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隔膜”的现实意义
正是由于鲁迅深知不同阶级、阶层甚或同一阶级、阶层的难以理解和沟通,于是在作品中表现了横披华林、纵贯古今的无尽的隔膜,其本人产生了深广的虚无主义,深沉的悲凉和孤独……鲁迅曾说“我常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但“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12],由此而产生了鲁迅的“孤独”。在《呐喊·自序》中鲁迅说:“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之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感到者为寂寞。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13]。
我们经常从精神人格方面谈到鲁迅的孤独和绝望,他不见容于传统(其对传统的彻底反叛),不见容于权势(从不与权势者合作),不见容于群众(对庸众宣战),不见容于论敌(“我也一个都不宽恕”),不见容于同人(与同人的决裂),甚至不见容于家人(与妻子朱安的分居,与弟弟周作人的分裂)等,用李怡在《为了现代的人生——鲁迅阅读笔记》中的话说:“鲁迅,在自己‘独自前进’的道路上是最不‘听话’的人,他不听中国古人的至理名言,也不轻易相信外国的‘先进理论’,不听知识精英的宏篇大论,也不接受民间大众的窃窃私语,他拒绝了官方的指令,也拒绝了在野的革命势力的干预。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在独自前行。”[14]“独自前行”见出了鲁迅精神的高远,也更加显出鲁迅“隔膜”主题的意义。
鲁迅逝世已经80周年了,鲁迅小说发表的时间也许更早,然而鲁迅表现“隔膜”主题的冷漠“杀人”的小说,今天似乎仍有警示作用。媒体不断爆出的冷漠“杀人”的场面,让人愤慨的同时,也让人不时发出鲁迅式感慨:“仿佛时间的流驶,独与我们中国无关。现在的中华民国也还是五代,是宋末,是明季。……难道所谓国民性者,真是这样地难于改变的么?”[15]鲁迅当年所提出的问题,理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把“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国策,全会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在此背景下,重读鲁迅表现“隔膜”主题的小说,思考当下我们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如何构建人与人之间情感相通、真情互爱、和谐共生的社会生活,不仅是鲁迅“隔膜”主题小说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1] 本章部分内容曾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发表,参见郭运恒《鲁迅小说“隔膜”主题论析》一文。
[2] 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2—44页。
[3] 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1—82页。
[4] 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1—82页。
[5]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6—417页。
[6]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7]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74页。
[8]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3页。
[9]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24页。
[10] 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40页。
[11]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2页。
[12] 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21页。
[13]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7页。
[14] 李怡:《为了现代的人生——鲁迅阅读笔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15] 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