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逻辑与认知:从不同的视角看
考察支持理论从逻辑到认知的发展历程,从逻辑和认知的不同视角审视支持理论,我们可以概括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如下:第一,非外延性。概率判断的支持理论是关于信念的非外延性理论,它是关于主观概率判断的支持理论;而非帕斯卡概率逻辑的归纳支持理论包含了非外延因素,是一种客观概率的支持理论。第二,次可加性。在主观概率判断支持理论中,判断概率或者通过相关的支持给出,或者根据强的证据分别由中心假设和备择假设提供。在客观概率的支持理论中,命题概率刻画的是证据与假设之间的逻辑关系。在主观概率判断的支持理论中,支持对于隐性析取和显性析取(显性选言)都是次可加的;而在归纳支持理论中,合取关系不具有可加性,帕斯卡概率的乘法原理不成立。可见,次可加性是支持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第三,非互补性。在主观概率支持理论中,概率判断在二元情况下是互补的,在多元情况下是非互补的;而在归纳支持理论中,归纳支持的否定原理也是非互补的,帕斯卡概率的否定原理不成立。这样一来,作为外延逻辑基本原则的二值原理不再有效。概率判断支持理论这一思想是对科恩支持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可见,归纳支持理论与主观概率判断支持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总之,支持理论得到了大量实验数据的支持并具有广泛的理论及应用价值,但是它也面临一些挑战和疑问,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第一,支持理论认为概率判断具有描述的依赖性,而对假设描述上的分解只是描述依赖性的一个因素,那么假设还有哪些描述性特征会影响概率判断,又是怎样影响的?比如对假设正面或者负面的描述是否会系统性地影响概率判断?自我相关的信息较自我不相关的信息能否引发更多的证据从而增加对它的支持?实际上,对假设的描述只是描述依赖性的一个方面,证据的不同描述也会影响概率判断,那么证据的哪些描述性特征会影响概率判断,又是怎样影响的呢?
可见,探索出更多的影响描述依赖性的决定因素和认知机制是未来研究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考察出更多的关于假设和证据的特点能够扩大支持理论的研究视野,使支持理论能够运用到相关的认知和社会心理学领域。另外,探索主观概率判断的逻辑形式和认知机制是未来研究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从逻辑刻画和认知描述分析相结合的角度发展支持理论,有助于拓展支持理论研究者的视野,使支持理论能够广泛运用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
第二,在对中心假设做出概率判断时,备择假设的支持究竟如何影响中心假设的概率判断呢?
支持理论认为,人们在判断中心假设的概率时,通常将所有备择假设的支持之和作为比较对象来判断中心假设的相对支持,对备择假设支持越小,对中心假设的概率判断越大。
而其他研究对此进行了质疑,如温德希拓(Windschitl)认为被试在概率判断时采用了比较启发式(comparison heuristic),即将中心假设和最强支持力度的备择假设相比较,然后做出判断。[14]温德希拓和钱伯斯(Chambers)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加支持度很小的假设不是减小而是增加对中心假设的概率判断,他们提出两种解释:(1)衬比解释(contrast account)。它认为人们在概率判断时是将中心假设和每个备择假设的支持相比较,根据中心假设胜于备择假设的次数进行判断。当出现支持度很小的假设时,中心假设胜于备择假设的次数会明显增加,因而提升概率判断。(2)平均剩余解释(averaged residual account)。它认为判断者将备择假设的支持平均后作为一个整体评价。
可见,关于备择假设如何影响中心假设的概率判断还存在不同的观点。支持理论需要进一步探明备择假设影响主观概率判断的认知机制。
第三,主观概率的多元判断总是满足次可加性规律吗?
对于主观概率判断的次可加性,虽然得到了大量实验证据的支持,但是仍然受到很多质疑。如谢弗理论认为主观概率判断是可加的或超可加的[15],福克斯等人研究发现隐次可加性的实验证据不一致,斯洛曼(Sloman)等人发现,[16]把假设分解为典型事例会产生可加性,分解为非典型事例会产生超可加性。可见,主观概率判断次可加性的普遍性还存在争议。对于二元判断中的非互补性,研究者用扩展的支持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因此,支持理论需要研究次可加性的成立条件和进一步的发展来解释多元判断中的超可加性。
我们认为,次可加性规律是否普遍有效,究竟在多大范围内有效,还需要深入研究,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在我们看来,无论是可加性、次可加性、超可加性,还是不可加性,作为一种规律,它们都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有效规律。
第四,支持理论研究中大多数的实验任务是给被试提供假设,而在现实生活的概率判断中,需要被试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假设。假设产生的结果决定了哪些假设参与概率判断,因此假设的产生对于概率判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被试在概率判断时只能产生一部分的假设,且趋向于产生强度大而忽略强度小的假设。多尔蒂等人就假设产生、主观概率判断和工作记忆、长时记忆的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他们的研究表明:概率判断和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的备择假设的数量成负相关;概率判断和工作记忆能力呈负相关。多尔蒂等人基于记忆对概率判断的影响,提出了主观概率判断的MDM模型,该模型认为概率判断是中心假设的记忆证据支持和外显产生的备择假设的记忆支持之比。
尽管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对假设产生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没有研究者将记忆因素融合到概率判断的支持理论模型中。除记忆因素,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备择假设的生成?假设生成的潜在认知过程是怎样的呢?支持理论需要进一步阐明人们产生和保持备择假设的影响因素和认知机制。
第五,认知研究对于逻辑推理研究的一个启示是:支持理论是一种非外延理论,用经典外延逻辑难以刻画,在这里,非经典逻辑会不会大有用武之地呢?在我们看来,用非经典的内涵逻辑手段来解决支持理论的形式表述问题,也许是一个可行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国内外逻辑学界已经对内涵语境逻辑、超内涵逻辑等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借鉴那些相对成熟的现代逻辑理论,同时吸收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支持理论的研究将会有广阔的前景。
以上探讨了归纳逻辑中的支持理论与认知科学中的支持理论的联系和区别,揭示了支持理论从逻辑向认知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这并非是要探讨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要通过这样的探讨揭示其动态合理性。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贝叶斯推理的认知基础问题,试图从贝叶斯推理认知研究这一新视角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