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从形态到产业、文化:媒体融合的边界
一 关于“融合”
学界和业界尚未就“融合”的定义达成合意,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传媒和信息领域内“媒介融合”[1]发展变化之迅速。在尼古拉·尼葛洛庞蒂(Nicholas Negroponte)的设想中,印刷出版行业、电脑行业和广播电影行业的融合被表述为三个相互交叉且趋于重叠的圆环,[2]是早期媒介融合的先声。实际上,尼葛洛庞蒂把计算机的交互性引用到了媒介领域,早在1968年在他的著作《建筑机器》(The Architecture Machine)中,就说到可以辨别和吸收人的会话物质、建立会话的预测模型的机器,从而讨论机器的交互性。到了20世纪70年代,尼葛洛庞蒂将他的想法推向了更加灵活的语境,特别是媒体领域,比如通过计算机技术演变成一个复合的“我的日报”(Daily Me)[3]。1985年尼葛洛庞蒂在麻省理工学院(MIT)创设了媒体实验室,他在媒体实验室宣称“传统的'大众媒体'将基本上消失”。[4]
美国学者保罗·莱文森曾经指出:“媒介可以合作,以求贴近前技术环境,从而存活下来,媒介进化似乎有汇聚的趋势,合作的媒介各自履行延伸和复制的任务。”[5]他的论述是想表明:媒介的融合是进化的必然方向。根据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纳奇森所下的概念定义,“融合媒介”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融合媒介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6]
(一)肇始于技术回应的“融合”
1983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另一位教授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提出了“传播形态聚合”,他认为科技正在被赋予自由的生命力,媒介发展开始呈现出了多种功能于一体化的趋势。他在《自由的科技》(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一书中指出:“各种模式融合”的过程正在模糊媒体之间的界限,“一种单一的物理手段,无论是电线、有线电缆,还是无线电波,可以承担过去需要几种方式才能提供的服务内容;相反,过去任何一种媒介提供的服务,无论是广播、电视、报纸,还是电话,现在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物理手段来提供。过去存在于一种媒介及它的用途之间的一对一的关系正在消失,概括而言,这就是不同媒介形式融合的涵义。”[7]书中考察了各种技术之间相互依赖关系,以及这种依赖关系对公共政策的意义。他指出,一种物理形态的网络将能够承载所有类型的媒介服务,而一种媒介服务也可以发布于任何物理形态的网络。通常认为,“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在此提出。[8]普尔也因此开创了以传播技术手段和形式作为着眼点的媒介融合路径。
(二)超越技术形态的“融合”
所谓“融合”,不是表示原本分离的媒介技术现在开始交互连接,需要考虑媒介生产和消费等其他环节,并且需要看到社会、文化、经济、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参与。[9]丹麦学者克劳斯·布鲁恩·延森认为,把“媒介融合”看成先前诸种不同技术正经历着的无缝整合并且逐渐融合成为共享平台的看法,是不合适的。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还只是基于将“世界容纳进一个媒介”的模型而建立起虚拟媒介环境,随着自然物体、人工产品和社会环境多种媒介界面的融合,未来要实现的构想就是“世界作为一种媒介”。[10]罗杰·菲德勒认为“融合”是“将两个或更多种的传播形式集合为一个整体的任何媒体”。[11]1995年Sage出版社创办了《融合文化:新媒体与旧媒体的冲突地带》(Convergence: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to New Media Technologies),其主编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就认为媒介融合不只是技术,他强调媒介融合的文化逻辑。[12]他后来还在专著中论述“融合文化”,反对把媒介融合主要当作“一个技术过程,即在一种设备上汇集了多种媒体功能的过程”。[13]他认为包括横跨多种媒体平台的内容流动、多种媒体产业之间的合作以及那些四处寻求各种娱乐体验的媒体受众的迁移行为。“是消费者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把各种媒体整合到一起。”融合带来的是连锁反应,它“改变了技术、产业、市场、内容风格以及受众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融合改变了媒体业运营,以及媒体消费者对待新闻和娱乐的逻辑”。“记住这一点:融合所指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终点”。应该努力揭示融合是如何在“横跨各种媒体渠道的信息和娱乐内容的传播流动中浮现的”,“事实上,融合代表了一种文化变迁,因为它鼓励消费者获取新信息,并把分散的媒体内容联系起来”。[14]
延森认为,媒介融合带来了研究上的转向——从作为技术的媒介转向作为实践的传播。作为实践的一个中心命题是:特定的媒介与传播实践将对社会组织(从微观到宏观)产生何种影响?解决上述问题,首先需要解决交流与传播观念的理论规范问题。他基于对交流/传播观念史的考察,将视野扩展到哲学、符号学、社会学、阐释学、控制论等领域,多次使用“元”这一词汇来描述新媒体,包括“元传播”“元数据”“元技术”“元媒介”等概念,把核心指向数字化的传播场景,希望建构全新的认识论范式。他通过重新梳理传播思想史,从亚里士多德、康德、皮尔士的思想和语言学中寻找答案,试图重新界定传播和媒介。蔡雯等认为,国外学术界和新闻业界对“媒介融合”的理解还是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学者的学术界的视野比较宽广,讨论维度多样,近些年更是将媒介融合视为一种影响整个系统的现象;而新闻业界的眼光显得较为单一,主要从媒介生产的自身逻辑角度来理解媒介融合,关注的是媒介内部空间所关涉的一整套相互关系以及整合。[15]
随着媒介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媒介融合”日益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并给出了很多多样化的视角和研究。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副院长莱恩·布鲁克斯教授于2006年4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学术讲座中说,“媒介融合”是一个新闻学上的假设,其核心思想就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樊篱的打破,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同时,他还特别强调“媒介融合是不可逆转的潮流”[16]。早在2003年,美国西北大学的教授还根据不同传播语境下“融合”一词所表达的含义归纳出美国当时存在的媒介融合的五种类型: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17]。
二 我国对媒体融合的理解和探究
(一)学界的研讨
在国内较早进行媒介融合研究的蔡雯等认为,我国从一开始就将“媒介融合”置于新闻业务及其操作层面,“融合新闻业”成为“媒介融合”的另一个代名词,并由此延伸到新闻组织的架构、新闻议题的整合、新闻生产过程资源的调配、新闻产品的发布,乃至从业者的素质和技能、新闻教育的变革等。[18]
国内的业界理解和实践,与学界的期待也存在较大距离。黄旦等批评“媒介融合”要讨论的就是融合——不同媒介在功能上如何互补,以及内容生产如何分配和共享,而不是“媒介”本身——技术和社会基础是什么、为什么是可能的以及由此造就的是什么样的一种融合等问题,简言之,媒介融合的产品生产及其结果,就代表着媒介融合思考及其实践的所有意义。[19]
国内较早论述媒体融合的,如陈力丹等从电信业和媒介业的融合,预测未来会产生大媒体产业,即具备跨国家、跨产业、跨媒介特点的新型产业生态和产业群。[20]喻国明提出“产业融合”的趋势并进行了阐述。[21]熊澄宇认为:不同传媒形式正在以各种方式相互渗透、结合和交融,整合、融合和汇聚已成为当代传媒形态发展的主流。这种传媒形态的整合表现为三种类型:整合传媒终端,多种媒体功能整合在一起,以一种开放的终端平台将信息和服务传递给使用者;整合传媒生产与传播渠道,传媒生产和传播渠道实现融合化和一体化;整合传媒机构,不同类型的传媒机构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合作、联盟乃至合并等方式,实现业务、 资源和战略等方面的整合。[22]
融合(convergence)指数字环境中计算、通信与媒体的聚合。研究和理解由技术与媒介的融合带来的社会影响、经济影响和文化影响,在当代信息传播环境中具有不言自明的重要性[23]。“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提出,肇始自将传统媒介融合于一体的想象,目前已经拓展到更宽广的范围。随着数字技术广泛运用于现代传播,网络传播也乘着时代的浪潮迅猛发展,媒介从形态上推陈出新、产业上整合重组,在这一变局中,新闻生产机构从规则、流程到渠道、方式都在发生巨变,生态、文化也随之变革。在实践中,“传播形态融合”被诸如网络宽带化和文件压缩等数字技术推动前进,传媒的技术与产业均获得了突破。
事实上,中国学界对媒介融合话题的关注从21世纪之初就已经开始。在2005年报业遭遇“寒冬”之后,其受关注程度不断攀升,到2014年时,“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重要讲话,媒介融合发展由此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该指导意见要求媒体创新内容生产、加强重点平台建设、扩展内容传播渠道、拓展新技术新业态,并要求积极适应融合发展要求,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上海报业集团、成都传媒集团等均制定新战略,并在2014年提出将战略重心开始向媒体融合全面转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重点课题均列入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研究”的项目,课题的研究丰富了媒体融合的文献[24]。
(二)关于媒体融合的著作和报告
学界的积极参与,带动了相关领域的分析与研究的开展。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的时间里,由知名出版社出版的关于媒介融合(或媒体融合)的著作超过百部,从书名即可看出关于媒介/媒体融合的著作内容,从模式、动因、战略等综合性宏观性论述,到报纸、广播电视等不同媒体形态的论述,到媒体融合业务、产业的论述,到制度、理念、受众等层面的论述,林林总总,多元丰富,体现了这十年左右中国从实践到理论层面对媒体融合论题的探索。在此列出其中部分著作:
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傅玉辉:《大媒体产业:从媒介融合到产业融合》,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08年版
杨继红:《新媒体融合与数字电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唐润华:《媒介融合和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报刊业》,新华社新闻研究所2009年版
徐沁:《媒介融合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喻国明:《传媒变革力——传媒转型的行动路线图》,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黄楚新主编:《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徐沁:《媒介融合论:信息化时代的存续之道》,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陈伟军:《媒介融合与话语越界——传媒文化的多维阐释和散点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邓瑜:《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胡正荣、赵树清、马建宇主编:《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黄楚新主编:《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媒创新》,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黄金:《媒介融合的动因模式》,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年版
许颖:《媒介融合的轨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蔡敏、韦文杰:《媒介融合胜出战略》,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年版
蔡雯:《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刘强:《融合媒体受众采纳行为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麦尚文:《全媒体融合模式研究——中国报业转型的理论逻辑与现实选择》,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肖锋:《媒介融合与叙事修辞》,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赵靳秋、郝晓鸣:《新加坡大众传媒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监管的制度创新》,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杨溟编:《媒介融合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覃信刚:《媒介融合、台网互动解析》,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郜书锴:《数字未来:媒介融合与报业发展》,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
王润珏:《媒介融合的制度安排与政策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升中国互联网国际传播力课题组编著:《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愿景与路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毕书清:《新时期的媒体融合与数字传播》,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版
段鹏:《挑战、变革与提升: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姜平:《媒介融合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刘立伟:《决胜全媒体——多媒体融合全流程制作》,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
万小广:《媒体融合新论》,新华出版社2015年版
杨翠芳:《媒体融合发展综论》,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徐轶瑛:《规制变革:中国媒介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喻国明:《媒介革命——互联网逻辑下传媒业发展的关键与进路》,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版
张文锋:《走向治理——媒介融合背景下西方传媒规制理性与实践》,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周志平:《媒体融合背景下数字内容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陈映:《欧美传媒政策的范式转型:以媒介融合为语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费君清:《媒介融合与文化传承》,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宫承波:《媒介融合概论》,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6年版
何伟:《媒介融合时代的传媒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为样本的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陈接峰:《有用才王道:媒介融合时代的媒体生存法则》,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黄楚新:《新媒体融合与发展》,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年版
梁玉峰;《融合趋势下的媒体发展策略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版
喻国明、丁汉青:《传媒发展的范式革命:传统报业的困境与进路——基于2015—2016中国报业景气状况调查与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年版
邓建国:《媒体融合:基础理论与前沿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李骏:《媒介融合前瞻——为新闻插上数字的翅膀》,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刘俊:《融合时代的传媒艺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任锦鸾、刘丽华、李波、黄锐:《媒体融合与创新》,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年版
王勇:《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广电全媒体发展研究》,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年版
肖叶飞:《媒介融合与媒体转型》,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张瑜烨:《媒介融合与报业体制变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周跃敏、钱丽萍:《再创 深融 重塑——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索与思考》,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周逵:《融合与重构:中国广电媒体发展新道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高红波:《电视媒介融合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段鹏:《中国主流媒体融合创新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付晓光:《互联网思维下的媒体融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蒋旭灿、袁志坚:《媒体融合背景下媒体人转型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景德明:《新疆党报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年版
李轶、王慧、徐鹏:《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传播及其变革研究》,中国商业出版社2018年版
孟笛:《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数据新闻生产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王建军:《互联网+时代的媒体融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闫勇、李瑶:《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九州出版社2018年版
袁琴、何静:《现代新媒体的融合与发展》,吉林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张帆:《媒体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转型的发展策略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钟央:《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
胡怀福、周劲:《王者融归——媒体深度融合56个实战案例 解析报业痛点 决胜智媒时代》,人民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
王海智:《融合创新——广播电视媒体发展之道》,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张蓝姗:《媒介融合 电视+互联网的跨界与转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同时我国学术界还选择性地出版了若干部译著,从中可以理解中国学术界在努力向国际前沿的媒介融合汲取养料。较著名的译著包括如下(不限于):
[美] 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澳] Stephen Quinn、[美]Vincent F.Filak:《媒介融合:跨媒体的写作和制作》,任锦鸾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版
[美] 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与旧媒体的冲突地带》,杜永明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Castells,M(2009),Communication Power,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丹]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刘君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此外,还有不少业界的媒体融合的个案总结和年度报告,以及管理部门编撰的报告,以部分年度报告为例如下:
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学习出版社2015年版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中国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3—2014》,新华出版社2014年版
朱咏雷:《上海媒体融合全记录2014(上、下卷)》,上海三联书店2016年版
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新媒体:《上海媒体融合全记录2015(上、下卷)》,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版
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编,梅宁华、支庭荣等主编:《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1—2019年连续出版8年,最新一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
唐绪军、黄楚新、彭韵佳:《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4—2017年出版3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媒体融合发展创新团队:《上海媒体融合发展研究五年报告(2013—2018)》,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年版
人民日报社编:《融合坐标——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年度报告》,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年版;《深度融合——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年度报告(2017—2018)》,人民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