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乡土:梁漱溟、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比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研究方法、思路与主要观点

一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国家—社会”分析框架等多种研究方法,基于现代化视角对梁漱溟和晏阳初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比较和系统分析。

当前关于梁漱溟和晏阳初的研究有着诸多的文集、传记和专题研究资料,首先是要对已有著述资料和人物的经典文本进行解读和分析,而对文本的解读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高度脉络化的方式,即力图从作者所关怀的问题出发来理解和把握文本;另一种则是去脉络化的方式,即解读者超越由文本所产生的具体的、特定的社会情境和脉络,悬搁作者所怀的问题意识而从中抽象出较具普遍性的思想理念”[98]。本研究在解析梁漱溟和晏阳初经典著作文本时,也极力在第一种解读方式基础上兼顾第二种解读方式,从整体视角出发,呈现二人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注重综合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对梁漱溟和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放置于整个乡村建设、中国社会——政治发展历史范畴去考察和分析,无疑需要综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另外,对于梁漱溟、晏阳初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上,同时也需要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两大乡建实验采取个案分析,当然并不是对乡建运动过程进行全景式的叙述,而是通过个案着重论述梁漱溟和晏阳初乡建理论和思想在社会实践层面体现的差异。

历史比较研究法也是本研究的基本的方法之一,“研究社会发展或变迁离不开历史比较的方法,将问题置于社会发展的历史之中进行考察,把时间维度作为一个基本变量,注重对一个社会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比较研究”[99]。本书是关于梁漱溟和晏阳初乡村建设思想的比较研究,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他们的乡村建设运动之间的共通性和差异之处,探讨二人思想理论的本质特征及其区别,也会涉及乡村建设运动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当前研究乡村问题的诸多论著也大多采用了“国家—社会”分析方法,从政治社会(国家)和公民社会(市民社会)层面探讨乡村社会治理等问题,本研究必然会涉及国家与社会的分析维度,探讨乡村社会转型、中国基层政治—社会治理等问题。

二 思路与主要观点

本研究是基于现代化视角探讨乡村发展与建设问题,通过对梁漱溟和晏阳初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探讨二人乡土重建思想的差异、特点及其价值意义,也力图为乡村振兴和实现农村现代化提供借鉴,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论述:

第一,二人为什么从事乡村建设?对民国乡村建设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具体阐述了传统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的解体、乡村经济的衰败、复兴农村思潮的兴起和农民运动对乡村建设运动勃兴的影响,结合梁漱溟和晏阳初的生活环境、教育经历和知识背景探讨了二人思想认识的转变历程。

第二,梁漱溟和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及实践路径有什么不同?剖析梁漱溟和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的渊源、乡土重建思想的特色和区别之处。二人对待西学和儒家思想的态度不同,梁漱溟对西方文化始终保持着批判性审视的态度,而晏阳初体现了对西学的肯定与全盘继承的态度。一方面,梁漱溟奉行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而晏阳初秉持“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乡村建设理念,这也是二人乡建理论本质上的不同之处;另一方面,梁漱溟、晏阳初基于中国问题的认识差异,形成社会重建和公民建设两条路径。梁漱溟基于文化视角从中国的特殊性中寻找解决方案,晏阳初立足教育通过平民教育来培育现代公民,促使农村能够有效汇入现代文明大潮,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

此外,本书还对邹平、定县乡村建设实践中的政治取向、社会支持、动员方式和内容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邹平实验是在地方政府支持下,自下而上地采取“社会”动员方式,依靠乡村领袖或绅士等社会强势力量改造乡村;定县在实验初期研究阶段坚持民间化立场,县政改革后则希望借助政权力量,基于教育改造基础以推动政治和社会的全方位改造,自下而上采用“社团”动员方式,依靠现代知识精英推动乡建实验。总体可以概况为“文化复兴—中华本色”“平民教育—西式现代化”两种乡土重建模式。

第三,乡村建设为什么会“失败”?联系中国近代以来不完全自主的社会转型(包括其中发生的革命和建设运动),说明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避免的失败结局。从革命史视角来看,乡村建设者们并未触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矛盾,无力解决土地问题,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下的旧中国,通过改良来寻求乡土重建的道路,定然是不现实的。参照社会现代化的一般历史进程,联系中国近代以来扭曲、反常的社会转型来看梁漱溟和晏阳初的乡村建设理论,可以认为,梁漱溟的取向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反工业化、反城市化的价值取向,通过对传统的社会组织稍加改造而实现社会现代化转型,明显具有逆历史发展一般进程的反历史倾向;晏阳初有着鲜明的西方现代化价值取向,通过“四大教育”来解决“四大病症”,其根本在实现“新民”目标,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所置身于其中的历史条件缺乏充分体认的非历史性,这使他们虽然殊途但却同归于“失败”的基本症结所在。

另外,乡村建设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取径的政治改革,即非政治力量的政治建设,离开政府必然会失败。梁漱溟在乡村建设中要改造既有政权,并最终以乡学村学取代基层政权组织,无疑是政府所不允许的。晏阳初抱着教育救国论来推动基层社会改造,注重从个体改造方式来实现新民,但忽视了制度建设,对基层政权的改造也仅仅服务于社会改造,在缺乏强大的、负责任政府背景下,也注定其实验难以成功。

第四,乡村建设作为一种失败的尝试,为什么我们还要审视这些问题?民国乡村建设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失败,但是乡村建设又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如何通过重建乡土社会或乡村现代化而带动中国的现代化是梁漱溟、晏阳初问题的根本关怀所在。“三农”问题其实质是乡土中国的现代化转型问题,已成当今中国改革与发展中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此而言,梁漱溟和晏阳初乡村建设中提出的问题依然是无可回避的。二人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对当下乡村振兴依然具有一定的启示与价值:一方面必须保障农民作为公民的权利、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培育农民参与乡村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推动乡村共同体建设,这是乡村“主体力量”的形成过程,也是对乡村社会的重塑,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完善的公共服务与社区服务,以增强农民对自身所在社区共同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此外,还需积极挖掘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本土资源,使之全面参与国民的道德精神及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建,实现文化自觉,为中国的“现代性”提供合理的支撑。


[1]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2] [美]明恩浦:《中国乡村生活》,午晴、唐军译,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3] 梁漱溟:《河南村治学院旨趣书》,《梁漱溟全集》(第4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11页。

[4] 赵旭东:《乡村成为问题与成为问题的中国乡村研究——围绕“晏阳初模式”的知识社会学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5] 李德芳:《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0—191页。

[6] 冯婷:《从社会革命到社会建设》,《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

[7] 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8] 李德芳:《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1页。

[9] 陈序经:《乡村建设运动》,上海大东书局1946年版,第1页。

[10] 国家统计局:《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 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党的十八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之九》,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1707/t20170711_1511794.html。

[11] [德]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6、496、104页。

[12] 王小章、冯婷:《积极公民身份与社会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63—64页。

[13] [德]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692页。

[14] 何建华、于建嵘:《近二十年来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研究综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第3期。

[15] 参见鲁振祥《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初步考察》,《政治学研究》1987年第4期;李善峰《乡村建设运动:一个社会学的考察》,《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5期。

[16] 王景新、鲁可荣等:《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2页。

[17] 吴星云:《乡村建设思潮与民国社会改造》,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页。

[18] 何建华、于建嵘:《近二十年来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研究综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第3期。

[19] 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73页。

[20] 温铁军等:《中国大陆的乡村建设》,《开放时代》2004年第2期。

[21] 王武岭:《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以革命与改良的辩证关系为视角》,《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第3期。

[22] 经观荣:《梁漱溟的人生思想与乡村建设运动》,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19页。

[23]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4] 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5]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6] 王欣瑞:《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07年。

[27] 刘旺华:《明国乡村建设的现代化意义》,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8] 邢宇宙:《再思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与改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29] 徐秀丽主编:《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30] 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25页。

[31] 吴星云:《民国乡村建设派别的主要分歧》,《历史教学》2004年第12期。

[32] 潘家恩、温铁军:《“作新民”的乡土遭遇——以历史及当代平民教育实践为例》,《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1年第3期。

[33] 刘岳兵:《梁漱溟研究在日本》,《哲学动态》2003年第6期。

[34] [日]土田正:《通过日本有关梁漱溟研究而窥视其学术研究掠影》,《百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35] [美]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王宗昱、冀建中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36] Hung-YOK IP,“Liang Shuming and the Idea of Democracy in Modern China”,Modern China,Vol.17,No,4,1991.pp.469-508.

[37] 王兆成:《美国学者眼中的乡土中国》,载王兆成主编《乡土中国的变迁:美国学者在山东邹平的社会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38] 熊吕茂:《梁漱溟的文化思想与中国现代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07页。

[39] 夏利:《梁漱溟政治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7—198页。

[40] 周祥林:《梁漱溟乡村建设伦理思想与实践》,博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2011年。

[41] 经观荣:《梁漱溟的认识思想与乡村建设运动》,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版。

[42] 朱汉国:《梁漱溟乡村建设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21页。

[43] 崔慧姝:《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及其争议》,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12年。

[44] 钱理群:《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45] 杨守森:《梁漱溟的乡村之思》,《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10期。

[46] 魏文一:《从乡治到乡村建设——梁漱溟学术理路的演进及其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启示》,《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10期。

[47] 善峰:《梁漱溟社会改造构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1页。

[48] 崔效辉:《现代化视野中的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56页。

[49] 郁建兴、朱旭红:《毛泽东与梁漱溟现代化思想之比较》,《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50] 时广东:《梁漱溟、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改造思想的趋同和差异》,《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第6期。

[51] 王武岭:《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革命与改良的辩证关系为视角》,《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第3期。

[52] 王宇雄:《论二十世纪前半叶毛泽东和梁漱溟对农民问题的认识》,《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53] Y.C.James Yen,“Chinese Mass Education Movement Progresses Strongly”,News Bulletin(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ws Bulletin(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Oct.16,1926,pp.1,8-12.

[54] “Mass Education in China”,Pacific Affairs,Vol.1,No.2,1928,pp.23-24.

[55] Pearl Buck,“Tell the People ——mass education in China”,New York:American Council,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1945,pp.1-70.

[56] “In the sixteenth pamphlet in the I.P.R.series,Tell the people-mass education in China”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Vol.5,No.1,1945,p.93.

[57] 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the Joint Commission on Rural Reconstruction)是民国政府与美国政府联合设置的机构,1948年10月1日成立于南京,第二年秋迁往台湾,委员由中方和美方人员共同组成,目标是致力于中国农村的复兴。

[58] Gerard Swope,Richard J.Walsh,“Mass Education Movement and JCRR”,Far Eastern Survey,Vol.20.No.14,1951,pp.145-148.

[59] Sidney D.Gamble,“Ting Hsien:A North China Rural Community”,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8.pp.1-472.

[60] Y.C.James Yen et al,editioned by Harry Bayard Price,“Rural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A Manual for Field Workers”,New York,1967.pp.1-426.

[61] Robert C.Eidt,“Review”The Hispanic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48,No.3,1968,p.459.

[62] Charles W.Hayford,“To the People:James Yen and Village Chin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0,pp.1-304.

[63] [美]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董晓萍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64] [日]镰田文彦:《“定县实验”在中国教育史上的意义》,载宋恩荣主编《教育与社会发展——晏阳初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87—288页。

[65] 宋恩荣:《晏阳初及其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日文版),镰田文彦译,日本浓山渔村文化协会出版发行2000年版。

[66] 王洁:《近十年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概况及评价》,《文史博览(理论)》2014年第2期。

[67] 吴相湘:《晏阳初传——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六十年》,岳麓书社2001年版。

[68] 韦政通:《“创造转化”与“自我实现”——论晏阳初的思想与人格》,载宋恩荣主编《教育与社会发展——晏阳初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50—265页。

[69] 李文珊:《试析晏阳初乡村改造运动的理论特色》,《学术论坛》2001年第4期。

[70] 孙诗锦:《启蒙与重建:晏阳初乡村文化建设事业研究(1926—1937)》,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2—22页。

[71] 张颖夫:《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视角》,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09。

[72] 钱理群:《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运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73] 周逸先:《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方法论初探》,《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

[74] 宣朝庆:《地方精英与农村社会重建:定县实验中的士绅与平教会冲突》,《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

[75] 相关研究也较多,仅硕士论文参见鲍玉仓《定县模式述论》、傅厚春《晏阳初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田成刚《晏阳初:农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胡芬芳《晏阳初的农村社区改造思想及其价值》、史振厚《晏阳初乡村改造思想初探》等。

[76] 徐晓美:《21世纪晨曦中的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综述》,《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77] [美]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第247页。

[78] 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68—472页。

[79] 吴飞:《乡村建设与现代中国文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第3期。

[80] 李文珊:《晏阳初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比较研究》,《学术论坛》2004年第3期。

[81] 张秉福:《民国时期三大乡村建设模式:比较与借鉴》,《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82] 刘东霞、毛洪涛:《晏阳初梁漱溟乡村建设实验比较探析》,《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83] 刘勇:《晏阳初与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比较》,《黑龙江史志》2013年第1期。

[84] 张森:《梁漱溟、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之比较研究》,硕士论文,西北大学,2008年。

[85] 冯剑:《实验话语:邹平、定县乡村建设运动的争论》,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86] 梁培恕:《梁漱溟传——我生有涯愿无尽》,香港明窗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183页。

[87] 张兰英、艾恺、温铁军:《激进与改良:民国乡村建设理论实践的现实启示》,《开放时代》2014年第3期。

[88] 孙诗锦:《启蒙与重建:晏阳初乡村文化建设事业研究(1926—1937)》,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21页。

[89] 李飞、杜云素:《中国村落的历史变迁及当下命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90] 王小章:《积极公民身份与社会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70—71页。

[91] 温铁军等:《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东方出版社2012年版,自序第5页。

[92] 贺桂梅:《中国经验:普遍的与特殊的》,《读书》2015年第8期。

[93] 毛丹:《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94] 王先明:《近代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的再思考》,《史学月刊》2013年第11期。

[95] 王先明:《近代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的再思考》,《史学月刊》2013年第11期,第6页。

[96] 陆益龙:《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1期。

[97] 高华:《革命年代》,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页。

[98] 王小章:《经典社会理论与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99] 吴忠民、刘祖云主编:《发展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