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秦望说”辨析
关于嘉祥寺具体位置的“秦望说”见之于朱关甫编著的《绍兴宗教——地方宗教文化研究》,其中云:
嘉祥寺 在绍兴县南秦望脚下茶山岙观音斗。[1]
然而文中并没有提供“秦望说”的具体依据。查考相关文献,朱关甫的依据或来自唐道宣的《续高僧传》。
《续高僧传》卷第十一《义解篇七》之“唐京师延兴寺释吉藏传十二”中载:
隋定百越,遂东游秦望,止泊嘉祥,如常敷引。禹穴成市,问道千余,志存传灯,法轮相继。[2]
其中为嘉祥寺确定方位的关键字有“秦望”和“禹穴”。“秦望”即“秦望山”,嘉泰《会稽志》卷第九记:“在县东南四十里。旧经云:众岭最高者。《舆地广记》云:秦望在州城南,为众峰之杰。秦始皇登之以望东海。”对于“禹穴”,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石篑山一名玉笥山,又名宛委山,即会稽山一峰也,在会稽县东南十八里。《吴越春秋》云‘禹案《黄帝中经》九山,东南天柱,号曰宛委……禹乃登宛委之山,发石,乃得金简玉字,以水泉之脉。山中又有一穴,深不见底,谓之禹穴’。史迁云,‘上会稽,探禹穴’,即此穴也。”嘉泰《会稽志》卷第九也记:“宛委山在县东南一十五里……自旧经诸书,皆以禹穴系之会稽宛委山……”
分析道宣“唐京师延兴寺释吉藏传十二”中“隋定百越,遂东游秦望,止泊嘉祥,……禹穴成市”一句,“秦望”和“禹穴”并非具体指秦望山和禹穴,而是泛指会稽郡。其一,秦望山和禹穴所在的宛委山相距二十余里,吉藏在秦望山麓嘉祥寺的“如常敷引”会引发“禹穴成市,问道千余”,逻辑上说不通。其二,道宣生于京兆长安,一生中大多时间居于终南山,对会稽的山势地形不可能熟悉,其所引的“秦望”和“禹穴”,或受到《史记》言秦始皇“上会稽,探禹穴”之影响。秦望山为会稽山众峰之杰,又是秦始皇登之以望东海之处,故道宣的“秦望”和“禹穴”不是特指概念,而是泛指会稽郡。如此,吉藏“东游秦望,止泊嘉祥,如常敷引。禹穴成市,问道千余”一句,指的是吉藏居嘉祥寺弘传三论在会稽形成的巨大影响。
除了《续高僧传》,尚未发现有其他古文献将秦望山和嘉祥寺联系起来。朱关甫称“嘉祥寺在绍兴县南秦望脚下茶山岙观音斗”,实地考察,秦望脚下茶山岙观音斗属于古云门寺范围,然明张元忭的《云门志略》和清赵甸的《云门显圣寺志》,却对嘉祥寺只字未提,这从一个侧面可以说明,嘉祥寺未在秦望山麓存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