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罪俘说
关于堕民起源的诸多观点中,以“罪俘说”最多,学术界也最为盛行。主要有“宋焦光赞部曲说”、“蒙古后裔说”、“赵宋皇室后裔和忠臣说”、“反抗洪武的忠臣义士说”以及“项羽余部说”五种。堕民起源的说法,绍兴徐渭提出“宋焦光赞部曲说”最具代表性。徐渭在《会稽县志诸论·风俗论》中云:“丐以户称,不知其所始,相传为宋罪俘之遗,故摈之,名堕民。丐自言则曰,宋将焦光赞部落,以叛宋投金故被斥。”[2]明代嘉兴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记载绍兴甄氏之言:“大贫者,乃宋时杨延昭部将焦光赞家丁,得罪远徙,流传至今,世充贱隶。”[3]还有明代鄞县人屠本畯在《堕民猥编》提及,“堕民谓之丐户,相传为宋罪俘之遗,故摈之”[4]。明末清初顾炎武云:“浙江绍兴府有一种人谓之惰民,世为贱业,不敢与齐民齿,其先是宋将焦光瓒部曲,以叛宋投金被斥。”[5]明人著作中的“宋焦光赞部曲说”提出最早,绍兴地方志书比比皆是。万历《会稽县志》记载:“丐以户称,不知其所始,相传为宋罪俘之遗,故摈之,名堕民。”堕民自称:“宋将焦光赞部落,以叛宋投金故被斥。”[6]显为徐谓说法的转述。嘉靖《山阴县志》云:“四民之外有丐户,例不得与良民相婚姻,处世又远,不知其所从始,或曰有宋罪俘之遗也,名曰堕民。”[7]其他如万历《绍兴府志》和《上虞县志》,康熙《绍兴府志》《山阴县志》《会稽县志》《嵊县志》《萧山县志》,嘉庆《山阴县志》,光绪《诸暨县志》《上虞县志校续》,以及民国《萧山县志》《嵊县志》《新昌县志》,均载“宋焦光赞部曲说”,且大都为徐渭说的翻版。宁波的地方志书,也持相同的说法。民国《鄞县通志》云:“四民之外又有堕民。谓之丐户,又名怯怜户,相传为宋俘之遗,故摈之(丐自言则云宋将焦光赞部落,以叛宋投金故被斥),分置苏松浙省,杂处民间,元人名为怯怜户,明太祖定户籍,扁其门曰丐。”[8]光绪《余姚县志》也载:“宋南迁,将卒背叛,乘机肆毒,及渠魁以剿捕就戮,其余党焦光瓒等贬为堕民,散处浙东之宁绍,其类有二,一曰丐户,一曰郎户。”[9]光绪《慈溪县志》民国《象山县志》以及《镇海县志》均有此说。金华地方志书也载有“宋焦光赞部曲说”,嘉庆《义乌县志》记载“丐俗起宋焦(光)赞”[10]。光绪《定海厅志》以及民国《定海县志》,也有类似记载。民国《浙江新志》也记载:“宋焦光赞部曲,叛金投宋,故摈之曰堕民。”[11]浙东地区新中国成立后新修的地方志,也转述“宋焦光赞部曲说”。
不可讳言,不少学者责疑“宋焦光赞部曲说”。徐渭也坦言,此乃得诸堕民传说,具体时间已不可考。持怀疑论的学者,焦点在于“焦光赞”其人投降之事,不载于正史。沈德符对此表示怀疑:“予谓此等名色,从不见书册,且杨延昭为太原人,其父业与辽战殁,则其麾下皆忠义也,何以剪为臣虏,何以自晋阳徙浙东?又何以自宋迄今六百余年不蒙宥贷也?是皆不可晓。”[12]焦光赞又称焦赞,其事迹大都载于杨家将的戏剧和小说之中,相传为个性暴戾且冲动之人,原是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的绿林头目,被杨延昭(杨六郎)招为杨家猛将,后被孟良误杀。但《元史·焦德裕》却有焦光赞的记载:“焦德裕,字宽父。其远祖赞,从宋丞相富弼镇瓦桥关,遂为雄州人。父用,金千户,守雄州北门。太祖(成吉思汗)兵至,州人开南门降,(焦)用犹力战,遂生获之。帝以其忠壮,释不诛,复旧官。”[13]焦德裕生有二子,焦简任余姚州知州,焦洁任信州治中。焦德裕父焦用“仕金”,又降蒙元,焦德裕及其二子均任元蒙官员。焦氏家族似有任“伪职”的历史,因无史籍记载,焦光赞或焦赞实已难考。两宋长期对外战争,叛宋投金者如过江之鲫,宋对俘获叛徒予以严惩,贬为堕民,应属情理之中。“高宗南渡,国势弗振,悍仆狂奴,欺主衰败,易动于恶。兵虽凶器,尤忌残忍,将用忍人,先无仁心,视背君亲易反掌耳。”[14]宋对张邦昌建“大楚”及其拥戴者予以严惩。《绍兴市志》认为堕民之所以聚居江浙地区,而浙江堕民又以绍兴最多,是因为“南宋时,中原为赵宋王朝根本无法控制地区,故将俘获叛军遣送临安以东之后方,史称堕民‘远徙浙东’”[15]。似乎即是焦光赞部曲,因得诸堕民传说,似不必予以考证,也无法考证。
第二种浙东广为流传的说法是“蒙古后裔说”。明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记载,绍兴堕民原“是胜国勋戚,国初降之下,使不与齐民列”[16]。清曹斯栋也支持王士性之说,而对“宋焦光赞部曲说”提出质疑。“绍兴有所谓丐户,不知丐何以立户,询之土人即俗所谓惰民也,又曰贫子,及按徐渭会稽丐户论,乃是堕民二字,世传其先是宋时杨延昭部将焦光瓒家丁,以叛宋降金被斥。愚按杨延昭,太原人,其父业与辽战殁,则其麾下皆忠义也。何以又叛宋又降金?且于何时从晋阳徙浙东?亦从未见之书传。明王士性广志绎,曰堕民是元时勋戚,国初降之下,使不与齐民列,其说或可信。”[17]清代瀛若氏所撰《三风十愆记》记载常熟“贫婆”(堕民)绰号“草头娘”自述:“先世在元时系贵戚元老籍,在中国宦户之上,谓之正户,明太祖于正字底画带笔略挑,遂成丐字,我岂真乞丐子孙耶。”[18]徐珂《清稗类钞》也记载堕民“或谓为元蒙古人之后”[19]。秦人在《杭甬段沿线的特殊民族——堕民》也提及:“元亡时,绍宁一带有蒙古兵千余人驻防,将被戮,哀求免死,愿世为汉人奴,不齿齐民,禁与考试,故称堕民,传为明太祖所定。”[20]民国《浙江新志》也提到:“元亡时,宁波府内有蒙古兵千余人驻防,将被戮,此辈哀求免死,愿世代为汉人奴隶,不齿齐民,故曰堕民。”[21]《绍兴概况调查》也载:“等到元亡明兴,恨元人奴辱太甚,并将素为我国所尊重的读书人,即所谓‘士’,排列在娼妓之下,自然要在明朝复兴时,采取报复手段,当时明太祖亦深恶之,一律贬为堕民,不准与四民互通婚姻,削除他们的籍,另编户为丐户,不能取得功名,进入仕途,规定服饰,与四民不相同,男的戴狗头帽,裙以横布,不着长衫,女的梳高髻,一见便知。”[22]堕民也被称为“亡元的遗产”,君实对蒙古人由作恶多端到沦为堕民的经过,作了生动地描绘。
惰民是浙东宁绍、慈溪等地一种古代遗民的别称,他们的祖宗,在元顺帝时代,却也很出过点风头。只因他们当时太跋扈了一点,到现在浙东绍兴等地的汉人,还采取消极的报复态度。他们的祖宗,用了以下方法,侮辱过汉人,他们奉了元廷的派遣,每一个蒙古人,管理五个汉族人家,五家中任何一家,都要用顶肉麻的手段,拍好了蒙古人的马屁,如拍马不慎,一下拍在马脚上,小则吃一顿大生活,大则倾家荡产,杀头灭族。例如亚毛的老婆,被蒙古老爷看上了,亚毛得铺床叠被,烧茶煮水。再如浙东汉人的五天初夜权,是绝对要避让贤路,请蒙古人循例代劳的。蒙古人喜吃谁家,便吃谁家。喜睡谁家,便睡谁家。他们有的是“如朕亲至”的“圣旨”,可以生杀予夺,并统制铁器等等。待到朱明复国,这班遗民,树倒猢狲散,只得逃命于深山大泽,但是,浙东是华东南民风最强的地带,于是他们大部被汉人宰白相,后来因杀不胜杀,由朱太祖赐名为“惰民”,意思是他们写意惯了,不会做事,懈惰得很。他们被称为惰民后,又被驱聚居在浙东各指定的小村,以及绍兴的三大街,宁波慈溪北郭,浙西的金华、严州、衢州的乡间。那时,他们原在中国搜刮的子女玉帛,仍旧由汉人随便弄了来,绍兴的汉人并反其道而行之,一个汉籍白相人,管理五个惰民,管理者教惰民以轻工艺,授以奴化教育,“以附大国民态度”。当时白相人的地位,等于荐头行老板,汉人要雇惰民为佣工,须以极少代价,向拥有惰民的白相人购买。惰民从云霄中摔到水底中里。他们从获到一切义务,到失去一切权利的时期,整整有皇明一个朝代。直到满清入关,那时对汉惰稍示一律,惰民始获解放,但仍不准许他们应试科举,不准与汉人通婚。所解放者,惟准经营小商业,并规定汉满雇用惰民,须出工资,及惰民可自由居住。等到民国成立,当局宣言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五位一体,法律上一视同仁,惰民始稍抬头。然实际上因为他们在元代种下的怨毒太深,浙东人不能忘记,许多仍以惰民为其专名词,仍旧看不起惰民,不屑与惰民论交攀亲。[23]
浙江各地大量流传“蒙古后裔说”,以宁波和金华最为流行。鄞县堕民传说:“元灭宋后,元政府派蒙古人去各村当小头目阿红,规定民间结婚时新娘先由阿红同房,名曰‘点红’。汉人对此恨之入骨,密谋杀了不少蒙古人。明灭元后,将蒙古人贬为堕民。”[24]金华也有堕民源于“蒙古后裔”之说,《浙江风俗简志》记载:“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为防南人造反,十户同用一把菜刀,朝廷派一蒙古人专驻看管。元亡,上层分子逃离中原,而这些被派到基层的人便大多被杀,幸存者也赶出村庄,住于村口帮助看门,遂为小姓。”[25]金华的“小姓”(堕民)来源之一,据传也为被俘后蒙古人的后裔。朱元璋灭了元朝后,为了报复蒙古人的残暴,将流落中国境内的蒙古人贬为堕民,以示羞辱。元蒙贬为贱籍,不乏史料记载。“金陵旧院有顿脱诸姓,皆元人后,设入教坊者。顺治初,余在江宁,闻脱十娘者,年八十余尚在,万历中,北里之尤也。”[26]脱十娘,乃金陵秦淮河畔的头牌妓女,属于乐籍蒙女,原是元顺帝丞相脱脱后裔。朱元璋设立教坊司,将蒙元贵族没入教坊,充为乐户,如南教坊中的顿姓、脱姓、傅姓和沙姓,著名的有顿仁、傅寿、沙嫰、脱十娘等均为元蒙的大姓后裔。
第三种为堕民源于“赵宋后裔和忠臣说”。张其昀编撰的《浙江省史地纪要》记载:“惰民者,赵宋之苗裔也,宋既亡,子孙见哀于人,而人与之食,食之者多,遂不事生产,多以丝竹娱人,日流于惰,故曰惰民。”[27]秦人在《杭甬段沿线的特殊民族——堕民》提及:“赵宋亡,子孙见哀于人,民间婚丧岁时,青衣侑食,遂多不事生产,以丝竹娱人,日流于惰,故曰惰民。”[28]陈志良在《浙江的堕民》中也提到堕民乃宋朝宗室的后代:“当南宋既被异族蒙古人灭亡之后,赵氏宗室,受到的压迫更加厉害,可是不会生产,生活都成问题,只靠平民的施舍来维持,久而久之,成为习惯,索性不事生产,专门玩弄丝竹来乞讨度日,自流于懒惰,所以称为‘惰民’。”[29]赵宋后裔养尊处优,宋朝骤被灭亡,无以为生,遂以丝竹谋生。
也有堕民为“南宋忠臣说”。《绍兴市志》载有:“元灭宋后,将其罪俘遣送至江浙一带,贬为堕民。”[30]上虞也有类似传说:“元军灭南宋后,将俘虏和罪人集中于绍兴等地,明代人称为‘丐户’。”[31]《民国绍兴县志资料》第2辑载有原竖于绍兴府桥的《洪武四年禁止再呼堕民铜牌》,详细地叙述南宋被元灭亡后,其忠臣子孙被元朝贬为堕民的经过。
自宋南迁以来,有文天祥、董槐丞相等护驾至绍兴。因先皇理宗、孝宗先附于永福庵,后葬于攒宫,众等隐居绍兴府,守其皇陵。朱希丞相隐居诸暨,宋元帅张世杰、陆秀夫等护驾至宁波,渡海而逃,船至广东崖山,霎时风卷浪涌,事在危迫,对天泣祷:宋兴则存,亡则没。即时海浪喧天,波涛滚滚,张世杰等心惊惜主,抱主同沉,言毕船沉。后元主登基,大臣张洪范出奏诏聘宋臣。有宋朝总制谢枋得隐居温州,出辞本不愿受职。本曰:“贬我牛者,牛而应之;贬我犬者,犬而应之;贬我游堕民者,堕民应之。”元主见本,龙颜大怒,准贬堕民。张洪范又奏:可将宋臣散于八府为民,免其同心蓄谋,赐田千顷,自耕自种,永免皇粮,以安其心。元主依奏,将宋臣散于金、衢、严、处、宁、绍、温、台八府为民,派拨民田,自耕自食。众民曰:我等民田,今元主上赐于忠臣,量其子孙何以耕种?我等商酌诱转可也。元主虽贬为堕民,我等是庶人等,以念忠臣子孙,称为大民。宋臣不思,久后当受骗也。田归元主,分派供给养之。日久天长,他子孙厌其食之,民心齐变,供给不付,上门取止,贬为大贫。百人欺十,十人欺一,以致辱贱。[32]
朱元璋登基后,“只知一体良民,唯有江南宋室忠臣子孙,昔被元主贬为堕民,辱贱无地,今朕派他军民灶匠四籍当差,一体良民”[33]。朱元璋颁布的禁止再呼堕民铜牌,今已不见实物。堕民乃明初立为“丐户”,有的学者对该牌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对“赵宋皇室后裔说”也不予认可。[34]
第四种为“反抗洪武的忠臣义士说”。鲁迅对唐弢提出堕民乃“宋焦光赞部曲”之说持有异议,臆测为明初对抗朱元璋的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遗部。《绍兴市志》载有:“明初,朱元璋战胜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后,因其部属甚众,诛不胜诛,遂下令贬为堕民。”[35]冯巽占的《畲民堕民九姓渔户考》,提到堕民起源有二说,其中一说为“明初,俘陈友谅之部曲,编之为丐户者也。”[36]陈友谅为元末沔阳人(今属湖北),出身渔家,曾仕元任县贴书。参加徐寿辉的红巾军,属丞相倪文俊部,初任簿掾,累迁至元帅。1357年,倪文俊欲杀徐寿辉自立,徐寿辉出逃。陈友谅袭杀倪文俊,率军攻克安庆、瑞州、抚州、赣州、汀州、信州、襄阳、衢州等地。1359年,陈友谅迎回徐寿辉迁都至江州,自称“汉王”,独揽军政大权。1360年,陈友谅杀徐寿辉称帝,国号“汉”,年号“太义”,并领兵进攻朱元璋,大败而归,退守江州。朱元璋攻陷江州,陈友谅又退守武昌。徐旧部因其袭杀徐寿辉纷纷引兵而去,陈部士气低落,势穷力蹙。1363年,陈部60万,战舰数十艘与朱元璋在鄱阳湖决一死战。尽管朱元璋仅有20万,且均系小船,但朱军以火攻大胜,陈友谅于九江口中流矢而死。
明叶权在《贤博篇》提出堕民来源,“又或吴王初,方国珍伪降,张士诚割据,法令不同,而沿袭因异也”[37]。《清稗类钞》记载,堕民“或谓为张士诚部落之后”[38]。《慈溪县志》也载有:“明初设置之说,其成员传系张士诚、方国珍的部属。”[39]张士诚,又名张九四,泰州人(今江苏),出身盐运工。1353年起兵反元,攻克泰州、兴化、高邮等江北重镇。1354年,在高邮建国,号“大周”,自称“诚王”,以“天佑”为年号。1357年,投降元朝,被封为太尉。张士诚乘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之机,不断扩充实力,北至徐州,南至绍兴。1363年,张士诚自称“吴王”,不再归顺元朝。1364年,朱元璋部将徐达攻克泰州,张士诚部遭到重挫。1366年,朱元璋所部与张士诚军队在湖州决战,张士诚大败,元气大伤。1367年,朱元璋所部攻克苏州,张士诚被解送南京,自缢而死。
鄞县堕民从传说推断,“鄞县的堕民始于明代,多数为张(士诚)、方(国珍)部属和蒙古族后裔”[40]。上虞也有堕民为明初张士诚和方国珍部属之说。[41]方国珍,名珍,字国珍,台州黄岩人,元末武装割据势力首领,世以贩盐浮海为业。1348年,黄岩人“蔡乱头”起兵反元,方国珍被冤家告以“与蔡乱头勾结”,遭到官府追捕,被迫逃入海中,聚众数千人,劫夺海运粮食,骚扰浙东沿海。元廷命令江浙行省发兵征讨,方国珍俘行省参政朵儿只班,屡降屡叛,以求高官。1356年,元授予海道漕运万户。1357年,又升浙江省参政,并奉命出击张士诚,大败张军于昆山,张士诚降元。方国珍割据庆元(今宁波)、温州和台州等地,共三路六州十一县达十一年之久。元廷屡次加官,官至浙江行省左丞相,封为“衢国公”,成为雄踞东南一带的割据势力。1367年,方国珍被迫投降朱元璋。1369年,领广西行省左丞,留居京师(今南京)。1374年,方国珍在南京病逝。
第五种为“项羽余部说”。刘邦将打败的项羽余部贬为堕民。《绍兴概况调查》提到“绍兴的堕民,实为项羽的后裔,现今舟山项里,本是项羽的发迹地。项羽以八千子弟兵,渡江入关,及乌江战败,子弟之在项里者,抱田横五百义士之慨,誓不臣汉,及叔孙通定朝仪,抚之不降,杀之不忍,遂视为不臣之民,任其自存”[42]。《绍兴市志》载:“秦末,项羽于楚汉争霸中兵败身死,余部誓不臣汉,刘邦抚之不降,杀之不忍,将其贬为堕民。”[43]《夏履镇志》所记与《绍兴市志》如出一辙:“秦末,项羽于楚汉争霸中兵败身死,余部誓不臣汉,刘邦抚之不降,杀之不忍,遂将其贬为堕民。”[44]《钱清镇志》也载有堕民为西汉“不臣之民”说,“传说绍兴州山项里,是项羽发迹之地。项羽率八千子弟兵渡江入关,逐鹿中原。及乌江战败,子弟在项里者,抱田横五百义士之慨,誓不臣汉。叔孙通(先为项羽部属,后归刘邦,任博士,称稷嗣君)与儒生共立朝仪,抚之不降,杀之不忍,遂视为不臣之民,任其自存。”[45]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秦始皇东游会稽,项羽于路旁观看,慨言:“彼可取而代之”。公元前209年,项梁与项羽杀会稽郡守通,举兵反秦,势力扩张到六七万,成为反秦主力军。公元前208年,项羽率楚军主力与秦军决战于巨鹿,渡章水后破釜沉舟,摧毁秦军主力,迫降秦主将章邯,坑杀秦降卒二十余万。楚军进军咸阳,自立“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诸侯,屠焚咸阳,杀秦降王子婴。项羽与刘邦进行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5年,刘邦乘虚攻占彭城,项羽率三万精骑长途奔袭,大败刘邦56万诸侯联军。由于项羽只凭匹夫之勇,导致众叛亲离,由强变弱,陷于被动,被刘邦围于垓下,四面楚歌,溃围至乌江自刎。项羽余部被贬为堕民之说,不见于史料记载。自西汉到南宋一千年的时间,也无堕民的史料。
尽管某一时期某一支战俘是否沦为堕民,尚需史料证实。堕民起源于战俘说,应毋庸置疑。“堕民之由来实出于堕与惰两字之间。堕是堕落,惰是怠慢。”也就是人格堕落,“因为他们是倒戈投诚,所以结果被贬,与平民不相齐列而为堕民。怠惰便是他们不务正业不事生产,所以结果怠惰成性,流为惰贫之民”[46]。宋元明时期,战争频繁,特别是在改朝换代之际,胜利者将俘获的战败者予以严惩,罚为堕民,乃司空见惯。其他区域性的贱民,如“九姓渔户”,据传也源于战俘,为陈友谅的部属。“他们的祖先是陈友谅的部属,明初抗师,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把他们贬为渔户贱民,不准上岸,不能与平民通婚,不准读书应试,上岸不准穿鞋,官家有事,还要应召服役。此说较为普遍,亦有文字记载可稽考。”[47]陈友谅所部陈、钱、林、李、袁、孙、叶、许、何九姓子孙,被朱元璋贬为钱塘江打渔的水上贱民。
世界贱民史上,战俘沦为贱民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日本贱民“秽多”,有的日本历史学家认为是“大和民族征服扶桑三岛之前的黑种土番之后”,有的认为“他们的祖先是第三世纪时朝鲜人的战俘”,被放逐到日本。[48]印度的贱民,据传也是源于“种族征服”。吠陀时代末期,“高鼻、白肤的征服者雅利安人,将阔鼻、黑肤的被征服者达罗毗荼人当作奴隶。并不与之通婚和交往”[49]。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500年来自中亚细亚的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土著的达罗毗荼人,后来,征服者雅利安人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被征服的土著人成为首陀罗,首陀罗为以上三个高贵的种姓服务。首陀罗专门从事屠宰、制革、清扫、搬运尸体等肮脏职业,亵渎神灵,被认为是“不洁净的人”,即“不可接触者”,被称为“贱民”。征服者将被征服者贬为贱民,受到征服者的奴役,世世代代当牛做马,成为“国际惯例”。堕民的最早记载始于南宋的《嘉泰会稽志》,明以后地方志书以及文人著述开始大量涌现堕民的史料。因此,堕民最早的一支,应是南宋时叛宋投金的一支将领部曲,后来,元明统治者又不断将被征服者贬为堕民,壮大了这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