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地区与中亚产业互补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中亚经济发展水平

一 中亚五国及与中国的历史渊源

(一)中亚五国概况

1991年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先后宣布独立,中国把这五个国家称作中亚国家。“中亚”(中亚细亚)意为亚洲的中部地区,西到里海和伏尔加河,东到中国的边界,北到咸海与额尔齐斯河的分水岭,并延伸至西伯利亚大草原的南部,南到伊朗、阿富汗的边界。2016年底中亚五国总人口为7006万人,占“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总人口的2.18%,占全球总人口的0.95%。

中亚地区地缘位置重要、战略地位突出,区域内蕴含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在独立后的前几年中,各国均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衰退,按2010年不变价美元计算的GDP从1992年的1159.99亿美元下降到1999年的935.15亿美元,年均增速为-3.03%。2000年以后,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中亚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中亚国家经济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联系也越发紧密。2016年,按2010年不变价美元计算的GDP达到3023.11亿美元,商品和服务出口总额达到1085.16亿美元,进口总额达到954.74亿美元。

中亚国家积极融入世界经贸格局,为中亚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发展契机。但与此同时,与经济全球化相伴随的外部性风险对中亚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也带来了严峻挑战。中亚国家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能源出口、原材料出口以及劳务输出,这些收入与世界经济整体形势密切相关,同时,收入来源的单一性也增大了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

中亚五国均属于苏联加盟共和国,在独立后各国都经历了痛苦的转型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亚国家之间市场化发展程度差异很大。哈萨克斯坦的市场化程度近年来发展相当迅速,在私有化程度、鼓励发展中小企业等方面进展迅速,但是政府在价格控制、汇率和贸易制度等方面的限制较多;塔吉克斯坦的市场化转型速度相对居中,制约了其市场环境发展的健全和引资制度的完善;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市场化转型速度较慢,特别是土库曼斯坦,其各个领域的市场化水平均很低,有些领域几乎没有实施市场化改革,而乌兹别克斯坦制度环境不健全,中小企业发展空间狭小。

1.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国土面积约272.49万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九位,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2%,领土横跨亚欧两洲,国境线总长度超过1.05万公里。哈萨克斯坦通过里海可以到达阿塞拜疆和伊朗,通过伏尔加河、顿河运河可以到达亚速海和黑海。东南连接中国新疆,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接壤。2016年底总人口1779.7万人,有130多个民族,其中哈萨克族约占66%,俄罗斯族约占21%。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哈萨克斯坦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90多种。煤、铁、铜、铅、锌产量丰富,铀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被称为“铀库”。里海地区的油气资源也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100亿吨,煤储量为39.4亿吨,天然气储量为11700万亿立方米。钨储量占世界第一位,铬、磷储量占世界第二位,铜、铅、锌、钼储量占亚洲第一位。森林和营造林2170万公顷,地表水资源530亿立方米。

哈萨克斯坦在中亚五国中经济实力最强,2016年,按2010年不变价美元计算的GDP为1904.69亿美元,人均GDP高达7505美元(现价)。独立后分阶段实施了市场化和私有化改革,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经济以石油、天然气、采矿、煤炭和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较为薄弱,轻工业发展相对落后,大部分日用消费品依靠进口。工业主要有采矿、有色和黑色冶金、机械制造、化工、电力、建材、食品加工和纺织等,是原苏联的原子能工业中心。

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2000万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600万—1800万公顷,粮食产量1800万吨左右。耕地大部分种植以春小麦为主的粮食作物,其他农作物包括稻谷、玉米、棉花、甜菜、烟草、马铃薯等,粮食主产区在北部的科斯塔奈州、北哈萨克斯坦州和阿克莫拉州。南方地区可种植水稻、棉花、烟草、葡萄和水果等。畜牧业以养羊为主,以牛、马、骆驼等养殖为辅,羊毛产量较大。

2.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位于欧亚大陆腹心地带,是中亚东北部的内陆国,不仅是连接欧亚大陆和中东的要冲,还是大国势力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国土面积约19.99万平方公里,北和东北接哈萨克斯坦,南邻塔吉克斯坦,西南毗连乌兹别克斯坦,东南和东面与中国接壤(共同边界近1100公里)。2016年底总人口608万人,有80多个民族,其中吉尔吉斯族约占72%,乌孜别克族约占14%,俄罗斯族约占12%,约有70%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

吉尔吉斯斯坦矿产资源较丰富,总量虽不及邻国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但仍具有一定的优势。能源中有煤炭、油页岩、泥炭、天然气、石油,其中煤炭在中亚居重要位置,地质储量约为296亿吨,煤田主要分布在南北天山地区,部分煤田可露天开采,被称为“中亚煤斗”。主要矿产为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其中汞储量和产量均居苏联第一位;锡产量和汞产量占独联体第二位,锑产量占世界第三位、独联体第一位;黄金储量丰富,仅库姆托尔金矿预计储量超1000吨;铀矿储量丰富,是世界主要的产铀国之一。境内水资源丰富,蕴藏量在独联体国家中居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塔吉克斯坦,潜在的水力发电能力约为1450亿千瓦时,已开发利用的只占10%左右。

2016年,吉尔吉斯斯坦按2010年不变价美元计算的GDP为24.69亿美元,在中亚五国中经济总量最小,人均GDP为1100美元(现价)。第一产业比重14.40%,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主要生产和出口原材料,工业行业主要包括采矿、电力、燃料、化工、有色金属、机器制造、木材加工、建材、轻工、食品等;农业以畜牧业为主,饲养牛、羊、猪等牲畜,山间谷地种植小麦、棉花、甜菜、烟草、水果等。出口产品主要为贵金属、化学物品和农产品等,主要进口石油产品、二手汽车、服装、化工产品、天然气等。

3.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位于中亚东南部,国土面积14.31万平方公里,北邻吉尔吉斯斯坦,西邻乌兹别克斯坦,南与阿富汗接壤,东接中国。2016年底总人口873万人,共有86个民族,其中塔吉克族占80%,乌孜别克族占15.3%,俄罗斯族占1%,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塔吉克斯坦地处山区,境内山地和高原占90%以上,其中约一半国土海拔在3000米以上,有“高山国”之称。境内自然资源丰富,铀储量居独联体首位,铅、锌矿占中亚第一位;褐煤、岩煤、焦炭和无烟煤等探明储量共计46亿吨,焦炭质量及储量属中亚之最;其次有钼、钨、锑、锶、黄金、石油、天然气、岩盐、萤石及多种建筑材料等;水力资源丰富,截至2014年居世界第八位,人均拥有量居世界第一位,占整个中亚的一半左右,但开发量不足10%。

2016年,按2010年不变价美元计算的GDP为80.68亿美元,在中亚五国中经济总量仅高于吉尔吉斯斯坦,人均GDP为796美元(现价)。工业以采掘业、有色金属冶炼、水电、机械制造、食品和纺织工业为主。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70%,植棉业在农业中举足轻重,尤以出产优质细纤维棉花闻名于世,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在苏联各共和国中居首位,40%的可耕面积用于种植棉花,养蚕业较发达。此外,还种植柠檬、甜柿、红石榴等水果和少量的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出口商品为铝锭、皮棉和纺织品等,主要进口商品为铝生产原料、石油产品、机器设备等。

4.土库曼斯坦

土库曼斯坦是位于中亚西南部的内陆国,国土面积49.12万平方公里,东南面和阿富汗接壤,东北面与乌兹别克斯坦为邻,西北面是哈萨克斯坦,西邻里海。2016年底总人口566万人,由120多个民族组成,土库曼族约占95%,乌孜别克族约占2%,俄罗斯族约占1%,约有89%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土库曼斯坦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芒硝、碘、有色及稀有金属等。据土官方公布的资料,石油和天然气的远景储量为208亿吨和24.6万亿立方米,居世界前列,其中天然气储量列世界第五,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4。石油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天然气年产量为600多亿立方米。

2016年,按2010年不变价美元计算的GDP为395.63亿美元,经济总量在中亚五国中位居第三,人均GDP达6389美元(现价)。工业以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为支柱,产业结构单一,长期以来一直是苏联的原料供应地;轻工业以纺织工业为主,大部分产品已经达到国际标准,并出口发达国家。2016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14.44%,种植业以棉花、小麦、稻米种植为主。主要出口产品为天然气、石油制品、皮棉,主要进口产品为粮食、肉类、轻工业品。

5.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中部的内陆国,国土面积约44.74万平方公里,西北濒临咸海,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毗邻。地理位置优越,处于连接东西方和南北方的中欧中亚交通要冲的十字路口,古代曾是重要商队之路的会合点,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古国和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的活跃之地。2016年底总人口3185万人,是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中亚五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由130多个民族组成,其中乌孜别克族约占80%、俄罗斯族约占5%、塔吉克族占4%,约有90%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

乌兹别克斯坦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天然气、煤炭、石油、黄金、铜、铅、锌和稀有金属等,黄金储量居世界第四位,年开采量80吨左右,产量占苏联的1/3,在独联体居第二位。铜和钨的储量在独联体国家中均居前列,石油和白银、白金、锌、铝矾土等金属矿藏也非常丰富。铀开采量占苏联的25%。煤储量为20亿吨,铀储量位居世界前列。

乌兹别克斯坦是独联体中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2016年,按2010年不变价美元计算的GDP为617.41亿美元,经济总量在中亚五国中位居第二,人均GDP为2155美元(现价)。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四金”,即黄金、“白金”(棉花)、“黑金”(石油)、“蓝金”(天然气)。农业、畜牧业和采矿业较为发达,经济结构单一,加工工业较为落后,轻工业不发达,多数日用品依靠其他共和国提供。农业支柱产业是棉花种植业,桑蚕业、畜牧业、蔬菜瓜果种植业也占重要地位,棉花产量占苏联的2/3,居世界第四位,被誉为“白金之国”;洋麻产量占苏联的90%以上,生丝产量占苏联的49%;畜牧业以养羊为主,羊羔皮产量占苏联的2/3。出口产品有天然气、油类、电力、棉花、黄金、矿物肥料、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纺织品、食品、机械、汽车,进口产品有油类、电力、机器及设备、食品、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二)中亚与中国的历史渊源

古代中亚位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两河文明以及希腊罗马文明的中间地带,由此受到欧亚大陆上许多文明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中亚地区地处东西方交通和商业交流的要道,是古代著名“丝绸之路”的中心交点。中国的丝绸、瓷器等货物通过中亚地区流向西方,而西方的货物也经由中亚地区运往中国。由于地理的特殊性,中亚地区与中国的联系源远流长。

新疆与中亚诸国有多个跨界而居的民族,共同的宗教信仰,相通的语言和文化,相近的民风民俗,相同的民族乐器和民族歌舞及体育文化,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交流等为新疆与中亚诸国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中国先秦的许多古籍中已经大量提到有关西域的情况,如《穆天子传》《山海经》等。甚至有人考证《穆天子传》中所提到的西王母的瑶池,可能就是额尔齐斯河上的斋桑泊。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旨意出使西域,经大宛、大月氏、大夏、乌孙等地,建立了中国与中亚直接的官方联系,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政治往来、经济交流和文化融通,从而使中国与中亚地区的联系达到了历史上一个崭新的阶段。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又派李广利征伐大宛,并建立了西域都护府。中西交通的通畅为丝绸之路沿线贸易发展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中亚同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也就是说,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正式交往始自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而中国在西域设置都护府则标志着中国对西域地区,包括中亚部分地区的统治正式确立。这不仅使西域东部南部地区第一次与内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也使中国与中亚地区的交往规模快速扩大。在物质交流上,中亚地区的葡萄、苜蓿等植物逐渐移植到中原地区,而中原地区则向中亚地区传去了大量的金属工具、丝织品等,并将铸铁、凿井等技术传到中亚地区;在意识形态方面,中亚地区的佛教和与佛教有关的文化艺术也相继传到中原地区,对于中国的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唐朝时期,国势强大,唐政府通过对东突厥、吐谷浑以及阻碍东西方交流的高昌、西突厥进行毁灭性打击,逐渐控制了西域和中亚地区。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唐朝侯君集率军打败高昌及其附近的西突厥领地,唐朝从此开始设置安西都护府。后来,唐朝又击败了龟兹(首都位于今新疆库车附近),移安西都护府至龟兹。到659年唐朝在中亚地区设立了都护府,将西突厥统治下的中亚地区置于自己的统治范围,目前中亚地区大片地域曾属于大唐的国土。中国的造纸术、陶瓷制造技术也相继传入了中亚地区。

中国元朝时期,重新确定了对中亚地区的政治隶属关系,大大促进了经济联系、文化往来以及民族融合。到中国清朝时期,现今中国的新疆地区和中亚部分地区由准噶尔汗国统治,并臣属于中国清朝。随着准噶尔汗国的不断强大,逐步准备脱离清朝并一统西域。在此情况下,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先后派兵西征准噶尔汗国,统一了中国新疆地区,中亚地区许多地方处于中国清朝的直接统治之下,如哈萨克族就臣属于中国清朝。中国清朝对中亚实行了比较明智的政策,18世纪后半叶中亚地区保持着比较安定繁荣的局面。

19世纪沙俄开始侵入中亚地区,并与英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中亚地区的斗争。沙俄占据中亚地区之后,不断地掠夺中国的领土。1884年6月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沙俄割去了大片中国领土,随后,沙俄又出兵侵占了萨雷阔勒岭地区的中国领土,违背了《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的规定,清王朝一直没有承认沙俄侵占的这些中国领土。

自沙俄侵占中亚地区之后,中国与沙俄在中亚地区直接接壤。在这段时期内,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关系实际上即是与沙俄之间的关系。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和苏联成立后,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关系完全从属于中苏关系。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与苏联中亚地区经济合作比较密切,双方各方面的往来不断。但随着60年代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与苏联在中亚地区如同中国东北地区与苏联接壤的地区一样处于高度紧张对峙状态,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各方面往来中断。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随着中苏关系正常化,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关系得到了继续发展。在苏联解体以前,哈萨克斯坦首脑纳扎尔巴耶夫曾正式访问过中国,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经济贸易关系和文化往来发展迅速,几个口岸相继开放。总的说来,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为苏联解体后中国与中亚地区新独立国家发展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亚各国独立后,中国和中亚各国迅速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和中亚各国崭新关系中蕴含着信任、友好、平等和合作的内容,朝着睦邻友好、共同进步的方向发展。尤其是中国和中亚各国高级领导人的互访给中国和中亚各国的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过去中国是同一个苏联大国打交道,而现在则是同几个国家打交道,而且,这些独立国家外交趋向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越来越趋于多样化。这就要求中国能尽快适应这种变化,制定出完整而又灵活的外交战略和策略。

中亚各国的独立,使中国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中亚地区成为横在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之间的战略中间地带和接合部。这样,中亚地区成为除了蒙古国外中国与俄罗斯之间又一个战略中间地带。随着中亚各国的独立,俄罗斯在西段同中国的边界变得很短。俄罗斯同中国的接壤主要体现在同中国东北部的接壤。这是一个新的地缘政治格局。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来观察,可以这样说,中国的西北部和东北部的安全环境对中国来说处于一个极好的时期,这对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西北、建设大西北提供了外部安全环境。另外,对中国来说,中亚各国的独立意味着在欧亚腹地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一个现实的和潜在的经济合作区域。这为中国开发大西北、发展大西北、实行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