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传记文学的概念界定
“传记”(биография;autobiography)是一种重要的书写文体,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无论是传记还是传记文学,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古今中外无数作家,如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拉尔夫·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及叶芝(Yeats W.B.)等人都表达过自己对传记及传记文学的极大青睐。[3]传记与传记文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何谓“传记”?何谓“传记文学”?又何谓与传记相关的回忆录?以及何谓与“传记文学”相关的“文学回忆录”?这些概念确实纷纭杂沓、容易混淆。各种百科词典或辞典、文学词典或辞典、写作大辞典等对传记、传记文学、回忆录等概念均有详细的界定。然而,一直以来,学界关于这些相关概念间彼此关系的认识却依然存在模糊不定的现象。
通常说,传记是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M.H.Abrams)指出,“传记是对一个人生平事实相对完整的叙述,包括性格、习性、环境以及他的经历和活动。”[4]而卡登(J.A.Guddon)则指出,“传记是一个人生平的记录,历史的分支。”[5]我国学者赵白生认为,传记是叙述传主生平的历史,有其历史属性,但不能与历史等量齐观。”[6]
而关于“传记文学”(литературная биография;autobiographical literature)的界定,《简明文学词典》这样写道:“传记文学是由传记文章发展而来的,以形象化的笔法记叙人物的事迹、品德及经历的叙事作品,可以是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本书。可以记叙人物的一生,也可以记生平的片段。传记文学属文学范畴,但同时又是历史著作。”[7]
传记文学既然属于文学范畴,那么其必然具有文学体裁之属性,其自然就是传记作家依据历史事实所做的艺术加工。“作为文学体裁的传记,要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允许有艺术性的加工,可以凭借作者的生活感受进行铺排和夸张……传记作品由历史著作发展而来,有些历史著作同时又是出色的传记文学作品。”[8]而传记文学中的主要内容、人物事件乃至主题等都必然要符合史实,尽管其中要有特定的艺术加工部分。
正如有辞典中所写到的那样:“记叙人物经历、事迹的文学作品称为传记文学。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记主题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可以允许运用想象和夸张,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又不同于完全以虚构为主的小说。所写人物生平,应具有相当的完整性。要求描写的人物形象鲜明,有较为生动的情节和语言,具有艺术感染力。”[9]
亦如《写作艺术大辞典》对传记文学的界定:“以真实地记载人物事迹为主要内容的文学。简称‘传’。叙事文学的一种。它采用形象化手法描写自己或者他人的生活经历,有的比较完整,有的是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传记文学要求记述对象要有史实根据。在事实的基础上可作适当的艺术加工,以刻画人物的性格,描写独特的生活环境,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从而显示出时代的精神和风貌。传记文学既有史料价值,又有一定的艺术性。”[10]
以上诸多界定表面上呈现为复杂的含义,但都强调传记是一种记载人物事迹的文体,都根据内容偏重将传记分为“历史性”和“文学性”两类,即历史传记和文学传记。历史传记要求具有史实性,排除虚构性,文学传记的前提则是以史实为依据,辅以艺术性加工。
什克洛夫斯基的《列夫·托尔斯泰传》《费多托夫大尉》《画家费多托夫的故事》《马可·波罗传》《米宁和波扎尔斯基》《莫斯科居民马特维·科马罗夫》等虽然都以记录作家、画家或历史人物的史实为主,但同时也具有明显的艺术加工,所以应属于传记文学。
此外,传记的种类又并不局限于“历史”与“文学”两个层类,其分类标准因传记作品数量之大、风格各异而处于不断的交织发展中。比如,根据传主对象的不同,传记又分为“自传”和“他传”。关于“自传”有辞典中写道:“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述自己生平事迹,称‘自传’。要求以客观态度全面地对自己作介绍。”[11]“自传”即为自己叙述生平的传记,汉语界的自传分为繁、简二体:“繁体自传可长达数十万言,简体有数千字甚至几百字者。繁体自传可以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写个人生活的周围环境、人物,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想发展、活动行止等。简体自传只以个人的主要经历为重点,有的可只写生平的几件代表事例。”[12]等等。
以上关于“自传”定义,均指叙述自己生平事迹的传记,并大体分为繁体自传和简体传记。前者内容翔实,后者内容简略。之于“文学自传”,则是文学家对于自己生平事迹的自叙或回忆。什克洛夫斯基的传记作品,如《感伤的旅行》《动物园,或不谈爱情的信札,或第三个爱洛伊丝》《第三工厂》《往事》等应该属于繁体自传文学一类。
至于“回忆录”(воспоминание;мемориал;memoirs),学界也有不同的界定。有学者认为回忆录是散文之一,如《简明文学手册》中写道:“用形象的文笔记述自己或别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它不必像传记那样,完整地记载人物的一生,也允许适当的艺术加工。”[13]也有人认为回忆录是传记的一种,如有的辞典这样界定:“回忆本人或所熟悉之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成为‘回忆录’。可侧重叙人,也可侧重记事,篇幅有长有短,具有文献性质。当代专门记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革命斗争史实或革命战争事迹,称‘革命回忆录’。”[14]
关于“自传”与“回忆录”的异同,的确不易做纯粹的明确分界,二者之间有时也互为包孕。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指出:“自传是传主本人为他/她自己而作的传记。它与回忆录不同,回忆录不是侧重于作者自己的成长历程,而是主要记录作者所知道或目睹过的人物和事件。自传也有别于私人日记或日志,日记或日志记录每日发生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其目的是为满足个人使用或消遣,很少或不以出版为目的。”[15]这就可以理解为,“回忆录”也是“传记”的一种,是指记述自己或别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文体。但“回忆录”又与“自传”不同,自传侧重于作者自己的成长经历,而回忆录主要记录作者所目睹的人物和事件。
不过,有时作家本人对于回忆录内涵的界定也有所不同,比如什克洛夫斯基的《感伤的旅行》《往事》《第三工厂》等自传体作品,就被自己同时也称为“文学回忆录”。
综上所述,“传记”是一种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传记作品为保证记叙客观一般要以历史事实为依据,文字以朴素无虚饰为尚。传记分为历史传记和文学传记:“历史传记”以记叙史实为主,文学传记着重描叙人物,亦可插入些想象或加工。传记又可分为“自传”和“回忆录”:自传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述自己生平事迹,而“回忆录”也是传记的一种,用形象的文笔记述自己或别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它不必像传记那样,完整地记载人物的一生,可以截取传主的某个时段来创作,也允许适当的艺术加工。但“回忆录”与“自传”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回忆录不是侧重于作者自己的成长历程,而是主要记录作者所知道或目睹的人物和事件。
在俄国文学发展史上,传记文学一直是很受欢迎的文体。俄国最早的传记文学当属П.А.维亚杰姆斯基的《冯维辛》(Фонвизин,1830)。1830年П.А.维亚杰姆斯基创作了《冯维辛》,但是直到1848年才正式出版,在出版序中维亚杰姆斯基写道:“在我们这里,这几乎是传记文学的第一次尝试。”[16]
传记文学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和文学功能。在俄国学术界,传记文学被看成是艺术家与艺术家之间的对话,起着特殊而重要的文化桥梁作用。而这种文学作品形式也是必需的,它推动了人类历史长河的发展。同时,传记文学也具有特定的诗学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什克洛夫斯基的传记文学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这个年代在俄国文学史中正是传记文学繁荣发展的时期。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当时正值新旧文艺政策转型时期,一些旧俄知识分子作家未能即时地转到苏联主流文学轨迹上而迫不得已转向,要么隐讳地书写自我生平、要么回忆其他历史人物和艺术家生平的传记文学。在苏维埃时期,由于“文化传播者”规定传记文学必须体现出当局者的新的社会历史地位,所以苏联传记文学家通常都要在传记文学中勾勒出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印记,努力把个人存在与超出个人狭隘利益的历史结构联系在一起。正因为如此,传记已然变成了超出个人之上的官方意识形态的“扬声器”。但到了20年代末期,传记文学开始打破以往只描写社会、历史和意识形态的束缚,超出了苏维埃官方文艺学,一度得到美学、文化、历史等多方面阐释,学界涌现出传记文学创作及研究热潮,传记文学被重新认识与解读。这一切既与20世纪20—30年代实验派传记(新传记)的斐然成绩分不开,也与20年代掀起的关于“传记主义”与“反传记主义”的学术讨论密切相关。当时的讨论虽然没有实质性的成果,但却得到了一个共识:传记文学应该摆脱时空、文化差异和意识形态的束缚。为了更好地理解什克洛夫斯基传记文学的创作宗旨及其美学和诗学意义,在此我们试图梳理一下20世纪20—30年代俄国学界一度掀起的传记文学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