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
虽然地球之水的来源众说纷纭,但水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起源并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物质条件却毋庸置疑。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都是处在大江大河流域。人类文明从傍水而居发展出最早的农业文明,到逐水而生发展出游牧文明,到踏浪而行发展出海洋文明,到依靠蒸汽的力量进入工业时代,人类文明的每一个过程都深深留下了水的印记,水利文明自始至终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地球之水概说
我们最熟悉不过的水最初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一刻也离不开的水隐藏了哪些秘密?影响我们人类文明发展的水在地球上分布如何?确实扑朔迷离,令人浮想联翩。
1.地球之水来源之谜
地球上水的起源在学术上存在很大的分歧,目前有几十种不同的水形成学说。主要有:
(1)“宇宙爆炸说”。这也是迄今关于水的形成学说最为权威的一种理论,该学说认为:宇宙星系爆炸之后,在宇宙引力场的作用下,形成新一代的星系。其部分空间物质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逐步的收缩,成为新的星球。由于宇宙在爆炸的过程中,宇宙空间拥有大量的氢元素和氧元素。在新行星形成过程的中晚期,氢元素与氧元素不断的进行化合反应,也就在星球的表面形成了大量的水分子。这就是地球水的来源。现代宇宙空间研究推测,茫茫宇宙还有无数被水覆盖的星球。这一学说还派生出“气成水说”、“岩浆成水说”等理论。
(2)“气成水说”。地球形成后期,地球是由难熔的物质凝聚而成,而挥发性的气体则形成大气圈。地球原始的大气圈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那时天上飘的是甲烷云,落下的是甲烷雨,聚集在地面上的是甲烷湖。这些碳氢化合物在光合作用下被分解成水和碳,而这种水就形成了地球原始的水。
(3)“岩浆成水说”。该学说认为:星云演化成地球时,星云中的氢和氧随尘埃封存在地球的原始物质中。在地球形成地核、地幔和地壳的过程中,高温高压的物理化学作用形成了水分子。此时,组成洋壳的蛇纹岩,在洋壳俯冲、沿缝合线进入地慢时,温度超过500℃,这时的蛇纹岩就释放出大量水而变成橄榄岩。蛇纹岩“吐”出的水,即是现今海洋水之源。或者在高温高压下从熔岩中分离出来,以水蒸气的形式逸出地表,在大气层中冷凝后形成了地球上的原生水。
(4)“陨石撞击说”。地球的另一部分水来自天外,可以说部分地球之水天外来。陨石是地球频繁的来客,一般陨石重量的0.5%~5%是水,碳质陨石中含水量约10%。地球形成至今,落到地球上的陨石无以数计,这些陨石都给地球带来了水。1995年,美国科学家对“波拉”卫星上返回资料的分析表明,太空每天有质量为20~40t的雪球飞向地球,主要成分都是水。这些雪球在离地面1000~20000km的高空分解成云,每1~2年可在地球表面平均积水约30mm。20世纪人类在月球上发现了水,银河系最寒冷的地区也存在大量的水。科学研究证明“地球之水天外来”当是事实。现在从地球上逸散到宇宙的水和天外来水基本平衡。
(5)“生物体内造水说”。在生物体的氧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称为代谢水。例如,1个骆驼峰里的脂肪,在体内氧化作用下平均产生约40L的水。黄鼠、刺猬、盐木鸦、山鼠的皮下脂肪中都会产生代谢水。
综上所述,地球表面之水来自地球内部、天外和生物代谢的事实得到了科学的证明,这是对宇宙、地球生物奥秘不断探索的结果。
2.地球之水初识
(1)水的形态与密度。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自然界,水不完全是单水分子(化学式:H2O),而更多的情况下是水分子的聚合体,包括:单水分子(H2O)、双水分子(H2O)2、三水分子(H2O)3。在常温常压下,水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温度高于 100℃呈气态时,水主要由单水分子组成。水温达到 0℃时呈固态冰,且体积膨胀10%。水温在3.98℃时,结合紧密的二水分子最多,此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000kg/m3。当水中溶有其他物质的时候,溶液的密度会相应地增高,浓度越大,密度越大。
(2)水的温度。地球上水的温度变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热传递过程。引起水温上升的因素有:来自太阳的热量、天空长、短波辐射、地壳内热、水面水汽凝结、不同水温区域间的水流和水运动、深水与浅水间的垂直热交换、化学的、生物的和放射性物质产生的热量等。引起水温降低的因素有:水面辐射释放、蒸发所消耗、水流带走、水体垂直交换等。其中海洋、江河、湖泊、水库、地下水、地下热水等水温变化的影响因素、温度分布、变化情况等等均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3)水的颜色。纯水为无色。但自然界水体的水色,则由水体的光学性质以及水中悬浮物质、浮游生物的颜色决定。水色是水体对光的选择吸收和散射作用的结果,因为水体对太阳光谱中的红、橙、黄光容易吸收,而对蓝、绿、青光散射最强,所以海水水色多呈蔚蓝色、绿色;而水体的颜色与天空状况、水体底质的颜色也有关。
(4)水的透明度。这是指水体的能见程度,或清澈的程度,表示的是水体透光的能力。但不是光线所能达到的绝对深度。透明度的大小,取决于光线强度和水中的悬浮物和浮游生物的多少。光线强,透明度大,反之则小。水色越高,透明度越大;反之透明度越小。
(5)天然水的成分。天然水由于与大气、土壤,岩石及生物体接触,在运动过程中,把其中的许多物质溶解或挟持,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水循环体系。各种水体里已发现80多种元素。天然水中各种物质按性质通常分为三大类:悬浮物质(例如,泥沙、黏土、藻类、细菌等不溶物质。悬浮物的存在使天然水有颜色、变浑浊或产生异味。有的细菌可致病)、胶体物质(多分子聚合体,其中无机胶体主要是次生黏土矿物和各种含水氧化物。有机胶体主要是腐殖酸)、溶解物质(在水中成分子或离子的溶解状态,包括各种盐类、气体和某些有机化合物)。
(6)天然水的矿化过程。该过程是指化合物溶于水,随着水循环一起迁移,其数量、组成及存在形态都不断变化的过程。此过程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元素和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各种环境因素,如天然水的酸碱性质、氧化还原状况、有机质的数量与组成,以及各种自然环境条件等。天然水的主要矿化作用:溶滤作用、吸附性阳离子交替作用、氧化作用、还原作用、蒸发浓缩作用、混合作用。
(7)天然水的分类。天然水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一是按水化学成分分类(也叫库尔洛夫分类),是用类似数学分式的形式表示水的化学成分的方法。二是按溶解性总固体(旧称矿化度,英文缩写为TDS)分类,天然水的TDS,综合反映了水被矿化的程度,常以1L水中含有各种盐分的总克数来表示(g/L),根据TDS大小,可将天然水分为淡水、弱咸水、咸水、强咸水、卤水五类。三是按主要离子成分比例分类,例如,阿列金分类、舒卡列夫的分类等。
(8)水体的化学性质。各类水体由于环境、温度等千差万别,其化学成分和性质呈现不同特点。例如,大气水的特点:溶解气体的含量近于饱和,降水普遍显酸性。海水最大特点之一是所含化学元素中,12种主要离子浓度之间的比例几乎不变,海水组成的恒定性对计算海水盐度具有重要意义。河水的水化学属性几乎完全取决于补给水源的性质及比例,这是因为河水流动迅速,交替期平均只有16天,河水与河床砂石接触时间短,其矿化作用很有限。湖泊的形态和规模、吞吐状况及所处的地理环境,造成了湖水化学成分及其动态的特殊性。地下水储存于岩石圈上部相当大的深度(10km),构成了地下水圈,渗流速度很小,循环交替缓慢,TDS变化范围大,从淡水直到盐水,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的时间变化极为缓慢,常需以地质年代衡量。
3.地球之水分布
地球上的水分布很广泛,地球表面70.8%的面积被水覆盖。水以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形式分布于海洋、陆地以及大气之中,形成各种水体,共同组成水圈。地球上的总水量达13.86亿km3,占地球质量的万分之二。其中,绝大部分为咸水,淡水只占全球总水量的2.53%。淡水中68.7%为冰川及永久雪盖,30.1%为地下水,前者地处僻远,难以利用,后者需凿井提取,才能利用。余下的1.2%才为可以利用的江河、湖、土壤和大气圈中的水。我们往往把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800m深度以上和大气层7km以内的水作为水环境的主体。
(1)海洋。是水圈的主体,面积约3.61亿km2,覆盖了地球表面约71%的面积。总水量为13.38km3,占地球总水量的96.5%,折合成水深可达3700m,如果平铺在地球表面,平均水深可达2640m。
(2)大气水。大气中的水汽来自地球表面各种水体水面的蒸发、土壤蒸发及植物散发,并借助空气的垂直交换向上输送。一般说来,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少。大气水在7km以内总量约有12900km3,折合成水深约为25mm,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001%。大气水虽然数量不多,但活动能力却很强,是云、雨、雪、雹、霰、雷、闪电的根源。
(3)地下水。地表之下储存于地壳约10km范围含水层中的重力水,称为地下水。由于全球各地的地质构造、岩石条件等变化复杂,很难对地下水储量作出精确估算。科学研究一般认为,从地面至深达2km的地壳内,地下水总储量为2340万km3。
(4)土壤水。是指储存于地表最上部约2m厚土层内的水。据调查土层的平均湿度为10%,相当于含水深度为0.2m,如果以陆地上土层覆盖总面积8200万km2计算,那么土壤水的储量为16500km3。地球表面生物体内的贮水量约为1120km3。
(5)生物水。地球表面生物体内的贮水量约为1120km3。
二、水是生命之源
地球上的生命作为宇宙奥秘中最神秘的环节,到底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形成如今的生命体系的呢?科学研究表明,生命起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而水是地球生物起源的决定性物质,也是构成一切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一句话:水是生命之源。
1.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
(1)创世说(神创论)和新创世说。神创论是把生命起源这一科学命题划入神学领域,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是上帝设计创造的,或者是由某种超自然的东西干预产生的。19世纪以前西方流行神创论这一学说。近年来,在科学的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神创论的支持者为坚持这一非科学的观点,不得不作出新的努力使圣经与科学调和,用科学知识来证明圣经的故事,如将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的一些“证据”来证明上帝造物和物种不变的观点,这就是现代的新创世说。这一学说无论怎样修饰都是不科学的。
(2)自然发生说(自生论)。此说认为生命可以随时从非生命物质直接迅速产生出来。如腐草生萤、腐肉生蛆、白石化羊等。这一学说在17世纪曾流行于欧洲。随着意大利的医生雷地和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等人的实验的成功,这一学说失去了它的生命力。
(3)生物发生说(生源论)。此说认为生命只能来自生命,但不能解释地球上最初的生命的来源。犹如不能解释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游戏一样。
(4)宇宙发生说(自生论)。此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间的其他星球,某些微生物的孢子可以附着在星际尘埃颗粒上而到达地球,从而使地球具有了初始的生命。这个学说仍然不能解释宇宙间最初的生命是怎样产生的。此外,宇宙空间的物理因素,如紫外线、温度等对生命是致死的,生命又是怎样穿过宇宙空间而不会死亡呢?
(5)化学进化说(新自生论)。此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历史的早期,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由非生命物质经历长期化学进化过程而产生的。生命起源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过程:由无机小分子物质(如氢、氨等)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含氮碱基、核糖或脱氧核糖等);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生物大分子物质;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这是生命起源最关键的一步。这一学说因为有比较充分的根据和实验证明,为多数科学家接受,但仍需要深入进行研究。
米勒模拟实验(Miller’s simulated experiment)。一种模拟在原始地球还原性大气中进行雷鸣闪电能产生有机物(特别是氨基酸),以论证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实验。1953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米勒(S.L.Miller)在其导师尤利(H.C.Urey)指导下完成,故名。其实验装置如图1-1所示。
图1-1 米勒实验装置
2.水与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
在原始地球上,从作为构成生命最基本物质的蛋白质和核酸的起源条件和地点区域来看,水参与了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全过程。
(1)陆相起源说。这一学说认为,蛋白质和核酸形成的缩合反应是在大陆火山附近完成的。原始地球火山活动频繁,形成局部高温缺氧地区,从而为脱水缩合提供了极佳的条件。附近水池里的有机物形成大量的氨基酸和核酸,当水池由于高温蒸发干枯时,氨基酸弱聚合脱水反应形成多肽等高聚物,后由雨水搬运到海洋,氨基酸和核苷酸自我装配分别形成蛋白质和核酸。这样,就为生命起源提供了所需的有机分子。
(2)海相起源说。这一学说认为,在原始海洋中,氨基酸可以被吸附在黏土等物质的活性表面,在适当的缩合剂(如羟胺类化合物)存在时,可以发生脱水,缩合成高分子量聚合物,进而产生团聚体和原始细胞。
(3)深海烟囱起源说。从1977年加拉巴哥斯群岛洋中脊的火山喷口的发现至今,已在各大洋、部分浅海河裂谷湖泊中发现了约150余处黑烟囱痕迹。海水在深海烟囱(deep-sea vent)中经历了巨大的温度和化学梯度的变化,可能形成多种溶解物,包括原始生物化学物质。深海烟囱巨大的热量,可以产生类似于大陆火山区里产生的缩合物。蛋白质和核酸一旦产生并且同处于一个独立的分子体系,生命就算产生了。
上述三种分支学说没有排他性,在化学进化阶段并无分歧,生命的起源与进化过程充分说明,水,既是生命起源化学反应中的最基本的介质,又是生命自身最基本物质,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没有水就没有地球上的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讲,水无愧于生命之源。
3.水对生命的影响
地球上的生命与水关系密切,动物系统、植物系统、土壤系统、地球化学系统、大气系统等都离不开水。水通过对地球气候、地理环境等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地球生命生息繁衍,更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基本物质。
(1)水对气候的影响。水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大气中的水汽能阻挡地球辐射量的60%,保护地球不致冷却。海洋和陆地水体在夏季能吸收和积累热量,使气温不致过高;在冬季则能缓慢地释放热量,使气温不致过低。海洋和地表中的水蒸发到天空中形成了云,云中的水通过降水落下来变成雨,冬天则变成雪。落于地表上的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又从地层里冒出来形成泉水,经过小溪、江河汇入大海,形成一个水循环。雨雪等降水活动对气候形成重要的影响。在温带季风性气候中,季风带来了丰富的水汽,形成明显的干湿两季。此外,在自然界中,由于不同的气候条件,水还会以冰雹、雾、露水、霜等形态出现并影响气候,进而影响生命群体的活动,造就生命群体的差异性。
(2)水对地理的影响。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盖,从空中来看,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水侵蚀岩石土壤,冲淤河道,搬运泥沙,营造平原,改变地表形态。地球上因地理位置的差异,不同地区的降水和地表淡水分布很不平衡,从而影响到地表生态环境的变化,并直接影响到地球上生命群体的分布和生物链的循环。
(3)水对生命体自身的影响。水即是生命活动的载体,也是生命构成的重要元素。水有利于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在生物体内还起到运输物质的作用。水对于维持生物体温度的稳定起很大作用。水约占我们人体组成的70%左右,每个成年人一天要消耗掉2500mL左右的水,需要摄入3000mL左右的水。水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的全过程,是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保持着人体一定的血容量,从而影响着人体的各种器官,调节人体体温……
总之,无论是地球生命的形式,还是生命的维持和成长,都离不开水。所以,水是当之无愧的“生命之源”。
三、水是人类文明之源
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都是处在大江大河流域,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识水、治水、用水、护水、赏水的历史。如举世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印度、黄河文明等,都是以大江大河为摇篮,并在定居农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河流文明。究其原因,就是由于他们在长期的治水活动中,很好地掌握了控制河流、治理河流、保护河流、利用河流的能力,这种能力越高,文明程度就越高。否则,虽有河流,也不可能产生文明。世界上的大江大河很多,但文明古国只有四个。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农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尤其不能缺少水的滋润与哺育。
1.尼罗河文明(古埃及)
尼罗河是世界流程最长的国际性河流。发源于赤道南部东非高原上的热带雨林地区,全长6670km,它的下游穿越茫茫的草原和代表死亡的撒哈拉沙漠,其中2000km没有接纳一条支流,在古埃及语中,“尼罗河”是“不可能的河流”的意思,流域面积约335万km2,占非洲大陆面积的1/9,入海口处年平均径流量810亿km3。
尼罗河流域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公元前4000年代中期,这里诞生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文明—古埃及。流经埃及境内的尼罗河河段虽只有1350km,却是自然条件最好的一段,平均河宽800~1000m,深10~12m,且水流平缓。在古代先民眼中,洪水是灾难,但在称为“尼罗河赠礼”的埃及,每年尼罗河水固定的泛滥,给生活在极端干旱的埃及人不仅提供了生产、生活所需的水,还给河谷提供一层富含营养的厚厚淤泥,同时,又对土壤盐分进行充分稀释,解决了农业中常遇到的盐碱化问题,使土地极其肥沃,庄稼可以一年三熟,农业兴起,成为古代著名的粮仓。但也由于尼罗河水的泛滥,使古埃及人必须不断地开展农业水利建设,强化不断变化的土地管理,最终催生了人类最早的古文明。巍巍金字塔,高耸于尼罗河畔5000年;尼罗河纸草,比公元61年中国蔡伦造纸还早1000多年;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是当今世界一年365天公历的渊源;行驶在尼罗河上的古船和神秘莫测的木乃伊,标志着古埃及科学技术的高度……
尼罗河被沙漠重重包围后,以其几乎枯竭的“乳汁”抚育了埃及这个自然条件最为恶劣、人类文明起点最早的孤儿,对于尼罗河在埃及文明所起的作用,无论如何评价也不夸张。
2.两河流域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两河是指共同发源于西南亚的亚美尼亚高原上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是西南亚最大河流,经土耳其、叙利亚进入伊拉克,全长2750km;底格里斯河是西亚水量最大的河流,经土耳其进入伊拉克,全长1950km。两河流域面积共104.8万km2。两河在古尔奈汇合后称阿拉伯河,长近200km,河口宽约800m,上半段在伊拉克境内,下半段为伊拉克和伊朗界河。两河中下游河水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灌溉水源。航运价值主要在底格里斯河,海轮可通航近900km到阿拉伯河畔巴土拉的港口。由于两河流域的定期泛滥,使两河沿岸因河水泛滥而积淀成适于农耕的肥沃土壤。从地图上看,由两河流域及巴勒斯坦、约旦河、叙利亚等构成的、共约40万~50万km2大片土地好像一弯新月,史称“新月沃土”。
两河流域文明(也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指在新月沃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公元前4000—前3000年的苏美尔文明(史称“早期高度文明”)时期,苏美尔人定居美索不达米亚,其间,诺亚方舟的故事家喻户晓,“东方的拉丁语”楔形文字在两河流域形成,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历法—“一年12个月,一星期7天”,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学校,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流传在两河流域。至公元前2371—前2191年,阿卡德王国建立,出现了世界最早的地图,创立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乌尔纳姆法典》,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2000—前1700年巴比伦王国时期,诞生了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最完整的法典《汉摩拉比法典》,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60进制—“每小时60分,每分60秒”的巴比伦时间,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业银行,建造了“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开凿“汉穆拉比—万民之富”运河,兴建了无数灌溉水渠,诞生了数学史上第一条“根据水渠的矩形断面计算水渠的浇灌水量”的公式,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农业历书《农人农历》。公元前10世纪,建立了辉煌而短暂的亚述帝国文明。
令人痛心的是,当今两河流域,由于战火连绵,古老辉煌的两河文明正经受残酷的战争损毁。
3.印度河文明(古印度)
印度河发源于终年冰雪覆盖的西藏高原,上游为中国西藏狮泉河,向西北流向印度,穿过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之间,接纳众多冰川,进入巴基斯坦境内后,与吉尔吉特河相汇,转向西南贯穿巴基斯坦全境,在卡拉奇附近注入阿拉伯海。长度为2900km,流域面积约100余万km2,其中,中国5.3万km2,阿富汗6.7万km2,印度35.4万km2,巴基斯坦56.1万km2,年流量约2070亿m3。历史上,印度河仅次于恒河,为该地区的文化和商业中心地带。1947年“印巴分治”,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河水归两国共同使用。为了避免纠纷,两国签订了《印度河用水条约》,规定印度使用河水系总水量的1/5,其余归巴基斯坦使用。因此,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
印度河文明为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和定居社会主要文明之一。关于古印度文明开始的时间,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2500—前1700年,已出现人类最早、规模最大、最繁荣的城市文明。主要包括哈拉帕和摩亨约—达罗两大古城市以及100多个较小的古城镇和村庄(均属巴基斯坦境内)。两个大城市方圆都超过5km,人口都在4万以上。城堡内有砖砌的大谷仓和被称为“大浴池”的净身用建筑等,显示了这个城市当时的富足。市区有四通八达的宽阔街道,市民的住房家家有井和庭院,房屋的建材是烧制过的砖块。城市完整的排水系统就连现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现代都市也未必能够达到,二楼冲洗式厕所的水可经由墙壁中的土管排至下水道,有的人家还有经高楼倾倒垃圾的垃圾管道,从各家流出的污水在屋外蓄水槽内沉淀污物再流入有如暗渠的地下水道,地下水道纵横交错,遍布整个城市,令人不禁瞠目结舌。
印度河文明地域覆盖东西达1600km,南北1400km,涵盖范围如此之大的古文明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然而,印度河文明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最关键的是对大量出土的古印章上的文字和图案至今无人能够解读。有一点可以肯定,印度河文明的特殊性和神奇性,使其过去、现在都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奉献着无法取代的财富,它不仅是印度文化的源头,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一环。
4.黄河文明(古中国)
黄河全长约5464km,流域面积约79.5万km2,平均流量1774.57m3/s,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区,最后流入渤海。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由于泥沙淤积,黄河的大部分河段里,河床都高于流域内的城市、农田,全靠大堤约束,因而它又被称为“悬河”或“地上河”。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黄河文明的形成期大体在公元前4000—前2000年之间,前后经历了2000年之久,形成了甘青文明、中原文明、海岱文明等古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有仰韶文化、中原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等。中国历史上的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时代创造了灿烂的黄河早期邦国文明,可以说是华夏文明的初级阶段。至夏、商、周三代,是黄河文明的发展期,大中原地区文化是黄河文明的中心。在这一历史阶段,出现了父传子家天下的政权体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国家机构,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礼乐制度,出现了比较规范的文字,科学技术、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飞速发展,划时代的青铜文化闻名中外,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和哲理丰富的《易经》等许多不朽之作。影响中国几千年的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等学派也如雨后春笋一齐涌向社会,开创了中国学术界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封建帝国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黄河文明的兴盛期,自秦汉开始直至北宋,1000多年来,帝都文化推动着全国科学文化大踏步前进。天象历法、农学、地学、医学、水利、机械、建筑、冶炼、陶瓷、酿造、纺织、造纸、活字印刷等科学技术,都创造了历史奇迹;汉赋、唐诗、宋词以及书法、绘画、雕塑等,都攀登上文化艺术的高峰;留传后世的各类史书浩如烟海,记载了古往今来王朝兴替以及社会发展的历史。
黄河文明的光芒照亮了亚洲的东方,不仅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望尘莫及,即使在当时世界范围内,也享有极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