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杂与和谐之间:复杂社会条件下社会心态培育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复杂社会理论的研究源于复杂性科学、复杂系统理论和复杂性思想的生成、演变和发展。社会心态理论的发展源于心态史学、心理史学和社会心理学的演化、变迁和革命。不论是复杂社会还是社会心态,二者作为具有典型意义的交叉学科生成的理论问题和时代变迁导致的实践问题,均是在科学研究的实践过程中,凸显出理论突破的价值性和其历史意义。目前复杂社会理论已经突破秩序和混沌的胶着,跨越系统和组织的厘定,回归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融合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生物学、物理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知识,迈入哲学和社会科学的领域,以复杂性理论深入探讨社会转型和变迁过程中的复杂性问题。社会心态理论则在史学和心理学统治心态问题研究长达300多年以后,突破欧洲大陆心理学派和美洲心理学派的钳制,打破西方社会心理学的话语统治,在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东方社会——中国,进行着介于宏观心理学和微观心理学之间的中观心理学的积极尝试和努力建构,并在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一种由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哲学、人类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纷纷介入并联合攻关的综合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由复杂性向社会复杂性研究迈进

“复杂社会”作为一种最新的学术话语,目前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分析和探索阶段,并以我国学者的学术自觉作为主要标志,主要以社会复杂性、复杂现代性研究为代表。“复杂社会”作为与目前西方话语体系相对应的社会分析框架,社会复杂性的探讨既是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复杂性探讨的深化和发展,又是对时代发展和实践变动的客观实际的理论性反思。“复杂社会”重点关注和探讨社会的复杂性问题,在承认社会发展变迁过程中的必然性、有序性、确定性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变迁的偶然性、无序性、错综性与矛盾性,并将二者综合起来予以考量社会现实问题。

1.复杂社会的理论基础——复杂性研究现状。复杂性研究起源于西方,被誉为世界复杂性研究领军人物的普利高津[2]把复杂性科学的诞生追溯到1811年傅里叶关于固体热传导的数学描述的学术认可[3]。复杂性观点及复杂性科学真正诞生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个工业、农业、商业、军事、科学、技术和文化都在迅速大型化和复杂化的西方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经过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博弈论、运筹学、系统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介入,复杂性科学迎来了以冯·贝塔朗菲[4]、罗伯特·维纳[5]、申农[6]、W.韦弗[7]、冯·诺伊曼[8]、艾什比[9]、司马贺[10]等为代表的开创期,并最终形成了以冯·贝塔朗菲为代表的一般系统论学派、以普利高津为代表的自组织理论学派、以沃尔德洛普和霍兰为代表的复杂适应系统学派、以艾什比和W.鲍威斯为代表的系统进化控制论学派、以埃德加·莫兰为代表的复杂范式学派、以切克兰德为代表的系统管理学派等著书立说、交相辉映的确立期,并以法国著名思想家埃德加·莫兰提出复杂性思想,将复杂科学引入社会科学为巅峰[11]。在我国,深入研究复杂性科学和复杂性思想的第一人和开拓者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他提出了誉满世界的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12]沿着复杂性思想逐渐渗入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学术界主要以社会复杂性和复杂现代性为核心内容,深化研究复杂性科学的哲学意蕴和社会意义。基础理论的探讨重点在于厘清与复杂社会有关的系统、组织、复杂性等基础性概念,确立复杂社会的理论基础。在勘定复杂性的过程中,学术界形成明显的三种趋势,一是以苗东升为代表对复杂性科学予以系统性研究[13],二是以颜泽贤为代表通过系统科学深入探讨复杂系统理论[14],三是以吴彤为代表系统阐发复杂性的哲学内涵和时代价值[15]。同时,冯平等以“复杂现代性”作为分析视角,重点阐述养成“复杂现代性”理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功能,强调通过复杂性剖析中国变迁和转型过程中的风险与挑战,探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主张建立和发展与“复杂现代性”相适应和相符合的分析框架、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则。[16]

2.复杂社会的具体问题——社会复杂性研究。延续着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范式的思考,美国学者约瑟夫·泰恩特以宏大的历史视角,系统梳理了复杂社会的前世今生,并深入分析了复杂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开创了以复杂思想分析社会的先河[17]。但是这一尝试并没有被西方主流复杂性研究群体所重视。与西方偏重于科学技术层面的复杂性探讨相区别,中国学术界的复杂性研究迈入了社会科学领域,并逐渐形成了以研究社会复杂性为重点的主攻方向。学术界将复杂性思想运用于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为复杂社会的理论提出做好了充足的理论准备。以认知复杂社会[18]、复杂社会秩序[19]、复杂社会治理[20]、复杂社会网络[21]、复杂社会变迁[22]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社会复杂性研究,更是在社会整体性复杂性和具体性复杂问题的探讨中,揭开了笼罩在复杂社会理论之上的神秘面纱。这些或基于科学技术复杂性理论的社会性探讨,或基于复杂性哲学思想的社会问题解析,在充分论证社会复杂性的过程中,虽然已经触碰到复杂社会的大门,却又在大门之外徘徊而止步不前。等到袁祖社[23]和张康之[24]分别从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的角度明确提出“复杂社会”这一名词时,复杂社会理论的分析和研究已然浮出水面。沿着复杂社会的研究趋势,继续深化社会复杂性研究,以及赋予“复杂社会”更加科学合理的解读和更具深刻深入的建构,成为中国复杂性科学持续发展的必然,也是对于世界复杂性科学的贡献。

(二)社会心态和心态培育研究概览

1.社会心态培育研究的总体现状

心态研究始于西方心态史学[25],开创社会心态研究的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26],但真正把社会心态研究纳入心理学、社会学范畴,推进社会心态研究步入高潮的却是我国学者。国内近十几年来,社会心态与改革大潮如影相随,备受关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研究规模看,社会心态研究成规模效应

从1982年至今,发表论文以“心态”“社会心态”为主题的文章有1万多篇,相关论著10多部,辐射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哲学、心态史学、人类学、文化学、犯罪学和行为管理学等众多学科,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畛域。如各种类型、各个领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地区、不同性质、不同行为、不同主体的社会心态研究,历史名人伟人、不同阶级阶层、弱势群体、大学生等群体性的社会心态研究,社会行为、道德问题、社会治理等具体领域的行为心态研究。研究的多元化、多领域和多视角,充分说明着社会心态在社会生活中折射现象的覆盖面,也在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展现了社会心态涉及领域的延展性,更在实践层面凸显出心态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多视角、多层次、多领域的研究视野,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学和哲学的研究站位,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理性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研究凭借,都在不同程度上表明当前我国社会心态研究已成规模效应。

(2)从研究论域看,社会心态研究成多元趋势

目前研究由于存在内涵争议、理解差别和站位不同,社会心态研究和探索呈现多元化和片面化状态。对于社会心态的探索和研究,大多考察某一特定历史阶段或某一特定社会形态下的心态问题和心态危机,如或关注于重大变革和转型社会中的社会心态变迁[27],或注重于某一特定社会形态和社会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心态比较[28],或侧重于某一历史时期或特殊阶段的社会心态研究[29],或着力于特定历史阶段中的显著历史事件所招致的社会心态动荡及社会影响[30],或专就于特定场域的具体化社会问题所诱发的心态演变[31],或倾注于某一特殊群体、特殊职业所导致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心态问题[32]

(3)从研究目的看,社会心态研究呈现具体化

目前研究重点在于通过社会心态微观问题或具体形态的考察,达成研究的设定目标和具体预期。有学者从历史学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心态变迁轨迹和具化问题,尝试揭示社会历史成长的阶段性与社会心态问题的变动性之间的关联性[33];有学者从社会学视角出发,主要揭示社会尤其是社会变革导致的社会心态变迁或社会与普遍心态的互动影响[34];有学者从社会心理学出发,对不同时期、地域、群体的社会心态及历史变迁进行实证性系统梳理和理论探讨[35];有学者从问题研究出发,集中于对当前社会心态的发展状况、面临问题以及病态发展的描述和分析[36];还有学者从哲学和社会认知论角度探讨社会心态的实践生成、历史样式、嬗变过程和调控方式[37]

(4)从研究内容看,社会心态研究呈现多样化

目前对于社会心态的研究,突出性集中于社会心态学理探讨、社会心态实证研究、社会心态问题反思、社会心态历史考察、社会心态群体分析、社会心态培育探究等方面。对于社会心态学理探讨主要涉及概念解析、内涵解读和理论建构[38];对于社会心态实证研究主要涉及当下社会转型导致的心态问题考察、心态特征分析和具体心态描述;对于社会心态问题反思主要涉及心态问题归类、影响要素归总和调适途径归纳;对于社会心态历史考察主要涉及心态生成演化、心态变迁发展和心态时代特征;社会心态群体分析主要涉及国民心态分析、阶层群体心态、身份群体心态、角色群体心态、文化群体心态等;对于社会心态培育主要涉及社会心态调控、社会心态治理、社会心态引导和社会心态外化等。这些研究涉及了社会心态概念定位的论争、社会心态的内在构成和外在表现、社会心态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动力和根源,以及社会心态培育等诸多内容。

2.社会心态培育研究的内容精要

(1)社会心态培育的核心概念研究

社会心态问题研究随着当前社会日益表现突出的心理现象而成为学界研究热点。但是对于社会心态的定义、内涵的理解却因为学科站位、理论归属和自我理解的不同,出现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局面。社会心态研究起步很早,但是社会心态核心概念的研究却落后于现实心态问题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几种比较典型的理解和主张。一是意识形态说。持有该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心态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其本质上反映的是一定时期、一定阶段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心理形式和心理态势,是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心理表征[39]。二是心理表现说。持有该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心态是群体性的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观念形态和行为趋向,一定的社会心态总是表现为具体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它是一国民众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整体性、流行性和广泛性的心理表征和行为倾向。[40]三是文化生成说。持有该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心态显然是与社会存在、社会现象相关的一种心理活动、社会意识和文化现象,从文化层次和文化范畴讲,社会心态是文化发展建构过程中的心理组成部分。[41]四是实践生成说。有学者强调社会心态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在实践过程当中主观心理与客观实践互动的基础上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心理态势。与社会心理内在深层性、稳定性、结构性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不同,社会心态主要是人们对正在进行着的社会实践和正在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的即时性、直接性和敏锐性的心理反应。[42]五是综合塑造说。还有学者认为,对于社会心态应该给予其合理的全面的本质探讨。从综合角度考量,社会心态是融合了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社会价值观以及社会信仰在内的弥漫在一定时期、一定阶段、一定区域或整个社会的宏观社会心理状态,它从心理关系角度反映了社会个体与社会整体之间经由社会心态彼此互动、相互促进的客观关系,是一种具有普遍性、整体性和共同性的主观状态和心理态势。[43]

(2)社会心态的本质特征研究

一是从本质入手探究社会心态特征。有学者突出强调社会心态的心理现象本质,并在此基础上认为社会心态具有瞬时性、及时性、变动性、直接性和公众性等表面性特征,具有社会性、整体性、客观性、实践性、历史性和相对稳定性等本质性特征。[44]突出强调社会心态的意识形态本质的学者,主要认为社会心态具有突出的整体性、历史性、稳定性和发展性特征,具有社会性、文化性和意识形态性等本质性特点[45]。二是从结构入手分析社会心态特征。通过梳理社会心态结构,有学者认为社会情绪、社会认知、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意向[46]可以作为社会心态的主要内容结构,突出强调了社会心态的系统性、整体性、具体性和关联性的基本特征,并在梳理过程中例证了社会心态的变动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特征。三是从类型入手解析社会心态特征。有学者将社会心态区分为价值型、利益型、道德型、审美型和生活型等五大基本类型[47];按照主体原则社会心态可分为个人心态、群体心态、民族心态、阶级心态和世界心态,并呈现显型心态与隐型心态特征[48];还有农民心态、市民心态、青年学生心态的职业划分[49];正值心态与负值心态的效应划分[50];有心态冲突的双向趋势和心态反应的深层次趋势的发展趋势划分[51];等等,突出表明了社会心态的民族性、阶级性、整体性、区域性和功能性等特征。

(3)社会心态培育的意义价值研究

一是从文化强国角度阐述社会心态培育的价值意义。有学者指出,培育社会心态的目的在于提高国民价值认同、心理认同和行为认同,形成和谐的社会风尚,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52]。二是从社会发展角度阐述社会心态培育的实践意义。在改革开放步入攻坚期和关键期、全球经济处于危机后期和变动期的特殊时刻,强化调控社会心态,促进社会心态和谐,具有比以往更加突出的意义。有学者指出培植积极健全的社会心态,有利于从心理素质层面促进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幸福美好生活,推进经济社会与个人生活协调发展,维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全面深化改革营建良好的整体环境。[53]三是从意识形态角度阐述社会心态培育的功能作用。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心态建构的关键内容,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心态培育的核心部分。有学者指出,强化社会心态调控和治理,有利于形成、涵养、培育、践行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构成整个社会的精神支柱,进而产生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的精神动力。[54]四是从国民性格角度阐述社会心态培育的一般价值。国民性视阈下,国民被视为包含着文化、历史和社会制度等客观因素的稳定性整体[55],社会心态就蕴藏在国民性格中[56],其中具体的文化形态决定着国民心态的性质和式样[57],社会心态的良性发展有助于形成符合时代的国民性格。五是从培育目标角度阐述社会心态培育的核心意义。还有学者重点论证了和谐心态的框架结构和具体内容,指出了和谐的社会心态的构建,有利于实现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统一。[58]

(4)社会心态培育的理论依据研究

一是社会心态培育的学科理论依据研究。从学科归属角度来讲,传统社会心态研究的学科依托主要来自心态史学、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如雅克·勒高夫以“个人与群体共有信仰”界定心态,涂尔干以“集体表象”阐释集体心态[59],彼得·伯克则主张通过“思维模式”“信仰体系”或 “认知图像”[60]等内容走进社会心态。当下社会心态研究的学科基础主要依托于现代社会心理学、哲学、心理学、文化学和人类学。如马克斯·舍勒认为,社会心态的本质特征、生成过程、历史演进与发展轨迹就深刻蕴藏在人的本质性力量、现实生存方式和客观生存标尺的相互关系之中。[61]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2]“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63]说明社会心态本质是由感性实践活动汇聚而成的社会存在所决定的社会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二是社会心态培育的主要理论依据研究。鉴于主流社会心理学在研究社会心态时,常常忽略环境和个体共同变动的内在一致性,进而无视其具有“社会科学”属性这一客观事实[64],具体的能够指导社会心态培育的应该是由共享现实理论、主体间共识理论和社会表征理论构成的社会心理学微观理论体系[65];由社会认知、行为倾向和社会态度构成的社会心理学宏观理论体系。[66]三是社会心态培育的自身理论发展研究。有学者尝试构建社会心态研究的指标体系,主张应该由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倾向构成心态研究的一级理论指标体系;由社会安全感、社会公正感、社会信任感、社会支持感、社会认同感、社会归属感、社会幸福感、社会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构成心态研究的二级操作指标体系。[67]还有学者强调社会心态自身的“工业心理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系统优化”的系统论理论[68];社会认同理论、情绪感染理论、去个体化理论、汇聚效应理论、群体极化理论[69],以及“本能释放”理论、“感染渗透”理论、“风沙效应”理论等[70]

(5)社会心态培育的主要问题研究

一是网络时代社会心态培育问题。媒介化时代,社会心态的变化和发展与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可通过和借助网络实现社会心态培育的时效性,及时化解舆论危机。[71]二是青年学生社会心态培育问题。多从心态冲突失衡角度[72]或者心态变化发展角度[73]探讨青年学生心态现状的原因和治理方案[74]。三是逆反心理的治理研究。随着社会转型的变化和全球化发展的深入持续,人们对于无可奈何的社会现实逐渐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并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弥散开来,构成当下社会心态的突出内容和鲜明特征。[75]有学者主张通过塑造核心价值观、把握文化创作方向和实现廉洁执政进行综合治理。[76]四是欠发达地区社会心态研究。分析考察欠发达地区社会心态总体性特征和发展性特点,据此探寻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心态治理路径是研究重点。目前多关注西北少数民族社会心态[77]、农民工社会心态[78]和欠发达地区农民社会心态问题[79]。五是社会转型期社会心态研究。社会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的并存,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突,政治信仰和世俗生活的错位,社会心态变化比任何时期都更加剧烈和复杂。学者主要关注社会转型期的心态失衡、心态演变、心态治理问题。[80]

(6)社会心态培育的影响因素研究

考察、衡量现实社会心态的主要症候,问诊、明断当下社会心态的产生根源,治理、调试负向社会心态的失衡问题,需要对社会心态面临的现实障碍进行深入分析。一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81]“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82]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心态作为一种简单的低级的社会意识形式,其发展演变和矛盾冲突,归根结底都要受到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社会心态的变化变迁本身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不断的变化和互动中,相互调适、调整、调理的结果。二是社会组织结构的约束影响。普列汉诺夫曾经强调:“某一经济结构所产生的法权的和政治的关系,对于社会人类的全部心理有着决定的影响。”[83]不同的社会组织尤其是政治组织,由于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而引发的需要和动机之间的不同、利益和追求之间的不同、理想和信仰之间的不同以及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之间的不同,必然都会反映到社会心态上来,产生不同的社会心态。[84]三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辐射作用。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心态具有引导、定向、升华的作用。在任何一个社会中,社会心态都是复杂的、多向的、不稳定的,具有明显的感性特征、非理性特征和主观性特征,需要对这种自发社会因素进行自觉的调节和正确的引导。[85]四是文化传统延续的哺育塑造。文化传统作为一种客观环境,哺育和塑造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心理世界,并逐渐沉淀在人的内心深处,构成一种恒定的文化—心理结构,对人的心态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心态受到历史文化传统、现代文化建设、西方意识形态以及执政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86]五是社会主体自身因素的影响。人的生理因素、知识与经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人们的需要、欲望、动机、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容易对社会成员的心态造成影响。[87]

(7)社会心态培育的建构路径研究

一是注重社会调控。社会心态的调适与控制是根据社会历史实践和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心态嬗变特点,改善其赖以产生和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条件,进行经常性的调节整合,确保社会心态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整体上维持和谐状态,进而在促进社会运行稳定、变革有序、发展协调等方面发挥作用。有学者认为对社会心态进行调控本身就是一个具有超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主张通过促进生产力发展、明确认知取向、矫正价值取向、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实施正确舆论引导以及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等途径,实现调适社会心态的基本目标。[88]二是强调个体需求。社会心态的培育离不开对社会成员个体的关注和引导。有学者主张通过关注个体的内在欲望和心理需求,实施更加人性化的情感关怀和心理疏通;通过尊重个体的性格差异和情感差别,容纳异质思维、调和心理诉求、疏浚负面情绪;通过实施具体化的心理咨询、心理诊疗和心理疏导,建设和完善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和多样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等服务。[89]三是突出综合治理。有学者借助管理学相关理论知识,主张培育社会心态过程中的治理手段多样化。主张强化民主法治改革,培育科学理念,营建有序社会环境;强化思想道德教育,传承传统美德,营造和谐社会氛围;重视核心价值导引,弘扬时代精神,孕育先进社会风尚;注重个人心理疏导,加强人文关怀,塑造健康心灵世界[90],是综合治理社会心态问题的主要内容。四是突出制度建设。还有学者提出制度建设在培育社会心态中的保障作用,认为健全社会心态调适机制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点:改进社会管理机制,化解各种现实矛盾;及时公开政府信息,健全沟通商谈机制;完善媒体舆论引导机制,强化主流媒体影响;加大思想教育力度,创新核心价值观引领机制。[91]

(三)研究趋势和评析

社会复杂性和社会复杂系统的研究已经蔚然成风,社会心态和社会心态培育的探讨正在成为显学。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已经以令人瞩目的成就突出昭示了复杂性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社会心态问题分析的必要性。现代社会,人们既面对着复杂社会理论急需科学构建的现实需要,又经历着社会心态理论正在朝向综合型交叉型理论转型的发展走向。复杂社会条件下社会心态的研究和发展,应该朝向以下几个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方面努力:

1.社会心态本质内蕴由百家之言向科学阐释的转型

社会心态的多样性、复杂性、历史性和发展性等特征,决定了其研究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阻碍了对其本质内蕴的科学阐释。通过研究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定义概括社会心态的本质特征和科学内蕴成为横在研究面前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对于社会心态的研究不能仅仅从需要出发进行定义归纳,也不能仅仅从单一学科角度进行概括抽象,还需要从感性实践和理性推理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借鉴社会心理学从“个体—群体”相互构建的视角定义社会心态的尝试,融合哲学从“存在—意识”相互作用的关系探讨社会心态的做法,对于社会心态的研究应该从“个体、群体、群际和社会”相互作用的四维视角进行科学解读。要在四重关系的综合性探讨中,突破现有的研究视角的藩篱和研究学理的掣肘,既发现社会心态的操作性界定,又发现社会心态的综合性界定;既研究社会心态的表象性描述,更要深入探讨社会心态本质性的界定。这样才能更加系统全面地考察社会心态的本质规定和内在属性。

2.社会心态生成问题由实体性思维向关系性思维的变革

没有科学、合理、有效的思维方式,就不能深入、深刻地考察和理解社会心态生成问题。目前对于社会心态的研究,基本上仍然以传统的思维方式即实体性思维方式来分析社会心态的生成、发展和演变问题。这种把社会心态理解为某种现存的、既定的东西的产物,把这些现存的、既定的东西当作说明社会心态的出发点的思维方式,不仅不能理解社会心态的内在复杂性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心态的表象繁杂、过程反复和结果多元的复杂性现象,反而因为固定的、僵化的、孤立的逻辑形式和思考模式,导致越研究越混乱、越治理越冲突、越培育越失范的尴尬现状。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92]。探究和分析社会心态问题,正确揭示社会心态的产生及其本质,就要超越以往社会心态研究实体性的抽象思维方式,实现以关系性的辩证思维方式来指导社会心态研究。面对复杂社会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的动态性变化过程,思维方式也要随之进行系统化、整体性、关联性的变革,探寻社会心态培育的合理化路径。

3.社会心态培育要由具体领域向系统建构转化

社会心态的培育是一个文化性建构、价值观塑造和心理性调适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要在梳理基本内涵、发现主要特征、考察现实问题、总结建构经验的基础上,从心态培育的阶段性、层次性、规划性和境界性等方面深入考察社会心态培育图谱和建构路径。任何社会的心态培育都是基于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心理调控,是在与社会实践的具体联系中,在社会发展的宏观考察中和国家建构的长远设计中形成的整体性、系统性心态目标。心态培育目标按照性质标准可划分为宏观培育目标、中观培育目标和微观培育目标;按照系统标准可分为整体目标、局域目标和个体目标;按照期限标准可分为终极目标、阶段目标和当期目标。就心态培育的建构路径而言,既需要国家层面的制度建构、物质保障、文化导引和环境熏陶,又需要社会层面的组织维系、话语捍卫、群体交往和实践推动,还需要个体层面的心理调适、涵养提升、性格锻造和价值观坚守。就心态培育的调控方式而言,需要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又需要从主体的民族视角、区域视角、阶层视角、群体视角等几个角度进行全面研究,还需要从问题的表象描述、规律考察、原因分析和对策构想等几个维度进行系统研究。

4.社会心态培育更应该结合复杂社会理论予以突破研究

当下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就是复杂,复杂的社会现实产生复杂的社会问题,对应复杂的社会心态。学术界必须直面复杂社会的基本事实,用复杂性的视角在考量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深入探究复杂社会心态的产生、发展、问题、限制和影响因素,并在建构更加科学有效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培育路径。目前对于社会问题的复杂性研究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对于复杂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础理论的建构,还处于探索和开发阶段,这本身不利于复杂的社会心态问题的研究。本文在吸收和借鉴相关复杂性研究的基础上,尤其是重点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在社会各个领域表现出来的现实复杂性,积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解释话语——“复杂社会”,并在明晰内涵、架设理论、确定特性和厘定本质的基础上,用之分析当下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具体而又客观存在的现实社会心态问题,提炼社会心态现状,解析社会心态脉络,探究心态问题根源,创新心态培育方法,推动和谐的社会心态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