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中华饮食礼仪
食礼的萌芽
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中,礼一直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核心,具有中国一切文化现象的特征。中国食礼萌芽于遥远的先秦时期,从古至今,由上到下,成规成矩,一以贯之。
食礼是人们社会等级身份与社会秩序的认定和体现,食礼的规范和实践最初发端与上层社会,并且由上层社会成员们所遵从和施行。随后统治者有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其作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秩序来推行,最后成为了具有教化民风作用并流行于全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
远古时期食礼的萌芽
人类文明最早的“礼”起源于远古时代的祭礼,同样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礼。在远古时代,当有人死去,先民们就会利用食品为其祭祀,食物在这里只是祭礼过程中的道具和信物。先民们的祭祀和祭祀之物,是为了鬼神和献给鬼神的,或者也可以说是为了死人的,因此这只能属于食礼的萌芽状态。
食礼的出现与演进
食礼最初起源于祖先们的共食生活实践,也受到了祭祀礼仪的启示。在远古社会,家庭还没有出现,人们是群居共食,这一习性或习惯是延续了相当长时间。当时的人类只能通过一个群体进行觅食,当他们集体觅食之后就各自“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那时在他们脑海中也没有伦理道德的约束,所以彼此之间在进食时的礼貌或协作便也就都无从谈起了。
随着人们的生产力和思维能力逐渐提高,人类社会也随之发展起来了,先民们获得的食物逐渐增多,同时人类也开始懂得制造各种饮食器具。最初人们的饮食生活可能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比较简单的约定俗成的规矩。例如:食料或食物在男女、壮弱、老少等不同成员之间的分配方式,以及在通常情况和特殊状态下的分配原则;有了重大收获或其他特别时刻的食事举措等等。诸如此类的一些可能存在的规矩,可以有效地维护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稳定性以及促进人类社会活动的有效性。但这些规定他们很可能还仅停留在这样一种原始或基本管理意义的“行政”手段的层面。这只是食礼的雏形。
等到人们脑海中出现了对鬼神的敬畏,以及先民们对许多神灵威力的等级差异有了认识,并且其已经成为影响饮食生活的重要因素时,食礼才出现。如,集体或社会成员之间因财产和地位有了区别,共食或聚餐场合的讲究才成为客观需要,到这时严格意义的食礼才出现。古人云:“衣食既足,礼让以兴”。“礼”只能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以后的产物,“礼”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别尊卑,用于区别神人尊卑的祭礼原则和精神或有关思想进入人群社会中,并且开始在他们最易于也最需要作此区别的社会和交际性食活动场合发生作用时。人们为了实现人群社会关系在饮食活动中贯彻,为了社交饮食生活中的情感表达,食礼也就随之出现了。
实际上,食礼是人们对社会等级身份与社会秩序的认定和体现。其次才是以其为核心,或在此基础之上的诸般文化形态的演绎和展示。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和文化的逐渐下移,当民间百姓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参与到各种社交性的食活动之后,食礼就以全社会普泛的文明教养和文化娱乐属性为大众所认知和传承,其等级秩序的最初性质和功能便越来越埋入时间历史的底层,其本来面目越来越难以被认识和理解了。
延伸阅读
远古时代的食品祭祀
远古时期,遇到亲人死去的不幸事件,人们就会攀登到高处呼唤他的名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唤回其离开身体的灵魂。先民们认为,人活着是要依靠附着在身上的灵魂。呼唤之后,如果人仍不复活,人们就认为他的魂魄已经远去了,也就是他真的死了。之后,就会给其举行隆重的葬礼:将死者的尸体清洗干净,用生米等食物塞到其嘴里,谓其“含礼”,最后还要用草裹上一块熟肉来致奠。“礼”字的出现,即是这种祭祀活动和事象的记录与表述。
待客饮食礼仪
随着社会的发展,最晚在周代,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一套较为完备的饮食礼仪制度。这些饮食礼仪制度后来也有了较高的层次,并且充分显示了中国作为一个礼仪之邦的“尚礼”特点。
《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仪是产生于饮食活动的,饮食之礼是一切礼仪的基础。最迟在周代,中国就已经有完整和规范的饮食礼仪了。周代的很多饮食礼俗经过儒家整理和收集,比较完整地保存在《周礼》、《仪礼》和《礼记》中。
访客进食之礼
作为客人,到外面赴宴要遵守一定的饮食礼仪。赴宴时入坐的位置有一定的礼仪要求,要做到“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古人席地而坐,客人为了表示谦卑和礼让要坐得比尊者、长者靠后一些;饮食过程中为了防止食物掉到坐席上,食客要尽量坐得靠近食案。
宴饮开始,馔品端上食案时,客人表示礼貌要站起。如果遇到贵客到来,其他客人也都要起立恭迎。如果来宾的地位低于主人,则必须端起食物向主人表示感谢,等到主人寒暄完毕之后,客人才可落座。
宴席上,客人享用主人准备的美味佳肴,却不能随便取用这些菜肴。须得“三饭”过后,主人指点菜肴让客人食用,并且还要告知客人所食菜肴的名称,客人才能食用。“三饭”即一般的客人吃三小碗饭后便说吃饱了,须主人再劝而食。宴饮快结束的时候,主人绝对不能先吃完饭而不管客人,必须要等到客人饮食完毕才能停止进食。
仆从待客之礼
席间待客的仆人和随从也要遵循一些饮食礼仪。仆从负责安排筵席的菜品摆设,馔品的摆放有严格的食俗礼仪,如脍炙等肉食类要放在外边;酒浆也要放在人的身边,葱末之类可以放的远一点;醯酱等调味品则需要放在靠人近些的地方以便客人选用;带骨的肉要放在净肉的左面,饭类的食品要放在客人的左边,肉羹则需要放在其右边;如果有肉脯之类的食品,还要注意其摆放的具体方向。
摆放酒樽和酒壶等酒器时,仆从要将壶嘴面向贵客。仆从回答客人的问话时必须要将脸侧向一边,以避免呼气和唾沫溅到盘中或客人脸上让人感到不适。在端出来菜肴之时,禁止面对客人和菜盘子大口喘气。如果上的菜是整尾的烧鱼,一定要将鱼尾朝向客人,原因是鲜鱼肉从尾部易剥离出鱼刺。在冬季,鱼的腹部肥美,摆放时为了便于取食要鱼腹向右;在夏季,鱼鳍部较肥,要将鱼的背部朝右摆放。
陪客侍食之礼
宴席之上陪客人也有一套饮食礼仪。仆人上菜之后,主人还要引导,陪伴客人吃饭,其中包含着很多的讲究。席间陪长者饮酒时,酌酒时必须要起立,离开坐席并且要面向长者叩拜之后才能接受。如果长者一杯酒没喝完,少者也不能先喝完。如果长者赐饮食给少者和仆从这些地位低的人,受赐的人也不必辞谢。
侍食年纪大并且地位高的人,少者还要先准备吃几口饭,古礼称之为“尝饭”。虽然是先尝食,但是不得先吃饱,必须要等尊长吃饱后才能放下碗筷。少者吃饭时还得斯文小口地吃,而且要尽量快的咽下去,这样做是为了准备随时能回复长者的问话,谨防把饭喷出来。
对熟食制品来说,侍食者都要先尝。如果是水果之类,则尊者必须先食,少者绝对不能抢先。如果尊者赏赐地位低的人水果食品,吃完果子剩下的果核也不能扔下,要郑重的放好,否则就是极不尊重。如果尊者赐给没吃完的食物,如果盛食物的器皿不容易清洗,还得先倒在自己用的餐具中才可食用。在当时,贵族们对自己的饮食卫生相当重视。
以上内容只是诸多礼仪当中的一部分。我们从这些饮食待客礼仪当中能体会到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礼”的重视。
延伸阅读
周代食礼禁忌
中国古代文明的细微末节,在饮食生活中得到了圆满的体现。
共食不饱。同别人一起进食,不能吃得太饱,要注意谦让。
毋抟饭。不要把饭抟成大团,大口大口地吃,有争饱不谦之嫌。
毋放饭。要入口的饭不要再放回饭器中去,别人会感到不卫生。
毋饭黍以箸。吃黍饭不要用筷子,食时用匙,筷子专用于食羹中之菜。
毋癡羹。吃羹时不可太快,既易出恶声,亦有贪多之嫌。
毋絮羹。客人不要自行调和羹味,这会显得自己比主人更精于烹调。
毋刺齿。进食进不要随意剔牙齿,如齿塞须待饭后再剔。
毋嘬炙。大块烤肉或烤肉串不要一口吃下去,狼吞虎咽,仪态不佳。
当食不叹。吃饭时不要唉声叹气,唯食忘忧,不可哀叹。
周代宴饮之礼
中国自周代以来就有了严格的礼仪规范,在宴饮活动中表现的最为充分。相关的饮食礼仪,也有着严格的规定。
在周代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诸多的严谨礼仪,宴饮礼仪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仪礼》中的《乡饮酒礼》、《乡射礼》、《大射》、《燕礼》、《公食大夫礼》、《聘礼》、《觐礼》各篇章中,对相关的宴饮礼仪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周公与宴饮礼
史书上说“周公制礼作乐”。周公旦辅佐周成王管理国家,为了维护周朝的统治,为了加强对诸侯王的控制,就结合了等级制和宗法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和规范,这些规范几乎包含了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等各种社会关系的礼仪。其中,周公也制定了一套宴饮礼仪。《周礼》记载:“设筵之法,先设者皆言筵,后加者曰席。”《周礼·公食大夫礼》记载,周天子宴请是“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上大夫宴请是“八豆八簋六铏九俎”。可见,《周礼》中对等级、身份不同的宴饮菜品有了明确的规定。
乡饮酒礼
在周代,民间著名的“乡饮酒”礼就是严格遵循食礼的典范。乡学三年后要进行比赛,之后会按照学生的德行选其中贤能的人,推荐给国家。在正月推荐学生之时,乡里大夫就会以主人身份与选中的人以礼饮酒而后推荐。整个乡饮酒的程序一共包含二十七个程序。
首先,乡大夫请学生按学生德能分为宾、介、众宾三等,宾为最优。大夫主持大礼,告诫宾、介互行拜答之礼。接着是陈设,为主人及宾、介铺垫座席,众宾之席铺的位置略远一些,以示德行有所区别。在房前摆上两大壶酒,还有肉羹等。摆设完毕,主人引宾、介入席,入席过程中,宾主不时揖拜。
饮酒开始时,主人要先举起酒杯,并且亲自在水里洗过。然后将杯子献给来访的宾,宾要拜谢。主人接着为宾斟酒,宾继续拜谢。宴饮之前,按照惯例要祭食。宴席之上要放置俎案,还要放上肉食,宾左手拿着爵杯,右手执着脯醢,祭酒肉,然后尝酒,拜谢主人。主人劝宾喝酒。接着主人又献介饮酒,礼仪与对待宾的相同。介回敬主人饮酒。主人又劝众宾饮,众宾也回敬主人。
宴饮中要有乐工四人组成的乐队侑酒,二人唱歌,二人鼓瑟奏乐,还要有一位乐师担任指挥。所唱的歌一般都是为《诗经·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其中,《鹿鸣》是君臣同燕(宴)、讲道修政之歌;《四牡》是国君慰劳使君之酒。接着又是吹竹击磬,演奏《诗经》所谱的乐曲。整个饮酒过程中还会有音乐相伴,最后还有合乐,即合奏合唱,所唱的歌大多出自《诗经》中的篇章。
最后,主人请撤去俎案。宾主饮酒前都曾脱了鞋子上堂,现在重新穿上鞋子,这些人又是互相揖让,升坐如初。坐时,主人命进馐馔如狗肉之类,以示敬贤尽爱之意。最后,宾、介等起身告辞,乐工奏乐,主人送宾于门外,辞别。
到了此时,乡饮酒礼还没有真正结束。第二天,宾还要穿着礼服前往拜谢主人,这时还要举行一次宴饮礼仪,这次的宴会要求简单,而且礼仪要求也没第一次严格了。这时对饮酒就没有了之前的限制,可以将醉而止;奏乐也不限次数,表达欢乐而已。有时也不必特别杀牲,不必大操大办。举办这样的乡饮酒,对年轻人来说是一种鼓励和鞭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宴饮礼仪过于繁复,统治者们偶尔也会感到有一些不方便。例如食物,符合礼仪规定的食物并不一定都符合统治者的胃口,如大羹、玄酒和菖蒲菹之类;另外喜欢吃的东西却又因不符合礼仪的规定而不能吃。贾谊在《新书》中记载:周武王做太子的时侯,很喜欢味道难闻但是食用美味的鲍鱼,但是姜太公不允许他吃,并对周武王说:鲍鱼不用于祭祀,所以太子不能吃这类不合礼仪的东西。
延伸阅读
饮食与娱乐的完美交融——“大射”礼
周代的饮食活动并非想象中的繁缛和枯燥,也有很多把饮食引进到娱乐游戏之中的趣味活动,“大射”礼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这种礼仪会要求诸侯王在将举行一次祭祀之前,要与臣属一起射矢观礼,射靶及格者才可以和诸侯一起祭拜,否则就没有同祭的资格。这本是极简单的射击比赛,但是却被赋予了很多礼仪教条,约须经过四十道程序,大射礼才算完成。大射礼的场面不仅在儒家经典内有描述,更在东周时代一些图案当中出现,从中可以极清楚地找到劝酒、持弓、发射、数靶、奏乐的活动片断,生动具体地再现了当时的情形。
孔子食事之礼
孔子的饮食观念和他的政治主张一样著名,他把礼制的思想渗透到了饮食生活之中,他主张的送迎礼、交接礼、布席礼、进食礼对中国饮食礼仪产生重要影响。
宴饮能满足人类的食欲,更能体现人际关系和个人修养。孔子主张的食礼既有贵族官场饮食的礼仪规范,也具体到一个人在宴饮场合的文明修养和应该遵循的规范。
送迎之礼
孔子认为,送迎来访客人应该遵循一套规范:宾客和主人的身份等级相同,主人要到大门外迎接客人;客人身份低于主人,主人在大门内迎接。进每道门时,主人都要请客人先进。进到内门,主人请客人允许自己先进门为客人布席,然后出来迎接客人。客人二次推让,主人引导客人进屋。
主、客分别从东、西两边拾级而上,若客位卑则应循主人之阶随进;主人再次相让,然后客仍从西阶上;主人先登,客人跟随。登台阶的方法,拾东阶先迈右脚,由西阶行者先迈左脚,且在每一阶并足之后再向上迈,不可如行路一样越阶迈步,如此则主、客可以微侧身示礼,又显得格外郑重。
交接之礼
孔子认为,宴饮交接应该遵循一套规范:在幄幔和帘之外,走路要轻缓,不可急快;如果客人手拿着玉一类贵重礼物走路,为了显示安全和郑重就更不可迈步急迫。在堂上走动时,每步的距离应当是后脚接着前脚;堂下行走移步的距离是两足间约略容下一履的长度。举止动作不能过于随意轻浮,并排坐时不要把臂膊撑以起防止影响到他人。献礼时,如果尊者站立,为了避免尊位的人弯腰才能接纳,卑位的人不要用跪姿;如果位尊的人是坐姿,为了避免失礼,卑位的人不能用站姿。
布席之礼
孔子认为,宴席布置应遵循一套规范:如果客人的身份比主人尊贵,在扫除时应当将扫帚放在簸箕之上,双手拿着进入。清扫之时,为了避免扬起的灰尘落到客人身上,应用袖头在前遮掩着倒退着扫。收拾扫积的秽物时,箕口不应该对着客人而是朝向自己。设席应该左高右低;座次若一排散布,左为上座;如果围坐,则应向位尊的客人请问其习惯和愿意坐的位置,坐席、卧席都要遵从地位尊贵之人的选择。如果按照东、西方向设席,与宴者成面北、面南坐式,则西方为上(古人认为,坐在阳则贵左,坐在阴则贵右,南坐是阳,其左在西,北坐是阴,其右亦在西,俱以西方为上);如果南、北方向设席,则以南方为上(东坐在阳,其左在南,西坐是阴,其右在男,具亦以南方为上)。
进食之礼
孔子认为进食的礼节应该是:大块的带骨熟肉放在左边,小片的无骨的熟肉置于右边;燥热的饭位于左,羹居于右。饭、羹就近,脔胾在饭羹之外,醯酱放置略远一些,再远之处置脍炙。在醯酱的左方是生葱和熟葱两种佐料。若是客人的身份低于主人,进食之前要起身向主人表示谢意,主人也要起身致谦辞,于是客、主复坐。
之后主人率先、客随之以少许饭置于豆之间的地上,除了鱼腊醯酱之外的肴品也同样“祭食”。三饭之后,主人请客人进食带骨的肉。之后依次吃肴、肋脊、骼、腿,吃完腿肉即是饭“饱”之时了。待到主人也吃过腿肉之后,客人喝上一口酒荡荡口,谓之“虚口”,以浆荡口则为“漱”,目的是清洁口腔,以助消化,同时表示自己用膳完毕。如果客人身份比主人尊贵,则主人要主动给客人进馔,客人拜谢;如果主客身份地位相同,则主不进馔、客不拜谢。
延伸阅读
孔子倡导循礼
孔子强调习礼、循礼,自己也循礼而食、循礼而眠。他认为:君长赐给的果实类食品,如果带核,吃剩下的核不能当面扔掉。君长将吃剩下的食物赏赐给一旁劝侑进食的人,如果食物是盛在梓漆一类可以洗涤的器皿中,可在器皿中食用,用后洗净;如果是其他器皿则应随即倒于别的器皿之中再食。
在子孙掌家事宴宾或妻族宴饮时,父辈和丈夫虽受食而不祭。孔子关于族中祭祀时的食规食礼主张亦属其广义食礼思想见识的组成,其中“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席不正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等主张,则是当时有普遍实践意义的食事之礼。
古代的坐次礼仪
中国古代的饮食礼仪非常重视座次礼仪,这些规范在繁杂之中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礼”的特点,更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不同阶层的饮食活动,都普遍遵循着礼的规范。同时,这些规范都体现着尊卑等级的差别。《礼记·内则》中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已经把食礼当成了家庭启蒙礼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宴席上的坐次之礼,即“安席”,就是中国古代食礼的中心环节。
在宴席坐次的安排上,中国自先秦就有以东为尊的传统,在《仪礼·少牢馈食礼》和《特牲馈食礼》中,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郑玄在《禘祫志》中记载:天子祭祖活动是在太祖庙的太室中举行的,神主的位次是太祖,东向,最尊;第二代神主位于太祖东北,即左前方,南向;第三代神主位于太祖东南,即右前方,北向;主人在东边面向西跪拜。由此可以这反映出室中尊卑位次的排序。
明末清初的著名大儒顾炎武说:“古人之坐,以东向为尊。”这是指室内设宴的坐席安排。清代的凌廷堪在《礼经释例》中讲道:“室中以东向为尊,堂上以南向为尊”。在堂中以南向为最尊,次为西向,再次为东向。堂是中国古代宫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用于举行典礼、接见宾客和饮食宴会等,但不用于寝卧。堂位于宫室主要建筑物的前部或者中央,坐北朝南。堂前有两根楹柱一般没有门,东西两壁墙称为序,在堂内靠近序的地方分别被命名为东序和西序。堂的后面有墙,把堂与室、房隔开,室、房有门和堂相通。堂的东西两侧是东堂、东夹和西堂、西夹。《仪礼·乡饮酒礼》中记载,在堂上宴饮席位的设置次序是:主宾席在门窗之间,南向而坐;主人在东序前,西向而座;介则在西序前,东向而坐。
在一些普通的房子或者军帐里,都是以东向为尊的。家庭中最尊贵的首席位置一般都由家中的长者来坐,但有时也有例外,在《史记·武安侯列传》中记载:田蚡“尝召客饮,坐其史盖侯南向,自坐东向”。田蚡在家中坐首席,原因是他官居丞相,虽然在家哥哥比他年龄长,但哥哥官位却没有弟弟高,因此他也只能东向坐,用以符合他的丞相身份,这是符合礼制要求的。
隋唐以后,由于家具的发展,起居方式也由坐床向垂足高坐方向转变,矩形、方形等多种形制的餐桌都出现并且普遍风行了,坐次礼仪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中的饮食方桌,以八仙桌为代表,贵客专门使用一个桌子,等而下之可2人、3人、4人、6人或8人一桌共餐。除了专桌以外,其余桌子有两人以上者,一般都按1比1主陪客制安排。宴席中一席人数并非定数,自明代流行八仙桌后,一席一般坐八人。但不论人数多少,均按尊卑顺序设席位,席上最重要的是首席,必须待首席者入席后,其余的人方可入席落座。随着聚宴人数的增多和席面规模扩大,圆桌也就出现在合餐场合中了。袁枚在《圆几》诗所说:“让处不知谁首席,坐时只觉可添宾。”从这首诗中不难看出,圆桌替代方桌,也给人们带来了些许不适应的感觉。
通过上述古代宴饮坐次的描述,我们会发现,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宗法观念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宴饮的坐次礼仪,不仅是中国崇尚“礼”的外在表现,更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
延伸阅读
鸿门宴中的饮食坐次安排
汉代的饮食坐次安排规则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清楚地反映出来。在描绘鸿门宴的场景时说:“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羽东向坐,是自居尊位而当仁不让,项伯是他叔父,不能低于他,只有与他并坐,范增是项羽的最主要谋士和重臣,所以他的坐次虽然低于项羽,却高于刘邦。刘邦势单力薄则只能屈居于亚父之下。张良是刘邦手下的谋士,在五人当中的地位最低,所以只能敬陪末座,也就是“侍”坐。
分餐和合餐礼仪
据有关史料记载,在唐代以前,古代中国人就开始分餐进食了,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餐逐步转化成为了合餐,这两种用餐方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饮食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与社会生产力自然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生产能力的进步,越来越多样的饮食器具被发展出来,同时也催化了新的饮食方式的转变和诞生。
分餐礼仪
在很多文字记录和绘画上可以找到唐代以前分餐的形式。一些汉墓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上,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饮场面。成都市郊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也有一幅宴乐图,在其右上方,一男一女正席地而坐,两人一边饮酒,一边观赏舞蹈。中间有两案,案上有尊、盂,尊、盂中有酒勺。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描述的鸿门宴,也是实行的分食制,在宴会上,项王、项伯、范增、刘邦、张良一人一案,分餐而食。在河南密山县打虎亭一号汉墓内画像石的饮宴图上,主人席地坐在方形的大帐内,面前还摆设一个长方形的大案,案上还有一个大托盘,托盘内放满了杯盘,主人席位的两侧还各设置有一排宾客席。
合餐礼仪
唐代以前,中国人一直都是以各自的食具分别进食的分餐制。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食器被制造出来,等到适用于合餐和聚餐的桌椅被制造并普及出来,大约在唐代的中期以后合餐的饮食形式逐渐发展起来。到了宋代,合餐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也逐渐普遍起来。
在民族大融合的西晋时代,北方少数民族的诸多习惯开始流入中原地区,这不可避免的给饮食发展带来了影响。胡床、椅子、凳子、床榻等家具也逐渐问世,人们铺在地上的席子也被取代。到了隋唐,这种风潮达到了高潮,传统床榻几案的高度逐渐增加,桌子、椅子也逐渐风靡起来。
在五代时,新出现的家具已经渐渐的定型,在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桌、椅、屏风和大床等陈设在室内,画中人物完全摆脱了席地而食的旧俗。这幅画取材于真实人物,也体现出了人们饮食方式的变化。
随着桌椅的普及和使用,人们有了围在一桌旁边合餐的物质条件。这在唐代的很多壁画中也有不少反映。在陕西长安县南里王村发掘的一座唐代韦氏家族墓中,在墓室东壁绘有一幅宴饮图,图正中放置了一长方形的大案桌,案桌上罗列着各种的饮食器具,食物丰盛,在案桌前放置了一个荷叶形的汤碗和勺子,供众人使用,周围还有三条长凳,每条凳上坐了三个人。这幅图表明分食饮食形式已经逐渐过渡到了合食饮食的形式。
分食制向合食制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这两种饮食方式是并存的。如在《韩熙载夜宴图》中,南唐名士韩熙载盘膝坐在床上,几位士大夫分坐在旁边的靠背大椅上,他们的面前分别摆着几个长方形的几案,每个几案上都放有一份完全相同的食物。碗边还放着包括餐匙和筷子在内的一套进食具,互不混杂,这表明,当时虽然合食制已成潮流,但分食制仍然同时存在着。
合食制的普及是在宋朝时,那时随着餐桌上食品的不断丰富,传统的一人一份的分食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了,围桌合食也就成了人们主要的饮食方式。
延伸阅读
反思合餐饮食习惯
近年来许多专家和民众倡导分餐制,反对“交换唾液”的合餐制,因为合餐习惯有种种弊病,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
合餐饮食不卫生:多个人一桌合餐时,不知道同桌就餐者何人带有传染病病毒或病菌,可能导致交叉感染。
合餐饮食不节俭:讲排场、好面子,合餐消费一般都会超出基本的热量与营养需要,多会造成资源浪费。
合餐饮食不科学:在讲究色香味时,高糖、高盐、高脂肪的三高食品不断出现在餐桌上,我国成年人中近年已有35%的人体重超标。
合餐饮食不尊重:合餐制不顾个人感受、不尊重个体的人格,没完没了的敬酒、谦让,素食者等个人饮食习惯也难以得到应有尊重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