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国内外关于黄河文化的研究
一、国内关于黄河文化的研究
(一)关于黄河文明延续千年原因的研究
国内一些研究者指出:黄河流域的中下游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地带,北边则是较难逾越的蒙古戈壁,而西北是万里黄沙,因此形成了交通障蔽。西边是险峻的天山和帕米尔高原。西南屹立着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东边又紧临地球上最广阔的大洋(太平洋)。这些对于先人来说都是难以打通和跨越的。这种地理环境对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华民族形成了一种隔绝机制,因此黄河文化独立地发展成为一种内向的、超稳定的民族文化。
关于黄河文明的延续性,学者葛剑雄在“首届河流伦理研讨会”的演讲上给出了两方面答案。他认为黄河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下来,一方面是因为黄河流域适于农耕的面积相当大,另一方面是黄河流域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他认为黄河文明缺少开放性正是地理环境所驱使。埃及人为了寻找新文明可以沿着尼罗河再进入地中海,而能与中国接触的只有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人,在历史上这些地区都是主动向中国寻求先进文明的,因此中国人既没有可能,且没有必要跨到海外、更不会越过太平洋到美洲。
学者胡文瑞在《大河文明谈》中把黄河文明能够连续不断的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孔子的中庸之道,二是科举制的实施,三是佛教的中国化。同时,他认为黄河文明的延续与可以耕种的面积也有着一定关系,尼罗河的灌溉面积很有限,西边就是撒哈拉沙漠,印度河、恒河的可耕面积加在一起还不抵中国黄河长江流域可耕地面积的十几分之一。
也有很多学者通过撰写博客来表达自己对黄河文明延续性的思考。他们指出在黄河文明史上因为南方民族的文明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并且远远超过了北方民族,最后游牧民族的落后文明就被南方民族的先进文明同化了。然而,在西方国家,希腊文明和它的继承者罗马帝国,却没有这样的先天条件,所以最终在游牧文明的攻击下,国家灭亡了。由于国家崩溃的时期较早,两种文明之间的差距还不够大,并不具备同化的能力,所以具有攻击性的游牧文明便主导了西方世界。
(二)关于黄河文明特点的研究
李振宏、周雁两位学者在《黄河文化论纲》中将黄河文化的特点总结为三大方面:第一,起源早,成熟快;第二,具备鲜明的政治色彩;第三,拥有强大的同化能力。黄河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原始发展时期是从仰韶文化到河南龙山文化;形成时期为夏商周三代独立文化系统;兴盛繁荣时期从春秋战国到唐宋;元代以后步入迟滞与衰落时期;近代以来为挑战与再生时期。
学者安作璋、王克奇在《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一文中把黄河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先秦至秦汉时期,这一阶段的黄河文化是作为一种主体文化的形成时期;第二阶段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这一阶段是黄河文化发展的时期;第三阶段为宋元明清时期,这一阶段是黄河文化与其他地域性文化的融合时期。他们总结了黄河文化的三大特征:从经济特征来看,黄河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农业文化;从政治特征来看,黄河文化具有正统性特征;从文化特征来看,黄河文化则是一种包容性极强的文化系统。
李航在《中国与海洋文明》中阐述了农耕文明的四大缺点,一是其思想的封闭性;二是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存在局限性;三是中央集权制和村落社会的封闭性;四是地域文化有保守性。
(三)关于近代黄河文化的研究
学术界当前对黄河文化这种区域性的文化形态进行梳理的文章比较少。首先,受到了学科划分以及各学科研究特点的限制,古代史学者比较关注黄河文化的传统,但对传入西学后的黄河文化关注度不足。近代史学者通常都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外来的海洋文化上,相对更关注外来的西方文化,而忽视了对文化传统的考察。另外,这与近代以来黄河文化相较于长江文化所处的弱势地位也有些许关系,大家几乎都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近代的宠儿长江文化上,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近代黄河文化。《黄河文化与西风东渐》《黄河文化丛书》《黄河文化史》是三部比较系统的著作。总体来说,三部著作中关于近代部分大都是以时间为经、以黄河流域的省份为纬,以近代化为尺度,从而对黄河流域自近代以来新出现的物质文化现象进行梳理,在对精神文化层面的梳理也仅限于艺术、文学、史学等学科领域的分门别析,没有深入到文化的深层结构、甚至是民族的心理结构层面。
黄河文明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主体,黄河文明的近代转型也正是折射出了中华民族文明的近代转型,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型。而传统的中国究竟该何去何从?从西?从中?抑或是中西汇通?自五四运动以来这种中西文化之间的论战就起起伏伏却未曾终止。在张世宝《西化思潮的源流与评价》一书中可以窥见从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之间的论战至少有四次。第一次是从1915年到1927年,这一阶段的中西论战持续了十几年,直到1927年思想战线上的争辩最终转移到对社会性质等问题的争论才宣告结束。这其中还包括了1923年开始对科学和玄学之间的争论,这次争论表面上看起来是一次关于人生观的争论,实则是中西文化论战的深入。第二次为20世纪30~40年代的“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文化”之间的论战。第三次是20世纪40年代末有关工业化利弊的争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争论又从不同的方面以更加隐晦的形式表现出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河殇》引起的对黄河文化未来命运的反思再度把中西文化之间的论争推向了高潮。因此各家各派各抒己见,表达了自己对黄河文化未来命运的关注和考量,提出了各自认为合理的解决方案。
沈进则在《用长江文化改造黄河文化》的文章中提出黄河文化未来可能会有四种走向:一是希望黄河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二是海洋文化会取代黄河文化;三是黄河文化与海洋文化在不同程度或不同比例上相互结合;四是建立一种全新的大陆文化。虽然在学理上用长江文化改造黄河文化的主张漏洞百出,但却是代表了当时思考的高水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长江文化吸收融合了黄河文化的优秀文明成果,近代以来长江文化又以相较于黄河文化更为开放的姿态吸纳了西方文明,长江文化本身即成为一个成功的中西合璧的例证。从这个角度来看,利用长江文化来改造黄河文化的确不失为一项有益的探索。然而作者在文章中并没有更加系统地提出长江文化相对于黄河文化来说其优越性的所在以及具体如何实现对黄河文化改造的问题,因此大大降低了这一主张的可操作性。
(四)关于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研究
徐吉军、侯仁之等多位专家学者在论述黄河文化时,均提出农业文化是黄河文化的核心,是构成黄河流域文化的最稳定元素。
李玉洁主编的《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一书从发展的角度,按照时间脉络对不同时期农耕文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并且对我国古代农业的救灾政策和思想、古代的农神、我国的农书展开了系统的介绍,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和重要的学术意义。
侯仁之主编的《黄河文化》一书中,对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的出现从地形地貌特征、气候与土壤条件、丰富的动植物基础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详述了不同时期农业技术、农业政策、农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为黄河农耕文化的基础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李小建在《黄河沿岸人地关系与发展》一文中指出黄河文明成为中华文明的直根系,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中心,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耕文化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发展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气候温暖湿润、水量充沛、黄土冲积平原等)密不可分。
刘壮壮在《农耕、技术与环境:“黄河轴心”时代政治中心之离合》一文中通过对纵深考察黄河流域的农耕、技术及生态环境的变迁中的研究,揭示了它们与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以及文明兴衰之间的关系:农耕技术的发展是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农耕技术的发展是自然环境改造的关键性因素,同时自然环境也制约着农耕技术的推广及普及。黄河流域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农耕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合宜的条件,同时下游地区多水低湿的环境也制约着农耕技术的推广。
高有鹏在《关于黄河流域民间文化类型及其基本分布问题》一文中指出,黄河流域民间文化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其中黄河中游的山西、陕西到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地区的神话传说、民间信仰、民俗活动、民间艺术等都是在农耕文明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它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一部分,也是我国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曲丽丽在《黄河文明之近代转型研究》论文研究中提出,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但没有衰退,反而逐步实现了创造性的工业化、科技化、城镇化、商业化、生态化等现代化转型,出现了从大陆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国外关于黄河文化的研究
中国黄河文化的研究,不仅要依赖我国专家学者,同样还要依赖于西方异质文化圈中的“他方”这个外力。如今,全世界虽然已成了一个地球村,世界各族人民在日益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中国也在为世界的繁荣稳定和文明进步做着自己的贡献,但由于各种原因,对于中华文化的介入受到一些西方专家学者的质疑,同时还对黄河文明的理解存在一些偏差。虽然由于文化差异、文化取向不同,关于黄河文化的治理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每年的“黄河国际论坛”中,中西方针对黄河治理有着相似的见解,对黄河文化传承起到了很大作用。
(一)“黄河学”高层论坛
2019年6月22日,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文字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黄河学”高层论坛暨“古文字与出土文献语言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古都开封拉开帷幕。来自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韩国明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东海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吉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西南大学等40多家单位的8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汴京,共襄盛会。
研讨会持续两天,以“新环境、新视野下的古文字与出土文献语言研究”为主题,围绕“古文字与出土文献语言数据库的建设研究”“甲骨文与商代语言文字研究”“两周及简帛语言文字研究”三个议题展开讨论,旨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促进古文字研究者之间的交流,推动国内外古文字与出土文献语言研究领域的进步发展。
(二)黄河国际论坛
“黄河国际论坛”是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的国际上水利界的大型会议,每两年会举办一次,首创于2003年,是一个以黄河为平台、促进国际水利特别是河流治理与管理、关于黄河文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大型国际研讨交流会,目的是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沟通,相互交流河流治理经验,共同研究解决黄河及世界流域管理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实现人水和谐。
第六届论坛(2019年)在重庆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相关领域的近500名杰出专家学者、工程师、规划设计师参会。第六届国际论坛主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题,并围绕新时代的水务战略、水生态文明建设、长江保护与修复、生态治水、河长制架构与执行等议题展开深入探索和交流,以专业的力量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