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国内知识付费研究现状
1.知识付费平台用户采纳行为
对于知识付费这种新兴的互联网知识服务形态而言,在其出现初期能否得到用户的广泛采纳直接关系到平台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学者们基于多种理论从不同角度展开研究,试图揭示影响用户选择知识付费产品的主客观因素。
张帅等(2017)利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选取18个样本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对获取的原始访谈资料进行定性分析,提炼出用户在线知识付费行为的7个主要影响因素,并按照对用户影响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个体需求、信息质量、个体认知、主观规范、便利条件、替代品和经济因素。
柯佳秀等(2017)在整合型技术接受模型(UTAUT)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群体和有声书资源的特点,引入感知成本、感知娱乐和个人创新性三个影响变量,构建大学生听书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模型。整合型技术接受模型是将技术接受模型(TAM)、创新扩散理论(IDT)、理性行为理论(TRA)、计划行为理论(TPB)、动机模型(MM)、复合的(TAM)和(TPB)模型(DTPB)、社会认知理论(SCT)、计算机使用模型(MPCU)八个模型整合在一起形成的模型,最开始主要用于解释用户信息系统的使用行为,其后才逐渐扩展到其他研究领域。该文章对回收的227份有效问卷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和层次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影响大学生听书意向的主要因素包括绩效期望、便利条件、感知成本、社群影响和个人创新性五方面,感知娱乐性以及努力期望对听书意向的影响没有得到验证。该文章虽然不是直接研究知识付费行为,但作者将听书行为限定在听书网站(懒人听书、酷我听书、天方听书等)、移动端App中的听书。这种音频表现形式是后来兴起的知识付费业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全贞花等(2017)也是以UTAUT模型作为理论基础,结合了知识付费用户的个体特征,并引入了感知趣味性、个人知识管理需求、交互动机、个人创新、感知财政成本和感知风险六个新增变量,探讨知识付费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该文章以得到用户为调查对象收集问卷数据,使用SPSS和AMOS分析工具分析得出:用户的期望和个人知识管理需求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行为,绩效期望、感知趣味性和社会影响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行为,交互动机和个人创新对用户的使用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方爱华等(2018)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对虚拟社区用户的知识付费行为进行研究。感知价值理论源于消费者行为学,认为感知价值是用户在消费过程中对感知获得收益和感知付出成本进行衡量的结果,会对消费者的付费意愿产生直接影响。作者将感知价值理论和口碑理论相结合,构建了虚拟社区用户的付费意愿模型。借助PLS结构方程模型对321份用户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影响用户感知价值的有感知有用性、感知成本、感知风险和感知信任等四方面因素,而感知价值又会正向影响用户的付费意愿;同时,口碑对用户付费意愿也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当口碑较低时,感知价值和知识付费意愿出现了正相关趋势。因此证实了在口碑水平较高时,用户倾向于忽略感知价值对付费意愿的影响。
杜智涛和徐敬宏(2018)以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结合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和知识获取模型以及感知价值接受模型和消费体验理论,构建了用户在线知识付费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对回收的问卷数据使用SPSS和Mplus软件进行分析,得出三个结论:第一个结论是影响用户在线知识付费意愿的主要因素是用户体验,在体验因素的四个维度中,主观规范的影响作用最大,其路径系数为0.297;其次是专业性,路径系数为0.273;再次是有趣性,路径系数为0.186,其影响高于外在需求与内在需求;最后是便捷性,对用户在线知识付费意愿的影响较弱,路径系数为0.093。第二个结论是感知行为控制对用户的付费意愿有微弱的负向影响。第三个结论是人口统计变量对用户消费行为存在调节作用,特别是教育程度和居住地的影响较大,其次是性别和年龄。文章最后的总结颇具特点,作者认为在传统的学校教育和系统学习中,用户的学习动力来自学习压力和自身的实际的知识需求,而在线知识付费的动力源于用户对于知识产品专业性、趣味性和主观规范的感知,而这种感知是用户在知识生产者和知识付费平台提供的体验场景中得来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强调知识产品提供者的主观能动性,将其为用户构建的消费场景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认为这种场景化消费带给用户的主观体验最终影响了用户的付费意愿和行为。
李武等(2018)以感知价值理论为基础,讨论影响用户对在线付费问答平台付费提问的相关因素。在线付费问答平台的用户感知收益分为内容收益和经济收益两部分,内容收益是提问者认为使用在线付费问答所能满足信息需求的程度,经济收益是指用户在使用知识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费用节省或金钱利益,也就是提问之后可以获得的分红。感知付出分为费用付出和其他成本付出,在线付费问答平台提问者需要向答主预先支付费用,在获得答主回答之前是无法准确判断自己支付的价格是否合理的,而除了金钱的支出之外,消费者还需要付出的成本包括时间和精力这样无形的支出。通过对328名用户的问卷调查之后,AMOS软件分析得出的结论为:感知收益(内容收益和经济收益)和感知付出(费用付出和其他成本付出)都是用户感知价值的影响因素,其中提问者最看重的是提问的内容收益。而经济收益和费用付出不仅可以通过感知价值间接作用于用户的付费意愿,还可以直接影响其付费意愿。
赵杨等(2018)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构建用户知识付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模型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结构型社会资本、关系型社会资本和认知型社会资本。结构型社会资本表现为社会交互连接,反映了社会网络的结构性特点,文章将知识供给者关注的人数和粉丝数作为衡量其结构型社会资本的指标。关系型社会资本是指社会交互关系中行为主体的人际关系,如信任、互惠等,文章将平台回答者的回答问题的数量和发表的专业文章的数量作为衡量信任的指标,互惠性主要表现为用户认为其获得的知识是否与其付出的价值相匹配。认知型社会资本包括共同愿景和共同语言,社会化问答平台用户对供给者共同愿景的认同往往通过点赞行为来表现。在专业性较强的知识问答中,共同语言的产生需要双方有共同的知识背景,而专家们一般会通过添加标签的形式标注自己擅长的知识领域,因此文章将是否标注专业领域作为共同语言的衡量指标。研究基于知乎LIVE的相关栏目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影响用户付费行为的因素主要有6个方面,分别是答主的粉丝数量、发表文章数量、回答问题的数量、获得点赞数、是否实名认证和标注专业领域。
李钢等(2018)综合了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感知价值理论,探讨知识付费用户付费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回收的416份有效问卷数据使用AMOS软件进行验证,得出结论:付费意愿和知觉行为控制直接影响付费行为,而付费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直接影响付费意愿,感知质量、体验和信任直接影响付费态度,感知费用反向影响用户的付费态度和付费行为,用户的时间资源和货币资源直接影响知觉行为控制。
肖明和侯燕芹(2019)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以知乎为例,调查大学生使用社会化问答社区的动机、行为与满足情况。使用与满足理论是大众传播研究中的经典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者都是带着特定的“需求”和“动机”选择和使用媒介,并在接触和使用过程中满足自己的需求和动机。文章结合社会化问答社区知乎的特点,并通过结构化访谈,构建了用户动机量表,通过对225位大学生知乎用户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得出:法学生使用知乎的主要动机是获取知识、满足情感和舒缓压力,个人整合和社会整合的动机较弱。
杨昕雅和胡鑫(2019)基于MOA理论构建了影响用户付费行为的理论模型,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路径关系进行假设检验。MOA理论即动机—机会—能力理论,这三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会导致特定行为的发生。第一个动机维度使用了动机过程理论,即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体行为具有三种心理需求:自主需求、关系需求和胜任需求。人生来就有一种理解世界,并通过兴趣化学习获得自我满足的需求。关系需求主要是指人类的社会性特征使用户有进行社交活动的愿望。胜任需求是个体进行某项活动时获得的成就感和价值感,知识付费用户有通过知识学习获得认可的需求,从而激励他们去从事这样一件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第二个机会维度主要依据戴维斯(Davis)提出的技术接受模型,提炼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两个变量。第三个能力维度主要包括用户的学习能力和消费能力。使用SPSS和AMOS分析工具对回收的192份有效问卷进行路径分析,得出结论:兴趣动机对知识付费用户的消费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交动机和成就动机的影响有限。在机会方面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其知识付费行为有正向的显著影响,能力维度的用户的学习能力和消费能力也对知识付费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刘齐平等(2019)的研究方法与赵杨等(2018)比较类似,文章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构建用户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模型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结构维、关系维和认知维。结构型社会资本包括想见数、好友评论数和回应时间。关系型社会资本包括行家课程数、行家评分、实名和教育背景。认知型社会资本为评论数。并加入了包括性别、城市、课程类型、价格和课程时长五个维度的控制变量。文章通过爬取“在行网”的行家课程相关数据和用户评论,运用负二项回归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行家的想见数、行家评分、好友评论数、教育背景等社会资本对线下知识付费用户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苏鹭燕等(2019)通过整合信任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构建研究模型,探究知识质量如何影响用户对知识平台的信任、对知识商家的信任和认同,并最终对用户的知识付费行为产生什么影响。信任理念是信任主体感知到信任客体拥有能够使信任主体收益的特性,包括对商家或商家提供的商品的信任,或者对交易平台的信任。当顾客建立了这种信任,会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向。而知识产品的提供者会因为其身份特征对用户产生影响,如与用户的身份相似、有用户重视的独有的特征、有声望、与用户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追求。文章利用结构方程和Smart PLS工具对504份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并不受其对知识商家的信任的影响,知识质量越高,用户越容易对知识平台和知识商家表现出信任和认同,而用户的购买意向受用户对知识商家的信任和认同的双重影响。
卢恒等(2019)的研究角度比较独特,从抵制的视角研究语音问答社区用户知识付费意愿的影响因素。文章以现状偏差理论为基础,构建了语音问答社区用户知识付费意愿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现状偏差理论是个体倾向于坚持已经存在的状况或决定,一般用来解释用户为什么不愿意改变现状,而选择继续保持现有的行为模式。现状偏差由认知误解、转换成本和心理承诺三个因素引起。文章利用SPSS和Smart PLS(2.0M3)对217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语音问答社区用户的感知收益对知识付费意愿产生正向的影响,感知成本对知识付费意愿产生负向的影响;转换成本和个人免费观念对个体的感知成本有显著正向影响;沉没成本和信息获取习惯对个体的感知收益有显著负向影响;四个现状偏差因素对个体的知识付费意愿有间接影响,个体的收益成本认知在两者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周涛等(2019)从社会交互理论出发,探讨信任和认同(包括认知维、情感维和评价维)对用户付费意愿的影响作用。社会交互对用户行为的影响已经被诸多学者证实,用户的社会交互行为会影响用户的体验、信任、忠诚度以及购买行为。社会交互包括信息交互和情感交互,文章假设用户的信息交互和情感交互能通过影响用户对知识付费平台的信任和认同,继而影响其付费意愿。通过对回收的377份有效问卷使用SPSS和LISREL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影响用户信任的因素有信息交互和情感交互,影响用户认同的隐私是信息交互和信任,而信任和认同共同决定付费意愿。因此,建议知识付费平台重视引导用户之间的社会交互活动,增强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和认同,以促进用户的付费意愿。
通过对这些文献所使用的理论和模型进行梳理和归纳,可以分成3类(见表2-1):个体行为理论、社会行为理论和大众传播理论。个体行为理论主要解释用户个体层面的行为;社会行为理论来源于社会学,主要与用户的社会行为相关;大众传播理论源自新闻传播学。
我们可以进一步将已有研究的设计模型分解为前因变量、调节变量、中介变量和结果变量,以便将研究者们的研究思路更清晰地呈现出来(见图2-1)。
表2-1 知识付费平台用户的采纳行为研究中使用的理论和模型
图2-1 知识付费用户采纳行为的因果关系框架
从图2-1可以看出,目前知识付费平台用户的采纳行为研究大多把用户自身因素作为影响其采纳行为的前因变量,这种研究思路是认为用户的个人意志和感受直接影响用户行为,只有少部分学者将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纳入前置变量的研究范围。引入中介变量的研究也不多,主要涉及用户的感知价值、付费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以及信任和认同,同样是从用户个人角度出发。调节变量主要涉及用户个人因素、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和个人创新性,技术因素主要是便利条件,社会因素包括社群影响、便利条件和口碑。结果变量一致性比较高,为付费意愿和付费行为。
2.知识付费平台用户社会互动行为
社会互动行为研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成果都比较缺乏,虽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但实证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和解决方法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总结。
有关社会互动行为的定义,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答案,著名的社会学家吉登斯在他的经典著作《社会学》中认为社会互动是“个体之间任何形式的社会接触,我们大部分的生活都是由某种类型的社会互动构成的,社会互动是指人们相互谋面的正式与非正式情景”[1]。麦休尼斯认为社会互动是“人们在与他人的联系中任何采取行动并做出反应的过程”[2]。
早期的互动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机互动领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机互动、用户信息互动等方面的研究渐渐展开。目前在线互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购物过程中的互动,单纯对知识付费领域的用户互动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很少,但知识付费平台重要的发展动力之一就是由用户社交引发的“知识焦虑”,因此洞察用户的社会互动行为的影响机制是探究知识付费平台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如费豪泽等(2019)以知乎为研究样本,在信息采纳模型的基础上融入在线互动理论,通过回答者在线互动对信息采纳的直接影响及调节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回答者在线互动的数量越多,信息质量和信息源的可靠性对信息采纳度的影响越小;回答者的响应度越高,回答者的历史答题水平对信息采纳度的影响越小;回答者的回答越丰富,其答案的外部引用种类和历史答题水平对信息采纳度的影响越小,相对的信息采纳度受答案多样性的影响越大。
社会化问答社区的用户行为研究最初主要是探索用户回答问题的动机,早期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小范围的用户访谈获得用户回答问题的动机。如拉班(Raban D. R.)和哈珀(Harper F. M.)(2008)将问答网站用户的内在动机总结为感知的主人翁意识、对社会角色的承诺、参与的各种情感动机等内在动机和评级、金钱激励、社会满足感等外在动机。后续的研究则更多地通过大范围发放用户调查问卷来探究用户的回答动机。如迪尔曼(Dearman)等(2010)通过对Yahoo!Answers上的135个活跃用户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发现,用户回答问题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知道部分或全部答案,就算自己不知道答案也有能力找到答案。而他们不回答问题的原因是问题的性质或内容,如问题不真诚或涉及某些非法活动,一个问题已经收到了很多回答是他们不回答问题的强烈理由,因为他们自己的回答不容易被注意到。Xiao-Ling Jin等(2013)将知识共享因素和自我效能因素与期望确认理论相结合构建了知识共享连续性模型,通过对“Yahoo!”社区的用户调查发现,用户的满意度和自我效能对用户回答问题的意愿产生直接影响。樊彩锋等(2013)结合社会资本理论和主观规范构建互动问答平台用户的贡献意愿结构模型,利用PLS结构方程模型对用户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互惠是影响用户贡献意愿的最重要因素。
还有一部分学者使用用户调查问卷和问答平台上的用户行为数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如陶西克(Tausczik)等(2012)用户问卷回收的数据和用户在MathOverflow问答网站上的行为数据结合起来分析,发现建立声誉是用户参与行为的重要诱因。陈娟等(2017)通过分析知乎用户的个人信息,和用户行为数据(如提问数、回答数、撰写文章数等),运用R语言进行样本分离,对三类子样本构建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分析得到影响用户参与行为的三个因素:一是求知动机和利他动机,这类用户的提问和回答的热情很高,进行频繁的信息交换,显示出明显的行业精英特征;二是基于兴趣或享受帮助人的乐趣;三是社交动机,期望通过高质量的答案获得更多的关注和互动。
接着出现了对用户提问动机的研究。如雷德福(Radford)等(2012)通过对使用在线问答服务的学生和大学图书馆馆员进行采访发现,图书馆馆员将达到学生的持续满意度和期望满足作为回答问题的动力,而学生则将问答的相关性、质量和满意度作为信息寻求的重要原因。Choi等(2016)以Yahoo!Answers为研究对象,通过将网络问卷分发和用户访谈等方法结合起来,发现认知需求是用户在线问答意愿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无紧张需求在用户的提问动机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兴刚等(2017)以“十点读书”新浪微博为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十点读书”新浪微博的用户行为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选择发表了两条以上博文评论的用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些用户之间形成的社会网络的网络结构和属性特征,尝试揭示新浪微博用户之间互动行为的特征。如大多数用户仅仅参与了阅读、点赞、转发等浅层次的互动,只有少数用户愿意参加有关博文内容讨论这种深层次的互动形式,用户在晚上22点左右的互动是最频繁的,平台整个互动网络呈现出较为紧密的结构,存在着互动网络的“意见领袖”;评论用户互动网络中各用户围绕博文的评论而产生的互动联系较为紧密,用户在参与博文评论的过程中较好地实现了交流互动和知识传递;“意见领袖”互动对象最多,并处在互动场的中心,拥有最高的权威和话语权,其他网络用户围绕着“意见领袖”显示出明显的向心趋势,其他用户越接近中心,与其他成员的联系就越紧密。
张云等(2014)选择了“豆瓣读书”读者对《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11本书的书评和回复为研究样本,运用描述性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研究方法,尝试分析社会化阅读平台用户的社会互动行为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豆瓣读书”的用户单向互动行为比较频繁,如发表书评或回复书评,但双向交流比较少;用户互动的活跃度与书评的原创性和内容丰富度正相关;用户之间因为书评的发表与回复连接而成的网络结构,各个节点之间的联系非常少,这就说明“豆瓣读书”的用户并不是以社交为目的开展互动行为。
张泸月(2016)选择了参与高校“移动阅读”推广活动的40名大学生和1名图书馆阅读推广人员为研究对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社群图、中心性、凝聚子群及交互知识层次等方面对研究对象的交互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移动阅读”用户之间的社会交互活动频率比较低,且个体差异明显;在“移动阅读”圈子里“意见领袖”的角色一般由阅读推广人员承担,和其他“桥梁”和“积极分子”构成“凝聚子群”,对其他成员的阅读行为能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凝聚子群内的成员之间的交互频率、交互的深入程度和持续性都优于整体移动阅读圈子;群体成员的知识交互层次较浅,核心成员或凝聚子群中的深层次内容交互更多。
通过对所引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我们可以看到,知识付费相关领域的用户互动行为研究还是相当不成熟的,所使用的分析理论也仅限于知识共享理论、自我效能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三种,主观规范只是计划行为理论的一个层面。目前的研究更多的还只是通过用户访谈总结用户的自我感知动机,或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用户行为数据,探究研究对象平台用户的社会互动行为特征,这两种研究方法都只是表象的描述和归纳,还没有深入到用户互动行为的深层次动因上去,也还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研究理论的介入点(见表2-2)。
表2-2 知识付费平台用户社会互动行为研究中使用的理论
3.知识付费平台用户持续使用行为
尽管用户采纳对知识付费平台的发展很重要,但在目前整个知识付费行业进入“冷静期”、用户复购率低的背景下,用户的持续使用才是指引行业走出困境的关键。本书将收集到的知识付费领域及相关领域的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的文献主要观点总结如下。
赵保国等(2017)将期望确认理论和感知成本理论结合起来,并加入主观参照指标,构建了用户持续使用知识付费App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回收的300份问卷数据使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知识付费App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的因素主要有用户的期望确认度、满意度、感知有用性、主观参照等四个方面,同时期望确认程度会显著影响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但感知成本对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
甘春梅等(2018)以期望确认模型为基础,引入了娱乐满足、社交满足和信息满足三个变量,尝试分析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问卷收集了547份有效样本数据,使用PLS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分别是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其中用户满意度又受到感知有用性的影响,而感知有用性和用户满意度受用户期望确认的正向影响。同时娱乐需求和信息需求正向显著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社交需求对持续使用意愿没有正向作用,娱乐需求、社交需求和信息需求与用户满意度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赵文军等(2017)基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行为模型和感知价值理论,构建了社交问答平台用户持续参与意愿的概念模型。对回收的240份有效问卷,使用AMO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感知有用性对用户的满意度和持续消费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持续贡献意愿的影响却并不显著,用户满意度对平台用户的持续消费意愿和持续贡献意愿都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用户感知的信息价值、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会正向影响用户满意度和感知有用性,而用户的感知价值越大,感知有用性就越高,满意度就越高。
王哲(2017)以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为基础,探究知乎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对回收的218份有效问卷,利用AMO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知乎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中,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感知愉悦度、感知信任度、期望确认、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
高灵等(2014)从网络知识社区用户行为引发机制出发,构建基于三维结构的网络知识社区用户行为的引发模型,将网络环境、用户动机和网站服务作为前因变量。研究利用SPSS软件对回收的103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对用户的行为产生正向的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用户的信息性动机、社会联系动机、自我实现动机、网络知识社区服务的易用性和有用性,网络服务的互动性不会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参与行为,用户目标实现的影响因素是用户的行为过程,而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是用户的目标实现。
龚主杰等(2013)以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为基础,结合用户感知价值理论构建了虚拟社区成员持续知识共享意愿模型。对回收的292份有效问卷使用AMO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价值对感知价值没有体现出显著性影响,情感价值、社会价值和利他价值对用户的感知价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价值对社区成员的满意度和持续知识共享意愿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满意度对社区成员的持续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周涛等(2019)基于信息系统(IS)成功模型研究用户知识付费的影响因素,研究对回收的391份有效问卷使用SPSS和LISR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知识付费平台的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对用户感知价值有显著正向影响,平台系统质量(平台界面设计、访问速度等方面)对用户感知价值没有显著影响,在用户的知识付费决策中,感知价值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而感知价值体现在质量价值、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三个方面。
刘齐平等(2019)的研究是比较独特的,研究通过爬取“在行网”的用户评论数据,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使用R语言和RStudio集成开发环境对这些评论数据进行三级编码,产生了33个开放式编码和10个关联式编码,最后形成了“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行为结果”3个核心式编码。文章将“认知因素”阐释为行家能力、行家付出、课程有用性和自我觉悟,行家能力是行家的知识专业、经验阅历和洞察理解等,行家付出主要包括行家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几个阶段的沟通和努力,课程有用性包括解决问题、清晰易懂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自我觉悟包括发现问题、明确方向和自我接纳等方面。“情感因素”阐释为课程价值感、行家诚意感和行家魅力感等,课程价值感包括满意/值得、有趣/愉悦、享受/意犹未尽、幸运、有信心等,行家诚意感包括感动、感谢、超时服务等,行家魅力感包括仪表、语言和性格等方面的美好感觉。持续使用行为主要包括重复行为、期待行为和推荐行为。文章认为知识付费平台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以“认知因素”为起点,一方面用户通过自身体验形成对课程质量和行家付出的客观评价直接影响其持续使用意愿,另一方面这种客观评价也形成主观情感感受间接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这种情况下“情感因素”又起到了一种中介作用,因此,“情感因素”既可以是中介因素,又可以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
通过对所引文献所使用的理论和模型进行梳理和归纳,学者们的研究方法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两种,普遍的做法还是使用一个基础理论模型结合相关理论形成扩展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其中信息系统持续使用行为模型和感知价值理论使用的最多,其次是期望确认理论和感知成本理论(见表2-3)。
表2-3 知识付费平台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中使用的理论和模型
进一步将文献中所涉及的前因变量(输入)、调节变量、中介变量和结果变量(输出)归纳如下(见图2-2)。
图2-2 知识付费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因果关系框架
从以上归纳可以看出,知识付费领域的持续使用行为研究成果并不是很丰富,学者们使用的理论和验证的模型还相对较少,但反观社交媒体领域已经有相当多有关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相关研究。社交媒体同样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沟通交流的方式,并兼具媒体属性和社交属性,发展也较知识付费领域更早更成熟,因此我们可以从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研究成果中借鉴一二(见表2-4和图2-3)。
表2-4 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研究中采用的理论和模型
续表
图2-3 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因果关系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