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主义的呼唤·第四辑(2006~2012)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件大事:开展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十九年前,我们进行了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那次调查,为我们摸清残疾人的底数,做好残疾人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毕竟近二十年过去了,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残疾人的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残疾人的数量有多少?他们的生活水平、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就业情况究竟怎样?他们有些什么样的新愿望和新需求?这些,我们还不完全掌握,心中还不是很有数。我们现在的“数”,有的是二十年前的,有的是在二十年前的数字的基础上推算出来的,所以要进行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

经过一年多精心筹备,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完成了方案设计、标准制订、队伍组建、人员培训、经费落实、样本抽取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从四月一日开始的两个月内,入户调查在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七百三十四个县、市、区全面铺开。大家想想看,这次的样本量是二百六十万人,调查小区是六千个,光调查队员就有两万名,加上陪调员和调查办的同志,约七万人的抽调大军参与了现场调查工作,这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景象!

我在四月一日参加了北京的抽样调查工作,亲身感受到了这种热烈而有序的气氛。这次抽调工作,我感到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严谨科学。各调查队在工作中严格按照统一规定、流程和标准进行。全国、省市和调查队之间,建立了通畅的技术咨询渠道,遇到问题,由专家作规范的解释和答复。二是指挥得力。全国抽样办对历时两个月的现场调查提出了总体安排和进度、质量控制要求,建立了严格的值班、日报制度,随时处理有关情况。三是强化督导。抽样调查领导小组成员,中国残联党组、理事会领导和抽样办负责人分别深入各地,到第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各省有关人员分片包干,加强了巡回检查指导。四是确保质量。这次抽调,采取各种措施,保证了入户率百分之百,见面率百分之八十三点五,疑似残疾人检查率百分之九十八。五是调查与送温暖相结合。在抽调过程中,许多地方的政府、有关部门和残联,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出台相关政策,使残疾人切实受益。

这次抽样调查中还出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有的在突遭地震、山火、雷爆的情况下,边调查,边抗灾,极大地增加了工作量;有的遇到亲人去世,为不影响进度,强忍悲痛坚持在第一线,失去和亲人见最后一面的机会;有的医务人员,在诊察残疾的同时,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为残疾病人看病疗伤;有的年轻人因调查推迟婚期,也得到爱人的充分理解。所有这一切,都受到了残疾人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赞扬。

这次抽样调查,将会得到大量第一手基础数据,我们要格外珍惜和重视这些数据。因为这是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发展残疾人事业,制定和完善与残疾人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可靠依据,也是各级残联将来更好地开展工作的基础。我们要以严谨的科学的态度,对调查数据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开发和利用。现在,国家统计局和各省统计部门已经制订了数据处理方案,进行了软件开发,做好了数据处理的相关准备工作。我想,我们应当把调查中获取的每一组数据,像地质学家对待矿石标本,解剖学家对待病理切片那样,认真地剖析、分解、研究,并和一九八七年的数据进行比较,从中尽可能多地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数据的开发利用,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我们一定要尊重并依靠统计方面的专家学者,在他们的指导下工作。

我们还要结合这次抽样调查得到的数据,对我们残疾人事业的宏观决策进行一番新的审视和评价,作出有力度的调整。如果今年国际《残疾人权利公约》能够在联大通过,再加上抽样调查结果公布,我们就有一篇大文章好做。为此,中国残联要有所准备,各省残联也要有自己的打算。

借这次抽样调查的机会,我还想提出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在残联系统建立一个规范、透明、科学和可操作的统计体系。希望大家认真研究一下我们的制度设计和运行模式,特别是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管理、数据发布等方面的问题。要科学地设计统计指标,完善统计手段,规范统计流程;要有效地解决统计调查项目和调查内容在部委间和部门间的重复统计、数据交叉等问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推动统计工作的电子化管理与应用等等。总之一句话:加强我们残联系统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我们今后的统计数字更加准确,更加“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