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新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易》

“三《易》”是《连山》《归藏》与《周易》三部筮书的合称。《周礼·春官·大卜》曰:“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礼记·礼运》记孔子之言:“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郑玄注“《坤乾》”曰:“得殷阴阳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归藏》。”[41]东汉桓谭《新论·正经》:“《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夏《易》繁而殷《易》简,《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42]孔颖达《周易正义·卷首》“论三代《易》名”条引郑玄曰:“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43]朱震《汉上易传》引三国姚信曰:“连山氏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归藏氏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伏羲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连山,神农氏也;归藏,黄帝氏也。”[44]王应麟《玉海》引王洙曰:“《山海经》云:‘伏羲氏得河图,夏后因之,曰《连山》;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列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45]按,今《山海经》不见此文,且与《山海经》文句绝不相类,疑是晋人郭璞注《山海经》之文。姚信、郭璞关于三《易》的说法,当皆本之于郑玄。可见,古人在三《易》的认识上,一致将其视为夏商周三代之易占类的筮书。

《连山》早已亡佚,清人马国瀚《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录了《连山》佚文,兹引数条:

《剥·上七》曰:“数穷致剥而终吝。”《象》曰:“致剥而终,亦不知变也。”

《复·初七》曰:“龙潜于神,复以存身。渊兮无畛,操兮无垠。”《象》曰:“复以存神,可与致用也。”

《姤·初八》曰:“龙化于虵,或潜于窪,兹孽之牙。”《象》曰:“阴滋牙,不可与长也。”

《中孚·初八》(笔者按:“初八”疑当为“初七”):“一人知女,尚可以去。”《象》曰:“女来归,孚不中也。”[46]

按,疑此为古之好事者模仿《周易》而作之。至于《归藏》,根据郭璞《山海经注》所引及马国瀚所辑佚的文献,则有《归藏·初经》《归藏·郑母经》《归藏·启筮》等内容。其中《归藏·初经》中有八卦卦名与六十别卦之名,学者认为《周易》卦名与《归藏》卦名有一定的渊源关系。[47]1993年湖北江陵县荆州镇王家台秦墓出土了疑似《归藏》的易占类竹简文献,学者发现其卦名与卦辞与保留在古书中的《归藏》佚文多有相同,认为其就是殷易《归藏》或《归藏·郑母经》。[48]为便于读者理解,兹引述数条秦简《归藏》筮例如下[49]

1.鼒(鼎)曰:昔者宋君卜封□而枚占巫苍,苍占之曰:吉。鼒之它它,鼒之轪轪。初有吝,后果遂。

2.卷(既济)曰:昔者殷王贞卜亓邦尚毋有咎而枚占巫咸,巫咸占之曰:不吉。卷亓席,投之谿。卷在北为牝□。

3.比(比)曰:比之芣芣,比之苍苍。生子二人,或司阴司阳。不□□姓□□。

4.罽(夬)曰:昔者赤乌止木之遽,初鸣曰鹊,后鸣曰乌。有夫取妻,存归其家。

5.明夷(明夷)曰:昔者夏后启卜乘飞龙以登于天而枚占□□。

6.归妹(归妹)曰:昔者恒我窃毋死之[药][于西王母],□□奔月,而枚占□□□。

由之可见,《归藏》的文本形态有一个大致固定的模式:先写占筮所得的卦爻符号和卦名,然后写何人因何事而占,之后写主持占筮活动的筮人的占辞,一般先写筮人判定所占之事的吉凶结果,最后写判断吉凶结果的详细占辞。[50]就《归藏》占辞与所占事件往往有着密切关系的特点来看,当是出于巫师的临事创制,即在每一次占筮时对所占之事的新造之辞,说明《归藏》六十四卦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卦辞,其筮法也没有涉及爻变。《汉书·艺文志》没有著录《连山》《归藏》,但《艺文志》“蓍龟类”著录龟占、筮占类十五家,说明先秦留下的占卜文献是非常丰富的,我们将《连山》《归藏》视为先秦时期的筮占文献的遗存,应该是不错的。

至于《周易》,“周”自然是指“周代”;《周易》与《连山》《归藏》本质的不同是有爻变,以变为占,故“易”是“变易”之义,《周易》即是周代创制的以变易为本质的占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