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策略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相关探索与实践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是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化浪潮开始起步的新兴发展领域,至今仍然在指导图书馆空间再造、资源建设、服务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节在梳理Information Commons在西方国家的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介绍Information Commons在我国的实践和探索概况。

一 Information Commons在国外的起源与发展

要梳理Information Commons在西方国家的发展脉络,首先需要理解Common一词的内涵与特征。《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当中对Common一词有四种解释:①常见的;通常的;普遍的;②共有的;共享的;共同的;③普通的;平常的;寻常的;④粗俗的;庸俗的。[1]Information Commons语境下的Common一词与第二种解释较为接近:由群体当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创造或者共同所有。作为名词的Commons专指公共用地或者公地,即城镇或村庄当中任何人都可能使用的公开地域(An area of open land in town or village that anyone may use),例如温布尔登公地(Wimbled Commons)。在美国高校当中,Commons一词还被用来指学生公共餐厅(a large room where students can eat in a school,college)。经济学当中“公地悲剧”(The tragedy of commons)是Common一词的典型应用。“公地悲剧”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生态经济学家加勒特·哈丁(Garrett Hardin)教授1968年在《科学》杂志上提出的一种理论模型。“公地悲剧”理论假设:牧场作为公地具有众多的拥有者,且每个牧羊人都对其具有使用权而无法限制其他人的使用。本着自身收益最大化原则,每个牧羊人都会不顾公地的承受能力而增加羊的数量,从而导致牧场状况迅速恶化,所有人都无法继续从公地获取收益,悲剧就此发生。公地悲剧所针对的是自然公共资源,其消费过程中具有竞争性,通常情况下某一具体个体的消费就会制约其他具有同样消费需求的个体。信息资源与自然资源不同,个体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其他个体对这一资源的消费,且进行消费的个体数量越多,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程度就越高,因此“公地悲剧”对信息共享空间是不适用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一理论,更好地把握Common的理论本质,即Commons是一个特定群体共同拥有和共同使用的特殊地域。

Information Commons是在信息技术革命、互联网普及的社会背景下出现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TCP/IP技术的成熟和应用,计算机网络开始由最初支持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信息沟通和交流的工具逐步转变为社会生活领域的通用技术,为社会大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开辟了新的空间,这种新变化引起了美国贝尔实验室执行总监罗伯特·拉奇(Robert Lucky)的关注。罗伯特·拉奇在他的专著《硅谷之梦》(Silicon Dreams)中指出:人类社会传统的公共空间(Village Commons)只能对少数人开放,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可以凭借其技术优势,突破政治边界的限制,为世界上的任何人所使用,他预言,激发人类智慧的新时代就要到来。[2]因此,罗伯特·拉奇被认为是最早提出Information Commons这个术语的学者之一。[3]罗伯特·拉奇在书中所描述的Information Commons实际上是由计算机网络所创造的虚拟网络空间,与加拿大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提出的“赛博空间”(Cyber Space)含义类似。罗伯特·拉奇认为,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为商业信息和科研信息的传输提供了便利,更为重要的是它构建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新型信息聚会场所。它允许物理上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人们借助网络进行各种非正式的业务往来、交流思想并建立与传统社会类似的人际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基于计算机网络空间的Information Commons理念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第一种是把网络空间的开放共享特性与社会的民主自由文化相结合,发展成为一种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覆盖全球的宏观社会文化环境;第二种是与全球范围内的开放存取运动和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需求相结合,发展为一种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信息服务的图书馆建筑空间的微观理论和实践。

社会文化空间视野下的信息共享空间是以国际互联网为基础,推进社会民主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一种宏观文化环境。1996年,美国电子前沿基金会(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创始人约翰·P.巴洛(John Perry Barlow)发表了著名的《赛博空间独立宣言》(A Declaration of the Independence of Cyberspace),在罗伯特·拉奇Information Commons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多与民主自由文化相联系的观点。例如,《赛博空间独立宣言》写道:“我们正在创造一个世界:在那里,所有的人都可加入,不存在因种族、经济实力、武力或出生地点生产的特权或偏见;我们正在创造一个世界,在那里,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表达他们的信仰而不用害怕被强迫保持沉默或顺从,不论这种信仰是多么的奇特。”此外,《赛博空间独立宣言》提出了反对知识产权限制,促进信息自由传播和共享的思想,例如“在美国和其他地方,你们日渐衰落的信息工业靠着推行那些在全世界鼓噪的法律而苟延残喘。那些法律竟宣称思想是另一种工业产品,并不比生铁更高贵。而在我们的世界里,人类思想所创造的一切都毫无限制且毫无成本地复制和传播。思想的全球传播不再依赖你们的工厂来实现”[4]。2004年,美国学者大卫·鲍尔(David Bollier)认为,Commons一词包含了众多与民主相联系的核心价值观,例如开放和反馈(Openness and Feedback)、协同决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多样性(Diversity in Commons)、社会平等(Social Equity)等,公民应该能够平等地使用公共基础设施和媒体,不论何种阶层的人都能够自由地使用公共资源,并且能够得到平等对待;公民应该是公共资源的拥有者,并能够参与管理这些公共资源。简单地说,信息共享空间为探讨与新型的数字化市场并存的民主文化的结构提供了一种非常有价值的途径。它是一种获得智慧和清醒的必要工具,有助于在市民的、创新的和非商业的地域内形成一种新的公共身份,能够在面对威严的市场秩序时彰显公民社会的力量。[5]2005年2月,国际图联前主席阿列克斯·拜恩(Alex Byrne)在信息社会世界高峰论坛筹备会议上,提出了建立全球信息共享空间(Global Information Commons)的倡议,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以无所不在的存取方式,通过足够的带宽、最新的通信技术和无障碍的多语言环境查找和传递各类信息资源。为促进全球信息共享空间的实现,阿列克斯·拜恩倡议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共同合作,提供广泛的因特网访问服务点;要以适当的格式和语言提供用户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培养用户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支持健康和教育;提升妇女的地位;为儿童提供学习机会,保障其终生学习的权利;促进改革和经济发展;保护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文化多样性;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理解。[6]作为社会文化空间来理解,信息共享空间延续了计算机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共享性等特征,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国际互联网的伦理和价值追求,但是由于这种视角较为宏观,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因而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目标和任务不清晰,难以有效施行,对其实现程度难以进行准确评价和测度等问题。因此,宏观社会环境视角下的信息共享空间更多是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价值体系和激励人们为之奋斗的美好社会愿景来看待。

与社会文化视角不同,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则是在将计算机网络的公开性、便捷性与全球范围内的开放获取运动(Open Access)相结合,创造出一种读者获取信息和开展交流提供最大化支持的公共建筑空间,这种以大学图书馆为主要依托机构的信息共享空间也是迄今为止信息共享空间研究领域最为普遍和流行的一种研究视角。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图书馆前负责人唐纳德比格(Donald Beagle)是公认的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研究的先驱,他在1987—1988年密歇根州李郡(Lee Country)公共图书馆担任计算机系统总监时,曾与杰克逊社区学院(Jackson Community College)合作策划了一个叫作“学习共享空间”的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图书馆内部的各类电子设备和多媒体设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基于一体化的平台进行。由于种种原因,学习共享空间项目最终未能获得资助,因此并没有得到实施。然而,“学习共享空间”却为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产生提供了理论雏形。1990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图书馆的菲利普·汤普金斯(Philip Tompkins)在《大学图书馆员电子信息战略》(Campus Strategies for Librarian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南加州大学学术信息服务部(Division for Academic Information Services,AIS)的情况。[7]据介绍,AIS旨在推动所有与电子信息利用相关的服务项目,为师生访问和利用学术信息提供一体化支持,其角色已经超越了传统图书馆自动化的范畴,覆盖到图书馆集成信息系统的选型、安装和维护等领域。同年,他在《图书馆行政与管理》杂志发表论文,讨论了基于计算机共享空间和学习工作站的新型图书馆组织结构,并预见由图书馆技术环境变化所引发的协作式学习方式的变化。他的这些思想虽然没有明确使用Information Commons这样的词语,实际上已经包含了以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驱动图书馆信息服务变革的思想,为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最终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1992年8月,美国爱荷华大学图书馆建成并开放了一个名为“信息拱廊”(Information Arcade)信息共享空间,成为全球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爱荷华大学的信息拱廊项目最初名为“互动信息学习中心”(Interactive Information Learning Center),最终定名为“信息拱廊”,寓意支撑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独立学习活动的基础设施。信息拱廊项目以图书馆为中心,整合传统印刷型信息和新型电子资源来支持跨学科的教学和研究,通过这种方式存取、收集、组织、分析、管理、创造、记录和传递信息资源,促进新技术与教育、学习和研究的整合。“信息拱廊”位于一楼的入口处,初期面积6000平方英尺,包括电子教室、信息工作站、小型课程准备实验室、信息咨询台等设施。信息拱廊可以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和相关的软件分析工具,提供诸如信息和参考服务、用户咨询服务、用户教育、研究和发展计划等类型的信息服务。[8]爱荷华大学的信息拱廊项目对于全球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为此爱荷华大学还专门为信息拱廊注册了专用商标。199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投入使用,这是全球第一个正式以“Information Commons”命名的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信息共享空间由南加州大学信息技术办公室(OIT)和南加州大学图书馆联合建设,其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和资源为学生的协作学习提供支持。信息共享空间提供诸如计算机工作站、图片扫描仪、彩色打印机等设备,建有信息共享空间实验室(Information Commons Lab)、协同计算实验室(Collaborative Computing Lab),供教师和学生预定和使用。[9]爱荷华大学的“信息拱廊”和南加州大学的“信息共享空间”是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早期探索,虽然其体系架构较为简单,能够提供的服务项目也相对较少,但是他们已经为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发展探索出了基本的模式,即通过信息共享空间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向用户提供更为便捷和全面的信息检索服务。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所推动的“以读者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的新型信息服务模式在北美和欧洲、澳洲迅速传播,多家大学图书馆重新定义图书馆的功能和使命,进行信息共享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出现了一股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潮流。根据美国新泽西州布鲁克达尔社区学院(Brookdale Community College)教师大卫·莫雷(David Murray)建立的信息共享空间目录网站(Information Commons:a directory of innovative services and resources)提供的数据,截至2004年12月10日,该网站共收集到全球121所大学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相关资料,其中美国88所,加拿大15所,爱尔兰2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6所。[10]除美国爱荷华大学图书馆1992年建立的Information Arcade和南加州大学图书馆1994年建立的Information Commons之外,较为著名的还包括美国艾莫雷大学伍德拉夫图书馆(Emory University Woodruff Library)1997年建立的InfoCommons、加拿大萨斯卡温彻大学图书馆(University of Saskachewan Library)1998年建立的Information Commons、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洛克伍德纪念图书馆(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Lockwood Memorial Library)1999年建立的Cybrary,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肯尼迪图书馆(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Kennedy Library)1999年建立的Learning Commons、美国芝加哥大学克雷拉尔图书馆(University of Chicago Crerar Library)2000年建立的Cyber-café,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图书馆(Dalhousie University Library)2002年建立的Learning Commons,美国布鲁克林学院(Mortom and Angel Tofer)2003年建立的Library Café,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图书馆(MeGill University Library)2003年建立的Information Commons,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图书馆(Indiana University Library)2003年建立的Information Commons,南非开普敦大学图书馆(University of Cape Town Library)2005年建立的Knowledge Commons等。可以看出,国外Information Commons的研究与实践主要是围绕图书馆的服务创新而进行的。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是由欧美国家大学图书馆推动并普及的一种以用户为中心、多种服务资源高度融合的新型信息服务模式,尽管各个高校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采用的具体名称并不是全部采用Information Commons,建筑空间布局各不相同,但是其遵循的面向用户、一站式服务、团队学习、无障碍沟通等核心理念和所提供的学习空间、参考服务台、开放式实验、研讨室、电子教室等服务功能都是类似的。

二 Information Commons在我国的实践与探索

信息共享空间在我国的传播是从香港地区开始的。1998年,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助建设的我国第一个信息共享空间——知识导航中心(Knowledge Navigation Center)在香港大学图书馆建成,这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21世纪初期,香港地区的高校基本上都进行了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规划和设计:2001年香港教育学院建成电子研习中心(E-Learning Center);2003年香港中文大学建成以“资讯廊”;2005年香港城市大学建成“资讯坊”;岭南大学建成“蒋震信息坊”;2006年香港科技大学建成“综合信息坊”,这些都是以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术语对信息共享空间所做的命名,相对于信息共享空间而言更加形象具体。在信息共享空间服务类别大体接近的基础上,香港各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所提供的服务也是各具特色,例如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资讯廊”主要分为咨询廊、图书馆研讨室、研讨间、小组讨论室、24小时研读室、夜读室、教员研读室、视听影音室等部分构成。香港城市大学的“资讯坊”主要由椭圆厅、图书馆休闲室、休闲角、多媒体视频区、特殊需要房间、半开架书库等部分组成。岭南大学“信息坊”主要由创新服务区、协作工作室、写作指导室、多媒体制作室、参考工具书库、咖啡厅等功能区构成。[11]总体而言,香港各高校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吸收了欧美国家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成功经验,遵循“面向用户,随需而变”的核心理念进行规划和设计,同时在其中融入本地文化特色,为师生教学和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我国台湾地区引入信息共享空间的时间相对较晚,大部分是在2005年以后才陆续启动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主要有台湾师范大学的“SMILE多元学习区”、台湾大学的“学习开放空间”、中正大学的“数字学习环境”等,其中,台湾师范大学“SMILE多元学习区”最具特色。SMILE由五个英文单词的前缀组成,分别是:Searching(检索)、Multimedia(多媒体)、Information(参考咨询)、Leisure(休闲)、E-Learning(数字化学习)。因此,SMILE多元学习区在本质上是一个综合了五种图书馆信息服务新趋势的复合形态学术信息服务空间。根据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的解释,命名为SMILE的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希望读者在进入学习区以后能够享受到微笑服务,能够对提供的服务项目露出满意的笑容,最后带着需要的信息或者学习成果微笑着离开学习区。SIMLE多元学习区的运营遵循五大核心理念,分别是:①SMILE多元学习区是大学各社团成员会面、探索学术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场所;②SMILE多元学习区提供定向服务,即针对用户提问,帮助用户解决问题;③SMILE多元学习区是教学辅助设施,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做提前准备;④SMILE多元学习区坚持根据用户需要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⑤SMILE多元学习区是一种综合设施,为用户识别、定位、检索和操作信息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SMILE多元学习区位于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总馆二楼,总面积大约200平方米,分为参考资源阅览区、多媒体数字学习区、休闲阅读区。其中,多媒体学习区是整个区域的核心,配置有视听室、学习室、多媒体工作站、信息检索工作站等,可以提供语言类、计算机类、教学资源类、图书和古籍典藏等数字信息服务以及英文能力课程、信息素养课程、图书资源利用课程、教学资源与教材制作等课程。[12]

我国大陆地区学者对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关注始于2005年,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高校图书馆建设规划和设计的一种主流模式,先后有多所高校启动并建成了信息共享空间。2005年,上海大学图书馆的吴建中馆长在《国家图书馆学刊》发表了《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建设》一文,率先将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理念介绍到国内。此后,国内多位学者针对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规划与建设问题进行了探索,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2007年由上海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任树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信息共享空间实现机制与策略研究”立项,2011年通过结题验收,专著《信息共享空间实现机制与策略研究》入选当年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此外,由阳国华编著的《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一书是我国学者出版的另外一部专门研究信息共享空间建设问题的学术专著。在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实践领域,复旦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等机构都规划设计了各自的信息共享空间。据统计,截至2013年,我国112所“211工程”入选高校图书馆提供信息共享空间相关服务的共有78所,占全体211高校的69.6%,已经建成信息共享空间的共有15所,占13.4%。在这15所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当中,直接采用Information Commons或者信息共享空间命名的共有7所,分别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兰州大学;称为“学习共享空间”的共计3所,分别是武汉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称为“信息共享大厅”的共计2所,分别是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此外,华中师范大学将信息共享空间称为“共享空间”;上海交通大学将其称为“IC2创新交流社区”;西安交通大学将其称为“iLibrary Space”。上述的高校信息共享空间提供的服务设施主要包括IC咨询台、电子阅览区、音像视听区、报告厅、研讨室、学习室、资源区、自助区、休闲区、体验区、培训室等。[13]

清华大学信息共享空间位于人文社科图书馆一层总服务台东侧大厅,由学习创作区、多媒体创作区、自携电脑区、自助文印区和IC咨询台等部分构成。信息共享空间综合提供高性能计算机、A3/A4幅面无边框扫描仪、超大屏苹果电脑、大尺寸双屏电脑、高速多功能文印机等多种专业设备,为读者的学习创作和研究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又提供灵活多样的自携电脑座位,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学习创作区配置近70台电脑设备,安装有多种常用软件。读者可在此自行检索、浏览、下载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包括在线访问图书馆多媒体资源管理与服务平台,亦可联机打印。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为读者提供集打印、复印于一体的自助文印服务。自助文印系统与校园一卡通结合,实行全程无人化管理。读者只需在校园一卡通中充值,即可轻松自如地进行自助打印和自助复印。自携电脑区方便读者携带个人电脑使用,提供桌椅、电源插座、显示器、网络接口等辅助设施。多媒体创作区提供2台高配置苹果一体机与4台双屏电脑,并配备3台A4规格和1台A3规格的扫描仪;电脑安装有常用视频软件、Photoshop编辑软件,为读者进行视频资料编辑、图像制作处理提供专业的软硬件环境。IC咨询台由图书馆员解答读者遇到的问题。[14]

浙江大学图书馆将信息共享空间(InfoCommons)定义为一种新型的图书馆、一种创新的学习模式、一种共享的交流社区,配置了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投影仪等设施及常用的专业软件,打通了信息载体、内容分类、物理空间的界限,提供资源的一站式服务,使读者在享受最新的阅读体验的同时进行多信息的交互和共享。浙江大学信息共享空间总体上分为研究空间、文化空间、创新空间、系统体验空间、学习空间、外文特藏研修室等部分。浙江大学信息共享空间提供电子图书、数据库、公开课等网络资源,配置办公自动化软件、多媒体制作软件、网页制作软件、专业化工具应用软件等各类最新软件;配置各类大屏幕、多屏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非线性编辑设备、投影仪、摄像头等硬件,为个人学习和团队创意提供支撑。浙江大学信息共享空间遵循合作共享的理念,从功能设计、空间构造、提供服务、细节关注等方面创造共享学习、共享研究的环境;以用户为导向,提供创新型的学习环境,重复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潜能,支持个人学习、团队协作、项目建设、用户培训、信息咨询等活动,并通过举办名家讲座、艺术展览、文化沙龙等活动,为用户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促进跨学科的协同创新思维。浙江大学信息共享空间可以提供的服务包括借阅服务、多媒体制作服务、视听教育服务、信息素质教育培训、参考咨询服务、学科导航服务和信息交流服务等。[15]

上海师范大学信息共享空间位于奉贤校区图书馆六楼,是国内最早、规模最大、拥有全新服务理念的新型服务平台。信息共享空间整合了互联网络、计算机硬件设施及各种类型文献资源(包括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以可伸缩性电子教室,促进小组研究的讨论室,指导读者学习和提高研究技能的咨询区,帮助读者开发教学作品的多媒体制作室等形式。信息共享空间在布局上遵循“聚集实体与虚拟空间、交错个体与群体空间、分离安静与喧闹空间、并存纸本与数字空间”的原则,分为个人电脑区、自由交流区、经典阅读区、文献资源区、个人学习区、视听演示区和研讨区。个人电脑区为读者提供使用电脑及无线上网的个人学习空间。为读者提供桌椅、电源、无线网络等,方便读者携带个人电脑上网、查阅电子资源和学习。仅限于与学习相关的上网使用,网络游戏等不在使用范畴之列。自由交流区为读者提供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的自由空间,便于读者随时捕捉、分享、探讨思维中闪现出来的小灵感。经典阅读区为读者提供走近经典、阅读经典、品味经典的舒适阅读空间。书架排架以中外知名学者或著名大学推荐的经典阅读书单为主,为读者展现享誉古今中外的经典力作,配备各类文学奖项获奖图书和上年度本馆借阅、预约排行榜榜单图书,旨在为学生提供经典阅读指导。文献资源区为读者提供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阅览服务。文献资源区配备36台计算机,供读者查询与阅读电子图书、数据库文献、自助联机打印等。根据用户需求,安装了办公自动化软件、多媒体制作软件、分析统计等课程教学配套的最新软件。个人学习区主要提供读者个人自修或者阅览书刊报纸的安静空间。视听演示区提供外语学习、文学素养、经典电影等视频资源。此外,学生自己拥有的各类视频资源,可在视听演示区播放或推荐。研讨区为师生提供了11间可进行课程教学、学术研讨、课外交流和创新体验的独立空间,并配备了可自由组合的桌椅、互动触摸屏、投影仪、苹果电脑、掌上阅读设备等。互动触摸屏EasiNote软件提供了强大的课程教学和交流研讨的支持功能(包括书写、擦除、批注、绘画、漫游等),充分结合智能平板交互式多媒体功能,提供分学科教学工具、多媒体演示等互动教学与演示体验。根据功能设置的不同,研讨区的研讨室分为小组研讨室、团队研讨室、多功能研讨室、创新体验室等类型。小组研讨室为学科研究提供了一个协作、研究的讨论空间,供3—6人使用。团队研讨室支持团队项目合作交流与小型研讨,配备可自由组合的讨论桌椅和液晶互动触摸屏,供7—15人使用。多功能研讨室支持小型教学与研讨,配有投影仪、液晶互动触摸屏、网络接口等,自由组合的讨论桌椅可以根据形式需要随意变换交流形式,供7—20人进行教学以及团队活动交流、研讨及展示。多媒体教室支持课程教学和团队项目展示,为师生提供了一个整合资源咨询服务、鼓励知识创造、支持协同学习与交流活动的学习型社区。教师可根据课程需要选择集中授课、小组讨论、上机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室最多可容纳70人,配有投影仪、液晶互动触摸屏等教学设备,课程教师可安排全部课程或课程中的某几节放在信息共享空间多媒体教室进行。该教室以提供嵌入式教学服务为特色,馆员为教师的课程教学提供各种支持,包括课前的资料准备、课后小组讨论以及课程中的信息检索辅助教学等。在已预订的课程时间之外,学生通过指导老师可进行教室预约。创新体验室为师生提供了学习和体验新技术、新设备的场所和空间。体验室配置2台iMac一体电脑、编辑机、电子书阅读器、平板电脑以及高品质蓝牙耳机,方便师生学习和体验新技术、新设备。专业的编辑机为读者提供编辑音视频体验,掌上阅读器体验电纸书阅读,iPad为读者体验图书馆移动阅读和服务。

南京农业大学“1902共享空间”位于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北五楼,内设五个与学校重要历史时间节点吻合的大小不等、风格各异的独立研讨空间,有一百余个立体多元、不同文化背景的阅读座位,所有座位实行网络预约与现场派位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以期向师生和读者提供集信息共享、学习共享、休闲共享于一体的新型服务模式。“1902共享空间”,整层使用面积约1000平方米,内设独立研修小间、休闲学习区、多功能区以及信息体验区等,共有大小讨论间6个,50平方米会议室1个,休闲卡座沙发、圈椅座位160多个,整个场所内装修一新,空调、网络、投影、音响、消防、监控、背景音乐等设施齐备,配有网上研修间和休闲座位预约、现场电脑触摸屏派位、自动门禁系统等,并提供咖啡茶饮、蛋糕甜品、果汁冷饮等饮食服务,可以满足师生和读者学习阅读、研讨交流、饮食休闲等多方面的服务需求。[16]

上海交通大学“IC2创新交流社区”是在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的基础上融合了创新社群(Innovative Community)的服务理念,将“培育创新人才,助力协同创新”的大网覆盖到了整个校园。“IC2创新交流社区”由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联合教学指导委员会、团委和科研院等单位共同建立,为本科生提供学业辅导、经验分享和学术交流,营造开放的学习空间。图书馆作为“创新交流社区”的基地,为全校师生和团队提供个性化的创新支持服务;搭建创新经验交流与成果展示的平台;在学校主页、BBS和微博上,建立虚拟创新交流社区;为有需求的师生和团队提供深层情报分析服务。在“创新交流社区”,师生可以亲身体验和参与创新俱乐部、创新沙龙、创新竞赛、开放学习空间、个性化创新支持服务、创新经验交流与成果展示、虚拟创新交流社区建设、创新深层服务等以创新为主题的活动。[17]

西安交通大学“iLibrary Space”位于图书馆北楼三楼,是图书馆为读者全新设计的一个集新技术体验、数字阅读、社交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活动场所。师生可以在这个空间中,亲身体验移动图书馆、开放网络课程等各种新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平台、分享数字阅读、开展各种沙龙和学术论坛等。iLibrary Space将为学生打造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成为学生的成长空间。iLibrary Space功能主要有新技术体验、数字阅读、学术交流、学习分享、出借移动设备、休闲社交、作品展览、读者沙龙、音乐欣赏等。西安交通大学iLibrary Space由iLibrary俱乐部负责运行维护,该组织是由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指导的社团组织,主要职能包括iLibrary Space的日常管理和环境维护;管理、维护和借还iLibrary Space内所有的电子设备和iPad;参与未来图书馆各种创新服务的宣传、推广和培训活动;参与图书馆组织的外出交流活动等。[18]

除多家高校图书馆相继建成信息共享空间之外,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等科研机构也建成基于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理念和规划原理“信息交流学习室”。例如,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信息交流学习室是以全新的理念和服务模式,为读者全面打造新型的集成化服务平台。信息交流学习室分为书刊阅览区、PC 高级应用区、在线浏览区、个性化培训区、交流与研讨区和多媒体视听区六部分,提供的服务包括书刊阅览、数字资源在线浏览、PC高级应用、交流与研讨、多媒体视听和个性化服务等。书刊阅览区提供时事新闻、科普教育、艺术修养、娱乐休闲等多种类型的期刊和报纸近200种以及最新出版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包括历史、文学、艺术、经济、管理等类型)的图书3000余册,品种齐全,精彩纷呈,以飨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借阅需求,为读者提供一个放松身心、愉快学习的场所,有助于读者自主培养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数字资源在线浏览区提供丰富的电子资源,免费开放的使用环境,是读者在线浏览查阅信息和获取知识、开展研究的良好平台。PC高级应用区提供OriginLab8、MatLab、Simulink、SPSS、ArcGIS、ArcInfo等专门的工具软件方便读者工作和学习,同时支持论文写作、制作电子课件和演讲PPT等。交流与研讨区使图书馆从单纯的“静态”环境转变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师生互动、团队学习、图书馆员与读者开放交流的重要场所,成为研究生启发式教学和研讨式学习的第二课堂。多媒体视听区常年提供精选的科学文化教育方面的影视资料、世界经典影片系列和面向读者信息技能培训的多媒体课件,供免费点播,并配备专业馆员进行讲解答疑。个性化培训区定期组织咨询馆员及有关专家就资源使用、工具利用、服务获取等方面提供多样化、针对性的专业咨询和培训。同时提供论文写作、投稿、就业招聘等方面的指导和信息推荐。[19]

总体而言,2005年至今的十余年时间里,经过部分学者的推动和一些高校图书馆的积极实践,信息共享空间已经被我国图书情报学界广泛接受,一批经过精心设计和周密运营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所创造的人性化学习环境已经得到了用户的充分肯定,在推动学生协作式学习和创新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推动整个社会信息共享的潜力正在被认识和发掘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