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茶叶中杀虫(螨)剂和杀菌剂的污染控制
本节从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化学生态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介绍茶叶中杀虫(螨)剂、杀菌剂的污染控制措施。
一、植物检疫
病、虫、杂草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各地发生的病、虫、杂草不尽相同,但能扩大其分布范围。某一种病、虫或杂草,在其原产地往往由于天敌制约、植物的抗性以及其他长期发展起来的农业防治措施影响,其发生和危害性常不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但一旦传入新的区域后,因缺乏上述控制因素有可能生存下来,以至蔓延危害而难以控制。
(一)植物检疫的定义
植物检疫是由国家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植物检疫法规,并建立专门机构进行工作,目的在于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人为地从国外传入国内,或从国内传到国外,或传入以后限制其在国内传播,并尽力清除,以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发展。
植物检疫工作是根据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的植物检疫法规(令)中明确规定的植物检疫对象、任务和措施,并设置专门的机构来执行。其内容具有严格的法规性,故植物检疫又称作法规防治。
植物检疫工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是整个污染控制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检疫是能从根本上杜绝危险性病、虫、杂草的来源和传播,也最能体现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的侵入与蔓延,巩固防治成果,保护农业生产的积极措施。在当今交通发达、国际贸易和旅游业日趋繁荣,植物检疫的任务越来越重,植物检疫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植物检疫的类别
植物检疫分为对外检疫和国内检疫两大类。
1.对外检疫
对外检疫分为进口检疫和出口检疫两种。其目的是防止随植物及其产品输入国内尚未发现或虽有发现但发布不广的植物检疫对象,以保护国内农业生产,并履行国际义务,按输入国的要求,禁止危险性病、虫、杂草自国内输出,以满足对外贸易的需要,维护国际信誉。对外检疫由国家在对外港口、国际机场以及其他国际交通要道设立专门的检疫机构,对进出口及过境物资、运载工具等进行检疫和处理。
2.国内检疫
国内检疫是防止国内已有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从已发生的地区蔓延扩散。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厅(局)内的植物检疫机构会同交通、邮政及有关部门,根据政府公布的国内植物检疫条例和检疫对象执行检疫,采取措施,使局部地区发生的检疫对象不再扩散,甚至将其消灭在原发地。
(三)植物检疫对象确定的原则
植物检疫对象是指可人为地随种子、苗木、农产品和包装物等运输,作远距离传播的且有危险性的病、虫和杂草。
(1)必须是对农业生产确有严重威胁且防治又较为困难的。
(2)必须是人为传播的(即容易随同植物材料、种子、苗木和所带泥土以及包装材料等传播),对饥饿和其他恶劣条件有一定的忍受能力,且遇到良好条件即能继续生活并行繁殖的。
(3)必须是我国尚未发生或局部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和杂草。
我国已公布的“输出、输入植物应施检疫种类与检疫对象名单”中虽尚无专门茶树病虫害种类,但农业部在1995年4月17日发布的《应施国内植物检疫对象和应受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中包括了茶树的种子、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但蚧类、粉虱类、螨类、卷叶蛾类、茶梢蛾、茶细蛾、茶饼病等都能随苗木传播,茶角胸叶甲的卵和幼虫可随苗圃土壤携带,调运时应予注意。最好从无病虫的茶园调运,实行检疫。发展新茶园、调运茶苗、扦插时应选用无检疫病虫害的茶树苗木,外地引进的茶树苗木应严格检疫,防止检疫病虫害进入茶园。
二、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以茶园栽培管理为基础,通过选用抗(耐)病虫茶树品种、加强茶树保健栽培管理以及改造茶园自然环境等来抑制或减轻茶树病虫害的发生。农业防治通过结合茶园管理,如茶园耕作、合理采摘与适时修剪、合理施肥、疏枝清园、调整品种布局、选育抗(耐)病虫茶树品种等措施来促进茶树生长发育、天敌生存繁衍,创造不利于病虫害生长发育繁殖的环境,达到直接消灭或阻碍病虫害为害的目的。
农业防治采用的各种措施除直接杀灭病虫害外,主要是恶化病虫害的营养条件和生态环境,调节益害比达到压低虫源基数、抑制其繁殖率或使其生存率下降的目的,或减少侵染病来源、抑制病原菌侵染。农业防治可以把病虫害消灭在茶园之外或为害之前。结合茶树丰产栽培技术,不需增加防治病虫害的劳力和成本,可充分利用病虫害生活史中的薄弱环节,如越冬期、不活动期采取措施,收益显著;如选用抗病虫品种、健康栽培、优化茶园生态环境等,对某些病虫害可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这是其他防控办法难以做到的;又如有利于天敌生存繁衍,抑制病原菌发生发展,无污染环境的弊病,符合生态防控的要求。但农业防治与其他防治措施一样并非万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病虫害种类不同,贯彻某项防控措施,仅针对某种或某类病虫害有效,但可能导致其他种类病虫害发生或回升。作为应急措施,在病虫害爆发时,往往显得无能为力。
农业防治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通过合理采摘与适时修剪,摘除病虫害枝
采摘和修剪是茶树树冠管理的重要措施。采摘和修剪除了直接剪除茶树病虫害外,还改变了茶园的生物营养链和茶园小气候,进而影响整个茶园生态系统的种群结构和生物多样性。茶小绿叶蝉、蚜虫、绿盲蝽、黑刺粉虱、蓟马类害虫、茶橙瘿螨、侧多食跗线螨、茶细蛾、蓑蛾类、茶饼病、茶芽枯病、茶白星病等主要为害茶树嫩梢,通过分批多次及时采摘和修剪,可以极大地减轻病虫害危害。
研究发现,绿茶标准(一芽一二叶)采摘区和按乌龙茶标准(对夹二三叶)采摘区茶小绿叶蝉虫口数量分别为5.00头/百叶和15.60头/百叶,而不采摘对照区茶小绿叶蝉虫口数量高达31.40头/百叶。按乌龙茶标准采摘区茶小绿叶蝉虫口数量比对照区下降了50.32%,按绿茶标准采摘区茶小绿叶蝉虫口数量比对照区下降了84.08%。不同的采摘处理对茶小绿叶蝉虫口数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分批多次采摘(按绿茶采摘标准要求)对茶小绿叶蝉的控制效果更明显。还有研究也发现,若以一芽三叶为采摘标准,则每次害虫的采治率,小绿叶蝉为85.5%,茶橙瘿螨为67.5%,茶细蛾幼虫为92.6%,茶蚜为97.7%。对于侧多食跗线螨,在春茶时采除茶蓬内幼嫩芽叶,挑采第一轮春梢的早发芽和在春茶结束前强采一次对夹叶,对控制螨口密度有显著作用。
修剪可剪除分布在茶丛中上部的病虫害,尤其对趋嫩性病虫害有良好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采茶结束后实施修剪措施的茶园,全年茶小绿叶蝉种群数量低于不修剪的药剂控制茶园,修剪茶园茶小绿叶蝉的高峰出现的时间晚且数量低,修剪措施对茶小绿叶蝉的控制效果可以达到与药剂控制相同的水平。国外研究发现,应用修剪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茶枝小蠹虫(Xyleborus fornicatus Eichh.)、紫伪叶螨[ Brevipalpus phoenicis(Geijskes)]和咖啡小爪螨[ Oligonychus coffeae(Nietner)]。修剪在我国绿色食品(茶叶)和有机茶的生产技术规程行业标准中均被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业防治措施列入。
研究发现,春茶采摘后及时修剪可降低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黄蓟马、毒蛾类、螨类及茶饼病、茶白星病等茶园病虫害基数,在修剪后50d,对茶黄螨、黑刺粉虱和蚜虫的控制效果达70%以上,对茶饼病和白星病的控制效果达75%以上。
在秋茶采摘结束进行10~15cm的深修剪、清园并用药剂封园后,能有效减少茶园病虫越冬基数,减轻来年病虫害。对茶黄螨和黑刺粉虱的控制效果达70%以上,对小绿叶蝉、茶橙瘿螨、蚜虫、茶黄蓟马、茶尺蠖的控制效果达62%以上。秋季封园对病害的控制效果很好,对茶饼病的控制效果坝固茶场高达90.54%,对白星病的控制效果平均为80.25%。
茶园修剪一般是根据茶树的树势进行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一般来讲,修剪的程度越深,被剪除的病虫害种类和数量也越多。轻修剪可以把茶蚜、茶梢蛾、茶小绿叶蝉和茶黄螨等栖集于茶树冠表面的害虫除去。对茶蛀梗虫危害严重的茶园,可在8月中旬剪梢,一次性剪梢除虫率可达90%以上。对茶尺蛾类、茶毛虫、长白蚧等危害严重的茶园,要及时采取深剪或重剪。剪下的枝条及时清出茶园,集中销毁。对发病的老茶园,如茶炭疽病,可采取春茶后实行台刈更新的办法来防治。将台刈下来的枝条和地面落叶全部收集烧毁,台刈后耕翻施足基肥,增强抗病能力,2~3年茶园能投产。茶饼病(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在秋茶采摘结束后及时修剪,在茶树生长季节不宜进行修剪,避免茶树代谢旺期长出大量的幼嫩芽叶给病原菌提供适宜的侵染源。采取台刈、重修剪等方法改造老茶树,至少应在采茶前50 d进行。褐色叶斑病也是以修剪病死枝叶为主要手段,收集病落叶,同时将出现霉层的病叶进行集中销毁,降低其进一步感染其他部位或是其他茶树的概率。
(二)选育和推广抗性品种,增强茶树抗病虫害能力
茶树品种间抗虫性差别很大,选用抗虫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控害虫措施之一,抗性品种能减少茶树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减轻对茶树的危害,减少农药使用量。因此,选育和推广抗性品种是茶树病虫害防治的一项根本措施。茶树在长期培育过程中进化形成能抵抗或耐受病虫害侵害的可遗传的特性,包括忌避性、抗生性和耐害性三种机制,产生与抗性相关的物理和化学障碍。
(1)忌避性 也就是不选择性,指害虫不喜欢在某些茶树品种上取食、产卵,相较于其他品种虫害数量少。这一特征与茶树的形态结构和理化成分密切相关,如茶树芽叶颜色、茶树叶片茸毛的有无和长短、表皮角质层厚度及其分泌物、蜡质存积、叶片的硬度和含水量等。通常表现为,芽叶颜色偏浅的黄绿色会更吸引害虫;叶表皮、角质层越厚对害虫的抗性较强;气孔密度越高害虫虫口数量也越高,表现出正相关性;茸毛密度与气孔密度则相反,茸毛密度越高害虫虫口数量越低,表现出负相关性。
(2)抗生性 是指茶树内含有某些具有毒性作用的物质或缺乏某些必需营养成分,导致虫体弱小、活力下降等,从而影响叶蝉生长、发育和繁殖。茶树在生长到某个阶段由于自然环境变化或受外界刺激导致组织中的多酚类物质、生物碱、糖类、氨基酸等成分变化,超过害虫所能忍受的范畴,影响害虫的生长、代谢。品种表现出较强的抗性通常是因为寄主植物中缺乏利于昆虫生长发育的成分,又或者是寄主植物中含有阻碍、抑制昆虫取食的物质。
(3)耐害性 不同于前两个特征,耐害性是茶树本身所具有,而非与病虫害互作所形成的,是指某些茶树品种在受到病虫害危害后,具有忍耐和补偿的能力,使自身损失降低。
国内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茶树抗性品种选育的工作。不同品种茶树在自然环境条件栽培下,形态学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茶树发芽迟早、一芽三叶长度、持嫩性能力、茸毛密度和叶片组织结构都与叶蝉危害发生情况相关。发芽早、叶背卷、持嫩性强和一芽三叶生长较快的茶树品种易受茶小绿叶蝉为害。在形态学特征上,茶小绿叶蝉的种群数量与福建4个主要茶树品种(福云6号、铁观音、毛蟹、黄梭)叶片的物理结构——叶片总厚度、上表皮、上表皮角质层、下表皮、海绵组织厚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而与叶片下表皮角质层和栅栏组织厚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在生化特征上,茶小绿叶蝉的种群数量与福建4个主要茶树(福云6号、铁观音、毛蟹、黄梭)叶片中茶多酚、水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儿茶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与咖啡碱的含量有一定负相关,相关关系接近显著水平;而与游离氨基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早在1989年研究人员便从55个茶树品种中筛选出11种对茶尺蠖幼虫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种。研究还发现,茶多酚含量与茶尺蠖幼虫发育速率呈负相关,高茶多酚含量品种(红芽佛手)对茶尺蠖发育有较强抑制作用。研究人员还从10个茶树品种中筛选出龙井长叶和上梅州这两个对茶尺蠖抗性较强品种,发现茶尺蠖抗性(历期)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水量呈负相关,与多酚类、氨基酸呈正相关。另有研究发现,灰茶尺蠖幼虫喜食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高的茶树品种,而不喜食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高的品种。
分子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为研究茶树抗病虫机制提供了新思路。研究人员利用反转录PCR技术研究与茶尺蠖取食有关的基因表达差异,发现了222条差异片段,其中5条片段在植物抗虫分子机制中首次发现,并发现木糖苷酶可能在茶树抵御害虫方面起作用,热激蛋白HSP70可防御茶尺蠖引起的间接伤害。研究人员运用c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挖掘茶树被茶尺蠖取食前后相关基因差异及表达特征,根据表达差异谱扩增出多个抗虫基因。还有人研究了不同茶树品系对茶尺蠖的抗性,指出核苷酸结合位点——亮氨酸重复类(NBS-LRR)基因CsNBS1和CsNBS2在强、弱抗虫品种的表达调控模式恰好相反,可能具有潜在的抗性作用。还有研究人员通过克隆获得了茶树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PI)CsSPI基因,发现4个不同茶树品种(抗性品种恩标、紫笋;感性品种蓝天、斑竹园)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活性高低不同,抗虫性存在差异,即抗性品系饲喂的灰茶尺蠖幼虫、蛹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初步表明茶树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表达水平可能与其对灰茶尺蠖的抗性有关。
(三)加强茶园田间管理
1.科学施肥
通过测土配方,合理科学施肥,施足基肥,多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可以减轻茶树病虫害的发生,增强茶树的耐害性。茶园冬季施肥,以经过无害化处理的堆沤肥、厩肥、人畜粪尿等农家肥或土杂肥为主,每亩(1亩≈666.7m2)施用量为1500kg,配施茶树专用肥,每亩50kg,在茶树行间开沟20cm深施,施肥后覆土,以防止肥料流失。台地茶园施肥,肥料应施在台地内侧。若偏施氮肥,改变了茶树体内的碳氮比例,有利于叶蝉类、蚜虫类、蚧类、螨类等吸汁性害虫及茶饼病、茶炭疽病等的病虫害发生为害。反之,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和生物菌肥,能够增强茶树树势,增强其对多种病虫害的抗性,减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蚧类、螨类的发生,可提高茶苗对根结线虫病等病虫害的抵抗力。
2.合理除杂修剪
田间管理是关于清洁茶园、合理的耕作制度等增产提质措施的综合应用。加强茶园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疏枝修剪、中耕除草,促进茶园通风透光,避免郁闭,降低茶园湿度,破坏病虫害繁殖场所。对于郁闭的茶园,要适当疏除无效枝条,以改善茶园小气候环境。也可采取清蔸亮脚的方法,剪去茶丛下部的枯枝、纤弱枝、病虫枝,特别注意剪蛀梗性害虫的被害枝干。还可人工采除茶饼病、茶白星病、茶炭疽病等严重的病枝条,摘除茶毛虫卵块、卷叶蛾虫苞、蓑蛾护囊,击碎枝杆上的丽绿剌蛾、褐缘绿剌蛾、黄刺蛾的茧,用竹刀刮除被害枝干上的蜡蚧类害虫、苔藓类病害等。
3.抓住越冬期防治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是茶树的休眠期,时间长达5~6个月,此时也是很多茶园病虫害的越冬期。茶园病虫害的越冬场所一般都在茶树中下部枝叶上,地表层枯枝落叶下或茶园土壤中越冬。越冬期间可结合茶园培管措施防治病虫害。土表层和落叶层中越冬的病虫害,如尺蛾类、茶毛虫、地老虎、扁刺蛾、斜纹夜蛾、棉铃虫、蛴螬,象甲类幼虫、金针虫、金龟甲、茶短须螨等害虫的蛹、幼虫和卵及多种病原物等,深耕秋挖或结合中耕除草,可以恶化害虫生存环境,把地表的害虫卵、蛹、有害的病菌翻到土壤下层,使之窒息而死,或者把下层土壤中的卵、蛹、病菌翻到土表上被日光晒死或冻死,或被天敌捕食,从而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对丽纹象甲、角胸叶甲幼虫发生较多的茶园,也可在春茶开采前翻耕一次。深翻茶园土壤的同时整理台面、清沟理渠,达到茶园“三保一护”(即保水、保土、保肥、护根)要求,减少水土流失。越冬期是茶园病虫防治的大好时机,此时不采茶,劳力充足,病虫处于休眠状态易于清除,不会影响天敌的生存,不会污染茶园环境,是全年中病虫综合防治的关键,真正体现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4.降低茶园湿度
低洼茶园注意开沟排水,以降低茶园湿度。
5.局部发生病虫害的茶园,应剪去病虫害枝
对发生严重、树势衰退的茶园,宜于春茶结束后,根据情况进行重修剪或台刈,并对留下的茶丛树桩适时喷药。在茶树生长季节不宜进行修剪,避免茶树代谢旺期长出大量的幼嫩芽叶给病原菌提供适宜的侵染源。修剪和台刈的虫枝要及时清除出园。秋茶采收结束后,在冬季茶园封园时结合茶树修剪适时喷施石硫合剂,在介壳虫类发生严重的茶园喷施松脂酸钠,对防治螨类、粉虱、蚧类和茶树病害(如茶圆赤星病、茶饼病)效果显著。采取刈剪、重剪等方法改造老茶树,至少应在采茶前50 d进行。在河南信阳地区,春季茶饼病的发生比秋季轻,推测这和每年白露前后茶季结束进行蓬面修剪有关。
6.茶园越冬防护
防止冰冻灾害天气对茶树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一般采用越冬浇水、培土、搭风障、行间铺草、行间铺膜、蓬面撒草、小拱棚、大拱棚、温室等防护措施。蓬面覆盖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于严实,气温0℃以上时应及时揭去覆盖物。培土能使在土中越冬的害虫遭机械损伤或被深埋或被裸露而死亡。如群居茶树基部越冬的茶褐蓑蛾,被土埋后,死亡率达100%。薄膜覆盖的茶褐蓑蛾死亡率在97%以上,且残存虫口活动晚,生命力降低。
(四)间作功能植物
茶园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受人为因素干扰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各种病虫害和天敌栖息环境相对稳定,对病虫害最容易实行生态调控。茶园生态系统就其生境而言,包括茶树生境和非茶树生境两部分,其中非茶树生境包括茶树周围的茶行、路边杂草地、沟渠、蔬菜地和果园等。茶树生境是病虫害及其天敌滋生繁衍的主要场所,而非茶树生境则是有害生物及其天敌寻求替代寄主或补充营养以及在空间上逃避不良环境的主要场所,或某些病原物的过渡寄主、转主寄主的主要场所。在茶园间作功能植物,是茶园病虫害生境管理和绿色防控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农业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对茶园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组成与结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种害虫种群控制的功能植物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四种重要特征。
(1)能够提供适合的花粉及花蜜等食物资源,这些食物资源可作为寄生蜂必需的食物,有时也能为捕食性天敌提供替代食物。
(2)这些植物能够维持大量的植食性昆虫,但茶树害虫不能取食,而且这些植食性昆虫不能在茶树上扩散危害,天敌可能把这些植食性昆虫作为替代猎物,在茶树上害虫种群较低时仍然能够在其他生境中维持天敌种群较高的密度,一旦茶树害虫暴发,这些天敌能够迅速涌入茶园,发挥生物控害功能。
(3)具有特定的物理结构,有些天敌需要越夏或越冬,这种特定的物理结构适合天敌的躲避,以避免更高营养级动物的取食。
(4)能够产生挥发性物质,这种挥发性物质对害虫及天敌有趋避作用或诱集作用,在茶园生态系统中以“推-拉”策略能够取得较好的生物防治效果。
在茶园间作适宜的功能植物,可有效增加茶园天敌生存所必需的基本资源,使天敌在有害生物周围即可得到所需一切,而不需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寻觅。这些资源包括食物(特别是花蜜和花粉)、避难所和替代猎物等。在茶园间作适宜的功能植物,可使天敌替代猎物的种群数量和密度增加,并可增加替代猎物在系统中的存在时间(特别是靶标有害生物出现之前)和空间均匀度,从而使天敌能够长时间内存留于茶园生态系统中。同时,有助于保水固坡、提高土壤理化性质、提高茶树根系肥水利用、强树势抗病虫害、减少和防治杂草、提高主产品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间作的功能植物还可作为饲料、生产原料等,还可提高茶园审美价值,促进建设观光茶园。
在茶园间作适宜的功能植物,可以促进茶园保益控害的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发现,间作功能植物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和寄生性类群的物种丰富度均显著高于对照茶园的;间作圆叶决明茶园(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 Pers.)和间作爬地兰茶园(Indigofera hen-decaphylla Jacq.)植食性类群和捕食性类群的物种丰富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种生境茶园的;间作功能植物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和植食性类群的个体数均显著低于对照茶园的;而寄生性类群的个体数则显著高于对照茶园的;间作圆叶决明茶园和间作爬地兰茶园捕食性类群的个体数显著高于其他三种生境茶园的。对各功能团内的主要类群个体数进行比较并发现,植食性类群中,间作圆叶决明茶园的茶小绿叶蝉、蚜虫类、粉虱类和蝽类的个体数显著高于对照茶园的,而蓟马类和尺蠖幼虫的个体数则显著低于对照茶园的;捕食性类群中,间作圆叶决明或间作爬地兰茶园的蚂蚁类和蜘蛛类个体数显著高于对照茶园的;寄生性类群中,间作茶园的各主要类别的个体数均显著高于对照茶园的。对亚热带丘陵幼龄茶园覆盖稻草与间作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采用目测法调查发现,与清耕茶园相比,间作白三叶茶园增加天敌和害虫物种丰富度,主要天敌蜘蛛目、膜翅目和鞘翅目的个体数量极显著提高,主要害虫茶小绿叶蝉、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Prout)、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的个体数量极显著降低。在茶园间作决明子(Catsia tora L.),可以增加蜘蛛、草蛉等天敌种群数量,显著减少茶小绿叶蝉种群数量。
三、物理机械防治
物理及机械防治具有不污染环境、操作简便等优点,可作为茶园害虫综合防治中的辅助措施。物理及机械防治是利用简单器械和各种物理因素(光、热、电、温湿度和放射能等)来防治害虫。即通过创造不利于害虫发生但却有利于或无碍于茶树生长的生态条件的防治方法,可通过害虫对温度、湿度、颜色、光谱、声音等的反应能力,杀死或驱避害虫。物理及机械防治与化学防治相比具有对环境污染小、无残留、不产生抗性等特点,顺应了绿色茶叶和有机茶生产的要求,因而采用物理及机械方法防治茶园害虫是一种较理想的绿色防治方法。目前,物理及机械防治主要作为一种辅助措施用于茶园害虫防治,尤其在绿色茶叶和有机茶园的病虫害防治上发挥着较大的作用。绿色茶叶和有机茶园害虫物理及机械防治采取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人工器械捕杀
在害虫发生量少的情况下,对体型较大、行动较迟缓、容易发现、容易捕捉或有群集性、假死习性的害虫,可采用捕杀的方法,如茶毛虫、茶蚕、尺蠖类、蓑蛾类、茶丽纹象甲等均可用人工捕杀的办法。人工摘除初龄群集幼虫的叶片及其虫茧和卵块;用铜丝钩杀天牛幼虫;剪除有虫枝条;对具有假死习性的害虫可用振落法收集处理;翻耕土壤,消灭暴露出来的地下害虫。这些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较好。
(二)诱集和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性或其他习性进行诱集,然后加以处理,也可以在诱捕器内加入洗衣粉或杀虫剂及设置其他装置(如高压诱虫灯)直接杀死害虫。
1.灯光诱杀
灯光诱杀法是利用害虫趋光性诱捕害虫的方法。目前在农业害虫防治中应用广泛的有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和高压汞灯等。在斯里兰卡、日本、印度的有机茶园中都有使用黑光灯诱杀有趋光性的茶园害虫。近年来日本专门研究开发了对一种茶小绿叶蝉有较强趋性的专性高压诱杀灯,由于其有特殊的波长,而且有高电压,因此对趋集的叶蝉类害虫有很好杀灭效果。利用茶园内的半翅目、鳞翅目等害虫的趋光性,安置杀虫灯诱杀。按照一定的面积安装杀虫灯,并要控制与地面的距离,开灯的时间为5~9月。
频振式杀虫灯对茶园害虫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其特异性不强,会误杀天敌。采用新型LED杀虫灯防治茶园害虫,其光源可以根据目标害虫调节发光波长,提高杀虫灯对茶园主要害虫的诱杀效果,且大大降低对天敌昆虫的诱捕量。研究人员根据茶园主要害虫的生活习性、趋光光谱和扑灯节律设计了双光谱LED太阳能杀虫灯,实现最大量、最优化诱捕害虫。另有研究人员通过安装光源离地面130cm高的风吸式新型LED灯与灰茶尺蠖性诱素组合,使得诱杀效果更佳且诱捕天敌数量更少。杀虫灯和诱虫板的使用应注意避免开“长明灯”、诱虫板长期放置,以防误杀天敌。
研究还发现,采用天敌友好型LED杀虫灯的诱虫光源和风吸式杀虫设备,克服了传统频振式电网型杀虫灯在茶园应用中的缺陷,安装简便,使用寿命长,显著降低了天敌昆虫的诱杀量,同时提高了杀虫灯对小体型害虫的诱杀效果。该杀虫灯对茶小绿叶蝉的有效防控距离达65m,尺蠖类达100m,悬挂高度高于茶蓬面40cm或60cm,光控模式下工作3h对茶园害虫诱捕效果最好。有效控制距离决定了LED杀虫灯对茶园主要害虫的有效防控范围以及在茶园中安置时的最佳间距,以茶小绿叶蝉为基准,每盏LED杀虫灯的有效控制面积为1.33hm2。通过对比安装LED杀虫灯的茶园和未安装杀虫灯的茶园,LED杀虫灯防控区内叶蝉成虫的数量在叶蝉爆发期显著低于未安装杀虫灯茶园,说明LE D杀虫灯对叶蝉具有一定的防效,高峰期安装LED杀虫灯的茶园,有效防控区内叶蝉的数量比对照区降低了28%~73%。因此,LED杀虫灯在和其他技术协同使用的情况下,例如在茶园悬挂茶小绿叶蝉的粘虫板,或者在杀虫灯附近叶蝉的聚集范围内直接喷施农药等,可能会对茶小绿叶蝉起到高效的控制作用(控制率>90%)。
2.嗜色诱杀
利用害虫对不同颜色的偏嗜性进行诱杀,如茶蚜对黄色、茶黄蓟马对蓝色、茶小绿叶蝉成若虫对琥珀色、茶尺蠖幼虫对黄色、绿盲蝽成虫对浅绿色板都有趋性。在茶丛行中安装害虫偏嗜颜色的粘板,能够有效地控制害虫种群。同时也发现很多天敌昆虫如瓢虫等被诱杀。研究发现,和数字化色板相比,茶小绿叶蝉天敌友好型黏虫色板对叶蝉诱捕量春季提高28.9%,秋季提高65.8%,且显著降低对天敌的诱捕量(春季降低30.0%,秋季降低35.4%)。茶小绿叶蝉天敌友好型黏虫色板可生物降解,环境友好,在春茶修剪后悬挂1~2周,悬挂高度高于茶棚面20cm,对叶蝉第一个高峰期可起到显著的遏制作用。
3.潜所诱杀
利用害虫的某些习性,用人工的方法造成各种适合的场所,引诱害虫前来潜伏或越冬,然后及时给予消灭,如在树干上束草,可以诱集多种害虫进入其中越冬,解下草束,即可将之烧杀;又如苗地堆草可诱集大量地老虎、油葫芦等害虫,掀开草堆,很容易将它们消灭。
4.毒饵诱杀
以饵料诱集害虫,将其消灭,如用炒香的花生壳、谷壳粉、米糠、豆麸粉炒香,或用各类茶叶及各种野嫩杂草和植物茎叶(如甘薯叶、萝卜苗等)0.5~1.0cm切成碎粒,拌入较浓的植物源农药,傍晚前堆放或撒于茶园地面上,蟋蟀、蝼蛄等害虫夜间取食后会被毒死。
5.糖醋诱杀
取糖(45%)、醋(45%)、黄酒(10%),放入锅中微火熬煮成糊状糖醋液,倒入盆钵底部少量,并涂抹在盆钵的壁上,将盆钵放在略高于茶园茶丛上方,具有趋化性的卷叶蛾、地老虎等成虫会飞入取食,接触糖醋液后粘连而死。
(三)阻隔
通过掌握害虫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人为设置各种障碍,阻止害虫为害或阻止其扩散蔓延,保护茶树免受害虫的危害,或就地消灭害虫。如在茶树树干涂胶或刷白,可以防治钻蛀性害虫或白蚁;利用网纱覆盖防治茶小绿叶蝉或茶蚜为害;在茶冠层四周或上方挂银色薄膜带,可以避蚜防病。
(四)应用现代物理技术
应用辐射可直接杀死害虫或影响生殖功能而引起不育,如钴射线、红外线、激光、超声波等防治茶树害虫。利用辐射造成昆虫雄性不育,可以有效地降低茶园害虫的种群数量。用60 Co照射油桐尺蠖蛹,使羽化的成虫不能正常交配,茶园油桐尺蠖种群数量大为下降。在室内通过3.5万R60 Co-γ射线辐射茶尺蠖雌雄蛹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发现辐射对F1代均造成较高的不育率,子代幼虫死亡率高,具有遗传不育效应,且对成虫羽化、交尾和寿命无不良影响,推断在田间防治应用时,茶尺蠖雌雄蛹不需要分开辐射。采用紫外线辐射茶尺蠖2龄和5龄幼虫,随辐射时间延长,茶尺蠖2龄幼虫发育历期显著延长,存活率、化蛹率、蛹重、羽化率显著降低,畸蛹率显著提高,但对茶尺蠖5龄幼虫生长发育影响不显著。
四、生物防治
狭义的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广义的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控制病虫害,以达到压低或消灭病虫害的目的。生物防治的特点是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污染极少,病虫害不易产生抗药性,有时对某些病虫害可以达到长期抑制的作用,而且天敌资源丰富,便于利用。但生物防治也有缺点。如杀灭病虫害作用缓慢,不如化学药剂速效;多数天敌对害虫的寄生或捕食有选择性,范围较窄;多种害虫同时并发时,利用一种天敌难以奏效;天敌的人工繁殖技术难度较高,商品化天敌种类有限,且防治效果受气候条件影响大。但生物防治仍是一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防治措施。
(一)天敌的利用
在茶园生态系统中,有丰富的天敌种类,保持天敌与害虫之间的自然平衡。茶园害虫的天敌包括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蜘蛛、捕食益螨和食虫益鸟等。张汉鹄等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茶区进行考察和大量的资料收集,确定我国茶树有害生物有814种(有害昆虫801种,其他害茶动物13种),天敌1110余种。814种有害生物分属3门、4纲、17目、117科,主要为昆虫,少数为螨类、软体动物和哺乳动物等其他有害动物。害虫以危害极为突出的鳞翅目和同翅亚目昆虫为主。鳞翅目尺蛾科、毒蛾科及刺蛾科均达到50余种,同翅目蚧总科有100余种,其中盾蚧科达50种以上。茶园食物网复杂,受到昆虫种群内及种间反馈机制的限制,单种种群数量稳定,即优势种群往往能稳定地保持优势,在经济地位上比较突出。因此,茶园中虽有多种有害生物存在,其中危害严重需要防治的有害生物仅有6~9种,防治靶标有害生物一般为2~3种。因此整个茶园有害生物防治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对关键性有害生物的防治对策。
1.利用天敌进行防治病虫害的途径:
(1)自然天敌的保护利用 自然界天敌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它们常受到不良环境条件如气候、生物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其不能充分发挥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因此,必须通过改善或创造有利于自然天敌发生的环境条件,促进其生存繁殖。
保护利用天敌的基本措施如下。①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如束草诱集,供瓢虫等停息,并在草束缝隙中安全过冬或引进室内蛰伏等,保证天敌安全越冬,从而增多早春天敌数量。②必要时补充寄主,使其及时寄生繁殖,从而保护和增殖天敌。③注意处理害虫的方法。在获得的害虫体内通常有天敌寄生,故需妥善处理,如采用“卵寄生蜂保护器”、蛹寄生昆虫保护笼,或其他形式的保护器来保护天敌,将人工采集的茶毛虫卵块、蓑蛾护囊、卷叶蛾虫苞等放在保护器内,害虫不能爬出或飞出,而寄生蜂体小能飞出;茶树修剪下来的茶枝堆放在茶园附近,茶树上的某些害虫因不能远爬而饿死,寄生蜂能飞回茶园。④茶园四周多种乔木或用人工巢箱招引益鸟啄食茶园害虫。保护蝌蚪及青蛙,养鸡鸭防治茶蚕等。⑤合理用药,避免农药杀伤天敌。
(2)大量繁殖和饲养释放天敌昆虫 当本地天敌的自然控制力量不足,尤其是在害虫发生前期,可大量繁殖天敌昆虫释放到茶园,主要如小花蝽尺蠖绒茧蜂、赤眼蜂、缨小蜂、草蛉、食虫瓢虫及农田蜘蛛、捕食螨(如植绥螨、大赤螨)。
(3)移殖和引进外地天敌 从国外引进或从外地移殖有效天敌来防治本地害虫,这在生物防治历史中是很经典的方法。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引进天敌防治案例是1888年美国引进澳洲瓢虫[ Rodolia cardinalis(Mulsant)] 防治柑橘吹绵蚧壳虫(Icerya purcha-si Maskell),此后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引进和研究利用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台湾在1909年就从美国引进澳洲瓢虫,1932年经由我国台湾进入上海;1955年再次从苏联引入广州,用于防治柑橘和木麻黄树的吹绵蚧。20世纪60年代初助迁至重庆北碚防治柑橘吹绵蚧,1963年又将此虫引进昆明防治柑橘和圣诞树上的吹绵蚧获得成功。移引外地天敌防治本地害虫的成功事例虽然不少,但其成功率并不太大,一般在20%左右。因此,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首先做好天敌的调查研究。
2.茶园天敌的分类
(1)捕食性天敌 茶园捕食性天敌隶属于18目近200科,其中用于生物防治效果较好且常见的种类有蜘蛛、捕食螨、瓢虫、步甲、草蛉、食蚜蝇、食虫虻、蚂蚁、食虫蝽、胡蜂、蜻蜓等。一般捕食性天敌捕获猎物后即咬食虫体或刺吸其体液。国内已报道的茶园天敌日控制能力总结如下:鞘翅目天敌的日捕食量为3.5~100.9头,日取食卵量为60.2~70.8粒;脉翅目天敌的日捕食量为13.2~20.1头,日取食卵量≥3.5头;半翅目天敌的日捕食量为4.1~110.6头,日取食卵量为7.1~9.5头;双翅目天敌的日捕食量≥120.1头(表3-2)。符合生态系统食物链中从高一营养级同化低一级的10%~20%定律,说明天敌对害虫控制能力很强。湖南省茶科所用蜘蛛防治茶小绿叶蝉,防控区连续8年不用农药;湖南农大南岳茶场通过繁育释放黑缘红瓢虫防控油茶绵蚧,连续15年不用农药。
表3-2 茶园常见天敌对害虫的日捕食能力
续表
捕食性天敌是茶园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对茶园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利用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茶园害虫,日本在研究捕食性天敌应用上已取得很大进展,推广用捕食性蜘蛛、捕食螨防治茶园害虫,并在静冈县提出保护蜘蛛的运动。印度和斯里兰卡更加强调保护利用天敌。此外,多种捕食性天敌(包括瓢虫、草蛉、蜘蛛、捕食螨等)对各种蚧类、茶蚜、茶小绿叶蝉、尺蠖等均起着重要的自然控制效果。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茶树害虫、害螨的生物防治有了较大的进展,贵州、浙江、安徽、福建、四川等省相继对茶园害虫害螨的天敌进行了调查,特别是对几种主要害虫的天敌优势种进行了应用研究。但是捕食性天敌的人工大量繁殖问题,仍是限制生物防治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此外,释放天敌与化学防治也存在着矛盾。因此,培育对茶园常用农药具有抗性的捕食性天敌是一个研究方向。食虫鸟对茶园害虫绿色防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鸟类、蛙类、蛇类等在茶园害虫绿色防控方面应引起足够重视。
(2)寄生性天敌 寄生性天敌分属5目近90科,大多数种类均属膜翅目和双翅目,即寄生蜂和寄生蝇。寄生性天敌通过寄生的卵、幼虫体或者蛹来达到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目的。通过多年考查鉴定,发现贵州茶园各类天敌356种,其中天敌昆虫50科305种、虫生真菌7种、昆虫病原细菌1种、昆虫病原病毒14种、蜘蛛目12科29种。天敌昆虫中,膜翅目20科116种,占天敌总种数的32.16%;其中天敌寄生蜂有105种。姬蜂类、茧蜂类、瓢虫类、步甲类和蜘蛛类是茶园优势天敌类群。
针对茶园常发害虫、造成较大损失的害虫以及可能发生的害虫,搜集其天敌,并对其进行保护筛选,在关键时候进行释放,已成为天敌控制的新途径。我国利用寄生性天敌最成功的案例是赤眼蜂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如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用澳洲赤眼蜂人工繁殖技术,控制茶卷叶蛾,卵寄生率达85%。
通过插梢观察的方法发现20世纪60年代寄生茶小绿叶蝉卵主要为两种缨小蜂。还有研究发现,茶小绿叶蝉卵寄生蜂有两种,隶属于三棒缨小蜂(Stethynium sp.)和裂骨缨小蜂(Schizophragma sp.),其中三棒缨小蜂(Stethynium sp.)是优势种。随后,研究人员对茶小绿叶蝉的两种卵缨小蜂寄生蜂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发现目前已知的两种茶小绿叶蝉卵寄生蜂,经鉴定分别为叶蝉三棒缨小蜂(Stethynium empoasca Subba Rao)和微小裂骨缨小蜂(Schizophragma parvulas Ogloblin),并首次报道了茶小绿叶蝉卵缨小蜂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各虫态形态特征。叶蝉三棒缨小蜂成蜂的寿命都较短,高温不利于其生存,在室内以10%的蜂蜜水饲喂,能显著延长雌蜂寿命。因此在茶园种植蜜源植物可能会延长寄生蜂的寿命。对茶小绿叶蝉卵寄生蜂两种缨小蜂的寄生率调查结果中,显示它们的寄生率与寄主卵量关系密切,寄生高峰期基本与茶小绿叶蝉着卵高峰期一致。缨小蜂寄生高峰期与茶小绿叶蝉卵量高峰期大体一致,滞后几天,但最高寄生率只有40%。另外,研究发现冬季间作茶园茶小绿叶蝉卵缨小蜂的寄生率最高达76.5%,而另有报道说冬季茶园茶小绿叶蝉卵缨小蜂的寄生率最高可达90.0%。
在保护利用天敌资源的措施上,应提高茶园生物多样性,提高茶园生态系统保益控害系统服务功能。如茶园间作绿肥可以固土、防塌、护梯(沟、路),提高土壤理化性质;同时,间作物的花粉、花蜜,是许多天敌昆虫生存和繁殖所需的营养。茶小绿叶蝉卵寄生蜂可以利用花蜜补充营养,从而延长寿命,并增加产卵量。因此,在茶园生态系统中适当种植一些开花蜜源植物,能够起到引诱天敌,并提高其寄生能力的作用。为了克服天敌和害虫发生的滞后现象,还有研究人员提出利用载体植物、诱集植物、陪植植物等,“以害繁益”和“保益控害”,使作物的天敌在早期得到大量补充,达到与害虫同步发生,从而起到“以益灭害”和“保益控害” 的作用。
(二)生物源农药的利用
1.病原微生物
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得“3R”问题(即残留、抗药性、再增猖獗)日益严峻,随着人们对茶叶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增长,对生物农药的开发和应用也日益增多。目前主要采用真菌、细菌和病毒防治茶树病虫害。
(1)真菌除白僵菌、绿僵菌、青虫菌、黑刺粉虱韦伯虫座孢菌外,还有虫霉、链霉菌等菌种的代谢物等。目前真菌杀虫剂研究最多的是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其不同剂型已在防治多种农林害虫中大面积应用,白僵菌能够在自然条件通过体壁接触感染杀死害虫。白僵菌可寄生15个目149个科的700余种昆虫,对人畜和环境比较安全、害虫一般不易产生抗药性,可与某些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等化学农药同时使用。白僵菌是我国已大量生产并广泛应用的一种有益病原真菌,它对茶园中的茶毛虫、茶尺蠖、茶小卷叶蛾等多种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有很强的致病作用,对茶小绿叶蝉、茶丽纹象甲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国外对白僵菌研究较多的国家有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20世纪90年代,美国登记注册了防治粉虱和蚜虫类的白僵菌商品制剂Botani GardES、MycotrolWP、Naturalis-L和白僵菌GHA菌株的生物农药产品Mycotrol,白僵菌GHA菌株登记的防治对象除粉虱类、蓟马类、菜蛾类外,还以蚜虫、介壳虫类、丽金龟等为防治对象进行了登记。Naturalis-L主要成分为特异杀虫真菌白僵菌ATCC74040分生孢子,是一种对许多主要茶树和蔬菜害虫有明显防治效果的生物农药产品。
测定从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Vuill)(871菌株)侵染的茶丽纹象甲虫尸上分离的8个分离株的生长速率、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等生物学性状,以及对茶丽纹象甲成虫的杀虫活性后发现,菌株XJBb3005表现出最强的杀虫活性,第7天校正死亡率为100%,半数致死时间(LT50)仅为3.46d,90%致死时间(LT90)为5.45d,僵虫率达93.75%。在茶角胸叶甲成虫出土前和出土后两个时期连续喷施100g/hm2的400亿孢子球孢白僵菌后,能有效减少茶角胸叶甲对茶树的危害,喷施白僵菌的茶树芽头数量显著大于空白对照区,嫩叶和老叶被角胸叶甲取食的孔洞数量及越冬代幼虫基数均显著小于空白对照区。经相容性研究和撒菌粉防治试验,发现白僵菌BLK和绿僵菌Ma1775分别与1.5%除虫菊素和3.0%阿维菌素的相容性较好,田间防治15d后,BLK+1.5%除虫菊素和Ma1775+3.0%阿维菌素复配剂的防治效果均极显著高于单剂,BLK+1.5%除虫菊素复配剂防治,茶小绿叶蝉虫口减退率与防治效果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76.7%和73.9%。利用40亿/g球孢白僵菌600倍稀释液防治茶园茶小绿叶蝉,结果表明14d后防效最好,达75.9%。
绿僵菌也是一种有效的昆虫病原真菌,对鳞翅目食叶害虫幼虫和鞘翅目的害虫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拟青霉是茶树上多种害虫的病原真菌,可以寄生于茶尺蠖、茶毛虫、卷叶蛾等鳞翅目害虫和粉虱类害虫上。选择不同剂量的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孢子含量80亿个/mL)可分散油悬浮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发现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防治茶小绿叶蝉的效果较好,推荐使用剂量120mL/hm2,防治适期为茶小绿叶蝉百叶虫量3~5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绿僵菌油悬浮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发现孢子含量80亿个/mL绿僵菌油悬浮剂防治茶小绿叶蝉效果较好,持效期较长,最佳施用剂量为0.6~0.9kg/hm2,药后7d和14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76%和75%~78%。
(2)细菌应用病原细菌来防治有害生物以苏云金芽孢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erliner(Bt)]最为普遍和有效,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剂称为Bt制剂,目前有悬浮剂和可湿性粉剂两种剂型,它对多种鳞翅目食叶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苏云金杆菌在田间使用中存在防效不稳定、残效期短等问题。由于Bt制剂对家蚕有高致病力,在茶桑交叉的地区一般慎用。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对茶尺蠖进行毒力测定,结果其中40-1新分离株对茶尺蠖的毒力最强。用生物农药Bt-781与敌杀死、氧乐多药效进行比较,结果生物农药Bt-781不仅安全有效、无残留,而且防治效果较好。用日本金龟子杆菌(Proteus sp.)稀释100倍的水溶液喷施茶树,对茶小绿叶蝉和茶橙瘿很有效。
(3)病毒 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害虫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病毒作为昆虫病原微生物,在昆虫疾病流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其具有对寄主专一性强、对人畜安全、后效作用明显、对环境友好等特性,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高温会影响病毒的增殖,因此最好在阴天使用。昆虫病毒在农业实践中的应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昆虫病毒如核多角体病毒(NPV)、昆虫痘病毒(EPV)和颗粒体病毒(GV)等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已从1100多种昆虫中发现了1690多株昆虫病毒,其宿主涉及昆虫11目43科,目前全世界注册的杆状病毒杀虫剂已有20种,在森林、蔬菜和仓储害虫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已从7目35科127属的196个虫种中分离到247株昆虫病毒。利用茶树病毒防治茶树害虫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发展,70年以后在我国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40多种茶树害虫上分离得81种昆虫病毒。其中核多角体病毒45种、颗粒体病毒24种、质型多角体病毒9种、非包涵体病毒3种。病毒防治茶园害虫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茶尺蠖核多角体病毒、茶毛虫核多角体病毒也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在国外,日本应用颗粒体病毒防治茶小卷叶蛾和茶卷叶蛾已非常普遍,并已有制剂进行商业化生产,在鹿儿岛茶区每年使用面积4000hm2以上。在我国,病毒被广泛应用于茶树害虫防治,如茶尺蠖、灰茶尺蠖、茶毛虫、茶刺蛾等。
茶尺蠖核多角体病毒(EoNPV)和灰茶尺蠖杆状核多角体病毒(EgNPV)作为生物农药,具有环境友好、专一性等优点。研究人员推荐在每年茶尺蠖第1、2代和第5、6代的1~2龄幼虫期使用茶尺蠖病毒控制茶尺蠖。在7.5 ×109~15.0 ×109 PIB/hm2的使用剂量下,幼虫期的防治效果可达98%以上。采用不同的喷雾器、不同的用水量及不同的喷施方式喷施,对防治效果无影响。但挑治和丛面喷施可大幅度节约防治成本费。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剂存在防效不稳定、残效期短等问题,而茶尺蠖核多角体病毒虽具有杀虫专一性强、杀虫效果好,且能垂直传播、持效期长、对人畜无害的优点,但是存在杀虫速度缓慢问题,使害虫的危害难于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为了克服苏云金芽孢杆菌和茶尺蠖病毒杀虫剂的缺点,研究人员分离、筛选了新型苏云金芽孢杆菌、病毒菌株,并对苏云金芽孢杆菌高毒菌株与茶尺蠖病毒的联合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茶尺蠖对苏云金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温度、光照是影响茶尺蠖核多角体病毒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苏云金芽孢杆菌和茶尺蠖核多角体病毒间具有协同增强作用。苏云金芽孢杆菌与茶尺蠖核多角体病毒联合作用,对茶尺蠖作用速度加快,致死中时间缩短,且杀虫范围较病毒明显扩大,对茶毒蛾等并发害虫兼治效果达85.8%。害虫对混合应用药剂拒食作用加强,保叶效果达92.1%。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和茶尺蠖核多角体病毒协同增强作用,研制了茶尺蠖微生物杀虫剂——尺蠖清,属微毒级,无急性致病性,对鱼和鸟均为低毒,对蜜蜂和家蚕均为低风险性农药。研究人员采用生物测定方法测定茶尺蠖核多角体病毒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联合作用,也发现苏云金芽孢杆菌与茶尺蠖核多角体病毒混用具有增效作用。茶尺蠖对 EoNPV +Bt制剂处理茶树的食叶量比单独使用茶尺蠖核多角体病毒制剂的食叶量减少65.9%。EoNPV +Bt制剂对茶刺蛾、茶银尺蠖等茶树鳞翅目害虫的兼治作用分别达85.8%和88.7%,用“茶核·苏云菌”防治茶园害虫既保证防效又克服病毒制剂见效缓慢的缺点。多点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EoNPV +Bt制剂药后10d对茶尺蠖防效达81.80%~93.24%。研究人员研制推广了多种茶尺蠖核多角体病毒制剂(EoNPV水剂、EoNPV-Bt混剂、EoNPV农药混剂、EoNPV乳剂、EoNPV-Bt乳剂、EoNPV-溴氰可湿性粉剂),防效达90%以上。研究人员发现茶尺蠖核多角体病毒对灰茶尺蠖第2代1龄幼虫致病力最强,并筛选出高效毒株QF4。茶尺蠖核多角体病毒与化学增效剂的混用可增加其毒力,且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茶尺蠖抗性的选择压,延缓茶尺蠖抗性的产生。研究人员还发现茶皂素对两品系病毒(W-EoNPV和Z-EoNPV)具有增效作用,茶皂素以4mg/mL增效最显著,而大豆卵磷脂仅对 W-EoNPV品系病毒有较高增效作用。利用重组病毒防治茶园尺蠖可提高茶尺蠖核多角体病毒的杀虫力,解决增殖困难等问题。研究人员将茶尺蠖几丁质合成酶保守基因双链干扰序列转化病毒构建重组病毒,从而抑制茶尺蠖几丁质生物合成,提高杀虫效率。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家蚕作为宿主增殖重组病毒杀虫剂,构建了重组家蚕核多角体病毒。
研究人员利用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IrfaNPV)控制茶刺蛾,发现病毒对茶刺蛾幼虫致病力强、田间防效高、大面积示范应用效果在87%以上。在茶刺蛾第1代喷施茶刺蛾核多角体病毒和苏云金芽孢杆菌混剂,可有效控制第1代茶刺蛾的发生,且对第2、3代也有防控效果。研究人员还利用茶毛虫核多角体病毒防治茶毛虫,室内和田间防治效果均达98%以上。还有研究人员用茶毛虫病毒制剂大面积防治茶毛虫,1个月内茶毛虫死亡率达到98%。
2 .植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是来源于植物体的农药(从人工栽培或野生植物中提取活性成分),其有效成分通常不是单一化合物,而是植物有机体中的一些(甚至大部分)有机物质。它包括从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植物本身和按活性结构合成的化合物及衍生物,主要有生物碱、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精油及羧酸脂类5类。其杀虫活性成分主要是次生代谢物质,对害虫的作用方式独特、多样化,作用机理复杂,主要有毒杀、拒食、忌避、干扰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光活化毒杀等作用。由于其来源于自然界,能在自然界降解,不污染环境,且活性成分复杂,能够作用于昆虫的多个器官系统,利于克服抗药性,以及具有低毒、低残留、广谱性、高效等优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植物源农药成了各国植物保护工作者研究热点。植物源农药主要用于蔬菜、茶叶、中药材、园林绿化、棉花及水果上,特别是在有机茶的生产技术规程中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农药,植物源农药便成为有机茶园理想的防治药剂。例如苦参碱,又名苦参素,是由中草药苦参的根、果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制成的生物碱制剂,主要防治茶黑毒蛾、茶毛虫和茶尺蠖;鱼藤酮,又名鱼藤精,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植物源杀虫剂,主要防治茶尺蠖、茶毛虫、茶蚕、卷叶蛾类、蓑蛾、刺蛾、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蚜;印楝素是从印楝树提取的植物性农药,印楝素对直翅目、鳞翅目、鞘翅目等害虫表现出较高的特异性抑制功能,而且不伤天敌,对高等动物安全;除虫菊素是由除虫菊花中分离萃取的具有杀虫效果的活性成分,主要防治茶茶小绿叶蝉;烟碱是由烟碱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植物源杀虫剂,主要防治茶尺蠖、茶蚕、茶蚜、卷叶蛾、蓟马、叶蝉、飞虱等多种茶树害虫。又如用桐籽壳熬制后防治茶蚜、介壳虫、鳞翅目幼虫;苦楝防治小绿叶蝉、茶蚜等害虫;土农药烟草液防治茶毛虫、茶蚕、茶蚜;土农药茶籽饼防治茶苗根结线虫;放线酮防治茶云纹叶枯病;多氧霉素防治茶饼病;井冈霉素防治茶苗白绢病等。由于植物源农药毒性低,防治鳞翅目害虫,应掌握在抗药性弱的1~2龄幼虫期喷施。如防治尺蠖类、茶黑毒蛾、茶毛虫等害虫,最好是在1龄、2龄幼虫期,或卵孵化高峰期,每667m2用0.5%苦参碱水剂20~30mL加水50~70L,稀释成2500~3700倍液喷雾效果较好。需注意的是,苦参碱药效较缓慢,应提前3~5 d施用,以增强防治效果。建议有机茶园的病虫害防治,在使用植物源农药的同时还应该配以其他方法如天敌灭虫、以虫治虫、真菌治虫、细菌治虫、灯光诱杀、糖醋诱杀、性诱杀、防虫网作为辅助方法,以提高杀虫的效果。
3.矿物源农药
矿物源农药是指有效成分来源于无机化合物(矿物)的农药,在有机茶园中限制使用,主要有波尔多液、石灰硫黄合剂、硫酸铜、硫悬浮剂等。
(1)波尔多液 由石灰和硫酸铜配制而成,主要是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对茶树叶部病害和苔藓地衣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喷后25 d可采茶。
(2)石灰硫黄合剂 由石灰和硫磺配制而成,具有杀虫、杀螨和杀菌多种作用,对介壳虫的防治效果也较好。一般用于秋茶结束后的封园防治。
(3)硫酸铜 是水溶性铜素无机化合物,杀菌能力很强,可配成0.5%的硫酸铜溶液使用。一般用于种苗浸渍消毒。
(4)硫悬浮剂 该药耐冲刷,对茶园天敌影响小,每亩喷施100g对茶橙瘿螨药效高,加入的助剂应经认可才能在有机茶园中使用。此药一般用于非采摘茶园,如果在采摘茶园使用,喷施过后相隔20 d后才能采茶。
(5)矿物油 99%绿颖对茶树上的茶橙瘿螨防效高。研究人员选择4种生物农药,在云南永德县进行药效试验,其中99%绿颖(矿物油)和松针提取液对茶饼病的防治效果优于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和2%武夷菌素水剂,防止率分别为71.8%、65.8%,这两种制剂可在有机茶园中推广应用。当气温高于35℃或土壤干旱和作物缺水时,不要使用本品。夏季高温时,请在早晨和傍晚使用。勿与离子化的叶面肥混用,勿与不相容的农药混用,如硫黄和部分含硫的杀虫剂和杀菌剂。
五、化学生态防治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茶园害虫治理经历了化学防治—全部种群防治—综合防治—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四个阶段,其中茶园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指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化学生态防治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理茶园害虫,尤其自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化学生态防治新方法发展迅速。化学生态防治新方法是建立在生物化学和生态学交叉学科的化学生态学基础上,根据寄主和害虫、寄生物和天敌、昆虫和植物、植物诱导抗性和生物种群等关系,利用生物间的化学信息联系进行化学生态防治,其核心是昆虫信息化合物利用技术。
(一)利用寄主挥发物
寄主挥发物在茶树—害虫—天敌的三级营养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信息交流和调节作用。20世纪80年代,国内开始对茶树挥发物的分离、鉴定及生态功能进行研究,发现茶尺蠖危害后的茶树与完整植株释放的挥发物相比种类和数量都有显著增加,增加组成型化合物4种,新形成型化合物51种,萜类化合物20种,含苯环的醇类化合物2种。电子鼻(zNoseTM)和气质联用技术可依据害虫取食危害茶树时挥发物成分和含量均会发生改变来检测茶树受害信息。对植物挥发物的相关研究文献证明植物所释放的信息化合物可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然释放的气味物质,这类物质对植食性昆虫的寄主识别和寄主定位行为、求偶和产卵行为、逃避行为、聚集和传粉行为等起着诱导作用。
(1)植物挥发性物质是昆虫远距离定位寄主植物的主要信息来源,表现为挥发性物质对植食性昆虫的引诱作用。茶树在生长过程中会稳定地向周围释放以五碳和六碳醇类化合物为主的挥发性化合物。室内试验证明多种茶树害虫对茶梢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趋性。
(2)植物挥发性物质与昆虫交配、寻找合适的产卵场所紧密相关。通常昆虫在具有寄主植物气味场中交配成功率较高,且许多昆虫根据寄主植物产生的挥发性物质来寻找产卵场所以保证后代的食物来源。茶尺蠖雌成虫的产卵选择试验表明雌成虫明显趋向于在其幼虫为害后的茶苗上产卵。
(3)植物挥发性物质还可作为植物的直接或间接防御手段,如抑制昆虫的生长发育、吸引其天敌寄生蜂等。茶树经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后,诱导茶树叶片多酚氧化酶、脂氧化酶和蛋白酶抑制素提高使得其生长受阻(直接防御),并诱导茶树挥发物增加,诱发的挥发物对单白绵绒茧蜂具引诱作用,应用茶园中能明显提高单白绵绒茧蜂的寄生率(间接防御)。研究证明,茶尺蠖的口腔分泌物在茶树释放互利素中起到直接作用,其中β-葡萄糖苷酶是启动物质。通过气味选择试验发现机械损伤的茶树新梢+幼虫的口腔分泌物、幼虫危害的茶树气味均对单白绵绒茧蜂有较好的吸引作用。研究还发现,顺-3-己烯醇是绿叶植物防御茶尺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诱导茉莉酸和乙烯水平提高,从而吸引茶尺蠖寄生蜂。研究人员发现,经过茶尺蠖幼虫取食后的茶树挥发物可通过增强茉莉酸和乙烯途径来提高邻近茶树对茶尺蠖幼虫的防御能力。另外还发现,灰茶尺蠖为害会诱导茶树释放31种挥发物,而健康茶树则只释放25种挥发物,通过Y形嗅觉仪检测和田间诱导试验鉴定出吸引茶尺蠖绒茧蜂的互利素有苯甲醛、水杨酸、反-2-己烯醛和己醛。
(二)利用非寄主植物挥发物
随着“推-拉”策略在茶园害虫生态控制方面研究的深入,利用种植引诱/驱避植物或利用人工合成的引诱/驱避物质干扰、驱避茶园害虫以保护目标作物,或者通过这些手段增强天敌控制害虫种群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植物挥发物含有吸引或排斥效应的信息化合物,能引导植食性昆虫产卵、取食、躲避天敌等行为,当2种或2种以上寄主植物共同存在时,昆虫倾向于选择喜好植物的气味。斯里兰卡在茶园中种植诱虫植物诱捕茶树主要害虫以减轻危害。以茶园群落中常见的6种植物为味源、以茶叶为参照,评判7种植物对茶尺蠖的引诱性或驱避性,发现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气味对茶尺蠖有排斥作用,而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气味对茶尺蠖的引诱力强于茶叶。研究芳香植物对茶园主要害虫茶小绿叶蝉或茶尺蠖成虫调控作用后发现,丁香罗勒、迷迭香、柠檬桉和芸香植株挥发物及甲醇提取液对茶尺蠖成虫有显著的驱避效果,推断迷迭香是适合作为“推-拉”防治策略的理想植物。在茶园间作决明子,可以增加蜘蛛、草蛉等天敌种群数量,显著减少茶小绿叶蝉种群数量。在茶园中将引诱效应显著的寄主植物或排斥效应显著的非寄主植物合理间作,将减轻茶树害虫的危害。
(三)外源植物激素诱导茶树抗虫性
植物的抗性机制包括组成抗性和诱导抗性。组成抗性是指植物在遭受外界刺激前就已存在的抗性,它由遗传因素决定;诱导抗性是指植物在生物或者物理、化学因子影响下,发生某种局部的或系统性的改变,抵御它原来不抵抗的病原微生物或植食性生物侵害的能力,它是高等植物的一种生物潜能,是一种类似于免疫反应的抗性现象,因此又称为获得性抗性或植物免疫。根据作用时效的不同,诱导抗性又分为迅速的诱导抗性和滞后的诱导抗性,前者是指对当前发生的刺激产生响应,而后者是指刺激发生后延续一段时间发生的响应。
大多数植物在生物因子例如真菌、细菌、病毒(包括微生物提取物)或植食性生物(如昆虫)或非生物因子(如机械损伤、辐照)的作用下都能诱导产生抗性。具有诱导活性的因子又称激发子或诱抗剂,包括生物因子、物理因子和化学因子,其中化学诱抗剂以其广谱、系统和持久的诱抗特点成为植物保护研究的热点之一。茉莉酸和茉莉酸甲酯、水杨酸和水杨酸甲酯以及乙烯等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和植物激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外源应用能够激发防御基因的表达,在植物的化学防御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诱导功能已分别在番茄、烟草、水稻等植物中先后得到证实。外源植物激素在诱导茶树抗病虫功能的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水杨酸甲酯作为茶叶香气的次要组分,外源应用可诱导茶树芽梢中苯丙氨酸解氨酶脂氧合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升高,以及过氧化氢信号分子含量的增加;改变茶树维管束内汁液的组分,并使茶梢韧皮部的理化因子发生某些目前尚不清楚的改变,下降了叶蝉的取食适合度,从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性。在茶园中,采用缓释技术施用水杨酸甲酯对茶小绿叶蝉可产生比较明显的趋避效应,而对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小黑瓢虫、蜘蛛和寄生蜂等天敌表现出了明显的诱集效应。
(2)植食性昆虫为害可引起植物体内急速茉莉酸的快速代谢,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在植食性昆虫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外源施用茉莉酸甲酯可以诱导茶树产生直接抗虫性和间接抗虫性。直接抗虫性主要通过脂氧合酶、多酚氧化酶和蛋白酶抑制剂等防御蛋白在茶树叶片中的累积,破坏叶片中正常的营养成分的同时,亦可导致茶尺蠖幼虫中肠消化酶活性的失衡。外源使用茉莉酸甲酯处理茶树,诱导产生的反-罗勒烯和2-乙基-1-己醇等物质对茶尺蠖的寄生蜂——单白棉绒茧蜂具有强烈的引诱活性。在茶园中喷施茉莉酸甲酯可提高茶尺蠖绒茧蜂40%左右的寄生率。
(3)乙烯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简单有机分子,由于缺乏良好的遗传模型和研究手段的限制,目前对乙烯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其他生物合成途径。茶尺蠖取食危害茶树4 h即可引起乙烯释放量的显著升高,说明乙烯信号分子子在茶树防御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该信号转导途径在茶树上尚未进行过其他研究。
(四)性信息素诱杀
1.昆虫信息化合物
昆虫信息化合物是能够引起昆虫特定行为或生理反应的1种化合物或1组特定的化合物,包括植物、动物或其他生物释放的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类似物。这些化合物作用于昆虫与昆虫、昆虫与植物以及昆虫与环境之间。昆虫和植物的生长发育与该类信息化合物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其在以信息化合物为基础的信息化合物生态网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化学生态学和行为生态学的发展,昆虫信息化合物与茶园害虫防治的关系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1959年,德国人(Karlson)和瑞士人(Lüscher)提出了“信息素”一词,并将其定义为由昆虫分泌并释放到体外引起同种其他个体产生行为反应的化学物质。根据它们的作用性质不同,将昆虫信息化合物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作用于种内的信息素,另一类为作用于种间的它感化学物质。
(1)种内昆虫信息化合物 种内昆虫信息化合物指是同种昆虫与昆虫之间的生物种内通信的化合物,主要有五种。
①性信息素:由昆虫某一性别个体分泌于体外能被同种异性个体所接受并引起异性个体来求偶、交配等的化学物质。能引诱雄性的鳞翅目雌性性信息素就是典型的例子。虽然已经鉴定出上千种蛾类性信息素,但仅有很少一部分害虫的性信息素成功用于防治害虫。
②聚集信息素:由昆虫的两性之一产生或释放的化合物或特定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可引诱同种的两性,是群居性昆虫召集同种个体在同一有利生境中求偶、觅食、防御等的化学信息物质。聚集信息素通常由鞘翅目昆虫产生,众所周知的是已在害虫管理略中成功开发的北欧和美洲的小蠹以及亚洲和中美洲的棕榈象。
③反聚集信息素:由昆虫释放的能使同种两性远离特定区域的化合物。小蠹使用反聚集信息素调节种群密度并减少竞争。
④报警信息素:群居性昆虫受到侵扰时向同种个体报警的从而分泌的信息物质。
⑤示踪信息素:社会性昆虫如蚂蚁、白蚁等分泌的借以招引其他同种群个体前来取食等行为的化合物。此外,还有寄主标记信息素、疏散信息素等。
(2)种间昆虫信息化合物种间昆虫信息化合物是指不同种昆虫与昆虫或昆虫与植物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合物,即它感化合物。美国科学家Whittaker于1970年提出“它感化合物”一词,并将其定义为由生物分泌,可引起不同种类生物反应的信息化合物。1976年,研究人员根据不同作用性质,将它感化合物分为三类。
①利它素:由一种生物释放,引起它种个体做出对接受者有利的行为反应的化学物质。如捕食性或寄主性昆虫利用猎物或寄主释放的利他素寻找追寻猎物或寄主。研究人员研究了茶毒蛾黑卵蜂识主利它素,发现茶毒蛾黑卵蜂的识主利他素存在于茶毒蛾的卵块和卵粒上,不仅可增强黑卵蜂的搜索活动,缩短寄生时间,提高对寄主卵的寄生效能,还能引诱其寄生原来不寄生的非寄主卵,有利于茶毒蛾黑卵蜂的室内大量饲养和繁殖。该类化合物一般是植物释放的招引天敌的信息物质,如玉米受到甜菜夜蛾危害后释放的萜烯类化合物引诱天敌寄生蜂。
②利己素:由一种生物释放,引起它种个体做出对释放者有利的行为反应的化学物质,如植物释放利己素引诱天敌防御植食性动物,花粉中含有对蜜蜂具有引诱作用的物质,有利于植物传粉。
③协同素:也称互利素,由一种生物释放,引起它种个体产生对释放者和接受者都有利的行为或生理反应的化学物质,如蚜虫的分泌物刺激蚂蚁来取食,蚂蚁不仅保护蚜虫免遭天敌伤害,还能帮助蚜虫迁移寻食。茶园利它素和互利素主要集中在植物挥发物和昆虫气味挥发物引诱天敌、驱避害虫上,目前被报道过的茶园利它素和互利素主要应用在蚜虫、黑翅粉虱、叶蝉、茶尺蠖等上。茶树生长过程中稳定地向环境释放醇类化合物为主的挥发性物质,包括香叶醇、芳樟醇、水杨酸甲酯、顺-3-乙酸己烯醇、反-2-己烯醛、苯甲醇、1-戊烯-3-醇等。咀嚼式口器害虫(茶尺蠖)、刺吸式口器害虫(茶蚜、茶小绿叶蝉)危害茶树后均释放出挥发性互利素,且不同种类的害虫会释放出不同的互利素化合物,其中茶尺蠖危害茶树后形成的挥发性互利素为5,6-碳醛类化合物,茶蚜危害茶树后形成的挥发性互利素为苯甲醛,茶小绿叶蝉危害茶树后形成的挥发性互利素为2,6-二甲基-3,7-辛二烯-2,6-二醇。
2.昆虫性信息素
昆虫性信息素,又称性外激素,是由同种昆虫某一性别个体的特殊分泌器官分泌于体外,能被同种异性个体的感受器所接受,并引起异性个体产生一定的行为反应或生理效应(如觅偶、定向求偶、交配等)的微量化学物质。绝大多数昆虫由雌虫释放性信息素来唤起雄虫的求偶反应,引诱雄虫进行交配。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始于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L.)],但由于当时科研条件及分析方法的局限而以失败告终。直到德国人(Butenandt)经过多年的艰苦摸索,从约50万头雌蚕蛾(Bombyx mori L.)体内提取分离出12g性信息素纯物质,命名为蚕蛾醇(Bombykol,反-10,顺-12-十六碳二烯醇),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鉴定昆虫性信息素。近几十年来,与性信息素相关的生物学、行为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各学科的研究不断深入,分离手段和化学结构鉴定方法得到了巨大发展。触角电位技术(EAG)、单感器记录(SSR)等电生理技术大大提高了信息素研究水平;气质联用仪(GC-MS)、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GC/FT-IR)、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LC/TOFMS)和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 ×GC/TOFMS)等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素的提取鉴定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性信息素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越来越多的昆虫性信息素被相继鉴定。在性信息素化学结构鉴定的基础上,昆虫性信息素的多样性、性信息素组分的功能、性信息素生物合成酶、性信息素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性信息素的感受机制以及性信息素的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迅速发展。基于性信息素开发的防治产品因其具有高效、环保、专一性强等优点,受到各国科学家的肯定,被认为是“生物合理农药”,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绿色防控手段。在茶园害虫防治中主要应用于两方面:一是用于茶园害虫诱捕防治,主要是一些性信息素引诱、干扰雌雄虫或引诱天敌;二是用于茶园害虫预测预报,主要是利用雌虫性信息素引诱雄虫,通过诱捕到的雄虫数量来预测害虫发生高峰期、发生量、分布区域等,预测预报害虫防治适期。
当前茶树害虫以刺吸式口器害虫和咀嚼式口器害虫为主,其中刺吸式口器害虫往往因为个体微小,性信息素研究较少;咀嚼式口器害虫中,鳞翅目害虫因其性信息素结构相对简单且易于提取,故性信息素研究较为深入,已有多种害虫性信息素被鉴定并应用于生产中。到2018年为止,茶树共有15种害虫的性信息素被成功分离鉴定,其中鳞翅目害虫12种,半翅目害虫3种(表3-3)。
表3-3 15种茶树害虫的性信息素化学成分
续表
性信息素通过调控成虫的虫口密度进而影响下一代幼虫的种群密度,因此性诱剂需长时间连续使用。茶树鳞翅目害虫性诱剂建议春茶结束后即开始布置使用,直至11月中旬结束,实现茶树生长期内对害虫的持续控制。为保证诱杀效率,性诱剂需2~3个月更换一次。应用性信息素防治茶园害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虫情监测 性信息素诱捕器内是否有目标昆虫可准确反映相应区域范围内是否存在目标害虫及相关目标害虫的发生规律。如监测该目标害虫成虫数量的消长情况,得出目标害虫的为害高峰,确定其发生程度划分标准和消长动态,为该目标害虫的准确预测预报、合理防治奠定了基础。性信息素不仅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当年害虫的消长情况,还能比较不同年份各代发生峰的明显区别,而且监测结果与田间实际发生期发生量的情况相一致。利用性信息素进行虫情监测可为化学施药提供指导,如确定防治阈值、防治时机等。另外,利用性信息素还可以探明害虫的日活动规律,如利用性信息素监测茶细蛾的发生期和发生量,通过发生时间与物候因子、发生量与危害程度相关性的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对佳防治时机和危害的风险阈值进行预测;或利用茶尺蠖与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诱芯的引诱效果差异为茶园尺蠖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指导。
(2)诱杀法 利用雌虫释放的性信息素对雄虫的引诱原理进行害虫诱杀,在茶园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雄虫或化学农药将被引诱的昆虫消灭,造成雌雄比例失调,使下一代虫口密度大幅度下降,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相比于交配迷向法,诱杀法使用成本比较低,但是与化学农药结合使用并不适用于有机作物上。田间试验表明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捕器在茶园诱杀茶尺蠖颇有成效,能有效抑制茶尺蠖密度。比较三种性信息素诱捕器后研究人员发现湿式诱捕器等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确定最佳投放间距为15m,最佳投放高度为高于茶丛20cm,最佳投放时间为15~20d更换诱芯。研究人员利用灰茶尺蠖性信息素在茶园对灰茶尺蠖雄蛾进行诱杀实验取得了十分明显的诱杀效果;比较3种载体类型、5种性信息素诱捕器发现异戊二烯橡胶塞、船型诱捕器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确定最佳投放间距为15m,最佳投放高度为茶树上部25cm;应用茶尺蠖、茶毛虫、茶细蛾三种茶树害虫的性诱剂诱捕茶树植株上的成虫,除茶尺蠖性诱剂外,其他两种性诱剂均有较好的诱集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虫口基数。
(3)交配迷向法 也称干扰交配法,是利用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或雌虫的粗提物,放置于茶园中以扰乱雌雄虫交配的信息联系,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利用性信息素对茶毛虫可实现大面积诱杀,并能使茶毛虫迷向从而导致越冬代交配率显著下降。茶毛虫性信息素引诱剂以B型效果最好,42 d内两地平均每晚分别诱到3.41头/盆和7.51头/盆,最高可诱到198.00头/盆,大面积使用区内茶毛虫雌蛾怀卵量比对照区减少了93.50%,卵块减少了85.21%,幼虫数量减少了81.15%。大部分昆虫的求偶通讯主要依靠感受性信息素来完成。交配迷向是通过人为释放性信息素制造性信息素味源,使得昆虫在求偶通讯中获得错误信号,从而延迟、减少或者阻止昆虫顺利找到异性完成交配,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交配迷向法是性信息素应用最多的一种策略,尤其是某些昆虫的性信息素引诱力较弱,不适应采用大量诱杀法的时候,交配迷向是更为有效的防治方法。性信息素的比例、释放速率和空气中的浓度是决定交配迷向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空气中性信息素浓度至少需要1ng/m3才能有效干扰昆虫的求偶通信,因此一个作物生长季节,每公顷需要10~100 g。
统计资料显示,到2017年我国的茶园面积已达274.19万hm2,加之农药减量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利用性信息素进行害虫管理,将成为减少茶树化学农药使用,提升茶叶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六、化学防治
化学农药防治是直接利用化学农药杀死病虫害,具有高效、快速、广谱、简易等优点,不受地区和季节性局限,受环境条件影响小;农药种类繁多、作用方式多样,各种病虫害均有相应的农药品种来防治;使用方便、容易掌握,能工厂化生产和大面积机械化应用。当病虫害大发生时,可短时间内达到有效的防治目的。现代化学防治虽然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使用广泛,成了目前最主要的一种防治方法。对于防治茶树病虫草害等,保证茶叶提质增产增收,农药具有快速、高效、经济等特点,它对确保茶叶的优质高产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实现较高的产量和效益仍离不开化学农药。化学农药不可能被其他手段完全代替,化学农药仍然是茶树病虫害防治的一个重要手段,仍将是不可替代的植保措施。但在防治过程中,由于茶园存在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滥用农药、施药次数过频、农药用量过大等问题,促使病虫害产生了抗药性。而反复用药、施重药,长期大量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茶园病虫害,不仅浪费人力、财力、物力,污染茶叶,同时还严重破坏茶园生态系统中病虫害和有益生物之间的相对平衡和稳定,还可能引起人畜中毒、环境污染和造成公害,而且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会引发严重的“3R”问题。
(一)化学防治存在的问题——“3R”问题
化学防治存在一些严重问题,就是国际上通称的“3R”问题,即残留(residue)、抗药性(resistance)和再增猖獗(resurgence)。使用化学农药后,“3R”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公认的、亟待解决的难题。由于“3R”问题是常常互相关联、互为因果的,所以必须统一解决。茶园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病虫害抗药性增强导致的农药使用量增加及盲目施药是产生茶叶农药残留的主要因素。因此,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是确保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
1.残留
农药残留(pesticide residues)简称农残,是指农药施用后一个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残留的数量称为残留量。在一般情况下主要是指农药原体残留量和具有比原体毒性更高或相当毒性的降解物的残留量,其大小与农药本身属性、环境条件、使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一些化学性稳定、不易自然降解或生物降解的内吸性农药,残留问题尤为严重。任何农药都是有毒的,尤其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学农药,它们本来是自然界不存在的,人工合成后大量施放到自然界,在一定时间内不会完全消解,残留在大气、土壤、水体、植物体乃至农产品中,通过“生物富集”作用累积到高等动物体内,产生累积中毒现象(图3-2)。
图3-2 农药使用后在自然界的转移
施药、施肥、土壤、空气和水源等都是农药残留的主要来源。土壤、水源中含有各种残留农药和金属元素的含量,将直接影响到茶叶中农药含量和金属元素含量。其中不科学合理施药施肥是导致茶叶中农药残留的主要因素。人不仅因直接接触农产品而受其害,例如,水果、蔬菜不按安全采收期、在农药残留超过国家允许标准的情况下就采摘上市,供人食用;同时还通过食物链间接摄入农药,例如,用农药污染的秸秆和粮食喂牛,牛奶、牛肉会有农药残留;用被污染的农产品作鸡饲料,鸡蛋、鸡肉会有农药残留;农药还可以通过蜜蜂采花蜜出现在蜂产品中;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通过水的流失进入水域,再由水草进入鱼类,还可再进入食鱼的鸟类。农药随食物链逐级富集,所含浓度越来越大,因而越来越富有危险性。我国农产品、蜂产品出口因残留农药超标被退货的事时有发生,已严重影响我国外贸声誉。产生抗药性,加大用药量,残留量更大,所以三者关系密切。
农药残留标准包括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即最大残留限量)、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等,与消费者直接关系最大的是食品或食用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我国与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一样,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以考虑最大可能的风险为原则,制定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具体方法和步骤:首先是根据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进出口各环节需要及农药使用实际情况,确定需要制定残留限量标准的农产品(或食品)和农药组合;然后开展农药残留降解模拟动态试验、国民膳食结构调查和农药毒理学研究,分别获得农药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残存于农产品(或食品)中的残留值(包括中间值、最大残留值等)、我国消费者膳食数据(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对每种食用农产品或食品的每天消费数量)和农药的毒性(包括每日允许摄入量、急性参考剂量等),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农药残留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得到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推荐值;最后经食品安全农药残留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农业农村部联合颁布实施。制定残留标准时,以最大可能的风险为基础,也就是执行最严格的安全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增加至少100倍的安全系数,即食品中某农药残留量为50mg/kg时,可能会出现安全风险,那么将标准定为0.5mg/kg。
2.抗药性
抗药性指的是生物长期接受药剂处理使其后代产生抗药性,即具有耐受某种药剂杀死的能力。长期、单一、大规模地使用相似药剂防治,抗药性问题尤为突出。在同一生物种群中,个体间对农药的敏感程度有差异;使用一次农药,把敏感个体杀死了,存活下来的是相对抗药的个体,它们的后代也是相对抗药的,如果继续使用同样的农药,这一种群的抗药水平将越来越高。生活周期短的,如蚜虫每年可繁殖10多代,抗药性的发展更快,这是生物以大量的牺牲来取得保存自己的能力的对策。
自1908年美国的Melander首次发现梨圆蚧对石硫合剂有抗药性以来,害虫抗药性事例逐年增加,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害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产生很快。就杀虫剂而言,继滴滴涕之后,有机合成杀虫剂中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及拟除虫菊酯类的杀虫剂相继都产生了抗性,就连近年开发的氯化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生物农药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啶虫隆、苯并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等也都产生抗药性。
茶园中常用农药主要有菊酯类农药(溴氰菊酯、联苯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等)、有机磷农药(敌敌畏、辛硫磷)、烟碱类农药(吡虫啉)、杀螨剂(克螨特、速螨酮)、植物源农药(苦参碱、鱼藤酮)等,相对于水稻、蔬菜等大众作物,茶园中可用于防治病虫害的药剂极少,茶农防治时选择空间较小,从而导致茶农在防治时长期单一连续使用同一类农药甚至同一种药剂,进而导致病虫害抗药性增强,防效显著下降,病虫害连年暴发。茶尺蠖对菊酯类农药、茶小绿叶蝉对吡虫啉的抗性问题极为突出。如防治茶小绿叶蝉的10%吡虫啉,原来用量为300g/hm2即可起到较好的控制效果,现在部分茶农用量提高到1500g/hm2,防效仍不佳。有些茶农即便改用德国拜耳公司新开发的70%吡虫啉水分散制剂(艾美乐),其用量高达75g/hm2,防效也不理想。防治茶尺蠖的2.5%联苯菊酯(天王星),其十几年前的使用推荐用量为300~450mL/hm2,而目前用的10%联苯菊酯(金标天王星),其用量也高达300~450mL/hm2,用量相当于提高了4倍,但仍不及十几年前的防止效果。
3.再增猖獗
再增猖獗指的是在生物群落中原处于自然控制下,不需要采取防治措施的生物种群,因为用农药防治别的有害生物而杀伤了该种群的天敌,也即消除了该种群的自然控制因素,使该种群很快重新增长,以致形成猖獗为害。最典型的例子是苹果树上的叶螨。20世纪50年代初,因防治蛀果的食心虫,果园普遍使用滴滴涕(现已禁用)。滴滴涕是以杀虫谱广而称著的农药,但它恰恰对螨类无效,而原来控制螨类发生的天敌却被滴滴涕大量杀伤,使叶螨一跃而成为苹果园的头号大害虫,而且世界上各大苹果产区几乎都如此。再增猖獗与上述抗药性常相伴而生。因产生抗药性,而加大用药量,进一步杀伤了天敌,导致更大的再增猖獗,形成恶性循环。
(二)化学防治存在问题的克服途径
近几十年在茶叶上使用农药得到很大发展,农药品种不断得到更替,由高毒向低毒、高残留向低残留、长安全间隔期向短安全间隔期发展,新的杀虫(螨)、杀菌剂在茶叶生产中不断得到广泛应用。对茶树病虫害的防治应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农业防治和植物检疫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潜力,不使用或尽量减少投入化学合成农药,综合利用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实现对茶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和有机防控。
1.加强茶园科学管理
(1)科学的茶园田间管理 科学的种植及合理、有效的茶园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直接地或间接地降低茶叶农药残留。
①摸清茶园土壤和茶树中农药残留的状况,确定茶园是否可以继续使用农药。
②合理的水肥管理,采用有机肥为主,合理搭配氮、磷、钾,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培育健壮的茶树,提高茶树的抗病能力。
③及时除草,改善茶园的通风、透光条件,清除害虫的栖身地,适当的翻耕,也可以破坏地下害虫的栖息场所。
④因地制宜地轻剪和重修剪,可以剪去寄生在茶树表层、中下层幼芽、嫩枝上的病虫害。
⑤利用茶树越冬期间清理茶园,可以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2)选择抗病虫害茶树品种,加强苗木检疫 新茶园的建立应该选用抗病虫害茶树品种,减少农药的喷施的量,从而减少农药的残留量。如单宁含量高、叶片厚且硬的品种,对茶炭疽病有较强的抗性。苗木检疫,能从根本上杜绝危险性病、虫、草的传播和蔓延,如茶饼病,在出苗圃的时候应该剔除那些有带病害的茶苗,减少茶饼病的传播。
(3)合理的采摘制度 按照茶叶采摘的标准,严格按照安全间隔规定分批及时采摘,恶化病虫害的营养,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分布在嫩梢、嫩芽叶上病虫害,如茶小绿叶蝉、蓟马类害虫、蚜虫、茶芽枯病、茶白星病等,从而减少农药的喷施量及频率,降低茶叶中农药残留量。
2.加强生物农药及脂溶性农药的研发和推广
生物农药包括植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细菌制剂和天敌,具有低毒、低残留、对人、畜和环境生物友好等优点。目前在茶树上登记的生物农药品种和登记的企业相对较少。应进一步加大对植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的研发力度。另一方面,生物农药的成本相对于化学农药偏高,建议国家对生物农药的研发、产业化、茶农采购方面给予政策和经费的支持;植保人员应加强对生物农药使用技术的完善和推广,并引导茶农正确认识和采用生物农药。农药的溶解度是影响茶叶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应根据茶树病虫害发生种类,筛选和研制一批脂溶性农药品种,逐渐淘汰水溶性农药品种。
3.筛选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药新品种,合理选择、使用药剂
(1)全面禁止高毒农药、违禁农药和未在茶树上登记的农药品种在茶树上使用我国已登记的防治茶炭疽病的杀菌剂仅百菌清、代森锌、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4种,吡唑醚菌酯和氢氧化铜作为茶树上的新药剂正在登记试验中。但2019年4月29日,欧盟发布公告Commission Implementing Regulation(EU)2019/677,不再批准百菌清(chlorothalonil,CAS No.1897-45-6)的再评审申请。该公告于5月20日正式生效。根据该公告规定,相关的制剂产品应在该公告生效之日的6个月内退出市场。各个成员国可以给予6个月的宽限期,最迟应在2020年5月前撤销所有含百菌清的产品授权。
GB 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新增6种新种类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包括2种杀菌剂、2种除草剂和1种生物农药。2种杀菌剂为百菌清和吡唑醚菌酯,其中百菌清的使用是由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2017年11月1日发布,在2018年5月1日开始实施;吡唑醚菌酯的使用由工信部在2018年10月22日发布,在2019年4月1日开始实施;2种除草剂为西玛津和莠去津,其中西玛津的使用是由原国家卫计委、农业部和食药监总局在2016年12月18日发布,在2017年6月18日开始实施;莠去津的使用是由原国家质监总局在2017年7月21日发布,在2018年3月1日开始实施;1种生物农药即印楝素,印楝素的使用是由原农业部在2007年12月18日发布,在2008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随着农药科学使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茶园中杀虫剂的使用比例正在不断下降,杀菌剂和除草剂的使用比例不断上升,低毒高效的生物农药被推广使用,新标准的农残限量指标充分体现了我国茶园农药使用的实际情况。
(2)根据茶园定位来选择药剂品种 对于普通茶园或绿色茶园,可选择农药检定所登记在茶树上的品种。针对有机茶园,则应选择植物源农药品种、微生物制剂和昆虫天敌进行防治,杜绝在有机茶园中使用化学农药。
4.科学使用化学农药
在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基础上,通过对茶园病虫药剂的研究,在病情指数大、虫口密度高、茶树被伤害严重的茶园,要根据国家对茶叶方面所制定的生产标准,严格执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全面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要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避免茶叶农残超标,要安全合理地对茶园使用药剂。
(1)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残留时期长的农药 禁止在茶园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如六六六、滴滴涕、甲胺膦、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水胺硫磷、甲基对硫磷,氰戊菊酯、三氯杀虫螨醇等。优先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印楝素、鱼藤酮、苦参碱、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天然除虫菊素、粉虱真菌制剂等生物制剂;或10%帕力特、2.5%联苯菊酯、10%吡虫啉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与绿颖99%等矿物油、增效剂、农药残留降解剂配合使用。
(2)加强测报,掌握防治适期,按防治指标适时用药 加强茶园病虫害预测预报,建立茶园病虫害预报网点,配备专业的植保人员或农技员,定点定期调查,调查数据及时、准确汇总,对于病虫害及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掌握防治适期施药,既能有效防治病虫,减轻茶树受害,又能减少施药次数和施药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茶叶各个生长季节,均应加强田间病虫调查,严格按防治指标用药,把握最佳用药时机,克服“见病虫就治”,“治早了”的片面做法。茶小绿叶蝉应掌握在若虫盛期,虫量达6~8头/百叶时、秋冬茶12头/百叶时用药;黑刺粉虱应掌握在若虫盛孵期,虫量达2~3头/叶时用药;叶螨一般应掌握螨量发生高峰前,螨量达15头/百叶以上时防治;茶跗线螨被害芽占5%或螨卵芽占20%,酌情对症用药。白僵菌可用于防治茶小卷叶蛾、茶毛虫、小绿叶蝉,但应将防治适期控制1~2龄期;茶毛虫、茶黑毒蛾的防治适期是1~3龄期;茶尺蠖是在1~2龄期;核多角体病毒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的幼虫。病害应掌握在发病初期嫩叶初展时喷药,每季茶喷1次,基本可控制为害。
(3)正确科学使用农药 根据药剂筛选结果,选用对路药剂,严格按照有效剂量使用,并注意使用方法及安全间隔期。如用啶虫脒防治蚜虫;阿克泰、除尽防治茶小绿叶蝉和茶黑刺粉虱,安全间隔期5 d;用0.2%苦参碱水剂防治茶毛虫、茶尺蠖、茶黑毒蛾和茶小卷叶蛾等,安全间隔期3~5d。
(4)讲究施药器械、技术和方法 为了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农药的不同类型要交替轮换使用。喷药要注意如下事项。
①选用合适的喷雾药械来达到省事省力的效果,一方面可以防治茶园的病害虫,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茶农的工作效率。
②要正确掌握用药量和药液浓度,一般在树冠大、高山、阴天、气温低、虫龄大或病情重的茶园应适当增加农药浓度和用药液量,反之可适当减少用药量。
③要正确掌握药剂的配制、稀释方法,宜采用“两次稀释法”。
④注意施药均匀周到。根据病虫分布规律选择合理的喷药部位,如利用茶黑毒蛾、茶毛虫等害虫低龄幼虫期多在茶丛中部两侧叶背群栖为害习性,在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的茶园,实行喷洒茶丛两侧;对于茶小绿叶蝉等发生普遍而只危害幼嫩芽的害虫,喷药时应只喷茶叶蓬面;螨类和黑刺粉虱幼虫均在茶树叶片背面为害,务必将叶片喷湿、喷透。改变喷药技术提高农药对病虫的中靶率,降低鲜叶农药残留。
5.健全和规范农药防治体系
(1)普及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安全用药知识 通过政府、植保部门、科研院所的协作,对基层植保农技人员、茶管员、茶农、茶企人员进行茶树安全用药知识的宣传、培训。
(2)建立通畅的茶树绿色农药和生物农药市场流通体系和监管体系 通过政府主导,农药管理部门监管,使茶树专用农药的生产企业进入种植茶叶的县、市、区,让基层能便捷地购买到茶树专用药。同时,建立茶树专用药的经营许可制度、专营制度、备案制度以及农药使用的可追溯系统。
(3)建立健全执法体系 由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农业执法、工商、公安、供销等部门的联合执法,严格管控农药的经营、销售;通过实地指导与检查,避免高毒农药、违禁农药在茶园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