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我对庆胜的了解,最初是通过书信往来,当然也有好友的引荐。我对他发自内心的向学之心印象深刻,感受深切。古人说,西南山水,川蜀最奇。庆胜本已执教于川蜀美丽山水间,衣食无忧,却甘愿“坐守陋室,蓬蒿没户”,坚持苦读,钻研学问,在若干满足于站稳三尺讲台的同龄人中甘当“另类”,实属不易,因而我感动之余也免不了对他多有鼓励。2015年,他决意千里迢迢来到南大考博,面试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专业知识的熟谙以及对学术的笃定与热情打动了所有考官,顺利考入南京大学,成为我的一名博士生。
入学后,庆胜对知识的渴求变得更加强烈。博士就读期间,他充分利用南京大学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源,遍览著述,乐在其中,在语言学、语言哲学、研究方法、学术论文写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收获,对此我十分赞赏。
很快,庆胜就确定了自己的主攻方向。他对修辞研究颇感兴趣。考虑到当前语用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如语用身份论、人际语用学等都带有修辞的底色,我便支持并鼓励他开展语用学—修辞学的界面研究。选题过程中,他对语用修辞的兴趣落脚在一种日常言语交流中常见的欲言又止现象即话语急收上,我对他以此作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想法给予充分肯定与支持。事实上,通过文献阅读,他发现现有关于急收话语的研究确实有不少可以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比如急收话语的定义还不够清晰,急收话语的理解过程还较少得到关注,急收话语的使用动机还可继续挖掘,尤其是急收话语产生的效果方面缺乏实证研究。带着这些问题,他对急收话语进行了长时间的潜心研究,并于2018年6月顺利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论文获得盲审专家和答辩专家的一致好评,如今基于该论文充实完成的书稿《急收话语的语用修辞学实证研究》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可喜可贺!
该论著具有较高程度的原创性,其首要贡献在于对语用学与修辞学的界面研究——语用修辞学做了较为深入的思考。语用与修辞的界面研究一直是一个研究增长点,但现有研究对语用修辞学的核心内涵和学科定位研究还有待推进,对于语用与修辞结合路径与方式的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可供操作的分析框架。在本人的指导下,庆胜尝试把语用修辞学定位为运用语用学理论研究有标记话语的修辞效果的学问,并根据语用学的主要理论工具,如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语用身份论、面子论等语用理论探求对应的行事效果、诗意效果以及人际效果,由此搭建出了语用修辞学的分析框架。除了采用界面研究视角外,该书还选用了话语—互动分析法,注重语料和语篇证据,从急收话语省略的内容、说话人动机以及急收话语的效果等方面详细探讨了急收的话语表现、理解过程及语用修辞效果。他的研究发现,急收话语大多省略带有消极色彩的内容,说话人明显带有隐含传递敏感信息从而进行人际关系管理的交际意图,有助于实现行事目标,能够拉近以及疏远人际关系,还能够引起丰富的诗意效果。所有这一切,让我对本书未来的学术影响力充满信心与期待。
庆胜博士毕业后与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经常向我分享他的喜悦、迷茫以及打算,始终保持着对学术的热爱,这无疑是我所希望的。大凡成事者,不必有过人之才,但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庆胜无疑具有这样的品性。湍流之下,必有深潭。愿庆胜持之以恒,在学术道路上登高行远,乐不思返!
陈新仁
2020年8月10日于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