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后土文化探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黄河文化的历史变迁

一、史前时期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起点

(一)史前时期的黄河文化

黄河流域的远古文化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早在地质时代,黄河流域已经有早期人类存在。当时,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有着茂密的森林、草原,还有湖泊、沼泽和沙地,还有老虎、野猪、鹿、猕猴等动物,生活着三门马和羚羊,适合干燥地区的鸵鸟和骆驼,以及生活在河湖沼泽的水獭。地质时代黄河流域环境非常适应早期人类从事狩猎、采集的生产方式,繁衍生息。

继旧石器时期猿人及石器工具在黄河流域的出现之后,距今8000~3000年时期,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带,有着相当规模的森林和草原,有利于原始人类采集和狩猎,在原始农业发展初期,黄河流域是最理想的农耕场所,仰韶文化就是典型的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文化,这是中华文明的起点。

(二)传说时代黄河流域的先民

长期以来,历史学家把商朝盘庚迁殷之前的历史时代成为“传说时代”,迄今为止仍把夏以前的历史时代视为“传说时代”。

在远古时代也就是“三皇五帝”世代,在文字出现以前,人们都是通过神话和传说世代口耳相传保存着他们的历史。依据神话传说,“三皇”历时约50万年,正是北京猿人和南召猿人生活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此时猿人的生活完全依赖于自然界的恩赐,把自然力人格化为“天皇”“地皇”“人皇”附会于猿人进化为人,具有一定的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能力。

“有巢氏”和“燧人氏”是人皇之后“天地之初”的远古先民,可以反映出人类早期生活的场景。

“有巢氏”和“燧人氏”之后,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又出现了一批传说的英雄人物,如伏羲、女娲和神农,此三人被更多的人称为“三皇”,处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社会阶段。

继神农氏之后,是处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皇帝轩辕氏、帝颛顼高阳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此五人被称作“五帝”。之后的帝禹夏后氏、大昊、少昊、蚩尤、后羿等都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有影响的传说英雄人物。

二、先秦和秦汉时期是黄河文化的形成时期

(一)黄河流域多元文化并立和融合发展

黄河流域经过秦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等多种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形成了完整的黄河文化体系。

先秦时期,尤其是在春秋以前,黄河流域处于漫长的农耕文明的初级阶段,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交通也不发达,黄河两岸的人们主要是利用葫芦、皮囊、筏或独木舟等工具渡河,这大大限制了黄河两岸人们的各种往来活动。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铁器等工具的广泛应用,粮船队从秦都雍(今陕西凤翔南)出发,途径渭河即由风陵渡入黄河而北上运至晋都绛(今山西翼城东),以贩灾荒,史称“泛舟之役”,这是先秦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水运活动。另外,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争霸不断,鲁襄公二十三年前年,“齐侯遂伐晋,取朝歌。为二队,入孟门,登太行。”正是这些接连不断的战争间接推动了造船业等渡河工具的发展。在那个时期,即使是中原地区,跟西周末比起来,船舶运输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沿黄河和汾水段航程虽然非常艰难,但也已开始划桨拉纤并用可以逆流而上了。民间渡河工具主要以轻舟、扁舟为主,还有适用于短途交通的船。这些活动在客观上推动了黄河两岸间的商业往来,同时也促进了黄河津渡的开辟。

(二)黄河流域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秦汉时期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时期,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发生了质的改变,这个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巩固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当时的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领域的发展,大力发展农耕经济并广泛推广使用铁器等农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耕作的技术以及农作物的产量,强有力地促进了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黄河流域也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在汉代同一时期,中国的传统造船技术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中国造船历史上第一个发展高峰时期,这极大地促进了黄河水运的发展和物资交易。司马迁在《史记》中有描述过当时黄河水运的繁荣景象,里边写道“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当时的关中地区,地处黄河中游地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农业较发达,是全国的统治中心。统治者为了解决京都对粮食及各种物资的需求,以黄汾渭为中心建造了发达的水运工程,使得全国各地的物资都能源源不断地抵达京都长安。其中,黄河水运及其津渡的转运作用功不可没。

秦末汉初和东汉末年,战争纷扰不断。公元前年,刘邦命淮阴侯韩信去攻打河东的魏王豹,韩信就是从这里用木婴渡过黄河,攻取魏都,俘获了魏王豹。东汉中平元年为镇压黄巾起义,在津上置关戍守,为八关之一。东汉中平六年,袁绍大诛宦官,“张让、段珪等困迫,遂将帝与陈留王数十人步出谷门,奔小平津”。这些因素促成了黄河中游津渡迅速增多。

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是黄河文化的发展时期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水利发展促进多民族融合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接连不断的征战,导致黄河两岸人口急剧减少,从而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黄河水利及航运事业也因此阻滞不前。但在这将近四百年的时间里,黄河两岸的人民虽然长期经受战争的困扰,仍然努力克服了种种不利因素,不但修复和修建了一些水利工程设施,还开发了黄河航运及其沿岸的津渡,促进了两岸的经济发展和商业往来。匈奴、鲜卑、碣、氏、羌等少数民族也因此进入黄河流域,促进了黄河文化在这一特殊情况下的复苏,对黄河文化的繁荣有重大的影响;到北朝时期,鲜卑族入住到黄河流域,给黄河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少数民族地区的“胡桌”“胡椅”“胡床”“胡服”等也传入了黄河流域,这些大大丰富了黄河流域人民的生活。黄河文化也是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融合少数民族文化从而形成了多层次文明。

(二)唐宋时期黄河水利促进商业繁荣

隋唐时期,中国再次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统治者重视农田水利的建设,社会生产蓬勃发展,经济生活欣欣向荣。隋朝时期开凿的南北大运河,把长江、淮河及黄河三大水系联系了起来,逐渐形成了以长安和洛阳为中心的航运体系。江淮一带的粮食等物资从黄河逆流而上,然后在沿岸的各大津渡口岸转运到长安、洛阳等地区,保障了京城的各种物质需求。到盛唐时期,农田水利的发展规模超过了汉代的繁荣时期。水利科技方面比两汉时期也有了快速发展,传统造船技术也日益成熟,这是我国造船技术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时期。黄河水道船只来往不断,沿岸渡口转运不停,商人往来络绎不绝。这时期,黄河中游津渡的巨大转运作用,保障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商业贸易,繁荣了社会经济。到了隋末、唐朝的安史之乱时期,社会动荡,战争不断。例如,公元882年,“李克用率代北之师,自夏阳渡河,屯沙苑。”这些军事活动,也很大程度地影响着黄河中游古渡的存在和发展。

四、宋元明清时期是黄河文化和其他地域文化融合时期

(一)北宋时期黄河航运进一步发展

北宋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河工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黄河水运的自然规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航运及渡河工具也有所改进,这是黄河水利事业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北宋时期定都开封,使得黄河与开封周围的广济河、惠民河、金水河等构成了发达的航运体系,在当时的运输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除了江淮流域的物资运达汴梁以外,黄河流域的各种物资也都经诸多黄河渡口转运进黄河水道,源源不断地汇聚到京城。

(二)元明清时期政治与经济中心远离黄河流域

自宋代南迁之后,历经元明清,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都一直远离黄河流域,这使得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变得缓慢。但在这段时期,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总体上并没有停滞或者倒退,而是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发展速度。尤其是在明清时期,手工耕作技术在全国普遍推广,中国的封建经济进入了又一个高峰发展期。由于生产力的进步,京杭大运河的开通,黄河的水利航运事业仍然有一定发展。许多黄河津渡在也持续地发挥着它们的重要作用,并且还开辟了一批新兴渡口。其中,元末明初,朱元璋北伐时,就是由开封运粟,溯河而上,以给陕西,甚至还转运到宁夏和河州今甘肃临夏。最主要的是,这些黄河中游津渡方便了当时的商业往来,推动了黄河流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昔日遍布各地的山西、陕西会馆,至今还有很多依然存在,向我们展示着黄河流域地区那一时期的商业繁荣。到清朝中后期,随着封建经济的解体,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随着人口急剧增长,沿黄河工农业和城镇用水量的增加,黄河水资源问题变得很严峻。尤其是近代以来,铁路的兴建极大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黄河沿岸陇海铁路和同浦铁路的修建也减弱了黄河的航运作用。同时,桥梁建构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一座座大桥飞架黄河两岸。这些黄河大桥的修建也逐渐取代了黄河津渡的转运作用。近几十年,黄河中下游频繁出现断流现象,影响了黄河的航运条件。黄河津渡逐渐进入了衰落期,一批批曾经繁华一时的津渡逐渐被淘汰或废弃。

由此可见,从封建社会到后来的不同朝代,黄河中游古渡的分布面积越来越广,数量越来越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近现代以来,由于社会制度的进步,社会生产力与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工具的改进,一大批津渡又逐渐走向衰落。黄河中游津渡在清代以前持续发展,是封建社会自身生产力逐步发展和完善的结果。而自近代以来由繁荣逐渐走向衰落,是封建社会走向瓦解,新的社会生产力代替旧的社会生产力的结果,与铁路的修建、黄河水运的衰落和黄河大桥的修建有着密切的关系。

五、近代是黄河文化的新生期

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资本主义军事、经济侵略而渗透进来的西方文化,第一次向黄河文化提出了严峻挑战。此时的黄河文化已进入衰落期,没有足够的信心、勇气和生命活力对西方文化进行吸收、消化。西方文化是以近代大工业发展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文化,黄河文化圈的社会经济条件根本无法为该类型文化提供发展的土壤。因此,黄河文化的再生,必须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根本性变革为前提,一方面要以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又要保持黄河文化的精髓。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真正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黄河流域的旱地农业文化圈也开始发生根本性变革,乡镇企业星罗棋布,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传统观念和衣食住行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也影响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和思维方式。现代化建设,给黄河文化的再生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一个继承了黄河文化传统特质又反映了当代人们崭新精神风范的文化系统正在形成,黄河文化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