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教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7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是一门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交叉学科。我们现在正在造就的时代将是基于计算机和将它们连接起来的网络之上的新的信息社会时代。“网络就是计算机”,深刻地体现了网络在计算机发展史中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网络是计算机发展史中正在经历的第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1.7.1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始于20世纪50年代,近20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在信息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水平不仅反映一个国家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水平,而且是衡量其国力及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1.7.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将多个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在一起,然后由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系统。计算机网络规模可大可小,小到只有几台计算机的网络,大到世界范围内的因特网。它们可以是通过电线或电缆建立的永久连接,也可以是通过电话线路或无线传输建立的暂时连接。无论何种类型的网络,它们都具有共享资源、提高可靠性、分担负荷、实现实时管理等特性。

1.7.1.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实现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共享)。

(2)在用户之间交换信息。

概括来说,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就是使分散在网络各处的计算机能共享网络上的所有资源,并为用户提供强有力的通信手段和尽可能完善的服务,从而极大地方便用户。

1.7.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最简单、最小的计算机网络可以是两台计算机的互联。最复杂的、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是全球范围的计算机的互联。最普遍、最通用的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局部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计算机的互联。

1.7.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照地理位置来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四种: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网际网。

(1)局域网:指通过通信介质相互联接,能够共享文件与资源的一组计算机和相应外设。一栋建筑物、一家中小型企业、一所学校等场所使用的网络一般是局域网。

(2)城域网:指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其范围通常覆盖一个城市或十公里到上百公里。

(3)广域网:把网络中各节点分布在一个较大的地理范围的网络称为广域网(即远程网)。多个局域网通过电信部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联接起来形成广域网。广域网涉及的地域大,通信距离可达几十至几千千米。例如,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或洲与洲之间的网络都是广域网。

(4)网际网:即俗称的互联网,又称因特网,英文名称为Internet。网际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的巨大国际网络。

1.7.1.5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一个网络的通信线路和节点的几何排列或物理布局,主要反映网络中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其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星型、环型、树型、网型、总线型和复合型。

(1)星型拓扑:星型拓扑是由中央节点和通过点到点通信链路接到中央节点的各个站点组成,这种结构一旦建立了通道连接,就可以无延迟地在连通的两个站点之间传送数据,如图1-34所示。星型拓扑结构简单,连接方便,扩展性强,且在同一网段内支持多种传输介质,每个节点直接连到中央节点,故障容易检测和隔离,管理和维护都相对容易。同时,星型拓扑的网络延迟时间较小,传输误差较低,因此星型拓扑结构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网络拓扑结构。但是,星型拓扑结构的安装和维护费用较高,共享资源的能力较差,一条通信线路只被该线路上的中央节点和边缘节点使用,通信线路利用率不高,并且对中央节点的要求相当高,一旦中央节点出现故障,则整个网络将瘫痪。所以,星型拓扑结构主要应用于网络的智能集中于中央节点的场合。

图1-34 星型拓扑

(2)环型拓扑:在环型拓扑中各节点通过环路接口连在一条首尾相连的闭合环型通信线路中,环路上的任何节点均可以请求发送信息,如图1-35所示。环型网中的数据可以是单向传输,也可以是双向传输。由于环线公用,一个节点发出的信息必须穿越环中所有的环路接口,信息流中的目的地址与环上某节点地址相符时,信息被该节点的环路接口所接收,而后信息继续流向下一环路接口,一直流回到发送该信息的环路接口节点为止。环型拓扑可使用传输速率很高的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且所需的电缆长度比星型拓扑要短很多,在增加或减少工作站时,仅需简单的连接操作即可完成。但环型拓扑中一旦有一个节点发生故障,就会引起全网故障,且检测较为困难。环型拓扑结构的媒体访问控制协议都采用“令牌传递”(局域网数据送取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方式,在负载很轻时,信道利用率相对来说比较低。

图1-35 环型拓扑

(3)树型拓扑:树型拓扑结构的形状像一棵倒长的树一样,采用分级的集中控制方式,其传输介质可以有多条分支,但不形成闭合回路,每条通信线路都必须支持双向传输,如图1-36所示。树型拓扑结构易于扩展,可以延伸出很多分支和子分支,如果某一分支的节点或线路发生故障,很容易将故障分支与整个系统隔离开来,但树型拓扑结构的各个节点对根的依赖性太大,如果根发生故障,则会导致全网瘫痪。

图1-36 树型拓扑

(4)网型拓扑:网型拓扑结构是在IBGP[1]对等体之间建立全连接关系,形成一个网状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广域网中。其优点是节点间路径多,碰撞和阻塞减少,局部故障不影响整个网络,可靠性高,但其网络结构复杂,建网较难,不易扩展,如图1-37所示。

图1-37 网型拓扑

(5)总线型拓扑:总线型拓扑结构采用一个信道作为传输媒体,所有站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到这一公共传输媒体上,该公共传输媒体即称为总线,任何一个站点发送的信号都沿着传输媒体传播,而且能被所有其他站所接收,如图1-38所示。总线型拓扑结构结构简单,易于扩展,需要的电缆数量少,线缆长度短,易于布线和维护,有较高的可靠性,且因多个节点共用一条传输信道,信道利用率高。但总线型拓扑结构的传输距离有限,通信范围受到限制,且故障诊断和隔离较为困难。此外,由于分布式协议不能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送,因此不具有实时功能,这就要求站点必须是智能的,要有媒体访问控制功能,从而增加了站点的硬件和软件开销。

图1-38 总线型拓扑

(6)复合型拓扑:复合型拓扑是将两种单一的拓扑结构混合起来,取两者的优点构成的拓扑,如图1-39所示。复合型拓扑结构需要选用智能网络设备,实现网络故障自动诊断和故障节点的隔离,网络建设成本比较高,但复合型拓扑结构的故障诊断和隔离较为方便,当网络发生故障时,只要诊断出哪个网络设备有故障,将该网络设备和全网隔离即可。复合型拓扑结构易于扩展,安装方便,网络的主链路只要连通汇聚层设备(连接接入层和核心层的网络设备),然后再通过分支链路连通汇聚层设备和接入层设备即可。

图1-39 复合型拓扑

1.7.2 数据通信概述

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它通过传输信道将数据终端与计算机联结起来,而使不同地点的数据终端实现软、硬件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根据传输媒体的不同,数据通信可分为有线数据通信和无线数据通信两种类型。

1.7.2.1 通信的基本概念

通信是指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通信自古就有,从通信手段上来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语言为主,通过人力、马力、烽火等原始手段传递信息。

第二阶段:通过文字、邮政传递信息,增加了信息传播的手段。

第三阶段:通过印刷品传递信息,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

第四阶段:进入电气时代后,通过电报、电话、广播等载体传递信息。

第五阶段:信息时代,除语言信息外,数据、图像等各种多媒体信息都得以交流和传递。

1.7.2.2 数据通信设备

数据通信设备是数据通信系统中交换设备、传输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总称,指利用有线、无线的电磁或光,发送、接收或传送二进制数据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电信设备。数据通信设备包括数据终端、帧中继设备、ATM交换机、综合业务交换系统、软交换设备、路由设备、IP电话网关与网守、网络接入服务器、局域网管理、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DN设备、以太网交换设备、媒体网关设备等。以分组交换网为例,如以设备功能分,数据通信设备有中转分组交换机(PTS)、本地分组交换机(PTLS)、分组集中器(PCE)、分组装拆设备(PAD)、网络管理中心(NMC)、数据传输设备和数据终端设备;如以交换机的网络地位分,则数据通信设备可分成国际出入口局、一级交换中心、二级交换中心和用户集中器。

1.7.2.3 网络传输介质

网络传输介质是指在网络中传输信息的载体,常用的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不同的传输介质,其特性也各不相同,它们不同的特性对网络中数据通信质量和通信速度有较大影响。

1. 有线传输介质

有线传输介质是指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实现的物理连接部分,它能将信号从一方传输到另一方,有线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电信号,光纤传输光信号。

(1)双绞线:由两条互相绝缘的铜线组成,既能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能用于传输数字信号,其带宽决定于铜线的直径和传输距离,如图1-40所示。由于其性能较好,价格低廉,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图1-40 双绞线

(2)同轴电缆:以硬铜线为线芯,外包一层绝缘材料,这层绝缘材料再用密织的网状导体环绕构成屏蔽,其外又覆盖一层保护性材料,如图1-41所示。同轴电缆比双绞线的屏蔽性要更好,因此在更高速度上可以传输得更远。

图1-41 同轴电缆

(3)光纤:由纯石英玻璃制成,纤芯外面包围着一层折射率比光纤低的包层,包层外是一层塑料护套。光纤通常被扎成束,外面有外壳保护,如图1-42所示。光纤的传输速率可达100Gbit/s。

图1-42 光纤

2. 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传输的介质是电磁波,根据电磁波的频谱不同,可将其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等。无线传输介质通常用于广域互联网的广域链路的连接,在局域网中,通常只使用无线电波和红外线作为传输介质。

(1)无线传输:无线传输有易于安装、移动和变更的优点,不会受到环境的限制。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和被窃取,且初期的安装费用较高。

(2)微波传输:微波是频率在108~1010Hz之间的电磁波,被广泛用于长途电话通信、监察电话、电视传播及其他方面的应用。微波在100MHz以上可以沿直线传播,因此可以集中于一点,通过抛物线状天线把所有的能量集中于一小束,便可以防止他人窃取信号和减少其他信号对它的干扰,但是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必须精确地对准。

(3)红外线传输:红外线是频率在1012~1014Hz之间的电磁波,常被用于短距离通信,例如电视遥控器就利用了红外线装置。红外线的最大缺点是不能穿透坚实的物体,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个房间里的红外系统不会对其他房间里的系统产生串扰,所以红外系统防窃听的安全性要比无线电系统好。

(4)激光传输:通过装在楼顶的激光装置可以连接两栋建筑物里的局域网。由于激光信号是单向传输,因此每栋楼房都得有自己的激光以及测光的装置。激光传输的缺点是不能穿透雨和浓雾。

1.7.3 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例如,网络中一个微型计算机用户和一个大型主机的操作员进行通信,由于这两个数据终端所用的字符集不同,因此操作员所输入的命令彼此不认识。为了能进行通信,规定每个终端都要将各自字符集中的字符先变换为约定的标准字符集的字符后,才进入网络传送,到达目的终端之后,再变换为该终端字符集的字符。

1.7.3.1 TCP/IP协议

TCP/I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简单地说,就是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的。

1.7.3.2 IP地址

IP地址是IP网络中数据传输的依据。它标识了IP网络中的一个连接,一台主机可以有多个IP地址。IP分组中的IP地址在网络传输中是保持不变的。

(1)基本地址格式。IPv4的IP网络使用32位地址,以点分十进制表示,如192.168.0.1。

地址格式为:IP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或IP地址=网络地址+子网地址+主机地址。

网络地址是由ICANN(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分配的,下有负责北美地区的INTERNIC、负责欧洲地区的RIPENIC和负责亚太地区的APNIC,目的是为了保证网络地址的全球唯一性。主机地址是由各个网络的系统管理员分配。因此,网络地址的唯一性与网络内主机地址的唯一性确保了IP地址的全球唯一性。

(2)保留地址的分配。根据用途和安全性级别的不同,IP地址还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公共地址和私有地址。公共地址在Internet中使用,可以在Internet中随意访问;私有地址只能在内部网络中使用,只有通过代理服务器才能与Internet通信。

网络号:用于识别主机所在的网络。

主机号:用于识别该网络中的主机。

IP地址分为5类:A类保留给政府机构;B类分配给中等规模的公司;C类分配给任何需要的人;D类用于组播;E类用于实验。各类IP地址可容纳的地址数目不同。

A、B、C 3类IP地址的特征:当将IP地址写成二进制形式时,A类地址的第一位总是0,B类地址的前两位总是10,C类地址的前三位总是110。

1)A类地址。A类地址第1字节为网络地址,其他3个字节为主机地址。A类地址范围:1.0.0.1~127.255.255.254。

A类地址中的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

10.X.X.X是私有地址(所谓的私有地址就是在因特网上不使用,而被用在局域网络中的地址)。私有地址范围:10.0.0.0~10.255.255.255。

127.X.X.X是保留地址,用作循环测试。

2)B类地址。B类地址第1字节和第2字节为网络地址,其他2个字节为主机地址。B类地址范围:128.0.0.1~191.255.255.254。

B类地址的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

172.16.0.0~172.31.255.255是私有地址。

169.254.X.X是保留地址。如果你的IP地址是自动获取IP地址,而你在网络上又没有找到可用的DHCP服务器,就会得到其中一个IP。

3)C类地址。C类地址第1字节、第2字节和第3个字节为网络地址,第4个字节为主机地址。另外第1个字节的前三位固定为110。C类地址范围:192.0.0.1~223.255.255.254。

C类地址中的私有地址:

192.168.X.X是私有地址。其范围:192.168.0.0~192.168.255.255。

4)D类地址。D类地址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前四位固定为1110。D类地址范围:224.0.0.1~239.255.255.254。

5)E类地址。E类地址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前四位固定为1111。E类地址范围:240.0.0.1~255.255.255.254。

1.7.3.3 域名

域名是一种有规律的人性化的易记忆的名称性地址,用来代替难记忆、无规律的IP地址,以方便因特网的使用。但因特网系统只识别IP地址,要使域名地址有效,就要将域名地址转换成IP地址,这个过程由DNS(域名系统或域名服务)来完成。

域名采用层次结构,每一层称为子域名,子域名之间用点隔开,并且从右到左逐渐具体化。域名的一般表示形式为:计算机名.网络名.[机构名.]一级域名。

如果“一级域名”就是“机构名”,如www.shitac.net,这样的域名地址称为“国际域名地址”;而如果“一级域名”是“地理性域名”,如www.gov.cn,则称为“国家或地区域名地址”。

1.7.4 Internet概述

因特网(Internet)是一个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不同的计算机网络互联而成的网络。

1.7.4.1 Internet的形成和发展

Internet的名称最早出现在1983年。当时为了安全起见,军用网ARPANET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称为DARPA Internet。其作为民用网,首次出现了“Internet”这个称呼;另一部分,称为MILNET,继续作为军用网使用。这一年,用于异构网络互联的开放式的。TCP/IP网络协议(组)被定为国际标准,也被定为DARPA Internet唯一使用的网络协议。所以,1983年是因特网正式诞生的时间,其标志就是TCP/IP协议(组)被定为DARPA Internet唯一使用的网络协议。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创立,旗下的网络(NSFNet)成功取代DARPA Internet成为主干网,名称也正式改为Internet。

之后十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期,其中最著名的新应用服务就是万维网(WWW)。1996年之后,因特网进入了爆发式发展期,各种新应用层出不穷,一直至今,因特网也将进入第二代,其速度、容量将比现在的高出很多倍。

1.7.4.2 Internet的常见服务

因特网之所以大受欢迎,就是因为它开放性地提供了大量的使人们都能各取所需的应用服务。这些服务有因特网正式诞生前就存在、且一直沿用至今的服务,如基本服务;而因特网诞生之后逐渐产生的服务,则被称为扩充服务。

基本服务包括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FTP)、远程登录(Telnet)。

扩充服务包括基于电子邮件的服务、名录服务、索引服务、交互式服务。

(1)万维网。万维网(WWW),也叫全球信息网,诞生于1989年,一年后就成为访问Internet资源的最受欢迎、最流行的方法。通过万维网的浏览器,用户能迅速方便地连接到各个网站,浏览文本、图形、声音,甚至动画等不同形式的信息。

WWW采用超文本技术进行信息发布和检索信息。WWW上的信息均是按页面进行组织的,称为Web页。每个页面由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来编写,页面中还包含指向其他页面(可能位于其他主机上)的链接地址。存放Web页面的计算机称为Web站点或WWW服务器。每个Web站点都有一个主页(Home Page),它是该Web站点的信息目录表或主菜单。万维网实际上是一个由千千万万个页面组成的信息网。

由于WWW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和欢迎,所以它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高等院校通过自己的Web站点介绍学院概况、师资队伍、科研和图书资料,以及招生、招聘信息等;政府机关通过Web站点为公众提供服务、接受社会监督并发布政府信息;生产厂商通过Web页面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宣传自己的产品,提供优良的售后服务;个人用户也通过制作自己的Web页面展示自我的个性风采。

(2)网上邮件。收发电子邮件是因特网最常用的服务功能之一。它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将用户的电子邮件发送到世界各地的因特网用户手中,这是传统通信方式无法与之相比的。收发电子邮件具有操作简单、投递迅速、收费低廉等优点。

电子邮件主要特点:能在几秒钟或几分钟之内,将信件从一台计算机上发送到世界各地的若干个电子信箱,收件人可以随时读取信件;能发送比常规信件的内容更为丰富的信息,如文字、声音、图像或图形等;能够通过电子邮件订阅各种电子新闻杂志等。

(3)文件传输。Internet上存有大量的可供用户自由使用的软件、自由复制的源程序、数据等。这些文件和数据的传输是通过文件传输协议(FTP)来实现的。用户可以将Internet上的某些文件下载到本地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也可以把自己的文件上传到Internet中的某台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

(4)电子商务。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指通过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包括经营管理、电子数据交换、电子资金转账等活动,主要应用于商业部门、政府和消费者之间。

(5)网上学习。由于网上有大量的知识信息及各种网络学院,人们不但可以通过网络不断地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还可以向专家、学者请教,能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6)网络论坛、网络聊天。通过网络论坛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个人见解,阅读别人的文章,与世界各地的网友进行讨论。

在网络上,可以通过聊天室、聊天软件与远在他乡的亲朋好友或者陌生人进行交流,网上聊天还支持语音、视频功能。常用的聊天软件有QQ、WeChat、MSN等。

(7)远程登录。远程登录(Telnet)是指让本地计算机连接到远端的计算机系统中,操作和使用该计算机上的软、硬件资源。

1.7.4.3 Internet的常见接入方式

Internet提供了各种接入方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如电话拨号上网、调制解调器接入、ISDN、DDN、ADSL、VDSL、小区宽带接入、Cable Modem、无线接入、局域网接入等,目前常用的主要有ADSL、局域网接入、小区宽带接入和无线接入四种接入方式。

(1)ADSL接入:ADSL是一种能够通过普通电话线提供宽带数据业务的技术,特点是下行速率高,频带宽,性能好,安装方便,价格低廉,是目前应用最广的Internet接入方式。ADSL接入方法的流程是选择ISP并申请账号>安装硬件>创建Internet连接。

(2)局域网接入:局域网接入的前提是用户所在的位置已经建立了局域网并连通了Internet,同时留有接口。局域网接入的优点是速度快,还可以与局域网中的其他用户进行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缺点是要受局域网规划的制约。

(3)小区宽带接入:这是目前大中城市较为普及的一种宽带接入方式,网络服务商采用光纤接入到楼或小区,再通过网线接入用户家中。小区宽带的优点是初装费用低,下载速度快,缺点是个人用户无法自行申请,且小区采用哪家公司的宽带服务由网络运营商决定,用户无法选择。

(4)无线接入:常见的无线接入技术有蓝牙、GSM、GPRS、GPRS、CDMA、3G、4G等,适合接入距离较近、布线难度大、布线成本较高的地区。

1.7.5 浏览器的使用

浏览器是一个显示网络站点服务器或文件系统内的文件,并让用户与这些文件交互的应用软件,可以用来显示在万维网或局域网等内的文字、图像及其他信息。浏览器是最常用的客户端程序,人们上网浏览信息必须通过浏览器来达到目的。

1.7.5.1 常见的浏览器介绍

浏览器是上网必备工具,这也催生了各种浏览器的研发与应用。目前浏览器品种繁多,从国内用户的情况来看,常见的浏览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1)360浏览器:采用Chrome内核和IE内核。

(2)百度浏览器:采用IE和WebKit双内核。

(3)QQ浏览器:采用Chromium内核+IE双内核。

(4)猎豹浏览器:采用Trident和WebKit双内核。

(5)搜狗浏览器:采用Chromium内核。

浏览器内核是浏览器的核心部分,英文名称为“Rendering Engine”,负责对网页语法进行解释并渲染(显示)网页。换言之,浏览器内核也就是浏览器所采用的渲染引擎,渲染引擎决定了浏览器如何显示网页的内容以及页面的格式信息。不同的浏览器内核对网页编写语法的解释也有不同,导致同一网页在不同内核的浏览器里的渲染(显示)效果也可能有所不同。因此,网页编写者需要在不同内核的浏览器中测试网页显示效果,但对普通浏览者来说,使用哪种浏览器区别并不太大,只是用户的习惯问题。

1.7.5.2 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的基本操作

Internet Explorer简称IE,是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浏览器,也是世界上用户最多的浏览器。在使用IE浏览器浏览网页时,通常是首先打开某个网站的主页,然后在该网站主页中单击相关链接打开该网站的其他网页。

1. 启动IE浏览器

连接上Internet后,可利用下面几种方法启动IE浏览器。

(1)单击“开始”按钮,弹出菜单列表,选择“Internet Explorer”选项,启动IE浏览器。

(2)双击桌面上的Internet Explorer图标“”,启动IE浏览器。

(3)单击任务栏左侧的Internet Explorer快速启动图标“”,启动IE浏览器。

2. 打开网页

第一次启动IE浏览器时,会连接到微软公司的MSN中国网站,要浏览其他信息,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打开网页。

(1)通过网址打开网页:在IE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网站或网页的网址,例如输入“新浪网”网站的网址“www.sina.com.cn”,然后按下“Enter”键,便打开了“新浪网”网站的主页,如图1-43所示。

图1-43 通过“新浪网”的网址打开网页

(2)通过地址栏打开网页:在地址栏下拉菜单中选择曾经输入过的网址,可打开该网页,如图1-44所示。

图1-44 通过地址栏打开网页

(3)通过超链接打开网页:通过超链接打开网页是我们浏览网页的主要实现方式。将鼠标指针移到网页上的文字、图片等项目上,如果指针变成“”(手形),表明它是超链接,此时单击便可以转到该链接指向的网页,如图1-45所示。

图1-45 通过超链接打开网页

3. 常用浏览操作

浏览网页时,经常需要使用下面一些操作。

(1)刷新:当打开网页时出现意外中断,或想更新一个已经打开网页的内容时,可单击IE浏览器地址栏右侧的“”(刷新)按钮,刷新网页。

(2)后退:单击“”(后退)按钮,可以返回前面浏览过的网页。

(3)前进:单击“”(前进)按钮,可以返回在单击“”(后退)按钮前浏览过的网页。

1.7.5.3 保存网页和网页信息

在浏览网页时,浏览到一些具有重要信息的网页或网页内容时,如网页、网页中的文字或图片等,可以将其保存下来,以便能在不连接Internet的情况下随时查看网页中的内容。

1. 保存网页

以IE 11为例,当需要保存某个网页时,需先打开该网页,然后在工具栏上单击“”(工具)按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文件”|“另存为”选项,打开“保存网页”对话框,设置好保存路径、文件名、保存类型后,单击“保存”按钮即可保存网页,如图1-46所示。

图1-46 保存网页

在“保存网页”对话框的“保存类型”下拉菜单中可以看到多种类型选项,这些保存类型作用如下:

(1)“网页,全部”:保存后会产生一个html网页文件和一个文件夹。双击html文件可打开保存的网页。

(2)“Web档案,单个文件”:会把网页上的所有元素,包括文字和图片集成保存在一个mht类型的文件中。保存后,双击mht文件便可以打开网页。

(3)“网页,仅HTML”:当对网页上的图片不重视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这种形式保存。

(4)“文本文件”:会以文本形式只保存网页中的文字。

2. 保存网页中的图片

在浏览网页时,如果需要保存某张单独的图片,可将鼠标移到该图片上,再右键单击该图片,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图片另存为”选项,打开“保存图片”窗口,指定保存位置和名称,单击“保存”按钮即可,如图1-47所示。

图1-47 保存网页中的图片

1.7.5.4 IE浏览器选项设置

在IE浏览器中单击工具栏右端的“”(工具)按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Internet选项”选项,可打开“Internet选项”对话框,在此可以对IE浏览器进行设置。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最常用的设置是主页设置和默认浏览器设置。

1. 设置IE浏览器主页

主页也叫首页,每次打开IE浏览器时,都会自动打开一个网页,这便是IE浏览器的首页。IE浏览器的首页是可以自己设置的。

单击IE浏览器工具栏右端的“”(工具)按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Internet选项”选项,打开如图1-48所示的“Internet选项”对话框,根据需要执行以下操作即可更改IE浏览器的首页。

图1-48 “Internet选项”对话框

(1)单击“使用当前页”按钮,可将当前显示的网页设置为IE的首页。

(2)单击“使用默认值”按钮,可恢复默认的首页。

(3)单击“使用新选项卡”按钮,并在地址框中分行输入多个网页地址,可创建多个主页选项卡。

确定设置后,以后无论当前打开的是什么网页,只需单击IE浏览器工具栏上的“”(主页)按钮,便可打开指定的IE浏览器首页。

2. 设置默认浏览器

当计算机中安装了多个浏览器时,如果想要在每次打开网页时使用某个特定的浏览器,可以将该浏览器设置为默认浏览器。如果要将IE浏览器设置为默认浏览器,可以在“Internet选项”对话框中的“常规”选项卡切换到“程序”选项卡,单击其中的“设为默认浏览器”按钮并确定,如图1-49所示。

图1-49 将IE浏览器设置为默认浏览器

1.7.6 电子邮件的使用

电子邮件的诞生使邮政业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人们不再用笔写信,大街小巷的邮筒也成了一种装饰。虽然随着即时聊天工具的文件传输功能日益增强,削弱了电子邮件的地位,但它作为一个专业的网上通信工具还是不可被完全替代的。

1.7.6.1 电子邮件概述

电子邮件(也叫作E-mail)是通过Internet发送的信件。电子邮件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它具有方便、快捷和廉价的特点,已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交往中重要的通信工具。

在Internet上可以进行网上通信,例如打电话、收发传真、收发邮件等,我们称之为电子邮件传递。电子邮件的传输是通过邮件传输协议(SMTP)来实现的。任何人都可以在Internet上拥有自己的电子邮箱地址。

因特网上许多网站提供邮箱服务,有收费的,也有免费的。有的免费邮箱只提供网上收发邮件,不提供对客户端邮件工具的支持,如不能对接收地址POP服务器或者发送地址SMTP服务器进行访问,用户在注册电子邮箱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电子邮件服务商。

1.7.6.2 在线收发电子邮件

在线收发电子邮件是指不通过专业的电子邮件收发程序,而是通过浏览器来收发电子邮件。例如,可以使用IE浏览器登录电子邮箱来收发电子邮件。下面以新浪网提供的电子邮箱为例,来演示如何使用浏览器在线收发电子邮件。

1. 申请免费电子邮箱

打开IE浏览器,搜索“新浪网”,然后通过网页链接打开新浪网主页,单击网页顶部的“邮箱”按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免费邮箱”选项,打开“新浪邮箱”网页窗口,如图1-50所示。

图1-50 在IE浏览器中打开“新浪邮箱”网页窗口

在使用电子邮箱之前,要先注册申请,因此这里单击“注册”按钮,跳转到如图1-51所示的注册页面,输入注册信息,然后单击“立即注册”按钮提交注册。如果是私人信箱,也可以单击“微信注册”按钮,或者切换到“注册手机邮箱”选项卡,提交相应的注册信息。注册完成后,即会自动进入邮箱界面,如图1-52所示。

图1-51 电子邮箱注册页面

图1-52 “新浪邮箱”界面

2. 写邮件

申请了电子邮箱之后,以后再从新浪网首页进入新浪邮箱时,就可以直接输入电子邮箱的账号和密码,然后单击“登录”按钮进入邮箱了。

在电子邮箱界面中单击左侧的“写信”按钮,跳转到写信页面,输入收件人的邮箱地址、主题以及邮件内容,单击“发送”按钮,便可将邮件发送给收件人,如图1-53所示。

图1-53 写邮件

在编辑邮件时,可以用编辑框上方工具栏中的各种工具按钮来设置文字格式、添加图片等,如果需要发送文件,可单击“添加附件”按钮或其他附件按钮,上传要发送的文件然后发送即可。

3. 读邮件

要阅读别人发送的邮件,可先登录自己的邮箱,单击“收信”按钮,跳转到邮件列表,然后单击要阅读的邮件链接,即可打开邮件并阅读邮件内容,如图1-54所示。

图1-54 读邮件

如果邮件包含附件,网页中会显示附件的名称、大小,单击附件名称,可打开“文件下载”对话框。单击“打开”或“保存”按钮,可将附件打开或保存在电脑中。

1.7.6.3 使用Outlook收发电子邮件

Outlook是一个专业的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利用该软件只需设置好邮箱账户,便不必登录网站而直接使用它收发邮件。

1. 设置邮箱账户

使用Outlook收发邮件时,需要先在程序中设置邮箱账户。

单击“开始”按钮,弹出“开始”菜单,选择“所有程序”|“Outlook”选项,启动Outlook。首先显示如图1-55所示的启动页面,在此输入已申请的Outlook电子邮件地址,然后单击“连接”按钮,跳转到“高级设置”页面,如图1-56所示。

图1-55 启动页面

图1-56 “高级设置”页面

单击“Office 365”图标,根据提示输入邮箱密码,进入“Exchange账户设置”页面,如图1-57所示。单击“下一步”按钮,显示已经成功添加账户,如图1-58所示。

图1-57 “Exchange账户设置”页面

图1-58 “已成功添加账户”页面

如果有其他常用的电子邮箱,可在“添加其他电子邮件地址”框中输入其他电子邮件地址,以便统一管理邮件。完成设置后,单击“已完成”按钮,进入Outlook程序主界面。

2. 收发电子邮件

Outlook的程序主界面与其他Office程序界面一样,也包含快速访问工具栏、选项卡标签栏、标题栏、功能区、状态栏等经典元素,此外它还包含作为邮件收发程序的独特元素:收藏夹窗格、邮件列表窗格和邮件阅读窗格,如图1-59所示。

图1-59 Outlook程序主界面

(1)收信和读信。

启动Outlook时,Outlook会自动连接上邮件服务器将邮件取回来,放置在“收件箱”文件夹中。选择收藏夹窗格中的“收件箱”选项,即可在邮件列表窗格中显示收到的邮件,在邮件列表窗格中单击需要阅读的邮件,即可在邮件阅读窗格中显示该邮件的内容,如图1-60所示。

图1-60 收信和读信

在邮件列表窗格中双击邮件,则可打开一个单独的邮件窗口,以供用户查看邮件,如图1-61所示。

图1-61 单独的邮件窗口

有些邮件名称前面会有“”标记,表示该邮件包含附件。单击“”图标,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保存附件”选项,可以保存附件。

(2)写信和发信。

在“开始”选项卡中单击“新建”|“新建电子邮件”按钮,可以打开一个邮件窗口,在“收件人”栏中输入收件人的电子邮件地址;在“主题”栏中输入邮件主题,以便收件人一看就知道邮件的大概内容;然后在文本框中输入邮件正文。如果需要发送其他文件,可单击“附加文件”按钮,然后选择文件,将其以附件的形式插入到邮件中,如图1-62所示。邮件编辑完毕,单击“发送”按钮即可发送邮件。

图1-62 写信和发信

[1]IBGP:同一个自治系统(AS)中的两个或多个对等实体之间运行的BGP被称为IBGP(Internal/Interior BGP)。BGP属于外部网关路由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