的诗文,重现了积淀很久的磁湖历史文化。二是在湖的南侧,人工建造了“澄月岛”,岛呈圆形,周围环水,好像一轮明月浮于水中。岛上楼榭亭台,繁花似锦,美不胜数。特别是“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的雕塑,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与“澄月”交相辉映,寓意深刻,耐人遐思。三是在磁湖的中心地带,修建了团城山公园,园内还建有园中园,名曰“逸趣园”“映趣园”“野趣园”,三园景色各异,各有特色,趣味横生,因此被称为“名园三趣”。团城山公园卧山绕水,雕梁画栋,碑林匾额,绿树掩映,鸟语花香,环境幽美,被评为国家园林建设的名园,是磁湖风景区的主体和中心所在。

城市湖泊型风景区是位于城市建成区,具有一定自然景观资源或历史人文资源,并作为城市公共和旅游生态资源的城市自然湖泊区域。城中湖风景区由于其特殊的发展历史和区域条件,往往会兼具城市滨水区、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与城市公园等不同区域的特性,往往具有多重属性的复合。城中湖风景区的发展方向应与城市的发展方向相协调,需要面对城市快速扩张带来的压力,从有利于整个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统筹风景区的规划与建设。此模式适用于自然景观资源或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的自然湖泊治理,同时辅以较高水平的规划和设计。

2.5 房县模式——引水围城:人工景观

房县位于湖北西北部,虽因山而得名,但县城最具特色的却是四面均有河流穿城而过,南有大河,西有马栏河的军店段,北有沙沟河、鲍家河,最后4条河流汇集一起滔滔向东而去;同时,城区以马栏河谷为中心,形成一条狭长的断陷盆地。在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下,房县引水围城,对城市水环境进行改造,充分利用自然河道的落差,在马栏河上共修建了11级橡胶坝和砌石坝,回水长度达到9.85km,形成114.31万km2的人工湖面,蓄水量达到250万m3;尤其是在不影响行洪的前提下,在形态各异的砌石坝(蘑菇坝、水帘子坝、S形坝、钢琴坝)回水区内人工修建了各具特色的沙洲小岛,岛上种满各种水生植物,岛上成了各种小鸟栖息的家园,水下成了各种水生物繁殖、居家的首选,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悠然而成;在这些人工湖的进口处,建有宾格网拦渣坝,有效地阻挡了上游河道随流而下的杂物;入湖河道治理中全面摈弃“渠化、白化河道”的现象,创立“堤稳、水清、岸绿、景美”的治河方针,在堤身中下部设计亲水平台,堤身用生态混凝土块护坡,堤顶绿树、红花成行的建造格局,打造了总长40km的水生态长廊;沿河大道、滨河大道、唐城大道沿路有各类小吃、夜市、商铺以及公司,原来人迹罕至的地方变得车水马龙。

在处处以牺牲宝贵的水资源为代价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今天,填湖、围湖、侵占水资源的情况随处可见,引水入城新建人工湖未尝不失为一种出路。房县的引水围城是城区水环境治理中较为特殊的方式——通过改善生态环境这一间接方式促进本地区的发展。河流和湖泊本身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环境的优化,提升了本地区的品质,相较于其他地区形成了特有的资源优势,增强了本地区的竞争力。房县因地制宜,引水围城,既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小气候,优化人居环境和城市景观,又能够加大县城防洪排涝能力,同时增值工商业、餐饮业和旅游产业,真正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此模式适用于地理特点适合、有充足的水源补给(包括江河引水、大气降水或地下水)的城中湖治理,对规划和设计的水平也有较高的要求。

2.6 襄阳模式——九水润城:流域治理

襄阳承借独特山水优势,制定“九水润城”战略,引水入城,显山活水,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山水园林城。九水润城,以汉江为主线,以唐白河、小清河、七里河、南渠、连山沟、滚河、淳河、浩然河为经线,周边水库和湿地为补充,使水系覆盖襄阳全城。第一,注重汉江生态景观带建设,以汉江保护为重点,建设长寿岛、解佩渚、贾家洲、鱼梁洲、月亮湾湿地公园、樊城江滩公园、滨江路、沿江大道生态景观带,多点打造百里汉江画廊。第二,“汉江-南渠-护城河”3水连通工程正式通水,使清澈的汉江水自流入因缺活水而荒芜的南渠,进而流入护城河,南渠清了,护城河活了,既是景观,又可泄洪。第三,人工开凿浩然河,连接起汉江与唐白河,开展绿道、塑胶跑道等景观廊道建设,既保障了东津新区防洪安全,又提升了区域品质和能级。第四,采用BT融资模式投资建设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小清河防洪景观综合治理工程,将对小清河水系岸线、植被景观、主题公园、休闲广场、文化长廊等进行一体化开发建设。随着一条条水系的保护与修复,城市品质明显提升。

襄阳的“九水润城”战略是城市河湖流域综合治理的典型代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后,对汉江中下游特别是襄阳市生态环境造成深远的影响,如多年平均水位下降、多年平均流量减小;地下水水位、水质下降;江滩、洲滩湿地面积减少;水环境容量降低;航运条件好的中水历时大幅度缩短;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同时,汉江上游规划中的引汉济渭工程又将每年从汉江上游跨流域调水10亿~15亿m3,进一步加剧对中下游沿岸地区的不利影响。在此情况下,襄阳从流域角度考虑城市发展,引水覆盖全城,改被动为主动,积极应对南水北调产生的负面效应,谋划了一个涉及诸如水系连通、河道综合整治、征地搬迁、城市交通、供水排污、桥梁建设、人造景观设计、商业延续等一系列问题的巨大系统工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面对全球化的影响,如何营造城市的特色和城市的凝聚力,这一工程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此模式适用于水系发达、规模较大的城市进行河湖流域综合治理和建设,需要较高水平的顶层设计和配套工程的大规模实施,还需要解决建设费用巨大和水生态系统如何建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