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姜子牙在著作《六韬》中记载了他与周文王、周武王关于战争的对话,这些军事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学必读之书。此书现今已被翻译为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传播到全世界。姜子牙的军事实战才能在对商之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姜子牙深知商朝不得民心,已是强弩之末,因此在辅佐周文王期间,他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策略:对内,发展经济,推行仁政,越来越多的诸侯国开始归顺周,出现了“天下三分,其二归周”的局面;对外,派出间谍,打探商朝的消息,摸清对手的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
文王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姬发继位,就是周武王。公元前1048年,周武王在孟津召集诸侯会盟并举行誓师仪式,声讨商纣王,史称“孟津之誓”。其他诸侯国摩拳擦掌准备讨伐纣王,武王和姜子牙却认为讨伐商朝的时机未到,下令撤军。这种声势浩大、未打便退的行为,在客观上起到了“示弱”作用,迷惑了对手,使纣王放松了对周武王的警惕。姜子牙暗地里拉拢同盟,挑拨商朝与其盟友的关系,以削弱商朝的实力。他就像安静等待猎物的猎手一样,要的是一击致命的胜利。
商纣王杀死重臣比干,囚禁箕子,尽失人心,国内陷入混乱,姜子牙觉得战机已到,便向周武王提议讨伐纣王。发兵前,周武王按照当时的惯常做法进行了占卜,结果却是“大凶”,紧接着军队在行军途中又遭遇暴风骤雨,一时间人心惶惶。此时,精通军事谋略的姜子牙站了出来,说:“枯骨死草,何知而凶!”在他看来,一场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于将与兵,而不是所谓的上天暗示。要想赢得一场战争,将士们必须团结一心。此举稳定了军心,坚定了大军伐纣的信心。
当军队行至牧野时,两军对战。面对商朝大军,姜子牙没有急于大举进攻:一是因为敌我兵力悬殊,贸然以少敌多胜算不大;二是姜子牙深知,商朝的大部分军队已经被派去东南镇压夷族的叛乱,留下的军队主要由奴隶与战俘集结而成,并无多少忠诚度和战斗力可言。因此,他让士兵在阵前擂响战鼓,阵阵战鼓声令周军士气大增。反观商朝的军队,多由奴隶和战俘临时拼凑而成,碰到这种情况早已六神无主,姜子牙便借此机会指挥军队进攻,商军阵脚大乱,那些平日备受压迫的奴隶和战俘甚至纷纷倒戈,调转矛头配合周的军队进攻商军。牧野一战,周军大获全胜。商纣王眼见大势已去,逃回朝歌自焚而亡,商朝灭亡。“牧野之战”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