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西北四省经济发展概况
一 近20年来西北四省经济发展水平
宁夏、新疆、青海和甘肃总面积约占我国总土地面积的1/3,有其独特的地理、资源和人文优势。如表1-1所示,近20年来西北四省的GDP都处于上升状态。
表1-1 各地区1999—2018年GDP总值
续表
二 新丝路建设对西北四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早在114年至127年,中国就已具有丝绸贸易方面的优势,并且通过丝绸之路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使丝绸等商品扬名海外,得到世界的认可。新丝路建设以古丝绸之路为基础,弘扬古丝绸之路精神,让世界再一次了解并利用这条古老的贸易之路。
“一带一路”一共有5条建设线路,这些线路将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等区域连接起来;一头是活力四射的东亚经济圈,另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资源禀赋各异,经济的互补性较强,具有较大的合作潜力与发展空间。“一带一路”建设主要是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重点,还涉及文化教育、农业等方面,其目的在于打造更高层次的区域合作。[1]新丝路沿线地区中,新疆是新丝路的核心区域,宁夏是新丝路的战略支点,甘肃是新丝路的节点,青海是新丝路的战略通道。
在新丝路建设的提出与逐步实施过程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发达的交通设施奠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随着新丝路建设进一步推进,国家加大对西北地区交通设施建设投资。新疆位于我国边疆、交通不便,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区的发展。中吉、中哈、中塔公路的开通,打开了新疆向西开放的交通网。这些交通道路的建设与开发为西北四省打开了向内、向外发展的道路,为未来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疆、宁夏、甘肃、青海在国家能源发展、能源进口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同时也为自身的经济发展开辟了更加稳定、更加成熟的道路。新疆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民族地区,本土已经开发和未开发的资源种类、数量都较多。随着新疆的能源保障体系的形成,新疆在现有能源的基础上构建了可以连通中国中部、东部地区的能源输送通道。除此之外,新疆的大型炼化基地、流域水能资源的开发、风力发电站、太阳能等诸多能源建设项目都在稳步推进中。这些能源建设为新疆开辟了以能源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的新道路。除了新疆,宁夏作为国家规划建设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也在积极开发煤炭产能。
金融建设是西北四省经济发展的动力,可以有效促进经济良性运行,更能推动贸易流通;金融是承接贸易畅通的纽带,金融一体化可以使新丝路沿线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在金融领域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同时也为西北四省与中亚合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中亚五国的金融环境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哈萨克斯坦金融环境相对成熟,各类子市场基本形成,监管各类子市场的专门性法律法规也较为全面。但其他四国金融环境质量较差,土库曼斯坦尚未形成证券市场,其他三国融资条件不完备,金融法制体系未形成基础框架。我国通过搭建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开放性的合作平台形成区域利益共同体,给国内的银行业带来更多、更大的新业务机会。例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五家国有大型银行早已开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仅中国工商银行就在17个国家拥有70多家分支机构,其金融服务及其配套服务设施的范围都基本覆盖“一带一路”规划区域,至今已经为73个“一带一路”境外项目提供了109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新丝路建设不仅包括能源、交通基础设施、金融方面的建设,还有贸易、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在贸易方面,新丝路建设大力促进对外开放,新丝路已成为经贸产业合作跨国大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心。西北四省借助自身的区位优势与条件优势,抓住新丝路建设机遇,可积极发展与中亚多种形式的贸易,带动经济发展。新疆现已建成商品保税区、特色商品口岸,如霍尔果斯口岸、霍尔果斯免税店等。新疆还成了多运式集疏中心、西部的区域商贸中心、国际交通运输网络中心以及向西开放的国际物流中心。由于西北四省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文化上有着深厚的联系,与中亚国家在民俗、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可以发挥地区经济文化和民族人文优势,开拓与中亚的旅游合作。教育部为支持“一带一路”各国教育方面的交流,设立了专项课题等,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过程中注重培养高端的优秀人才,经审批的中外合作办学共有2539个。西北四省可以开拓与中亚国家的科技合作。
三 西北四省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西北四省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2018年,就总体经济水平而言新疆生产总值最高,大约是青海的4倍、宁夏的3倍、甘肃的1.5倍;西北四省的GDP总值与经济较发达的省份,比如广东(97277.77亿元)、江苏(92592.40亿元)北京(30319.98亿元)、上海(32679.87亿元)相比都还相去甚远。
从图1-1可以看出,西北四省的三次产业发展各异,水平高低不同。与1999年的三次产业增加值总量相比,2018年甘肃增加了约10倍,青海增加了约10倍,宁夏增加了约15倍,新疆增加了约10倍。由此可见,各地区近20年来三次产业增加值稳步上升。从产业结构来看,甘肃与其他地区相比较,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占比最高,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产业结构较合理;青海和宁夏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变化不大,农业的比重略有下降,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新疆的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稳步下降。
图1-1 1999年、2018年各地区三次产业增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