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
本书共七章。第一章为导论,介绍本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界定,通过对急收话语进行大类上的归类,以确定其属性,然后比较与之相似的现象,从而将研究对象切分出来。其次是梳理现有关于急收话语的研究,主要涉及急收话语的特征、功能、分类等方面,最后对现有研究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进行评价,为本研究的展开找到空间。
第三章介绍理论框架与分析路径。首先介绍语用修辞学现有研究所依赖的主要理论,发现格赖斯的语用学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各种语用学原则等常被借用来解释修辞现象,其次进一步提炼和概括,结合研究目标,基于言语行为理论、人际语用学理论以及关联理论提出语用修辞学分析框架。最后提出本研究的分析思路图。
第四章是研究设计。首先介绍研究问题,其次对语料的来源、语料的识别和提取方法、标注方法、语料规模等进行说明。最后对语料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过程进行简要说明。
第五章拟回答第一个研究问题,即急收话语的省略内容问题。首先从语料中归纳急收话语省略内容的主要倾向,其次用卡方分布检验呈现其分布特征,最后归纳听话人理解急收话语省略部分的路径,以回答急收话语是否对听话人的理解造成影响的问题。
第六章对应本研究的第二个研究问题,即说话人是出于何种动机而急收相关内容的。仍从观察语料开始,总结出说话人隐含传递敏感信息以及降格实施言语行为的动机,接着描述这些动机的分布情况,归纳急收话语的主要功能。最后总结说话人选择使用急收话语的语境因素。
第七章回答本研究的第三个研究问题,即急收话语取得的语用修辞效果如何。根据语用修辞分析框架,拟从行事效果、人际效果和诗意效果三方面来回答。最后举例说明这三方面往往也是相互联系的,只是出于分析方便的需要才分开描述。分而述之可满足不同的研究需要,合在一起可体现语用修辞分析框架的解释合力。最后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急收话语的表现、省略内容的分布情况、语用修辞效果、语用修辞分析框架的解释力等,还包括本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同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展望后续研究的方向。
[1] 除了直接引用外文原著中的例子外,本研究基本采用汉语例子,因为我们对母语有着更好的直觉。但并不预设急收话语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何不同。英、汉例子中的斜体或着重号均为笔者所为。
[2] 为避免由于笔者的翻译引起误解,本书在某些翻译自英语文献的表达或术语后附加英文原文。也有少量术语出自汉语,但为了让读者知晓英文的对应表达,与相应的英文文献建立联系,也标注了英语。
[3] 本研究的对象为“急收话语”,有时用“急收”指代说话人的行为。已尽量区别使用,若文中仍有混用之处请读者明鉴。
[4] 后文会详细交代为何是16部。
[5] 本研究是在通识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的,指1840年以来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