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中国军事·打仗是个技术活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上战车要讲资格

在现代军事科技条件下,人们常以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导弹、飞机、坦克等尖端武器的数量和质量来衡量其军事实力。而在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要衡量一国的军事实力,就得看这个国家有多少辆战车。

古代典籍在描述“武王伐纣”的战役时,写到周武王动用了“车三百乘”。在春秋战国时期,说明某个国家强大,常说其是“千乘之国”,也就是拥有一千多辆战车的国家。因为在那个时代,战车就是战场上科技含量最高的装备,更是攻防战斗中的主角。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中国就有了成建制的战车部队。河南安阳殷墟墓葬出土的战车实物,展现了成熟的战车制造技术。发展到春秋时期,战士们驾驶着马拉战车发起冲锋,成为战场上的常见现象。

不过,当时的军队对战车兵的身份有着严格的界定,能登上战车作战的只是少数人,大部分人在冲锋时只能跟着战车跑。能否登上战车作战,首先看的不是士兵的素质,而是其身份。

一、百姓不许上战车

在西周年间,一辆战车被称为“一乘”,通常配备十名“甲士”,担任甲士的往往是贵族或与贵族有血缘关系的国人。其中站在战车上的三名甲士地位最高,基本都是贵族:左侧甲士主“射”,称为“车左”,是整辆战车的指挥者;右侧的甲士手持铜戈负责击刺,称为“车右”;中间的甲士是“御者”,负责驾车。此外每辆战车还配备十五个“战斗徒兵”,都由国人担任;五名负责后勤的“徒役”,基本都是贵族家的奴隶。至于普通的庶人,在周朝只能耕种“公田”,为国家提供军费。一辆战车,就是社会等级制度的缩影。

战车上的甲士要完成作战任务,需要具备相应的军事素质。战车往往由四匹马来拉动,从《周礼》的记载看,驾车的御者必须以立姿控制缰绳,无论在多么糟糕的路面上都能平稳驾车,无论遇到多么曲折的路线都能从容转弯。一乘战车的宽度大约为三米;算上战马的身长,整辆车的长度在三米以上。这么个“大家伙”,虽然在战场上正面冲击的威力很大,但转弯不灵活,冲锋时遇到险要地形容易翻车。因此在西周时期,贵族们从八岁起就要接受相关的教育,十五岁开始学习“射”“御”等技能,特别是驾车技能“御”,更是贵族男子的必备技能。

战车是战场上的决胜力量,因此西周不仅对上战车的人有着严格的身份界定,对“出厂”的战车也有着非常严格的检验制度。一辆新造好的战车,各个部件都有着精准的技术参数:轮辐要达到21—24根,车轴的长度要在298—310厘米之间,车轮的轮径要在1.3米以上……两侧车轮的重量相同才能保持车身平衡,因此当时的人用秤来检测车轮的重量,用规来测量轮子是否够圆,以保证战车能畅快行驶。

不过,在西周早期,由于手工业生产相对落后,战车还是稀罕物件。牧野之战的战争规模在当时算非常大了,周武王动用的战车也不过“三百乘”。因此当时的战争相对简单:交战双方约好时间,到一个开阔平坦的地方摆开战车,在鼓声里驱车冲向对方。双方的战车交错接近,战车上的甲士持戈格斗,不一会儿就能分出胜负。

到西周晚期,战车在战场上列阵时,往往排成一列横队。如果战车太多,后列战车只能排在前列战车的间隙,否则冲锋的时候有可能撞在一起。当时的弓箭射程近,威力比较小,后列战车上的甲士如果在冲锋时放箭,很容易伤到前面的自己人。因此军队有着特殊的战场纪律:战斗打响后,战车要按照次序冲锋,避免碰撞;后列战车的射手不能随便放箭。

到了春秋时期,各路诸侯忙于争霸,纷纷扩充战车部队。到春秋晚期,晋国、楚国、齐国等大国都有“甲车四千乘”。在晋齐“鞌之战”等大战中,交战双方动用的战车加起来超过一千五百辆,战争规模显著扩大,将帅们指挥战役的难度因此持续增大。

二、指挥是个大学问

春秋时期,配属一乘战车作战的“徒兵”从西周时期的十五人增加到七十二人,算上战车上的甲士,一场大规模的战斗往往要动用上万人。指挥这么多人和车作战,传递命令主要靠号令。在战场上,主要用“战金(青铜制作的铜钟)”“战鼓”“战旗”传递命令:作战的时候竖起战旗,作为全军的指挥中心;发布命令时敲打战鼓和战金,通过不同组合的金鼓声来传递进军、攻击等命令。战旗、战鼓、战金安放在统帅乘坐的指挥车上。如此一来,指挥车就成了一支军队的“中枢神经”,它有一个专属的称谓——元戎车。

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要判断一支军队是否齐整,关键就看它的元戎车。春秋时期,在齐国与鲁国的长勺之战中,齐军在战斗中先输一阵,慌忙撤退。鲁军一开始怕齐军有埋伏,没敢追击,当看到齐军元戎车上的战旗都倒了,认定齐军是真的乱了,于是放心追击,取得一场大捷。

作为军队的中枢神经,元戎车自然是整支军队的重点保护对象。因此元戎车有自己的私属卫队“戎路”,负责元戎车的保卫工作。戎路的周围还有担任警戒任务的“阙车”。阙车上的甲士负责监视敌人的动向,防止敌人偷袭元戎车。此外,如果前锋伤亡过大,阙车也会承担增援的任务。

为了保护统帅,元戎车后面还跟着一辆“副车”,又叫“佐车”。副车上会空出车左的指挥位置,以便统帅在元戎车受损后及时换车,继续指挥战斗。在战场上,一旦遇到突发情况,佐车常常成为“救命车”。在春秋时期鲁国与齐国之间的“乾时之战”中,鲁庄公在战斗中竟然从元戎车上摔了下来,幸亏他反应敏捷,迅速爬上了元戎车后面的佐车,才避免了被俘的厄运。

除了统帅使用的这几类战车外,春秋时期战车还有轻车、攻车等多种类型。庞大的战车部队有了更严格的编制:一百乘或一百二十五乘战车组成一个师,若干个师组成一个军。与商周时期的“简单对冲”相比,春秋时期战车作战有了更为丰富的战术理念。在城濮之战、鄢陵之战等大战中,作战双方都灵活运用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诱敌深入”等战术,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书写了精彩的篇章。

三、战车背后的春秋史

为什么“战车作战”会在春秋时期达到极盛呢?除了军事、政治等诸多因素外,春秋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以及军事手工业的生产制度,也是重要的原因。

在商周至春秋时期,生产一辆战车的成本很高。单是制作战车所需要的青铜、漆、皮革、木材等原材料,每一样都价格不菲。组建一支战车部队,就意味着统治者要承担巨额的花费。此外,依据《考工记》等典籍的记载,生产一辆战车,需要集合木工、漆工、皮革工等多个行业的工匠,以团结协作的方式完成制造任务。没有高效的生产制度,是无论如何都办不到的。

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制度的变化,恰恰解决了这些难题:各诸侯国的手工业迅速发展,直接影响战车制造的“青铜冶炼”“制漆”“木工”等手工业都高速进步。各诸侯国都建立了完备的官营手工业体系,集中力量进行战车等重要装备的生产。例如,齐国就设立了专门的官员管理工匠,负责召集工匠生产各类军事装备。战车的产量因此大幅度提高,战车成为军队的核心装备。

而在西周至春秋时期,战车除了是战场上的重要装备外,也是社会等级的象征。《周礼》《广雅》等典籍中记载:周天子乘坐的战车,上面要放置“路鼓”,升起高九仞的旗帜;诸侯乘坐的战车,上面要放置“贲鼓”,升起高七仞的旗帜;士大夫乘坐的战车,上面只能升起高五仞的旗帜。每次大战,不同身份的贵族要登上不同规格的战车。

从战车的演变,不仅能一窥中国古代战争方式的演进,而且能从一个侧面了解中国奴隶制时代等级制度的特点。

知识链接 铜甲战车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战车的制造水平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具有代表性的一款先进战车是“铜甲战车”。河南淮阳出土的铜甲战车,车厢上有80块铜甲防护,这就解决了战车前部防御力量强,而车的两侧与后方防御力量弱的问题。在当时的战场上,铜甲战车的速度和防护能力都是领先的。这种先进的战车,是战国时期中国强大的军工技术的生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