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逻辑思路
一 主要研究方法
本书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治理及其实现机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论证。
1.文献研究法。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治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突发风险治理机制的形成和建立涉及政府和非政府等多方面的力量,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治理还涉及诸多问题,如相关机构的设置、程序操作、权限划分、协调合作等。无论是我国政府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制定了城市突发事件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协议以及技术上的操作程序,对突发事件的研究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笔者通过电子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数据库和手工检索相关论文、著作、外文资料、统计资料、课题报告、法律法规等资料,梳理了国内外城市突发事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脉络,阐释我们在城市突发事件治理方面的成因,提出完善我国城市突发事件风险治理机制的建议及路径。
2.案例研究法。城市风险不仅局限于理论层面,更广泛存在于现实的城市生活中。案例法是一种“事后分析法”。“事后分析法”是指“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走向,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即从发展过程完成的结果开始分析。”[48]这种“事后分析法”实际上就是现实的案例法,只是在使用时两者各有侧重。城市突发事件风险治理的成效如何要靠实践来验证,而现实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生动案例。笔者拟选用剖析国内外比较成功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治理制度机制,重点阐述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存在的现实困境。
3.比较分析法。即便城市发展没有特殊变化,在不同国家的不同阶段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要对我国城市风险特征深入讨论,就要对全球范围的城市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做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对比,做到同中求同、同中求异,由此能够找到我国城市风险和全球一般城市风险存在哪些特征上的差异。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治理方面特色差异较大,在突发公共危机治理方面的具体做法也不尽相同。发达国家显然在突发公共事件治理方面具有许多先进经验和理念,如在机构设置、法治建设、资源支持、战略规划和职能定位等层面对我国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因而为了更好地借鉴发达国家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治理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对国内外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治理机制进行比较分析是较好的研究视域。
4.系统分析法。城市本身就是一个无比复杂的系统,借由系统分析法对这种复杂的结构和功能深入剖析,能够清楚地感知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将两者的互动更清晰地展示出来。首先,它为纷繁杂乱、毫无头绪的城市结构分析带来了界限和秩序的明确。系统自身的构成、边界和互动成为本书深入展开的自然顺序。其次,系统论衍生出系统分析法。基于现代城市的不确定性、突变性和脆弱性,本书以系统论进行阐述分析,这也成为本书研究的潜在主题内容。再次,整体性协同风险治理框架成为本书的研究定位,在城市复杂系统和城市风险普遍性特征的作用下,对风险开展全方位、全病理性地考察、辨认和评价,由此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城市整体系统风险解决策略。本书借鉴吸收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和理念,多层面多角度阐述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和突发事件治理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表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突发公共危机治理的现状,在提出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体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的前提下,提出了我国城市突发事件风险治理机制的思路与对策。
二 研究框架
本书主要依据社会冲突理论、协同治理理论、风险治理理论、城市协同治理理论、社会燃烧理论等相关理论展开探讨,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图如图1—1。
图1—1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治理及其实现机制基本思路
三 逻辑思路与内容
本书研究的总体思路及内容是:
第一章,导论。本部分对城市突发事件风险治理研究的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情况进行了简单阐释,对国内外有关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归纳整理,阐述了本书的写作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内容。
第二章,城市突发事件风险治理的理论基础与扩张机理。基于危险、风险、突发事件等相关概念阐释,理性审视了转型期风险治理理论。探讨了风险社会成为全球化时代城市不可规避的境遇,解释、分析城市突发事件风险治理产生的理论基础,以社会风险表征为切入点展开协同治理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社会燃烧理论和相对剥夺理论的初步探究。
第三章,城市突发事件风险治理的现实回应与国际借鉴。本部分致力于国内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治理的机制探寻,把我国的城市风险治理机制划分为四种类型——集权模式典型:南宁市治理机制,授权模式典型:广州市治理机制,代理模式典型:北京市治理机制,协同模式典型:柳州市治理机制。解析城市突发事件应急治理机制存在的困境,从应急体制机制上看纵向单灾种治理模式存在弊端、从应急信息管理上看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从处警上看突发事件应急还达不到快速反应、从应急保障上看还存在不系统、不到位的问题。因此了解借鉴美、日、俄等发达国家相对完善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治理机制,需要我们强化城市突发事件危机治理意识、推进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治理的法律建设、建立和完善常设性专门机构和组织体系、加强监控信息系统和防治体系建设、注重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治理的国际合作与理论研究等。从过程规定性视角、系统规定性视角、对策规定性视角等多向度阐释了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治理的战略情境及扩张机理。
第四章,多主体联动下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协同治理。全球范围内不断爆发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和公众严重关切。城市突发事件的处理,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还是不够的。公众自身的危机意识、非政府组织、媒体以及危机应对能力是决定城市突发事件治理效率的众多决定性环节。综合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心理科学等跨学科视角,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及其协同治理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应构建基于流程优化的“主体多元—网络塑造—联动主体—走向协同”为主导的多层次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协同治理模式。
第五章,系统协同下城市突发事件风险治理的指标体系重构。依据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治理全生命周期理论,我们将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管理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预警管理子系统、应急管理子系统和善后管理子系统,它们共同构成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治理的内容和目标。任何系统的自组织规律,与其他组织效应均要服从于协同学的原理要求。我们从协同学的视角研究、分析三个子系统——预警管理子系统、应急管理子系统和善后管理子系统的协同性并阐述各子系统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管理、风险治理应急处置、善后评价等指标体系。
第六章,全过程和全系统下城市突发事件风险治理能力评估。本章分析了基于全过程和系统集成管理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治理,梳理了城市突发事件全过程和全系统风险治理的结构特质、全过程和全系统风险治理的运行方式及过程原则。重点评估审视了基于全过程的城市突发事件风险治理能力,介绍了影响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治理能力的诸多系统:如指挥协调系统、处置实施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工程防御系统、资源保障系统、政府应急反应系统、辅助决策系统、居民应急行为系统。为进一步了解整个系统的综合风险治理能力,阐释指挥调度系统、资源保障系统、辅助决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处置实施系统等子系统的功能和特征,基于系统动力学对全系统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理、规律和特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全面风险治理为指导以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综合风险治理系统为评估对象的综合评估体系。
第七章,城市群突发公共事件协同治理及其实现机制。新形势下城市群突发公共事件问题日益凸显。本部分梳理了城市群突发公共事件的内涵和复杂性特征,然后利用复杂系统脆性理论、社会燃烧理论、熵与自组织理论阐释了我国城市群突发公共事件的形成机理。构建配套的城市群突发公共事件协同治理的运行机制,有助于理解把握城市群突发公共事件整个过程的演化路径,也有利于提升城市群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的效率和水平。
在笔者看来,本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首先,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治理选题在“非典”事件之后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多主体参与语境下的城市突发事件风险治理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拓展空间与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全球范围内不断爆发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和公众严重关切。本书将综合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心理科学等跨学科视角,切入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及其协同治理体系的研究。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从政府或企业的角度研究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治理问题的较多。结合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时代背景,本书研究多主体参与语境下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治理、城市群突发公共事件协同治理及其实现机制等课题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其次,从研究视域看过程规定性视角、系统规定性视角、对策规定性视角等多向度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本书应用前景理论、突变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和方法,从多学科的角度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社会风险的深层根源和发生机理进行探究,并从管理学的角度构建基于系统集成和全过程管理的预警系统进行实证分析,为我国城市突发事件社会风险治理提出总体思路和对策性建议。我们在考察、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多向度地分别从过程规定性视角、系统规定性视角和对策规定性视角等来分析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治理,在学界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再次,从治理路径看努力构建基于流程优化的“主体多元—网络塑造—联动主体—机制抉择—走向协同”的多层次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协同治理模式。对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治理的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释。在此基础上,应用无缝隙化组织、证据合成和多智能体、知识本体等理论和方法,构建多部门协同决策信息资源共享框架、共享模型和资源重构模型。应用模拟仿真、CBR、RBR等技术,设计多部门无缝隙快速决策体系,形成基于系统集成和全过程多部门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协同应对机制,为我国科学、高效、有序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提供决策参考。最后,从城市治理研究的拓展上看,新形势下城市群突发公共事件问题日益凸显。构建配套的城市群突发公共事件协同治理的运行机制,如构建健全的城市群突发事件预警和技术保障机制、构建科学的城市群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机制、打造畅通的城市群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共享机制、建构充足的城市群突发事件资源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城市群突发事件法律法规机制等内容,是维持城市群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系统高效运作的前提条件。它有助于理解把握城市群突发公共事件整个过程的演化路径,也有利于提升城市群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的效率和水平。
当然,本书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当前我国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治理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所以如何保证本次研究根据协同治理理论等所构建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协同治理模式以及相应的实现路径是否能够真正行之有效仍值得商榷。全过程和全系统视角下的城市突发事件风险治理、城市群突发公共事件协同治理及其实现机制是希望能够为政府在解决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时提供一定的操作建议,从而有助于我国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治理水平的提高。但是,在实践中政府所处的治理环境比较复杂,而且城市突发事件涉及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我们试图从价值维度、组织维度和制度维度三方面对多主体参与语境下的城市突发事件风险治理进行阐释,显然这方面的论证和研究有待进一步强化和深入。
[1] 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页。
[2] 吴志敏:《大数据与城市应急管理:态势、挑战与展望》,《管理世界》2017年第9期。
[3] 吴志敏:《大数据与城市应急管理:态势、挑战与展望》,《管理世界》2017年第9期。
[4] 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5] 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45页。
[6] 吴志敏:《把握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加快培育国际经济竞争新优势》,《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0日第7版。
[7] 冯慧玲:《公共危机启示录——对SARS的多维审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0页。
[8] 廖远甥、刘弘:《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探测分析》,《财经研究》2013年第11期。
[9] 董有尔:《处置萌芽状态突发事件的数学模型探讨》,《灾害学》2015年第3期。
[10] C.F.Hermann,ed.,International Crisis:Insight from Behavioral Research .N.Y.:Free Press,1972,pp.44-47.
[11] Richard Threat,Shultz,Jr Security and Stephen Sloan,ed.,Responding to the Terrorist Threat:Security and Crisis Management,Terrorist Press,1980,pp.134-173.
[12] Steven Fink,Crisis Management:Planning for the Inevitable,New York:Backinprint.com,2000,pp.68-73.
[13] Alexander L.George,Avoiding War:Problems of Crisis Management,New York:West view Press,1991,pp.119-123.
[14] Sandi Review:Sonnenfeld.Policy—What Media Policy,Harvard Business,Vol.8,No.3,1994,pp.189-200.
[15] [美]诺曼·R.奥古斯丁等:《危机管理》,北京新华信商业风险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译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7页。
[16] [美]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王成等译,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17] Uriel Rosenthal A.en Boin.and Louise.Threats,Dilemmas Opportunities Springfield Comforted,Managing Crises:Charles C.Thomas,2001,pp.13-17.
[18] 苗兴壮:《恐怖主义与有害物质犯罪的特别措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9] 杨隽、梅建明:《恐怖主义概论》,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54页。
[20] [美]奥德丽·克罗宁:《恐怖主义如何终结》,宋德星等译,金城出版社2017年版,第101页。
[21] 计雷、池宏、陈安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第37页;Geoffrey,Bianchia and Richard L.Churchb,A Medical Service System Design Social Science Hybrid Fleet & Medicine Model for Emergency,Vol.26,No.1,pp.163-171.
[22] 计雷、池宏、陈安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Geoffrey,Bianchia and Richard L.Churchb,A Medical Service System Design Social Science Hybrid Fleet & Medicine Model for Emergency,Vol.26,No.1,1988,pp.163-171.
[23] Sherali,H.D.and Subramanian S.,Opportunity Cost based Models for Traffic Incident Response Problem,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Vol.125,No.3,1999,pp.176-185;G.Barbarosoglu Y.Arda,A Two-stage Stochastic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in Disaster Response,Society,Programming Framework,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No.55,2004.pp.43-53.
[24] Mohan R.Akella,Rajan Batta,Eric M.Delmelle,Peter A.Rogerson,Alan Blatt Glenn Wilson.Base Station Location and Channel Allocation in a Cellular Network with Emergency Coverage Requirement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Vol.164,No.2,2005,pp.301-323.
[25] 田峰、付晓萍:《试论建筑防灾中的人群管理和应急管理》,《上海大学学报》2013年第12期。
[26] 王平、方正、袁建平、汪尚朋:《高层建筑人员疏散模型及其验证》,《火灾科学》2015年第4期。
[27] 王贵秀:《创建危机学刍议》,《理论前沿》1996年第10期。
[28] 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29] 赵红、汪亮:《从美国联邦应急计划看美国国家应急管理运行机制》,《项目管理技术》2014年第1期。
[30] 金磊:《试论防灾预案学》,《地质勘探安全》1999年第1期。
[31] 万军、汪军:《应急管理中的政府责任和权力综述》,《兰州学刊》2011年第4期;朱小奇:《论金融机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求索》2014年第3期;赵林度:《基于危机资源管理的城市安全应急网络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Carley K.,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Personnel Turnover,Organization Science,Vo1.3,No.1,1992,pp.20-46;Gwyndaf Williams,Stuart Batho:Lynne Russeil Responding to Urban Crisis:The Emergency Planning Response to the Bombing of Manchester City Centre,Cities,No.4,2000,pp.293-304.
[32] 王明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David A.Mc Entire,Searching for a Holistic Paradigm and Policy Guide:A Proposal for the Future of Emergency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Management,2003,pp.298-308.
[33] C.S.ReV'elle,H.A.Eiselt.,Location Analysis.A Synthesis and Survey.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No.1,2015,pp.1-19;Shamsw Rahman,David K.Smith,Use of Location-allocation Models in Health Service Development Planning in Developing Nation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No.3,2000,pp.437-452;Schilling D.Elzinga DJ.Cohon J,Church R,Revelle C.,The Teamifleet Models for Simultaneous Facility and Equipment Sitting,Transportation Science,No.2,1979,pp.163-175.
[34] 姚杰、池宏、计雷:《带有潜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应用》,《中国管理科学》2005年第7期。
[35] L.Jenkins,Selecting Scenarios for Environmental Disaster Planning,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Vol.121,No.2,2010,pp.275-286;L.Jenkins,Determining the most informative secenarios of environment impact from potential,major accidents.Journal of Environmtental Management,No.ss,1999,pp.15-25.
[36] 姚杰、计雷、池宏:《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动态博弈分析》,《管理评论》2005年第3期。
[37] Alma M.Schaafstal,3oan H.John-ston,Randall L.Oser,Training Teams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No.5-6,2001,pp.615-626;M.Crichton,R.Flin,Training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Tactical Decision Games,No.88,2001,pp.255-266.Erica Kuligowski:Review of 28 Egress Models [Internet],http://lfire.nist.gov/bfrlpubs/fire05/PDF/f05008.pdf.
[38] Giddens,A.,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Cambridge polity,1990,p.17.
[39] Berghman,J.& cantillion,B.ed.,The European Face of Social Security,Aldershot Avebury,1993,p.185.
[40] Lash,S.,Szerszynski,Band wynne,B.Risk,Environment and Modernity,London sage,1996,p.56.
[41] Rnger Kasperson,The Social Amplification of Risk:Progress in Developing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Social Theories of Risk Greenwood Press,1992,p.153.
[42] Paul Slovic:“Perception of Risk:Reflections On the Psychometric Paradigm”,Social Theories of Risk,Greenwood Press,1992,p.125.
[43] 丁元竹等:《中国2010年风险与规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44] 童星、张海波等:《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识别——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6页。
[45] 冯必扬:《不公平竞争与社会风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6页。
[46] 刘挺:《经济全球化与社会风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7页。
[47] 李航:《我国转型期弱势群体社会风险管理探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3页。
[4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