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中的凝望:刘海洋的生活语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推荐序|读刘海洋油画《望》

■ 同济大学教授 喻大翔

近两年,青年画家刘海洋以自己的妻子和儿子为原型,画了一组作品,构成了“母子情”的新系列。其中一幅入选全国美展的油画《望》所描写的场景,是在生产的一幕刚刚过去,惊心动魄稍微平息之后,产院里留下来的平凡、也是历史的一瞬。

刚出生的婴儿熟睡在小床上,他并不知道这个世界的任何存在,包括哪怕一点点的幸福与艰辛。但是躺在成人床上的母亲,一个经过十月怀胎的人类的生产者,却不像婴儿那般高枕无忧了。她大概并不是顺产的,左手正在量着血压,指头上输着药液,而鼻孔里还插着氧气管,有一些必要的营养来维持创造生命的生命。不过,这脆弱的母亲担心的并不是自己,而是那个懵懂的小家伙。她悄悄地(也许借助了别人)将枕头挪到手底下,以保持一种必要的平衡,不但使自己能接受医疗,也尽可能靠近孩子,感受到她日思夜想的小小生命的律动——通过呼吸,她能从那块洁白的绒布上神秘地领略到。并且,她也不想因为自己的挚爱,而影响孩子来到人间后第一块极其美妙的安宁。这些细节的构描,真可谓无微不至。

一切就像画家在产房一角默默观察到的,如此平静,如此低调,如此真实,又如此让人感动不已!这是一首诗意的叙事,前事虽然复杂,但有经验的父母大约可以体会到;后面的故事山高水长且遥遥无期。有一些光照到了小床那边,孩子微微翘起的嘴唇给了母亲一些安慰。但从孩子头部上方过来的自然之光,即主题之光,照出了母亲的成熟、深思与坚毅!她已经付出了很多,但那若哭若笑的唇边,似在悄悄告诉婴儿:妈妈肯定会承担或照应无论多么艰巨的未来—包括孩子的梦想与希望!这也大概正是画作标题所寓意的。

细读这幅《望》,不禁想起中西古今母子题材的画作,尤其是基督教中关于圣母怜子的那些杰作,一个又一个世纪的天才画家,对于纯洁、慈悲、伟大和神圣母爱的歌颂!但无论是意大利乔凡尼·贝里尼的《草地上的圣母》、拉斐尔·圣齐奥的《西斯廷圣母》,还是德国马丁·肖高尔的《玫瑰园里的圣母子》等,她们大多是正面刻画的理想形象。我也想起了罗中立的油画巨作《父亲》,一座不可磨灭的正面肖像!而《望》中的母亲是十足的隐身侧面,连眼神也无从去观察,但慈怜、深爱、责任与希冀都尽在这侧望之中。可见,画家不是为了塑造人物,而是为了画出哲学——母亲的哲学、大爱的哲学、人性的哲学。当代中国的圣母,就躺在这间病室里,一个几近于抽象的年轻母亲!

19世纪后期以来,全球艺术经历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乃至发展到如今当代艺术的多元化格局,中国美术虽经历过文化独立的反思,但也不可避免地被全球化趋势所裹挟。20世纪80年代以降,中国艺术尤其是架上艺术经历了诸多艺术思潮及绘画形式语言的变革,其中写实主义绘画曾一度被置于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前卫的简单判断之中,而青年画家刘海洋正尝试以一个新的角度思考写实语言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意义与可能。在作品《望》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用平实的绘画语言诠释着质朴,诠释着现实,诠释着人类的本真,直面“生命”这一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