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的事实
铁画的发展离不开铁材料以及铁文化的发展,而铁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早期农业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就有过这样的描述:“铁是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材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成为可能;它给手工业工人提供了一种极其坚固和锐利,非石头或当时所知道的其他金属所能抵挡的工具。”
我国的冶铁技术始于西周晚期,早在公元前14—13世纪,我们的先民就已经开始使用铁了。这些可以从出土的文物中得到佐证。1972年,河北省藁城县出土了商代中期的铁刃铜钺(见图1-1-1),出土的文物经过检验后得知,是陨铁经过加热锻打后与铜镶嵌铸接而成的,铁刃铜钺的出土标志着我国冶金史上的一大进步。20世纪70年代末,在江苏省六合县出土了春秋晚期的铁条和铁块,经过检验,铁条是由块炼铁锻成,而铁块是白口铸铁。这一事实表明,我国可能大体上在历史同一时期就掌握了块炼铁(见注释1-1-1)和生铁(见注释1-1-2)这两种冶炼技术。1990年,在河南三门峡上岭村的虢国墓中发现了一件西周晚期的玉柄铁剑,分析认为其铁刃是经过“人工冶炼—固体还原—制成”这几道工序完成。通过大量出土的文物我们得知,最早在西周晚期,我国中原文化区已经掌握了块炼铁技术;最迟在春秋晚期,我国中原文化区已经掌握了生铁冶炼铸造技术。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众多的古代炼铁遗址的发现,也印证了春秋时期我国已经基本掌握了炼铁的技术,并在后来的历史时期得到极其广泛的发展。早在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芜湖繁昌县竹园湾、三梁山、铁牛山发现三处唐代炼铁遗址,面积约10平方千米,有6处较大的冶铁遗址,17处冶铁废墟墩,还有多处小的遗址。随后在1989年,繁昌县又出土了铁锭,经碳14测定为春秋时期的产物。这一时期由于我国早期青铜器技术的鼎盛发展(见链接1-1-1),铁的应用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仍主要以青铜应用为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矿产的广泛利用,冶铁技术得到高度重视,加之于社会处于大的变革时期,兵器的需求大量增加,使得我国由铜器时代快速过渡到了铁器时代。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普及,使得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铁器的使用已经较为普遍(见链接1-1-2),在河北春秋战国时期燕下都遗址出土的大量的铁器就是最好的证明(见图1-1-2、图1-1-3、图1-1-4),从河北省易县武阳台村的燕下都遗址44号墓中曾出土了79件铁器,这些铁器经分析鉴定,它们的大部分都是由块炼铁锻成的,大量铁器的发现标志着那个时期铁器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另外一方面,春秋时期冶炼技术最大进步的标志是出现了钢(见注释1-1-3),1976年在湖南长沙杨家山65号墓室出土的钢剑(见图1-1-5)就是最好的佐证。据《吴越春秋》记载,吴越地区是最先发明炼钢的地方,在越国有造剑高手欧冶子,在吴国有干将与莫邪,《吴越春秋》成书于东汉,所记载内容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国和两汉时期就具有了钢铁制造工艺。《战国策·越策》中也记载:“吴王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戴盘。”这说明宝剑非常锋利,进一步说明当时已经掌握了炼铁和热处理技术。除了铸造兵器,战国时期护身的铁甲也已出现。《吕氏春秋》记载:“赵氏攻中山,中山之人多力者曰吾丘鸠,衣铁甲,操铁杖而战,而所击无不碎,所冲无不陷。”1965年,在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了战国铁胄(见图1-1-6),说明当时铁质军需品已经大量的使用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奠定了我国炼铁技术的雏形。随后,随着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发展,钢铁业在宋代迎来了勃兴时期,炼出了槌钢、钳钢、淬钢和听钢等优质钢。及至明清两朝,钢铁冶炼业达到全盛时期,享誉数百年。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是芜湖的“苏刚”,明代芜湖铁工创造了“苏钢”冶炼法。因为这一冶炼法是侨居芜湖的江苏人发明,故称“苏钢”,亦称“芜钢”,它是中国乃至世界冶金史上的首创。关于“苏钢”冶炼法,众多冶金史、古代史研究专家对芜湖“苏钢”技术的先进性及其外传,均作了较详尽的分析和很高的评价。
图1-1-1 铁刃铜钺
资料来源:作者在河北省博物院拍摄
图1-1-2 铁镢头(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资料来源:作者在河北省博物院拍摄
①图1-1-3 二、三齿铁镐,资料来源:作者在河北省博物院拍摄
②图1-1-4 铁矛头(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资料来源:作者在河北省博物院拍摄
①图1-1-5 春秋钢剑,资料来源:中华冶铁志(姜茂发、车传仁著)
②图1-1-6 铁胄(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资料来源:作者在河北省博物院拍摄
发展到现在,我国已经具备了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钢铁冶炼技术,形成了具有悠久历史的铁文化。中国早期的冶铁技术为芜湖铁画的发展奠定了大致的文化发展背景与技术基础,而芜湖钢铁的发展,是芜湖铁画蓬勃发展的直接因素,可以说芜湖铁画的发展离不开芜湖钢铁的发展。伴随着芜湖钢铁业的繁荣发展,催生了一大批从事铁器制作的铁工,这些铁工掌握了精湛的打铁技巧,他们为铁画艺术后来的发展奠定了提供技术支持的可能性。
唐代诗人刘秩在其《过芜湖》诗中对芜湖有过这样的描述:“百里芜湖县,封侯自汉朝。”说的就是汉武帝在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置芜湖县的这一史实(见链接1-1-3),以前的芜湖县旧址在今黄池镇南一里的“楚王城”(见图1-1-7),而非今天的芜湖市。芜湖自设县以来,一直都是皖南的重镇,素有“鱼米之乡”的称谓,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明代中期,商业气息浓烈的十里长街就已经形成。随着芜湖商业的繁荣发展,芜湖钢铁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清代芜湖关道宋在嘉庆十年写的檄文就有过这样的描述:“钢为芜邑土产,贩运百有余年,原无贻误。嘉庆六年奉督抚二宪查铁斤案内,议及‘芜钢’。”官方已在正式公文中“议及‘芜钢’”,可见其影响之大。不仅“钢为芜湖旧日地名产物”,而且钢铁业为芜湖主要行业,那时的钢铁业一度兴盛。其实早在南宋时期,就有一个名叫濮七的山东冶铁师为了躲避金人的祸乱,南迁至芜湖,到达芜湖后,利用芜湖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开设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冶铁作坊,如今在濮家店还有其早期作坊的遗址。芜湖丰富的铁矿石和煤炭资源是芜湖钢铁业发达的客观基础条件。据康熙十二年《太平府志·物产》记载:“石炭,即煤炭,出赭圻山,土人凿山为穴,横八十余丈,用以锻炼铁石。”赭圻山也就是今天繁昌县附近的桃冲矿。原来属于当涂县的马鞍山铁砂和向山硫化铁的矿藏非常丰富,当时也已经开发,可以供应芜湖,加之芜湖本身也产铁、煤、石灰石等矿产,所以说,当时芜湖钢铁的原材料供应非常的丰富充足,充足的原材料也促进了早期芜湖钢铁业冶炼技术的发展。据民国初年县志记载:“百工中惟铁工异于他县,居市廛治铁业者数十家,每日工作啻数百人。”说明当时冶铁行业的从业者非常多,并且从业者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铁工的技术也达到了一定高度,形成了芜湖钢铁发展的技术条件。“初锻熟铁于炉,徐以生镤下之,名曰餧铁。餧饱则镤不入也,于是渣滓尽去,锤而条之,乃成钢。其工之上者,视火候无差忒,手而试其声曰,若者良若者楛。其良者扑之皆寸断,乃分别为之记槁,束而授之,客走天下不訾也。”说的就是铁工在炼铁过程中的技术要领,包括“餧铁、去渣滓、看火候、听声音、试硬度”等环节。这种技术在明代就已经成熟了。发展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芜湖全市就有192户铁匠铺,这些铁匠铺各有各的绝活,铁匠铺基本可以分为六大专业。有从事钢货专业生意的,主要经营菜刀、糕刀、柴刀、锉刀、斧头等钢材料的工具;有从事杂货类专业生意的,主要包括熟铁锅、勺子、铲子以及钳子等生活和建筑用料;有从事小炉专业生意的,主要包括各种桶箍、枣核钉等;还有从事剃发刀专业生意、民用剪刀专业生意和锚链专业生意的。正因为钢铁业的繁盛,铁匠锻工、能工巧匠的云集,各种精湛的制作技术,才打出了名闻寰宇的“芜湖四刀”:剪刀、菜刀、剃刀和锉刀。这些能工巧匠为了能在芜湖这个码头长期站稳脚跟,把自己的绝活都亮了出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这样不断发展就形成了芜湖铁工匠人的班子比较全、底子比较厚、钢材料好、活秀得好的局面。此时的芜湖钢铁已蜚声海内外。
图1-1-7 楚王城旧址
资料来源:鸠兹古韵——芜湖历史文化遗存图册(安徽省芜湖市文化委员会编)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铁画艺术才能在这种环境氛围下生根发芽、锤底生花,散发出迷人的黑白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