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奔小康:决胜脱贫攻坚 共建美好生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篇 脱贫攻坚

脱贫·小康·中国梦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尤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国旗国旗真美丽,金星金星照大地,我愿变朵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您。”这是四川凉山州普格县花山中心校六年级的“开学第一课”。9月2日那天,各班级通过举行升旗仪式、认识国旗、合唱爱国主义歌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邓刚是泸州市龙马潭区援彝教师、花山乡中心校六一班班主任,在“开学第一课”上,50余名彝族学生一边挥舞着手中的国旗,一边跟着他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我和我的祖国》《红旗飘飘》等爱国主义歌曲。

凉山州普格县花山中心校是泸州市龙马潭区对口帮扶点之一,自对口帮扶以来,泸州市龙马潭区积极开展教育帮扶“1231”工程,即“聚焦一个目标、做实两篇文章、结好三个对子、奉献一片爱心”,据受扶地所需,尽帮扶地所能,全力开展教育帮扶工作。

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这里自然资源富集,生态环境优美,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既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也是一片红色的土地,红军长征途中,刘伯承同彝族首领小叶丹在这里“彝海结盟”,近万名彝族青年参加了红军,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巨大贡献。这里还是一片深度贫困的土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滞后,是全国“三区三州”地区之一,是四川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大凉山腹地,考察脱贫攻坚工作,看望慰问彝族群众。一年来,凉山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500个贫困村退出、19.9万贫困群众脱贫,累计1454个贫困村退出、65.9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7.1%。由于包括凉山彝区在内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取得的良好成效,全省贫困发生率降至1.1%。

这只是我国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一个缩影。5年前的11月27~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夕,中国的广袤大地上,涌现出了一个个生动的脱贫攻坚样本,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聚焦中国改革与发展的主战场——县域,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总结扶贫经验。

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一方面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另一方面在保护当中找到了一条绿色发展的转型之路,“富而美”,是已退出贫困县的洱源的新目标。

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自我加压,明确提出将今年脱贫攻坚工作目标由原定的“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调整为“整县脱贫摘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清零”,当下,台江县向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发起强劲总攻。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在浙江农林大学的科技帮扶之下,借助自身优势发展山核桃、铁皮石斛等特色产业,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目前,锦屏县正以扶贫产业基地建设为龙头,让每一个扶贫产业项目落地生根,让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持续受益,已经有许多村庄都实现了华丽转身。

通过实施易地搬迁和引入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多种脱贫举措,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累计退出90个贫困村、脱贫3.89万人,预计今年全县脱贫摘帽。

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因旅游而兴,也因旅游而富,通过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直接或间接带动群众年人均增收1200元左右,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收获了旅游带来的“红利”。

从首都到兴安盟,来自北京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理念如星星之火开始燎原。一次次项目对接,一次次对口帮扶,为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蓄积着强劲动能。

作为国家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设立的第一个农村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县,革命老区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紧紧围绕“创新金融产品、普及金融教育、完善基础设施”三大主题,用3年时间探索,形成了可落地、可复制的普惠金融扶贫的新模式。

脱贫攻坚战也让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岜独村的命运发生了彻底改变,2017年底就实现整村脱贫摘帽,成为“杧果村”“蛋鸡村”、脱贫“明星村”,目前它正朝着“旅游村”的目标奋进。

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如何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将是未来摆在各地面前的一道待解之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到来,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脱贫奔小康已不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中国人正以更多元的方式拓宽致富路。新的征程,令人期待。

中国人追求小康的历程,可谓一波三折,历尽艰辛。从小康社会-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的故事仍在继续。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天,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看,7亿多人脱离贫困,是中国政府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中国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怎么开对“药方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六个精准”的要求,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对于各地而言,“帮扶谁”“谁来扶”“怎么扶”,成了扶贫工作的“精准”所在,也成了“对症下药”、拔除“穷根”的重要加持。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教授汪三贵曾对媒体指出,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和前提,把贫困人口识别出来需要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逐一登记造册、建档立卡,的确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进行精准扶贫,组织成本和行政成本要比区域扶贫的方式高很多,这也是过去在地方很难推进精准扶贫的原因之一。然而,近年来各地对这一工作的意义有了更多的认识,开展了大量的“摸底”建卡工作。

贵州省每一户贫困农户都有一个信息资料袋,记录着贫困户的基本信息、收支情况、住房情况、生产生活情况,以及致贫原因、帮扶对策等信息。

为了更好解决“谁来扶”的问题,湖南省严格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的扶贫责任,特别是县级承担抓落实的主体责任,建立起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不少地区还对贫困村选派了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帮助村两委建立更有效的扶贫帮扶机制,并同时发挥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监督作用。

根据全国建档立卡数据显示,42.1%的贫困农户因病致贫,35.5%的贫困农户因缺资金致贫,22.4%的贫困农户因缺技术致贫,16.8%的贫困农户因缺劳力致贫,疾病、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是目前主要的致贫原因。找到了“病因”就需开出扶贫“处方”。目前,各地都在探索并践行因户因人制宜有针对性的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对于以往的脱贫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诸如贫困户脱贫动力不足、教育水平低、职业技能差、难以享受金融扶贫红利、不能平等参与贫困改善项目等,如何将扶贫措施精准落实到贫困户更是各地需要深入解决的问题。

无论是项目落实还是措施到户,钱,都是关键要素。精准扶贫,就是要保证到户项目有资金支持,资金跟着项目走,资金使用精准。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统计,目前已有80%的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权下放到县一级。对此,不少专家指出,每一个贫困户的实际需要都不尽相同,而最了解实际情况的当数当地政府,因此在资金使用上,给地方尤其是县一级政府更多的自主权是明智之举。当然,为了规避资金使用风险,中央和省级政府可以担负起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估的角色。

上下联动贡献扶贫智慧

扶贫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为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中央出台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和举措,打出组合拳,包括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实施脱贫攻坚土地优惠政策、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等。特别提出重点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

扶贫的同时还要“扶智”。2019年9月5日中华慈善日当天,西双版纳勐海县曼吕村显得格外热闹,村民们纷纷去赶一场科技大集。曼吕村地处大山深处,世世代代的村民以种茶、采茶、制茶为生。曾经,这里村民的日子过得很苦。

县委县政府抓住茶产业大做致富“文章”,把路修到了村民的家门口,打通了一条通往外界的“致富路”,规范化茶叶生产企业被引进村寨,资金、技术、人才问题一一得以解决。一系列以茶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的政策落地生根。2016年,雨林古茶坊投入300万元在曼吕村建起了古树红茶厂。不到3年,就使周边村寨1500多名困难群众脱贫,380多户贫困户年均增收1.2万元以上。

在产业脱贫工作中,很多县市都采用了“政府+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组织模式。这一模式利用资产收益扶贫的模式来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以获取分红收入,同时鼓励贫困户将土地流转给公司或合作社来获取稳定的土地租金,并帮助贫困户为公司或合作社打工来获取工资收入。

诏安就是其中之一。2013年诏安被列为福建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5年之后,诏安荣获“2018年度中国十佳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示范县市”称号。富硒产业是诏安的“金字招牌”,在政府引导下,太平镇雄鸡村利用当地富含硒的自然优势,成立生态养殖合作社,发展富硒蛋鸡养殖业,全村30户贫困户加入其中。太平镇8个建制村相继成立养鸡专业合作社,仅2017年,太平镇贫困户收入近200万元。

随着视野的拓宽与思维方式的转变,不少地方走出了一条绿色产业崛起之路,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安徽省岳西县巍岭乡杨河村选派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刘和平指出,杨河村土地贫瘠,很难靠发展规模种植业实现脱贫。但当地山林覆盖率高,生态保持良好,适合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实现生态补偿政策脱贫。

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不断加大“互联网+”扶贫的工作力度。利用互联网,成了脱贫工作的新思路,事实证明,新技术新平台起到了脱贫“催化剂”的作用。“我们这个茶有什么好呢?它是纯天然的,没有任何添加,含有大量的氨基酸……”贵州普安的县扶贫办副主任兼驻村第一书记樊阳升化身“网红”,与淘宝当红主播薇娅联手“吆喝”普安红。10分钟不到,售出4259个订单,销售额超过百万元。而这个数字,几乎是去年普安红在淘宝销售额的两倍。

在快手短视频平台上,“侗族七仙女”大火。而这背后的故事,是一个关于脱贫的“奇思妙想”。2018年年初,吴玉圣被任命为“黎平县盖宝村扶贫第一书记”。这里侗族的美丽风光与生活的困顿形成了强烈反差,但这恰恰成为吴玉圣扶贫的动力,“这么美的地方,要把当地的好东西推出去”。一段当地关于仙女的故事,让他萌生了在村里打造“侗族七仙女”的大胆设想。他开始用快手分享“七仙女”与当地特产,“七仙女”火了,“带货”能力不输任何明星,一年来,销售出去的侗族服饰、刺绣等达4万余元,帮助村合作社出售小黄姜6万斤,销售额达30多万元。“浪漫侗家七仙女”的账号每日直播收入就有1000多元,七姐妹收入达到了每月四五千元。

网络直播时代已经到来,更多年轻人也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民间扶贫力量,贡献着自己独有的智慧。2019“中国电商扶贫行动”走进河北阜平县。三位“致富新青年”带网友体验阜平美景美食,短短一小时,阜平特产脆枣销售突破11万袋,销售额超过113万元。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脱贫奔小康已不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中国人正以更多元的方式拓宽致富路。

《小康》201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