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空间·文化:青年的媒介表征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变化中的青年媒介表征与实践

一 青年群体的媒介表征变化

新媒介所具有的社会交往功能也使得青年群体人际沟通形式和内容发生极大变化,这些变化孕育着青年媒介形象发生变化的积极因素。从现实情况来看,当代青年群体在媒介参与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

(一)从“他人”为主导到“自我”为主导

显而易见,以往青年在媒介实践中呈现出的群体表征,是以“他人”的主观建构为主。从青年媒介形象建构的主体来看,大众传播媒介在前互联网时代占据着主导地位。从报纸、杂志到广播、电视,青年作为媒介报道中的焦点,历来是议程设置的重点对象。青年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对社会事件的所感和所思,对国家民族大计的意见和态度,无不受到大众传媒的密切关注。在媒介再现过程中,青年形象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标准化和定型化的媒介再现模式把青年群体塑造为千篇一律的普通人、社会服务者、消费者。在一些媒介报道中,甚至出现了妖魔化的趋向。女大学生被骗、毕业生啃老、沉溺网络游戏、考试受挫自杀、赌博、考试作弊等新闻报道只要贴上相应的标签,总能产生广泛的社会争议,又一次盛起对高等教育、家庭教育、素质教育的非议。从议程设置来说,大众传媒所建构的媒介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去思考的内容。正因这样,有关青年的负面报道更容易形成显著、生动的印象,进而成为人们社会认知的重要线索。在这样的认知规律中,对青年的负面报道形成人们判断青年整体行为发生频率的主要依据,由此导致对青年媒介形象的总体建构。概括地说,大众传媒通过其议程设置,采用选择性的报道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青年媒介形象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媒介形象是由大众传播媒介建构的。换言之,青年媒介形象是“他建”的。

图0-4 青年标签化
图片摘自www.xici.net。

不管怎样的媒介再现态度和立场,大众传媒对青年的媒介报道都是从成人社会和成人话语的角度进行的。他人建构的媒介形象,或称为“他建”媒介形象,更多强调成人社会对青年的规则和要求,而较少考虑青年作为社会主体所拥有的主体性意识和创造力。这样的媒介再现角度在建构主体、建构意图、话语背景、所用媒介、建构内容、建构客体、建构结果等要素上得到充分体现。青年在这个建构过程中处于被动和失语的状态。进入新媒介时代,互联网络技术带来的新技术手段和技术装置改变了这种状态,青年在媒介领域逐渐变得主动、活跃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也掌握了自身媒介形象建构的话语权。从青年所拥有的新技术手段和技术装置分析,图像和影像是他们最擅长使用的符号形式,这也是他们在其服饰、行为举止、体育运动、身体展示等领域建构自身媒介形象的主要途径。从青年亚文化分析,风格是他们极力追求的独特标志。从空间呈现分析,城市空间则是青年建构其媒介形象的主要空间载体。在新技术手段和装置的利用中,图像、青年亚文化、城市空间为青年建构其自身形象提供了丰富的形式和内容。这些有利条件为青年自我建构媒介形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媒介社会,青年善于利用各种新技术手段和新技术装置,实现图像化、线上化、即时化的视觉表达和人际沟通,如数码相机、手机、Ipad、DV和微博、微信、陌陌、QQ等自媒体以及其他各种社交网站等。于是,通过各种终端产品和各种社交软件以及APP软件实现他们在互联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络中的视觉建构。正如国内学者所关注到的那样,“这(新媒体青年恶搞文化)是由媒介、事件和社会现实等各种层次的符号共同组成的一个不断衍生的‘超级文本’,它取消了符号能指和所指的差别,让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不再区隔”[9]。这个超级文本不再由大众传媒独家建构,而是积极鼓励掌握新技术手段和新技术装置的青年也参与其中。在这样的环境中,青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他们介入到各种层次、各个领域、各种主题的媒介形象建构中。青年自我建构媒介形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青年媒介形象“他建”向“自建”的转向日益明晰。

(二)从“语言”为主导到“视觉”为主导

语言作为线性,拥有稳定特质的符号,形成显著的理性建构原则。通过这种线性的、结构的或逻辑的阅读建构出理性、中心化与稳定、固定身份的主体,因而语言往往与理性观念联系在一起。在语言建构中心路径中,青年媒介形象依赖大众传媒通过印刷文化特有的语言符号进行信息编码,并邀请读者进行概念想象。在相关文献中,青年媒介形象也多来自于文字想象——概念文化(与视觉文化相对)的建构,而以印刷媒介为主的媒介报道成为青年媒介形象建构的主要途径。当下,信息数字化、可视化已经成为视觉范式的典型表征。“从不可见到可见性”[10]已成为当代视觉范式的重要发展成果,它意指社会生活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当代青年的社会生活呈现普遍的视觉性,从抽象情感的符号化表达(如QQ表情、情感类电视节目)到书面语言的图像化表现(广告创意、多媒体呈现、文字艺术加工),再到社会事件进程的打破时空界限的实时传播(战争过程网络直播、社会事件的手机视频录制和传播、生活细节的网络传播)。这样的现象无不验证着视觉化生活的逻辑,青年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被各种新技术手段和新技术装置视觉化了。视觉化的社会生活为当代青年创设了理想的视觉空间,邀请他们以建构者的身份介入,主动意图在这里彰显无遗。新媒介的民主力量和自由氛围将印刷文化中被动再现的客体提升为主动建构的主体。青年对社会公平和争议的渴望、对社会事件的个人评判、对社会事实的主观感悟、对个人身份的理想塑造、对自我表达的情感诉求都在新媒介里实现了视觉化再现。更重要的是,新媒介赋予了青年将其个人化事件即时转换为公共事件的强大力量,甚至引发公共舆论的广泛关注而将其发展为产生较大影响的社会新闻、民生事件。在此,作为建构主体的青年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公共媒体的力量。此外,抽象具体化、语言图像化、过程即视化成为视觉建构的显著特征,而青年视觉建构的主动意图在新媒体时代得以极大激发。作为更具张力的建构形式,图片、影视、微电影、微视频、网络游戏等影像符号动态、感性、娱乐化地建构着他们的媒介形象,由此产生独特的身份构建。

语言建构转向视觉建构,既是青年媒介形象自我建构实践的文化背景,也是青年打破能指和所指之间固化关系,为图像符号生产新意义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切可用的符号均被他们用来为能指生产新的所指、建构全新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自我建构的媒介形象实质上是图像意义的解构和重构过程。

图0-5 青年娱乐化
图片引自http://toutiao.chinaso.com/hlw/detail/20170327/1000200033021621490597657057311281_1.html。

(三)从“单维”为主导到“多元”为主导

在他者建构为主导与语言建构为主导的维度中,青年媒介形象显现出明显的单维建构导向。在他者建构为主导的建构维度里,大众传媒成为青年媒介形象建构的决定力量,青年本身所拥有的意识和思维被人为弱化。尽管也存在电视、广播、杂志等途径,但必须承认的是,印刷文字仍然是大众传媒建构青年媒介形象的基本手段。在语言建构为主导的维度中,印刷文字则把主体建构为理性的自主自我,建构成文化的可靠阐释者,他们在彼此隔绝的情形下能在线性象征符号之中找到合乎逻辑的联系。在互联网络技术带来的新技术手段和新技术装置影响下,单维建构导向也出现向多元建构为主导的转向。就建构主体来说,曾经由大众传媒主导的建构场域发生改变,青年也加入到自身媒介形象的建构中来。就建构手段来说,除了印刷文字外,图像和影像也成为媒介形构的重要工具。“相较于语言,图像则感性得多,意义的传递显得更为复杂和含混。”[11]正是这种所谓的“复杂和含混”,暗示青年媒介形象建构手段的多元化趋势。与建构手段直接相关的是,用以建构青年媒介形象的媒介也从单一的印刷媒介扩展为层出不穷的各种新技术手段和新技术装置,如自媒体和智能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以及各种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等。同时,还应该看到,青年媒介形象曾经赖以形成的宁静、单纯、封闭的校园生活被打破,当下的青年充分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建构着他们自身的媒介形象。就表征形式来说,图像成为其媒介形象的主要表征形态。就表征内容来说,青年亚文化为青年媒介形象建构提供了丰富、时尚的全新来源。就承载空间来说,校园空间和城市空间成为青年建构其自身媒介形象的“场景”。总体来说,从单一的印刷媒介到视觉至上的新媒体,从曾经的概念想象到现在的视觉呈现,从大众传媒标准化建构的被动客体变为主动建构其自身媒介形象的主体,青年自我建构的媒介形象变得逐渐丰满、复杂、动态。单维建构导向向多元建构主导的转向,也愈发清晰、明确起来。

(四)青年媒介表征转向的原因

互联网络技术带来的新技术手段和新技术装置介入青年的日常生活,鼓励他们解构“他建”媒介形象的标准化建构路径,是在新的社会文化、教育背景和媒介环境中发生的。这些新的语境推动了青年媒介形象的转向。

1.青年媒介表征转向的社会原因

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深水阶段,国内外政治、文化、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和开放,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趋向多元化。在这种背景中,青年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元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其个体特征和维权意识不断提升。同时,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入大众教育阶段,学分制改革深入实施,后勤社会化步伐不断加快,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从具体社会形态分析,当代青年所处的具体环境正经受着国外思潮的猛烈冲击。首先,从文化转向分析,青年们面对的社会文化已从语言主因转向视觉主因,视觉文化成为当下社会文化的强势形态。在视觉文化的发展趋势中,视觉性成为主因、图像压倒文字、对外观的极度关注、视觉技术的迅猛发展等特征成为当代人,尤其是当代青年把握外在世界和建构内在认同的文化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说,视觉社会成为当代青年进入社会首先接触到的基本形态。其次,从社会关系角度考量,人们正经历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变。与传统社会不同,消费社会是围绕着商品和消费行为来组织的。人役物向“物役人”的转变,消费主义价值观对生产价值观的取代成为消费社会的基本逻辑。当代青年受其影响,消费主义倾向和拜金取向有所显现。第三,从社会的表征来看,实体社会转变为景观社会。景观社会由法国思想家德波提出,其基本特征是商品成为形象,形象成为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新中介[12]。在这种社会形态中,人们的主动创造性活动转变为被动的消费行为,视觉产生优先性和至上性,客观社会因此被把握为景观化的视觉图像。景观社会的论断深刻地指出视觉呈现成为当代青年社会关系建构的本质,即形象成为他们建立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中介机制。第四,从社会分化的角度分析,固化社会向“流动的现代性”社会转化。固定的、惯例的和封闭的传统社会生活,让位于快速的人口流动和陌生的社会环境构成的现代生活方式。英国学者齐格蒙特·鲍曼将后者所代表的社会称为“液化”社会,并用“流动的现代性”[13]一词来表征当代社会的基本特性。当代社会的“流动性”关涉一系列的社会分化,其中一个就是家庭与工作场域的分化。这个分化导致人们将自我认同的建构从家庭移向陌生的公共场所,被剥夺了的社会位置感在消费社会中由商品来填补。商品成为“液化社会”里不可或缺的充满价值、意义和等级区隔的标示物,也成为当代青年在陌生的学习、工作场域中获取自我认同、社会身份的实现途径。视觉时代、流动的社会、景观社会等社会形态,标志着传统社会向后传统社会的分阶段转换。总体说来,多元文化思潮对当代青年带来各种各样的冲击,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与消极的、负面的影响交织在一起。青年媒介形象自我建构正是发生在多元文化思想浪潮中,自我建构、视觉建构、多元建构是这种文化多元化影响的直接体现。

图0-6 多元文化思潮
图片引自https://huaban.com/pins/196857187/。

2.青年媒介表征转向的媒介原因

马克·波斯特在《第二媒介时代》一书中提出:当大众传播媒介转变为成“去中心化”的传播体系时,发送者成为接受者、生产者转变为消费者、统治者却成了被统治者。这样,曾经被拿来透析第一媒介时代[14]的逻辑就被消解了。在他那里,第一媒介等同于播放型传播模式,第二媒介时代则以互联网络为表征。如果说波斯特强调新媒体对信息制受关系的转变,查德威克则更强调新媒体赋予社会大众的民主力量。安德鲁·查德威克在《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一书中对去中心化、参与、全球化、后工业化、自由主义等八个主题进行了重点阐释,认为“现存政治结构与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社会运动之间的联动关系正在形成,就像电子民主与借助互联网力量的底层动员的发展,在使得公民参与的传统形式充满活力”[15]。两位学者所关注到的以互联网络为核心的新媒介,对传统社会结构和阶层力量的种种冲击和影响,更可能被理解为再现这一意义生产实践在新媒体语境中的变迁。简单地说,再现就是选择和建构的过程。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的再现显然是社会权力结构的现实体现,新媒介则使互联网络中的再现发生变革。“再现是一个有关意义的斗争场所。”[16]从这个意义上讲,青年媒介形象建构实际上就是一种再现的过程,再现权力掌握在大众传媒手中。新媒介不仅改变了再现的权力结构,还与青年亚文化和空间生产结合起来,使得青年媒介形象建构获得民主、自由、平等、开放的再现场域、文化语境、空间环境,转向因此成为这些变化的直接体现。

新媒介使意义生产格局发生变化,它拥有的自媒体特质则使意义生产权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在青年手中。这为青年媒介形象建构的转向提供了强大的媒介技术力量。专业主义态度和精英化倾向让新闻编码成为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中心化信息制作、传播工作,由此形成信息编码过程中的权力结构。新媒体的出现则让这种格局发生改变。第二媒介时代以去中心化的双向交流为典型特征,“新媒介可以被看成是正在创造现代立场难以遏制的力量”[17]。更大范围的编码权来自于自媒体的出现。自媒体,是当代传播符号学的重要概念,出现于互联网2.0时代,具体形式包括BBS、博客、播客及微博等,其核心理念是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具备话语权。自媒体概念由丹·吉摩尔于2002年在《下一时代的新闻:自媒体来临》一文中提出,并在《我们即媒体》一书中进行了详述。他认为,由于网络论坛、博客、播客等互联网新生事物纷纷涌现,自媒体将是未来的主流媒体。美国新闻学会下属的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了谢因·波曼(Shayne Bowman)和克里斯·威利斯(Chris Willis)合著的《自媒体研究报告》列举了自媒体形式,包括博客、讨论组、用户个人出版、协同出版、PZP系统、XML协同等。维基百科的解释是:自媒体也是相对传统新闻方式的表述,即具有传统媒体功能却不具有传统媒体运作架构的个人网络行为。我国学者喻国明将自媒体形象地描述为“全民DIY”,指出“所谓基于网络的内容生产DIY,其实就是全民出版、全民传播的意思,它是一种全新的内容生产与消费的生产理念与消费模式”[18]。专业主义态度和精英化倾向被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所否定,少数人面向多数人的信息制、播局面,在新媒体时代被个人成为独立发布信息主体的趋势所打破。在这种趋势中,平民化、自发传播、消除时空限制、个性化、圈群化、碎片化的技术优势赋予受众一定的媒介话语权,受众成为信息编码者。青年凭借其对新媒体技术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迅速获得部分意义编码权。他们把图像符号、青年亚文化、城市空间与互联网络技术带来的新技术手段和新技术装置相结合,成功地自我建构出让父辈文化、精英文化、传媒文化侧目的媒介形象。

3.青年媒介表征转向的教育原因

目前中国面临深刻的社会转型,全球化、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信息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转型对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直接影响,这使得青年呈现出积极开拓、开放务实的精神风貌和行为特征。同时,社会转型对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复杂影响,并在青年媒介形象自我建构中予以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转型与青年媒介形象转向存在紧密联系。由此,从社会转型与青年思想观念的关系着眼,青年媒介形象转向的教育背景就有了时代脉络。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青年的环境保护观念、全球意识、个人主义观念得以提升,但他们的生活意识、民族观念、集体意识却呈弱化趋势。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是工业化的迅猛发展,青年的创新精神和务实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大大增强。然而,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学科专业设置、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青年就业出现结构性矛盾,导致他们的理想、信念发生一定动摇。收入分配差距、城乡二元结构、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迫切地要求社会结构调整。处于人生过渡时期,同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青年面对深刻的社会结构调整,就业意识、婚姻观念和社会交往方式容易变得功利、现实,这将使其价值追求受到挫伤。“市场化过程中青年的法制观念、功利思想、竞争观念增强,政治观念、利他观念、合作观念弱化”;同时,“城市化过程中青年的公平意识、环保观念、参与意识增强,奋斗思想、勤俭观念、理性精神弱化”[19]。进入信息社会,互联网络技术带来的新技术手段和新技术装置使青年的自我表露观念、批判精神增强,但自制意识、独立思考精神弱化。各种自媒体为青年赋权,使其拥有自由、自主、自在的表达权力,他们自我表露的欲望得以大大释放。但互联网络中的一些出格言行却揭示部分青年缺乏应有的自制观念。与此相一致的是,青年充分利用新媒体表达对经济、文化、政治、生活的个人感受,积极传达他们对社会现实的种种态度和选择。青年的批判现实精神在此得到明显体现,但在批判精神的背后却隐藏着他们在独立思考精神上的缺失。社会转型对青年的思想观念造成复杂的影响,既有符合时代要求的意识、精神,也有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负面价值观念。面对社会转型和国内外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思潮,在引领青年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媒介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些领域的教育仍存在着一些缺失。从青年媒介形象建构的转向分析,青年在自我建构其媒介形象中展现出积极、主动、自主的一面,但也存在消极、从众、过度自我的倾向。如青年自我建构的媒介形象,存在着是非标准模糊、使用过度、审美标准低俗化等问题。究其原因,高等教育中的人文素养教育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是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提升青年的人文素养是当代高等教育普遍面临的挑战。如何在引导青年既掌握核心的专业技能,又能具备健全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媒介素养等,就成为家庭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 青年群体的媒介实践变化

从青年自我建构的媒介形象来看,无论是符号游戏者,还是文化参与者和空间他者,都是他们自我表露、参与社会文化、追求快乐的具体体现。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这些具体体现是社会转型、信息化进程加快、多元文化融入等方面对青年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必须看到,青年自我建构的媒介形象中存在着消极、负面甚至低级的内容,这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青年通过自我建构媒介形象来表达对参与社会生活的渴望,这表明他们已经意识到作为社会人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并且愿意成为社会主体的强烈愿望。但是,也应该看到,青年媒介实践存在着极端化与商业化倾向。如果任由这些倾向发展下去,青年的个人化、极端化、片面化主观感受将对其成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从青年媒介实践来看,当代青年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面对来自国内外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冲击,他们认知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呈现出冲突、对立的状态。如何正确地引导青年合理表达、正面诉求、勇于面对,是当代高等教育所亟须解决的任务。

(一)认知方式的理性与自觉

进入新媒体时代,青年在自我认知、自主意识、职业意识等方面得到较大提升,展现出理性从容、自觉自信的精神风貌。他们在学习、阅读、思考上表现出更多的主体创新性。首先,学习方式更加主动与便捷。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打破时空界限,大大丰富了人际沟通的途径,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实现了多元化、即时化、民主化。新媒介与移动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使青年的学习行为更趋个人化、线上化、碎片化,界面化学习平台成为他们常用的途径。在课堂上,融合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的多媒体介质与互联网络的结合提升青年的学习效率和认知效果,紧贴大众文化、发散着时代气息的学习内容激发着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课堂外,青年与老师可通过手机短信、微信、QQ、微博、SNS等即时通信工具和软件而实现即时的沟通,人际距离、时空距离因此而得以缩短,从而实现更好的沟通效果。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慕课(MOOC)为代表的新型课程形式的出现与盛行,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为基础的开放教育学让青年的学习过程更加理性、自主、便捷。其次,阅读方式更加可视和直观。新媒介时代的特征之一就是叙事图像化,所以当代社会也称为“读图时代”。读图时代的视觉媒体对文字媒体造成巨大威胁,受众接受层面的工具理性发挥着关键作用。青年的阅读习惯在读图时代也发生着极大的转变。他们更倾向于接受易得、易懂、给予快乐和快感的图像内容,对需要花费更多精力的深刻的、经典的阅读内容则接受困难。阅读习惯的变化产生主体性的差异。作为一种线性的、具有稳定结构的符号,文字语言具有明显的理性建构原则,所建构的主体是理性的、中心化的,图像符号则使主体建构去中心化、分散化和多元化。阅读习惯的改变,使青年更擅形象思维,但逻辑思维能力、思想深刻性、逻辑辨别力、追问本质的能力均受到影响。值得强调的是,在这种阅读方式及其主体特性的影响下,00后、90后青年更倾向于用可视符号来直观地表达其主体意识,自拍、cosplay、快闪、涂鸦、跑酷等大众文化资源成为他们建构其主体性的重要途径。再次,思考方式更加成熟与多维。在信息爆炸时代里成长起来的00后、90后青年,通过互联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络接受的大量信息使其思想更为成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探讨问题时,他们的观点深刻、逻辑严密,同时善于表达。总体来讲,信息产业的高度发展和网络空间所提供的信息密集、交流自由、对话通畅的思想交流的途径,促使他们的思维方式呈现多维、发散式特征,参政议政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

图0-7 快闪
图片引自www.1-eye.cn。

(二)行为方式的主动与失范

在新媒体时代,青年在交往行为、生活行为、学业发展等方面均显现出明显的主体意识,但也出现一些失范现象。赛博空间提供的广泛信息与突破时空限制的交往方式有助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创新,让人们更快地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型期的青年在迅速变换的环境中思维更显活跃,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注重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表露,尤其是通过自媒体的广泛运用,图文信息的即时性、共享性、自主性极大地提升青年的信息接收、加工和传播能力。青年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在网络传播中都得到明显增强。新媒体对青年的日常生活也带来极大改变,生活细节、购物、娱乐等方面都出现一定程度的虚拟化,如“爆照”、网络购物、在线游戏和虚拟社交等。日常生活的虚拟化使青年对自身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认识都有所变化。面对学业的选择与追求时,当代青年已习惯采用自己的方式分析问题、敢于用自己的眼睛把握社会、勇于用自己的实践改变现状。进入新媒体时代,现实与虚拟相互渗透的社会交往实践和日常生活不断提升着青年的主体性,赋予其在高等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即时、互动、开放的虚拟环境中,作为教育受众的青年在一定程度上拥有按其独特的价值标准对各种高等教育资源实现遴选与再建的决策权和自主权。然而,青年在新的信息环境中也面临着一些困惑,并出现了行为失范现象。在开放的赛博空间里,由于缺少有效的制度制约和足够的自律意识,部分青年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容易受到不良资讯或负面信息的干扰,使其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受到不利影响,如网络暴力、轻信他人言论、随意充当网络“水军”等。同时,充斥于新媒体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消极思想让青年感到迷茫、困惑、彷徨,义与利、奉献与享受、学习与生活的权衡与抉择成为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情况。如果无法得到正确解决,这些问题就可能导致青年价值取向、社会交往实践更趋自我中心化,出现过度自我和功利自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行为失范的视角反观,青年主体意识存在青年社会责任意识不足、人生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不明晰、主人翁意识淡漠、主动性和竞争意识欠缺、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亟须提升等问题,这为高等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任务。

(三)价值观念的主流与多元

当代青年穿梭于现实与虚拟两种环境间,他们既要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际矛盾,又要在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面对不同的挑战与困惑,做出恰当的取舍和决定。同时,他们又遨游于虚拟世界中畅快地表达自我、尽情游戏、倾情交流。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紧密交织,青年的意识、观念、信仰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面对这些冲击和影响,青年能够正确地建立主体意识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理性地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自觉接受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赞同社会主义荣辱观,并落实到社会实践中。他们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最新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愿景充满信心。但是,受到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中多元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诸如西方鼓吹的“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文化多元化”等思想,某些腐朽没落的价值观念对青年的影响不可低估。在这种价值多元、观念纷杂的复杂影响下,多元并存、传统与现代兼容成为青年群体必须面临的境况。他们在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面对各种困惑、苦恼和迷惘,也经历着各种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