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保护与修复的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 创新点

(1)提炼出塘堰整治技术集成理论框架——六大技术系统。一是引水系统。配套引水沟渠或集雨沟引导水流进入塘堰。二是沉沙过滤。设置拦污栅,以阻挡泥沙直接进入塘堰。三是防洪系统。根据最大洪水流量加大塘堰溢流口尺寸,泄槽末端设消能设施,并与下游平顺连接。四是输水系统。输水管进口高程高于塘堰底部0.5~1.0m。五是绿化系统。采用草皮生态护坡,均匀铺植。六是便民系统。门口塘设下塘踏步、漂板等便民设施,人口密集地区塘堰设置安全警示牌或栏杆。

(2)首次系统地分类阐述塘堰对雨水的汇集、蓄存技术,实现山坡、沟渠雨水以及塘堰之间水系连通。一是山区堰的藤结瓜模式。利用PVC管或U形末级渠系或钢管以“串糖葫芦”的方式,将堰塘、蓄水池、窖、湖泊等串联或并联起来,从而提高了灌溉保证率。二是丘岗地的沟集雨模式。通过截流沟、汇流沟等引导水流、雨水或山洪至塘堰,实现洪水资源化。三是平原区的渠网连模式。通过纵横的沟渠将湖泊、河流、排水渠等连接起来,及时向塘堰补充水源。

(3)系统提出塘堰整治水生态环境及人水和谐的蓝图。一是采用草皮护坡,塘堰周边种植经果林或景观苗木,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人水和谐的新农村景观。二是采取水源保护措施,禁止向塘堰倾倒垃圾和污物,污水经过滤、沉淀等措施处理后方可入堰,防止水源污染。三是在人口居住较集中的门口塘设下塘踏步、漂板等便民设施,农村人口密集地区塘堰立安全警示牌,重点地方设置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