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为城墙洗唾
多年以来,在涉及关中人乃至陕西人现状特质的讨论中,零零散散却不绝于耳的一种说法,是封闭。标志封闭的象征物,不约而同指向了西安保存完好的古城墙。文雅者冠以“城墙思维”、“城墙文化”等,形象思维者更显出想象的丰富,把城墙比喻为“猪圈”,“里边生活着一群猪”。后一种说话尽管有点自我作践自我受虐的残酷,而其意思却与前一种文雅的提法英雄所见略同。后者为前者的注释。
我赞同封闭的说法,我却不敢苟同只有关中人乃至陕西人封闭的观点。大清帝国治下的中国整个是封闭。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也是铁板一块的封闭。大的历史和现实的背景,是一个国家整体的封闭,不独某一方地域。
思想解放兴起20多年来,还把造成关中人陕西人思想封闭的渊源指向一个古物城墙,是否同时也泄露出当代人思维的浅薄乏力和随意性?
我所知道的史实,重要的有这样几个:西安是响应辛亥革命且完成“反正”最早的几个城市之一;陕西的共产党人在陕西传播共产主义几乎与全国同步;陕西农民运动开展的广泛和深入程度仅次于湖南,仅蓝田一个县就有800多个村庄建立了农民协会,缺憾在于没有人写这场大革命运动的“考察报告”。
“西安事变”怎么看都是扭转中国局势的大手笔。且不说毛泽东和党中央在延安的13年这样人人皆知的史实了。我便简单设问:在这些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历史阶段,西安、关中乃至陕西人的举动都毫无疑义地显示着最新思维最新观念和最果决的行动,城墙把哪一位先驱者封闭捂死了?怎么会把改革开放以前的封闭的渊源,突然瞅中了古城墙?
民闻俗谚曰:婆娘不生娃,怪炕栏子太高。陕西经济发展滞后,肯定有至关重要的几条原因,恐怕不单是一个陕西人思想封闭所能了结。而造成思想封闭的因素也可能归结出几条,起码不会在城墙上头。用流行语说来,不是城墙惹的祸。
研究关中和陕西人的地域性特质,在现代化进程中强化其优势,减弱以至排除其劣势,是一个科学而又严肃的课题,对陕西走向繁荣和文明具有切实的意义。而图省力气的简单索象图解式的随意性,可能反而帮了倒忙,更不要说朝城墙上吐唾沫的撒气卖彩式言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