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秦汉的辞赋
在经历了漫长的凝聚融合过程之后,中国进入了以全国统一、中央集权为特征的前后四百余年的秦汉时代,有些史学家将之称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其间虽也有秦的覆亡与西汉的继起,西汉的覆亡与东汉的再兴,但动乱的年代不长,基本的政治体制也是一贯的。只是到东汉中期以后,中央集权开始渐趋瓦解。
统一的封建专制王朝,需要有相应的思想文化措施来维护和加强它的统治。秦始皇企图通过焚书来进行思想控制,而到了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所建议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才使之得到真正的实现。这种被奉为“独尊”地位的儒学是经过改造的,它吸收了孔孟思想中若干有用的成分,又糅合阴阳家和法家思想,形成一种以维护皇权为最高目的,融政治、宗教、伦理、刑法为一体的实用之学。它依托于对儒家主要经典的阐释,故又称为“经学”。统治者并在政治制度上把读经和士人求官谋禄的出路密切结合,所以两汉思想文化大体都在经学的笼罩之下。
封建专制与思想统治的确立,自然会极大地束缚学术文化的自由发展,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自由活泼的气氛很快消退了。但儒学本身又包含以文化手段调节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意识;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统治阶级在物质享受之外也需要精神文化的享受,因此文化的发展在秦汉时代既出现了挫折和后退,同时也在受束缚的状况下取得可观的成就。
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辞赋因其自身的某些特点而成为秦汉时代(主要是汉代)文学创作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