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选编(2019年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产业识别及青岛发展定位调研报告

青岛市统计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壮大数字经济”;刘家义书记强调,要“更好发挥信息化对新旧动能转换的驱动作用,增创山东发展新优势”。可见,中央和省委对发展数字经济和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市正在全面“学深圳、赶深圳”,“十五个”攻势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发展数字经济,对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学深圳、赶深圳”,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统计局近期对我市数字经济相关内容开展了系列调查,现形成报告如下。

一、数字经济产业及其产业图谱概述

(一)数字经济产业概述

数字经济产业范围是一个不断外延的过程,从仅包括信息通信技术逐步扩展为包括电子商务、数字媒体、平台经济、数字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生态体系。数字经济产业把信息通信技术当作核心生产动力,把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当作关键生产要素,把现代信息网络当作媒介,把高效实用的信息通信技术当作效率提升方式的经济活动总和。具体来讲,数字经济产业包含两部分:一是数字经济的基础部分,也称为“数字产业化”,是信息产业创造生产的价值,即指以信息为加工对象、以数字技术为加工手段产生生产力,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市场化应用,推动数字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包括信息通信技术行业、电子商务行业和数字媒体等行业;二是数字经济的融合部分,也称为“产业数字化”,是传统产业应用数字技术,使生产数量和生产效率提升新增的产出,主要包括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体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内容。

(二)数字经济产业图谱

数字经济时代的活动方式已经从传统的基于产业链的层级式、离散式、中心化和规模化的全球专业化分工与集聚模式,逐步转变为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化、协同化、分布式、定制化的全球资源与服务协同模式。这导致了数字经济产业的资源组织方式从产业链条式转变为网络协同式,但硬件设施和技术的基础属性决定了其上游产业属性仍然不变,而应用这些数字技术的传统产业则属于下游产业。据此,数字经济产业可自上而下地分为基础型数字经济产业、技术型数字经济产业和应用型数字经济产业。

二、青岛市数字经济产业的对标分析及产业识别

根据城市类型、GDP发展状况以及在《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2018)》中的数字经济指数排名,并确定以下选取对标城市的条件:一是城市类型为一线城市或新一线城市;二是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排名优于青岛;三是数字经济指数排名优于其GDP排名;四是与青岛的发展定位具有可比性。最终选取的青岛对标城市为:杭州、深圳和成都;对标分析的三个维度为:政策对标、基础对标和指数对标。

(一)政策对标方面

三个对标城市都精准规划了各自重点发展的数字经济行业、领域,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措施。具体而言,深圳市:一是制定深圳数字经济2030战略,打造数字经济先锋城市;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集中体现数字经济转型趋势;三是加快5G试点;四是加快一流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五是健全数字经济创新孵化机制;六是多次组织实施深圳数字经济产业扶持计划,采取直接资助、贷款贴息的方式,对高技术产业化扶持最高可达1500万元;七是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杭州市:一是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二是聚焦创新引领,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理念和技术策源地;三是聚焦领军支撑,打造全国数字经济企业和人才集聚地;四是聚焦融合带动,打造全国产业数字化变革示范地;五是聚焦“城市大脑”,打造全国数字治理方案输出地。成都市:一是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领域,加快发展IPv6、5G、数字终端等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二是聚焦信息技术软件领域,加快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网络信息安全等新兴软件服务产业;三是发力提升实体经济能力,加快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四是发力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大力拓展数字技术与城市各领域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五是优化发展环境,加强载体建设,全面落实产业、人才和创新支持政策。青岛市:制定了《数字青岛发展规划(2019—2023年)》(征求意见稿),并制订数字设施部署行动计划、数字政府建设行动计划、城市智慧云脑行动计划、数字园区建设行动计划等13项行动计划,以及其他相应政策。

(二)基础对标方面

从增加值维度来看,首先进行了产业整体发展状况分析,工业仍是各个城市最主要的GDP贡献行业,深圳遥遥领先,其次是成都,青岛与杭州的工业行业增加值差距很小。青岛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加值远远落后于其他城市,但是青岛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发展优良。青岛市第三产业对总产值的贡献率较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对总产值贡献率在2017年仅为4.7%左右。从就业人员维度来看,青岛和杭州的第二产业从业人员高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而深圳和成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明显少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其次进行了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状况分析,青岛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增加值、就业人员、固定资产投资明显低于其对标城市。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方面,青岛市在该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较低,规模以上企业单位仅有128家,但青岛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较高,远超过杭州和成都。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方面,青岛市增加值较低,就业人员数量不足,且平均工资优势不明显,但固定投资远高于其他城市,有助于该行业未来发展建设。青岛市的专利授权数不足,且通信基础方面明显弱于其他对标城市,移动电话年末用户率、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率以及电信业务收入均偏低。从核心领域和企业维度来看,青岛数字产业化相关企业数量占全部法人单位的6.0%,营业收入占比4.2%,营业利润占比5.9%,从业人员占比6.0%。青岛在数字产业化规模、效益和质量上与杭州存在较大差距。按照可比口径,2019年上半年,青岛数字产业化相关“四上”企业466户,实现营业收入546亿元,占全部“四上”企业的5.3%,相当于杭州产业规模的11.1%,实现营业利润37亿元,占全部“四上”企业的9.9%,相当于杭州的4.3%。青岛数字产业化相关企业中,规模较大的主要集中在电视机制造和通信终端设备制造,而杭州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服务业。近年来,随着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高速发展,杭州数字产业化企业高速发展,总量不断扩大,发展效益和质量显著优于青岛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

(三)指数对标方面

根据《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2019)》,青岛得分71.3分,排名第17位。数据及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青岛固网宽带应用渗透率和运营机制低于平均水平,但运营体制和开放数据平台的得分名列前茅。城市服务方面,青岛数字经济专题政策、医疗服务数字化、扶贫数字化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数字经济规划水平较高,城市服务指数位居第4位。城市治理方面,青岛除国土资源管理数字化指标外,其余指标均高于平均水平,但是整体而言表现并不突出。产业融合方面,青岛第三产业数字化水平较低,应用示范不足,但第一产业数字化和第二产业数字化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四)青岛市数字经济重点发展产业识别

根据数字经济的产业图谱与对标分析的结果,青岛数字经济重点发展产业可以确定为信息通信技术业、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电子商务、农业、海洋业、高端制造业、家电业、汽车、生物医药、轨道交通、金融业、对外贸易业、物流业、旅游业、文创业、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众创、众包、众筹等新模式新业态,各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在信息通信技术业,青岛市应重点发展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网络数据安全、城市大脑、数据库、智联网、智能驾驶、区块链、5G、网络安全技术、量子通信、IPv6、NB-IoT、虚拟现实技术。

三、青岛市发展数字经济的建议

根据调研情况并结合青岛实际,提出以实施青岛数字经济“智AN工程”为统领的八项发展建议,促进青岛“智慧互联、智能引领、数字转型”的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城市建设。

“智AN工程”统领青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数字经济是新旧动能转换的融合点,是未来经济的“神经”系统,是关联政府和市场、政务和商务、个人和群体、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红线”,是实现万物互联、空间互联的“红线”,是智造产业、智慧国家的统领行业,如果用一个“AN”符号比喻,“A”代表的是一般意义上的产业,数字经济就是“A”右上角的那个“N”次方,发展数字经济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将起到乘数效应,应成为青岛未来产业规划的“智AN工程”。

(一)明确数字经济发展推进机构

针对体制机制建设亟须调整完善的问题,顶格组建数字经济发展领导机构,明确牵头部门和组成单位,细化工作职责,定期召开议事会议,统筹推进青岛市数字经济发展工作。当前,杭州全力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其数字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和市长亲自挂帅任组长,各相关单位一把手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经济、社会、政务和技术四个专班,负责相关领域工作的协调推进落实。

(二)制定数字经济发展目标和评价体系

数字经济是打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钥匙。青岛要在数字经济领域实现由跟跑到领跑,需要明确数字经济发展目标,制定完善的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建立数字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将数字经济的发展同“学深圳、赶深圳”、《数字青岛发展规划(2019—2023年)》、“十四五”规划等短、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起来,明确阶段性目标、发展路径、发展措施、发展成效等。目前,浙江省已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对青岛具有借鉴意义。

(三)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将发展数字经济与海洋攻势、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等深度融合,统领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科技服务业等产业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青岛作为海洋经济圈内的重要城市,重点发展海洋制造业、文化旅游产业等海洋相关优势产业,打造产业集群,挖掘海洋经济潜力。做强基础产业。制造业是青岛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产业链上下游的高关联配套制造企业,逐步建成链式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布局新兴产业。布局新兴产业集群区,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从“学深圳、赶深圳”的视角看,深圳正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数字经济发展已拥有坚实的产业及应用基础,移动支付技术在多个领域全面开花,区块链技术也呈领跑之势,已形成产业集群及技术汇聚的格局;创新载体呈现裂变式发展,陆续建成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等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成为汇聚创新人才、产生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发布《深圳市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将前瞻谋划和系统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和支撑重大科技突破。

(四)加大发展扶持力度

加大科研投入。以充足的资金培育数字企业、数字技术、数字人才等,以科技发展促进青岛市数字经济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重点扶持补助。设立数字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加大对数字经济关键领域、重大项目、重点园区、重点企业以及各类试点的扶持力度。设置资金奖励。加大对数字经济重大产业项目的奖励,每年进行指标考核,对表现突出的产业集聚区和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对现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政策、资金支持,扩大至数字经济产业,尤其是从事数字经济发展载体、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深圳已于2019年5月对外发布了2020年第一批数字经济产业扶持计划申请指南,明确了“数字经济产业链关键环节提升扶持项目”和“数字经济产业服务体系扶持项目”两大支持领域,既为企业提供了资金扶持,也在全社会起到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的示范引导效应。

(五)加强“双招双引”政策保障

全力推进“招商引资”。集中引进数字经济投资及项目,在招商引资目录中突出数字经济导向,精准引进数字发展项目,《深圳市招商引资鼓励目录》以较大篇幅列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互联网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需要鼓励和支持的数字经济重点领域。重点实施“招才引智”。数字经济发展对人才的依赖程度较高,当前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缺口较大,技术与业务、理论与实践兼具的复合型人才的匮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应厚植数字经济人才沃土,加大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力度,通过与高校院所签约、人才专场招聘、设立海外及国内引才工作站等途径,建立长期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最大限度吸引“高精尖缺”人才,同时通过便捷的落户程序,良好的人居环境,有含金量的考核激励政策,给予人才较好的事业平台和服务保障,让引进的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能,使人才的效应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六)充分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

农业数字化。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发展,推进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制造业数字化。把大数据、AI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科技运用到整个生产制造环节中,运用数字化工具推进产品研发和产业链升级。服务业数字化。推进数字技术与服务业的融合渗透,加快组织形式、商业模式、管理方式革新,持续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不断释放数字化现代服务业发展潜能。

(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信息设施。加快全市4G网络基站和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抢先布局5G和应用试点,全面推广应用IPv6。升级统筹建设。大力推动青岛城市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三大电信运营商建设大型数据中心,打破“数据孤岛”,为青岛数字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八)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保护关键基础设施。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负责人,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考核等,达到保证建设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持续运行的目的。提供良好信息环境。加强网络空间安全保障、强化数据加密、加固智能终端等手段,以保障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信息安全。加快法律体系建设。政府和企业共同聚焦网络安全法规、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和配套标准,构建防护技术体系。

课题组成员刘伟 马奇 杜攀