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人孔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亢龙有悔之82——84

82 弟子沙龙

一天早上,叶公派人请去了孔子,弟子们都留在公馆。大家猜测可能是楚王要安排召见孔子,自然话题就扯到了楚昭王身上了。

子路坐在公馆院子的花坛边上对子贡、高柴几个弟子说:“早年,楚昭王久病不愈,太史进行了占卜,卜辞说:‘是黄河之神作崇的原故。’许多大臣建议祭祀河神,楚昭王坚决不许,并说:‘夏、商、周三代的各诸侯,都是按照天子之命来祭祀,他们所祭的范围并不超过领地内的山川,河流。而长江、睢水、漳水、汉水等,都是楚国应祭的河川。有关寡人祸福的降临,不会超过领地内河川的范围,寡人虽然无德,也不会得罪黄河之神的。’结果楚昭王到底没有祭祀黄河之神。夫子知道后就说:‘楚昭王是位深明大道的贤君,他能在这样的乱世中使自己的国家不遭受危险,那是很自然的事了。’夫子还是很看重昭王的。”

子贡看了看子路说:“两年前,楚王去云梦泽打猎,半途遗失了鸟号宝弓。左右随从的人要去为王寻找,楚王说:‘算了吧!楚国的国王把宝弓遗失在楚国的土地上,拾到宝弓的也会是楚国的人,有什么要寻找的呢?’老师知道后就说:‘可惜,楚王的境界为何不能再高一点,为什么不说:‘人亡弓,人得之’,何必要带上一个楚字。’虽然楚王还达不到老师天下为公的境界,但老师还是值得在楚国去尝试一下,但愿这次有好的结果。”

83 归与之叹

孔子在负函呆了数月,也未能见上整天忙于战事的昭王。

一天黄昏,叶公派人去请孔子,孔子带着子路、子贡几位弟子随来人一起进了城,半夜时分他们到了叶公馆的门前。广场上燃着几堆篝火,叶公站在门口的台阶上安排布置着什么,荷枪带刀的兵士来来往往,但一切都悄无声息。

看见孔子,叶公迎了过来,神情凝重的对孔子说:“您老先生不远千里从中原来到负函,直到今日,也未见上昭王,不幸的是昭王昨天薨于军中,你的愿望未能实现,昭王自己也一定会觉得遗憾。今天夜里昭王的遗体将经过这里送往郢都,希望你们在这里送送昭王。”

孔子师徒几人被带到了离叶公馆很远的路旁,几群人默默无语地肃立在路边。有人给孔子师徒们安排好位置,他们也悄无声息地站在路边。不久,一个骑兵方队从大路上走过,接着是步兵队伍,昭王的灵柩就在步兵部队中,之后又是骑兵部队。当送别结束时,已是东方欲晓。沿着大路,望着东方,孔子拖着沉重的步子向前走着,几个弟子跟在孔子身后,谁也不敢这时去问孔子。太阳出来了,孔子长长的身影投在大路上,他突然转过身来,开口道:

归与,归与!

吾党之小子狂简,

斐然成章,

不知所以裁之。

然后又向前走去。

神情激动的子贡对子路说:“老师离开中原前,曾想去见晋国的当权者,在黄河渡口听到了晋国政变,当时老师临河而叹:‘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命也夫!’没有能渡河去晋,老师带我们离开中原。几年来老师一直寻求与昭王会面的机会,却未能遂愿,这大概也是‘命’吧。老师在鲁国的许多弟子也都志向远大,他们都在盼着老师回去,老师也是身心疲累,他也是多么希望能尽快回到鲁国去呀!”

84 必也 正名

几天之后,孔子一行离开了负函,经陈国到了卫国。几年前,卫灵公的儿子蒯聩因得罪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逃亡到了晋国,灵公死后,卫国立灵公的孙子蒯辄继位,晋国这时就故意把蒯聩送回卫国,让他们父子争夺君位,以引起卫国内乱,从而乘机捞取好处。这件事是卫国当时国内最大的政治新闻,人们都在议论。

冉有问子贡:“你认为我们的老师会帮助卫出公蒯辄吗?”子贡说:“这个问题,我正想去问老师。”

子贡来到孔子的房间问:“伯夷和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回答说:“是古代有贤德的人啊!”子贡又问:“他们互让君位而出走,最后饿死在了首阳山上,他们心里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一心谋求仁德而又得到了仁德,有什么可怨恨的呢?”

子贡从老师的房子出来后,对冉有说:“我问过老师了,他赞同兄弟让国,他必然反对父子争位,我敢肯定老师是绝对不会帮助他们谁的。”

一天,子路问孔子:“如果卫君让老师来主持政事,您打算从什么做起呢?”

孔子说:“首先要正名呀!”

子路说:“你老先生这不是有些迂腐吗?为什么要花气力去正什么虚名?”

孔子听后很生气地说:“子路,你真是太粗野了!君子对于自己不懂的事,大概都应采取存疑态度。如果名分不正,那么说话就不顺当,办起事来就难成功;办不成事,那么礼乐制度就不能兴起;礼乐制度不能兴起,那么刑罚也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君子确定一个名分,一定要能说得清楚,说出来了必定要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说出的任何一句话,是不能有一点马虎,随便罢了。”

子路悻悻地离开了,他知道老师是有感而发,卫出公蒯辄也没有用孔子的意思,孔子也没有在卫国久留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