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王姬(重写版)
第一章王姬(重写版)
公元前620年,夏历三月二十二日。
宋国宫殿之内,台梁式的高堂,层层上累,环顾四盼,空旷邃宇,外有刻桷,磅礴大气,内则红壁沙版,美轮美奂,兼以玄玉之梁,雕梁画栋,翡翠珠被充斥其间。
自从管仲说过:“非高其台榭,美其宫室,则群材不散;不饰宫室则材木不可胜用”,天下诸侯无不以章华美殿为荣,宋国,亦不能免俗。
“下去吧。”高台水榭之中,妇人挥了挥手,屏退守卫宫室的御士。
她姓姬,乃周天子之妹,当今宋公的亲生母亲。宋国上下呼唤她为王姬。她今年青春五十有七。虽然韶华易逝,但红颜未必减损当年十之三四。
温软的胸脯,倔强着不为重力下垂,纤细的腰肢衬着玉臀高耸。曼妙的身材,即使是现代人也不免惊叹一句,“春秋之许晴”。
御士低了低眉,小步躬身离去,蹑手蹑脚地把红门轻轻带上。
王姬只手拔下玉笄,一甩头,瀑布般的长发垂了下来。她迫不及待地冲着萧墙的方向娇唤:“达达,快出来吧,旁人都走啦。”
不多时,从青石萧墙的后面钻出一个面如冠玉,明眸皓齿,肤如凝脂的年轻男子。
遥想王姬当年,哥哥周襄王对她极好,及笄之年,兄长为她在诸侯之间物色良配。
彼时,全天下的男人,任她遴选。王姬的要求说来简单,男方长相上甜如甘饴,眼如丹凤,脖颈宛如玉琮般俽长光滑,身材要如青松般挺直,九周尺的身高不过分吧?(一周尺=0.19米)
地位嘛,少不得侯爵、伯爵,年龄超过二十一岁的一概不考虑。男子二十束发加冠,可以婚配,等了一年多的明显是市场上挑剩下的残菜败叶,这样的剩男怎么能入仙女的法眼呢?
至于人品才华,须温文尔雅,绅士得体,举手投足之间,令人如沐春风。
挑来挑去,全天下,也只有宋襄公一个人选了。
自打她嫁给宋襄公之后,好些年郎情妾意,你侬我侬。可怜时运不济,天不佑红颜,该死的南蛮子,楚成王,展着黄旗,北上中原,泓水一战,一支毒箭如尖锥般射入宋襄公的腚,伤口的脓包宛如骨朵,一天一天长大,糜烂的恶嗅把沁人心脾的床笫变成鲍肆般难闻,创口流出的汁水一如胆汁的色泽,每天早上寺人都要清洗床褥,连这些从没读过书,自小被阉了进宫的寺人都觉得宋襄公身子骨快要不行了。
没多久,宋襄公就追随历代殷宋先祖于地下,王姬年纪轻轻就守了活寡,寂寞像秋日的积叶,经年累月覆在她的心头,让她沐浴不到少女本该有的暖阳。那一年,她才雏菊一般的年华。
好在上天为她关上了一扇门,又为她打开了一扇窗。龙生龙,凤生凤,眼前的公子继承了宋襄公的颜值和才华,她千回百转,终于承蒙命运的恩惠,
幸福的时光大概流过了两刻钟,一个高大挺拔的神秘身影出现在已然掩上的门户,轻轻地扣了扣门。
“谁!”王姬的喉头在颤抖,瞳孔急速放大,她的声音亦如风中的烛火。不速之客的声音让她惶恐不安,把他从千堆雪,万重浪中,生生拉回到人间。
她的理智告诉她,她是王姬,是宋国的太后
“母亲,是儿臣,儿臣什么都知道了。开门!”门外的声音传来。
王姬和他背后的公子,都愈发惶恐起来。
这个声音,她再熟悉不过了。
“车臣,求求你,不要。”王姬哀声道。
车臣不是别人,正是王姬的亲儿子。她和襄公育有二子,长子乃当今宋公,讳王臣。次子乃公子御,子姓,宋氏,名御,字车臣,官拜少司马,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公子,意味着国君的亲儿子。
“母亲,礼法大如天,请母亲着衣,让儿臣结果了这腌臜的姘夫。”公子御愤然拔出怀里的周刀,这是君子们随身携带的匕首。
中国人的辱骂,阴狠莫过于骂娘,若是有人当面锣,对面鼓地指着公子御的鼻子骂“汝娘”,他必然一跃而起,拔出怀中的周刀,一决生死。
他死死握住周刀,青铜匕首的金光反射出他猩红的双眼。
“哀家有什么错。”王姬哭哭啼啼地为自己分辨:“民间女子可以改嫁,承泽男欢,为什么做一国之母的不可以有?你父亲薨了至今已有十七年,十七年寒窗寂寞空守寡,你知道是什么滋味吗?孩子,你不懂。”
王姬心里委屈得紧,凭什么当世的男人一个个都妻妾成群,即使丧偶,也可以再娶填房,而自己身为一国之母,却……那些个道德君子,各个男儿身,对女人的欲火约束得紧,却从不顾及对女人公平不公平,即使贵为王姬,也不过是被奉为无害的神像,用以巩固礼制罢了。
“母亲,你这么做对得起故去的父亲吗?若是传扬了出去,岂止是家丑?母亲,快快开门,对大家都好。”公子御感觉脸上无光,他甚至可以想象得出国人在市集上议论纷纷,当他的车架经过的时候,国人对他指指点点,整个国家的茶余饭后,都在评述他母亲的艳史。
“此事天知地知,只要孩儿不说出去……”
“母亲!”公子御加上了重音,王姬知以母子之情,难以说动,就用儿子最尊崇的礼法相威胁。
“你若是还记得哀家三年之怀,就速速离去,若是你破门而入,目睹哀家赤身露体的模样,你同样有悖礼法!”
“母亲以为不开门,儿臣就奈何不了么?伯兄是一国之主,他定会收拾了腌臜的骈夫!”
公子御也不顾及王姬悲戚的哀求,转身就要去找宋公打小报告。
王姬的心仿佛坠入冰窟,身后的公子却发出孩童的声音:“好一个少司马。好威风的人物!我们在一起成双成对快活,不妨他人一针一厘,他偏偏步步紧逼,莫要怪我有所施为,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