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小说“隔膜”主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小知识者的卑微

茅盾曾说:“要是有人问道:第一个十年中反映着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的,是哪一位作家作品呢?我的回答是叶圣陶!”[4]从1919年开始,叶圣陶先后发表了多篇反映教育界小知识者的生活情状,特别是他们卑微的性格特点的作品中,如《饭》中的吴先生在上司面前称妾作小的奴态,《校长》中的淑雅空抱理想、回避斗争的怯懦等,都是出色的小说。而《潘先生在难中》是叶圣陶这类小说的代表作。这篇小说写于1924年,写的是当时军阀混战中一个小学教员逃难的故事。主人公潘先生是距上海不远的一所小学的校长,在战争风声很紧的时候,他一家四口逃到了上海。但第二天,看到报上消息说当地教育局长主张照常开学的时候,他又匆匆只身回到学校。结果,学是没有开成,而战争也并没有打到他的头上来,潘先生虚惊一场。这在当时是一个极普通的故事,小说的情节非常单纯,然而,这篇小说的妙处正在于从单纯中见出深刻。这篇小说被茅盾所赞赏和推崇:“在叶绍钧的作品中,我最欢喜的也就是描写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几篇;现在还深深地刻在记忆上的,是那可爱的《潘先生在难中》,这把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没有社会意识,卑谦的利己主义,Precaution,琐屑,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又喜,等等心理,描写得很透彻。这一阶级的人物,在现文坛上是最少被写到的,可是幸而也还有代表。”[5]在这里赞扬的首先也是这篇小说的极为出色的心理描写。作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潘先生,思想中充满动摇和妥协,像大海里没有根底的浮标,稍有风浪,就左右晃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就是这一类人的性格写照。为了躲避战乱,他携妻带子,东奔西藏。一家四口,“四条性命一个皮包”组成一条蛇,在人群中推移。以后,每当组成这条“蛇”的五大件,有失散,有危险的时候,潘先生便懊悔,着急落泪;稍得安宁的时候,便又陶陶然庆幸,悠悠然坐卧。即使他只身返回乡镇,也是为了不丢职位,保住装得饱饱的“皮包”;他到红十字会多领了旗帜徽章,也是为了保性命皮包。甚至连他很有意味地蘸墨挥笔,为军阀歌功颂德,也只是因为性命皮包暂时保稳了所产生的兴致。作者驱动一枝既怜又讽,亦庄亦谐的笔,曲折而又笔直地写出潘先生的内心波澜,做到张弛有度,起伏成趣。对潘先生的表里不一、虚伪自私、苟且偷安、装模作样、处处钻营的丑态描绘体现了作者的写作苦心,目的在于给这类人物以针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