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的真相与误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转基因食品产业化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农业部拟有计划推进转基因产业化的新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尽管表面上舆论聚焦于食品安全,但实质上这说明我国农业发展已走到了十字路口,转基因问题已无法回避。中国是国际上28个允许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之一。目前,具有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且在有效期内的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由于种种原因,大面积商业化种植的只有棉花这一非食用品种。

第一代转基因技术,以抗虫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为代表,明显增加了产量,农民是直接获益方,消费者是容易被忽视的潜在受益者。由于农产品价格主要受供应变动影响,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农产品的“相对”价格在相当长时间内呈现趋势性下跌,这与公众的现实感知并不一致。

例如,21世纪以来的农产品牛市,大豆从2000年的470美分/蒲式耳[1]上涨到了目前的1280美分/蒲式耳,但剔除掉通胀和货币泛滥因素,大豆价格却是相对下跌的。这与近十年来转基因大豆在南北美洲广泛种植有莫大关系。

据统计,2000年全球大豆产量为1.6亿吨,到2013年增至2.8亿吨。其他农产品的价格和产量也呈现类似规律。


[1]1蒲式耳=27.216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