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20世纪90年代男性气质、市场经济与“景观”的表征
对中国而言,1993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是转折性的一年,是一个历史性的关口。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一举扭转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改革开放举棋不定、徘徊不前的局面,一代伟人又一次为十字路口的中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随后,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这标志着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正式启动。而考虑到政策、文件、会议精神的时差效应,要到1993年,党中央决策才会全面传播到社会层面,在全社会形成新的改革共识,改革的社会基础、心理基础和动员机制确立起来,具体改革方案陆续出台。1993年,新一轮改革全面铺开,进入实质性阶段,每一个改革方案都对中国的经济生活产生重大的、持续的影响。1993年11月11—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3年12月1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进行分税制改革。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目标。
就在1993年,思想文化界开始了持续三年、论争激烈的“人文精神”大讨论。[1]这场讨论是知识分子在经历苦闷、彷徨之后在新的历史情境下应对市场、商业化、消费主义等现实问题的一次集体发声,尽管是热闹非凡,但主要拘囿于知识界,而在普通市民阶层的娱乐生活中,一部让人耳目一新的电视剧受到热烈追捧,它的影响可以说意味深长。如果说存在一个“80年代气质”,那么,这部电视剧实在表征了当代中国的“90年代特质”。有学者认为,与“80年代”不同,“‘90年代’却是以革命世纪的终结为前提展开的新的戏剧,经济、政治、文化以至军事的含义在这个时代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2]本书试图从这部受到大众追捧和专家好评的肥皂剧入手,通过文本细读和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读“90年代”这部“新的戏剧”的主题、意蕴和特质。
1993年9月26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根据美籍华人曹桂林同名小说改编、制作的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以下简称《北》剧)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该剧依靠20世纪90年代的商品大潮、出国大潮和崇洋心态这三重社会文化背景的包装,通过强大的电视媒体,制造了一个海市蜃楼般的成功神话。一时间好评如潮,全国收视率在很短时间内攀升到首位。而该剧在北京地区收视率更高达57.3%,创下了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间所有电视剧收视率的最高纪录,大大高于其他优秀电视剧30%的平均收视率。[3]该剧也凭借其强大的影响力获得了包括“五个一工程”奖在内的各项大奖。在北京媒体举办的首都文艺界人士座谈会上,“大家认为,这是一部值得欣赏、值得宣传、值得总结的作品”。[4]
有人认为:“对《北京人在纽约》的观赏、评价已超出该作自身的操作价值,而上升为一次民族范围的文化讨论。”[5]有人这样给该剧定位:“如果说《渴望》是中国里程碑,那么第二个里程碑则非它莫属。”“在艺术的长河中,它既是标志着历史发展的一个坐标,又是记载着时代审美能力和社会文化特征的一份档案。”[6]更有人将该剧看作是中国当代文化在整体上破碎,告别“伟大的叙事”,经历巨大的阵痛后转型的表征。[7]
但是,笔者认为,尽管当时媒体的宣传、专家的讨论热闹非凡,却没有深刻地揭示出该剧历史意义的复杂性,时隔二十余年之后,有必要重评该剧,时间距离的延展和社会的巨大变化为清晰地审视一些实质性的问题提供了可能。本章从20世纪90年代的男性气质及其跨国出演,该剧表征的市场经济想象和景观的意识形态及消费诉求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